中银港股通医药A

搜索文档
“沸腾”!又有两只,暴涨100%!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15:12
基金业绩表现 - 中银港股通医药A年内单位净值增长率达103.61%,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涨幅达102.12%,成为年内第三只和第四只"翻倍基" [1][2]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年内涨幅达120.87%,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涨幅为115.1%,为前两只"翻倍基" [3] - 共计20只基金年内单位净值涨幅超过80%,其中4只主动基金涨幅超90%(华安医药生物96.52%,中航优选领航A94.44%,诺安精选价值A93.30%,平安核心优势A91.84%) [5] 基金持仓与规模变化 - 4只"翻倍基"均聚焦创新药行业,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重仓港股创新药,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股与港股各占50% [3]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二季度份额达6.79亿份(环比增长22.2倍),净值规模11.32亿元(环比增长30倍以上) [3] -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二季度总份额20亿份(环比增长229.7%),净值规模30.43亿元(环比增长321.57%) [3] 创新药行业动态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2025年以来涨幅达80.43% [6] - 中国创新药出海授权数量及金额突破,港股创新药板块估值修复 [6] - 基金经理关注三季度两大方向:管线海外授权趋势延续、国内销售放量(需结合季报及医保谈判结果) [6] 投资策略与展望 - 跨国药企(MNC)因专利悬崖需补充管线,中国创新药企业进入欧美市场将实现"第二增长曲线" [6] - 创新药板块结构性做多方向明确,但需警惕估值过高个股 [7] - 商业化路径清晰、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受基金集中持仓 [3]
“沸腾”!又有两只,暴涨100%!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14:59
7月17日,创新药概念股强势爆发。当日,A股创新药板块指数涨幅超过3%,近20只相关概念股涨停或涨幅超过10%;港股创新药多股创 新高。 【导读】又有两只基金业绩翻倍,年内"翻倍基"增至4只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翻倍基"又增加两只! 创新药板块爆发,相关基金业绩上涨。截至7月17日, 中银港股通医药A、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 年内单位净值涨幅超100%,分别为年内第 三只和第四只"翻倍基"。 受访基金经理表示,中期看好创新药板块的景气度。对于绝大部分中国创新药企业而言,能否进入新药市场空间最大的欧美医药工业体系 或是决定未来胜负的关键。 年内再添两只"翻倍基" 受此带动,一批医药主题基金当日净值大涨,助推年内业绩走高。截至7月17日收盘, 中银港股通医药A年内单位净值增长率达 103.61%,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涨幅达102.12%,成功跻身"翻倍基"阵营。 除了上述四只"翻倍基"之外,截至7月17日,共计20只基金(仅统计主代码)年内单位净值涨幅超过80%,绝大多数为聚焦创新药行业的 主动或被动产品。 主动产品中,有四只基金年内单位净值涨幅超90%,年内业绩也有望翻倍,分别为华安医药生物(96.52%),中 ...
港股主题基金年内涨幅领跑
快讯· 2025-07-15 00:20
港股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亮眼,带动相关主题基金业绩大幅攀升 [1] - 截至7月14日,全市场12941只基金中港股主题基金表现尤为突出 [1]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00%的年内净值增长率暂居全市场公募基金业绩榜首 [1] - 中银港股通医药A以81.31%的年内净值增长率排名第三 [1] - 涨幅排名前20的基金中港股主题基金占据6席 [1] 基金经理观点 - 全年港股市场或震荡上行,市场运行将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1] - 上半年在流动性宽松驱动下市场更倾向于追逐具有估值弹性的资产 [1] - 下半年投资主线有望转向盈利确定性更强的顺周期品种 [1]
好药,“熬”出来
点拾投资· 2025-07-07 15:47
创新药板块崛起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板块成为投资市场亮点,受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驱动,相关基金业绩突出,成为主动权益基金收益关键驱动力[1] - 万得创新药概念指数涨超21%,恒生创新药指数涨超66%,港股创新药个股如荣昌生物年内涨幅达370%,科伦博泰生物-B涨幅超120%[4][9] - 上半年基金回报TOP10中7只为重仓创新药的基金,创新药成为基金收益胜负手[6][8] 主动权益基金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偏股基指数上涨7.86%,偏股混基金收益率中位数4.81%,75%偏股混合型基金实现正收益,主动权益基金重新跑赢宽基指数[3]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86.48%净值增长居上半年业绩榜首,其重仓股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等一季度涨幅均超50%[4][5][9] 创新药ETF结构性机会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以68.98%涨幅居ETF榜首,前10名ETF中创新药主题占主导,涨幅均超65%[12][13] - 创新药ETF重仓股如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涨幅超50%,显示创新药对被动指数产品业绩的关键影响[12][13] 行业长期发展逻辑 - 创新药行业经历多年蛰伏后迎来爆发,国内药企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商业价值逐步凸显[14][15] - 汇添富基金自2010年起前瞻布局医药赛道,发行首只医药行业主题基金,形成长期投研能力护城河[18][21] 市场投资范式转变 - 2010年后A股从宏观驱动转向结构性机会主导,医药、消费、科技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方向,与创新药崛起趋势吻合[19][20]
2025年公募基金“中考”九成正收益,“最牛”榜单出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22:01
