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icon
搜索文档
十月震荡“洗”掉半数翻倍基金,调整是虚惊还是见顶?
第一财经· 2025-10-22 22:01
10天少了一半!还能涨回来吗? 不到十个交易日,风光无限的"翻倍基"就少了一半。 作为年内表现最为亮眼的两大赛道,创新药与科技等的回调尤为引人关注。创新药领域,创新药指数 (980086)、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31250)10月以来分别下跌9.17%、11.59%,较年内高点回撤幅度均 超13%;科技板块虽有阶段性回暖,但月初的调整同样对相关产品业绩形成冲击。 板块回调直接导致年内"翻倍基"阵营大幅缩水。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年内累计涨幅超100% 的基金数量仅剩25只(仅计算初始基金,下同),较9月底的53只减少逾五成以上,且其中已无指数型 基金身影。 尽管有所回调,但前期涨幅显著的科技和医药主题产品仍占据主导地位:永赢科技智选A以194.96%的 年内收益率稳居首位,重仓医药板块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38.56%紧随其后,中欧数字经济A、 红土创新新兴产业等科技方向的产品同期收益率亦突破120%。 从消失的"翻倍基"名单来看,医药主题或重仓医药赛道的产品数量在一半以上。如永赢医药创新智选 A、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等17只产品,年内涨幅多数回落至80%至97%的区 ...
今年收益71%,贺方舟:有色行情远未结束,黄金上涨时间难以估量
华尔街见闻· 2025-10-22 16:54
有色金属行业中长期前景 - 有色行情离结束尚早,现在可能只是起步阶段,还未走到一半 [1] - 有色金属主题类型的一级行业或大类型主题指数,涨幅普遍在70%到90%之间 [8] - 有色金属主题指数的收益率比第二名的通信行业指数高出20%以上 [9] 黄金上涨的核心逻辑与周期判断 - 黄金未来两三年的大逻辑不会改变,最核心的逻辑是美元信用的走弱 [2] - 黄金至少到明年甚至后年,上涨周期尚未结束 [3] - 黄金上涨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上涨空间自然也打开了,本轮黄金大牛市从2022年已经开始 [15] - 央行购金及去美元化的叙事逻辑在未来仍是一个中长期主题 [3][25] 工业有色金属的需求驱动因素 - 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流动性宽松和降息背景下,大宗商品将迎来较好的红利窗口期 [10] - 电网升级、产业转型升级、全球智能电网建设对有色金属尤其是铜的需求非常高 [10] - 制造业复苏、基础设施建设、消费升级以及稳楼市政策带动铜、铝、锌等金属需求提升 [11] - 全球铜矿产能相对放缓,2024年全球铜矿产量预计为2100万吨,同比增长仅1.2%,远低于实际需求增速 [11] 铜的特定地位与估值 - 铜资源并未被显著高估,工业有色金属更多是由铜的叙事带动 [4][33] - AI、新能源等领域对电力的需求是实实在在的,凡是用电的地方都需要电力传输,对铜的需求非常旺盛 [27][28][29] - 建设一兆瓦的光伏电站,对光电缆的铜消耗约5吨,高盛预计到2030年全球电网和电力基础设施将贡献超过60%的铜需求增长 [32] - 当前工业有色指数静态PE约22倍,PB约3.4倍,市现率约12.9倍,整体估值分位数相对于过去十年处于50%以下 [35] 投资策略建议 - 短期波动被放大,对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考虑采用分批建仓的方式配置这类资产 [34] - 建议通过平滑投资时间,采用定投方式配置指数型产品,以分散风险并控制成本 [38][41][42] - 有色金属板块是周期性较强板块,需关注宏观经济周期和经济数据变化,合理调整仓位 [35]
53只翻倍基扎堆科技医药,关税再扰动市场怎么走?