公募基金上半年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87%的基金实现正收益,10949只基金正收益占比87.10%,1622只负收益或零收益占比12.90% [1][9] - 44只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50%,43只在40%-50%之间,115只在30%-40%之间,346只在20%-30%之间,1313只在10%-20%之间,9088只在0-10%之间 [9] - 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表现优异,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7.86%,收益中位数4.81%,75%实现净值增长 [9][10] 主题基金业绩排名 - 上半年业绩前三名: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86.48%)、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82.45%)、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75.18%) [3] - 前十名中7只为创新药主题基金,2只为北交所主题基金,1只为均衡配置型基金 [4] - 第11名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A涨幅60.36% [5] 创新药主题基金表现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前十大重仓股全部为港股创新药,年内回报86.48%排名第一 [5]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年内涨幅75.18%,一季度全部配置创新药并转向港股 [5] - 中银港股通医药A(70.08%)、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69.39%)、华安医药生物A(66.44%)等创新药基金进入前十 [3] 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一季度末十大重仓股中8只为北交所个股,年内净值增长82.45% [6] -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十大重仓股全部为北交所个股,净值增长72.16% [6] - 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性强,多为细分领域龙头 [8]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市场呈现哑铃型特征:科技成长股(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创新药)与高股息红利股(银行)同步走强 [10] - 黄金ETF平均涨幅超过20%,主动投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7.72%和5.87% [9] - 地产、食品饮料板块表现疲软,传统消费基金受消费复苏乏力拖累 [11]
基金半年考放榜:医药、北交所主题基金“霸榜”,前海开源人工智能半年亏20%垫底
搜狐财经· 2025-07-01 18:03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经历科技资产重估和消费医药轮动行情,上证指数重新站上3400点[2] - 全市场基金产品平均收益率4.28%,首尾差达106%,最高收益85.64%,最低亏损20.57%[2][10] 医药主题基金表现 - 医药主题基金包揽前五名中四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85.64%回报率成为半程冠军[4] - 医药基金核心驱动力来自港股创新药板块爆发,多只产品港股仓位超50%[4] - 股票型基金Top20中17只为医药主题,华安医药生物A以66.44%收益领跑[11][13] - 创新药板块呈现政策端、供给端、报表端三端共振,龙头企业大品种数据优秀[14] 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 - 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亮眼,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收益达82.45%[7] -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和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A收益率分别为72.16%和60.36%[7] - 北交所深化改革政策落地及"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性被挖掘推动相关基金表现[7] 其他突出基金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通过布局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个股斩获68.29%收益[2][16] - 被动型基金表现抢眼,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收益58.77%,与主动管理基金差距缩小[3][11] - 平安基金周思聪管理的三只产品和汇添富基金张韡管理的两只产品同时上榜[7] 表现不佳基金 - 金梓才管理的5只基金跌幅均超15%,财通多策略福鑫亏损17.69%[8][10] - 前海开源人工智能A亏损20.57%,排名倒数第一[10] 下半年市场展望 - 新兴成长类资产仍为重点关注方向,机会可能从新消费创新药泛化到科技和周期工业领域[18] - AI产业链、国产半导体设备、芯片等科技方向及高端制造新技术突破值得关注[18] - 市场机会或呈"哑铃型"结构,科技成长股与低估值高分红白马股两端表现突出[19]
上半年“最牛基金”赚超85% 医药基金成赢家
财经网· 2025-07-01 16:50
公募基金规模增长 - 2025年6月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3.74万亿元创新高 上半年整体规模稳居32万亿元上方 [1] - 权益类基金规模稳中有进 主动权益基金投资能力被视为基金公司核心竞争力 [1] 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 - 6471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上半年实现浮盈 占比81.6% [2]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C以82.45%/82.1%收益领跑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等47只产品收益超50% [2]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C以86%回报居全市场基金之首 其港股医药仓位达顶格配置86% [3] 北交所市场配置 - 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机构北交所重仓配置金额67.43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24.45% [2] - 配置北交所的公募机构数量从29家增至34家 1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中有4只净值创新高 [2][3] - 一致魔芋等北交所优质公司年初至今涨幅超120% 反映市场对其高成长性认可 [3] 医药基金表现突出 - 上半年收益靠前基金多重仓医药股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等产品重仓港股创新药 [5] - 诺安精选价值港股仓位达43.87% 上半年收益率62.26% [5]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持仓药明合联等港股创新药企业至上限 百利天恒新进前十大持仓 [6] 创新药行业前景 - 创新药行业正迎来商业模式兑现关键拐点 [4] - 政策红利、资本注入与产业动能三重叠加驱动创新药行业领涨 [5] - ADC、双特异性抗体等赛道商业价值获验证 肿瘤等领域创新药需求刚性 [5] - 港股创新药企业更接近价值兑现期 为投资者创造丰富机会 [5]
基金半年成绩单出炉:最高赚超80% 北交所、医药基金成赢家
贝壳财经· 2025-07-01 14:00
2025年上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以82.45%的年内回报成为半年"冠军基",也是唯一一只回报超80%的主动权益类基金 [1]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中银港股通医药A等两只基金半年回报均超70% [2] - 华安医药生物A以66.44%的年内收益排名普通股票型基金首位,中银医疗保健A以51.59%的收益排名灵活配置型基金榜首 [8] - 前海开源人工智能A以-20.57%的半年收益垫底,建信中国制造2025A、国融融信消费严选A等多只基金半年跌幅均超10% [9] 主要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年内分别涨2.76%、0.48%和0.53% [5] - 北证50指数半年涨39.45% [5] - 恒生指数上半年涨20%,恒生科技指数涨18.68%,医药等行业主题指数半年涨幅超50% [6] 基金整体表现 - 1038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年内平均回报达7.72%,回报中位数为5.45% [7] - 4778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年内平均回报为7.53%,回报中位数为5.4% [7] - 2364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年内平均回报为4.98%,回报中位数为2.81% [7] 基金经理观点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基金经理冷文鹏认为北交所公司从中长期来看具备投资性价比 [8] -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基金经理顾鑫峰表示以投资北交所里符合专精特新特点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为主 [8] - 华安医药生物A基金经理桑翔宇提出2025年医药行业将迎来向上复苏拐点,认为国产创新药已进入原创创新弯道超车时代 [8] 下半年市场展望 - 多家基金公司认为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3] - 优质A股和海外中国资产赴港上市将提升港股资产的吸引力 [3][10] - 结构性行情是下半年市场主要特征,机会集中于科技、新消费、稳定红利及中央加杠杆四大方向 [11] - 可重点关注国产算力、AI软硬件应用、人形机器人、半导体、军工等领域 [11] - 创新药产业趋势仍在延续,国内创新药在全球销售比例预计将提高 [12]
2025上半年基金成绩单:冠军基收益近90%,医药与北交所主题霸榜,广发成长领航一枝独秀
新浪基金· 2025-06-30 12:03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医药主题基金表现突出,最高收益达89.15% [1][2] - 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亮眼,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年内涨幅达81.59% [4] - 医药主题基金在TOP20中占比超六成,多只基金年内涨幅突破60% [2] - 部分非医药、非北交所主题基金如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凭借布局港股个股实现63.90%涨幅 [4] 基金经理表现 - 周思聪管理的三只医药主题基金年内收益均超56%,涵盖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产品 [2] - 张韡管理的两只港股医药基金表现优异,香港优势精选A以89.15%收益领跑榜单 [2] - 郑宁专注"医药+港股"方向,管理的两只基金分别上涨69.57%和56.81% [3] 基金规模特征 - 小微基金在榜单中占比45%,平均收益最高 [3] - 规模不足0.5亿的"迷你基"如平安核心优势A等年内涨幅均超62% [3] - 50亿以上基金仅1只被动指数型基金,规模76.09亿元,涨幅57.27% [4] 行业趋势 - 医药股强势回归与北交所政策红利共同塑造上半年基金收益图谱 [5] - 半数上榜基金成立不足3年,部分运作不足1年,业绩持续性待检验 [5] - 创新药板块基金表现突出,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规模达76.09亿元 [4]
超七成主动权益类基金获正收益 机构看好后市结构性机会
新华财经· 2025-06-27 21:30
上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6月26日,超七成主动权益类基金实现正收益,医药基金和北交所基金表现突出 [1] - 在7881只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及灵活配置型基金中,6085只实现正收益,占比77.2% [2] - 医药主题基金中华安医药生物A以75.91%收益率领跑,中银港股通医药A收益率为72.28%,多只医药基金收益率超50% [2] - 北交所主题基金中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收益率达80.71%,多只产品收益率超50% [2] - 人工智能主题基金回调明显,前海开源人工智能A、万家人工智能C年内收益率分别为-22.69%、-16.02% [2] 下半年市场展望 - 机构普遍对市场持乐观谨慎态度,预计A股将延续结构性行情特征 [1] - 摩根资管认为全球对中国资产价值进行再认知,港股或成直接受益者,A股性价比优势将愈发凸显 [3] - 永赢基金预计指数大概率围绕中枢震荡,把握结构性机会成为下半年投资关键 [3] - 广发基金指出上证指数站上3400点关口,市场情绪改善,但部分行业板块交易拥挤 [3] - 国泰基金认为市场资金面强劲,政策与资金层面对A股支持力度大,关键点位资金护盘意愿强烈 [4] 重点布局方向 - 科技赛道、新消费领域及创新药板块被视为具备较强增长动能的重点布局方向 [1] - 广发基金建议关注黄金、科技、新消费及创新药板块 [4] - 永赢基金认为结构性机会主要集中在科技、新消费、稳定红利及中央加杠杆四大领域 [5] - 科技领域重点关注国产算力、AI软硬件应用、人形机器人、半导体、军工等细分领域 [5] - 新消费领域把握体验式消费、AI+消费、服务消费等新型消费形式 [5] - 稳定红利资产方面长期关注银行、电力、交运、运营商等行业 [5] - 政策支持方向包括电力(核电、风电、电网)、新疆煤化工、卫星互联网以及低空经济等行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