第一财经· 2025-10-13 19:13
市场整体表现与分化 - 截至10月10日,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和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均上涨超过33%,表现超过万得股票指数型基金指数28.64%的涨幅 [1] - 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有53只基金年内业绩翻倍,但仍有超过20只基金跌幅超过10%,重仓消费、银行、公共事业等板块的基金表现不佳 [1][3] - 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为例,截至10月13日,有色金属、通信等行业年内涨幅超过50%,而煤炭、食品饮料等板块跌幅超3% [3] 领先基金业绩与行业分布 - 主动权益产品在结构性行情中优势凸显,43只翻倍基金占总数(53只)的八成以上 [2] - 科技类和医药主题基金表现强势,永赢科技智选A年内业绩达187.86%,中欧数字经济A、恒越优势精选等产品收益率超过120% [2] - QDII混合型基金成为亮点,8只翻倍基大多聚焦医药风口,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C今年以来回报超过152.9% [2] 外部冲击(关税冲突)的市场影响 - 10月13日中美关税冲突升级,A股三大指数下跌,但跌幅远小于4月冲击,上证指数此次仅微跌0.19%,而4月7日曾单日暴跌7% [1][5] - 分析认为当前市场对关税威胁已有所免疫,且此次加征100%关税实际落地可能性很小,因双方已进行多轮会谈并形成部分共识 [5] - 预计本轮事件对A股的冲击将弱于4月初,因市场预期已不同且监管层及时约谈机构以对冲避险情绪 [6] 市场风格与未来展望 - 当前市场被描述为“赛道市”而非“普涨市”,主动权益基金凭借深度研究和灵活调仓能力在震荡分化市场中表现突出 [3] - 科技仍是中长期值得关注的主线,但短期需聚焦有业绩的品种;短期策略建议关注红利、消费板块,中长期则科技、成长板块仍占优 [7] - 中期来看,在经济基本面平稳及美联储降息周期背景下,权益市场的增量资金仍可有积极预期 [7]
年内冠军基金超额收益却亏52%,万家基金指数业务现狂飙后遗症
搜狐财经· 2025-10-13 15:40
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的业绩表现 - 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以114.01%的年内回报率在全市场所有基金中排名第一 [1] - 基金自成立以来的累计回报为79.94%,但跑输同期业绩比较基准超过52个百分点,产生巨大负向跟踪误差 [2][3] - 基金近6月回报为82.25%,近1年回报为79.42%,年化回报为72.80% [3] 业绩戏剧性转折的原因 - 基金于2024年9月13日上市后未及时建仓,错失了随后启动的“924行情” [4][5] - 直到2024年10月10日才开始建仓,此时基准指数已上涨,导致基金落后基准近27个百分点 [7] - 前期的运营失误导致基金一度亏损超过16%,当前的优异业绩主要得益于今年创新药板块的强劲行情 [7] 万家基金指数业务的发展历史 - 公司前身天同基金成立于2002年,定位为中国第一家专注于指数化投资的专业基金公司 [8][9] - 2003年推出中国A股市场第一只完全复制指数的标准化产品——天同上证180指数基金 [9] - 公司于2022年6月重启被动指数业务,并从2023年至2025年密集发行了43只指数基金,此前仅有15只 [10][11][12] 快速扩张背后的运营隐患 - 公司旗下58只成立超过3个月的指数基金中,有28只在最近一个季度的超额收益为负,占比接近一半 [13][14] - 具体案例包括:万家北证50成份指数A近一年超额亏损9.16%,万家中证软件服务ETF联接A近一年超额亏损5.44% [14] - 跟踪不准的问题普遍存在于热门赛道和宽基指数,表明问题根源在于公司整体的投资流程、风控体系等中后台建设 [14] 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业绩表现 - 万家健康产业混合A成立超过五年,累计亏损高达-25.60%,近3年收益为-24.34%,跑输基准超过49个百分点 [16] - 在过去一年的医药牛市中,该基金完全错失行情,近1年收益为-5.57%,基金份额从13亿元高点萎缩99%至1363万元 [16] - 万家医药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式A成立以来收益为20.30%,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超过20个百分点 [17][18]
国庆港股走势先扬后抑 主题基金年内最高已赚155% 止盈还是加仓?
北京商报· 2025-10-08 19:50
回调或由获利了结导致 10月8日,港股早盘低开。Wind数据显示,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48%,报26829.46点。同期,恒 生科技指数下跌0.55%,报6514.19点。 10月8日,国庆假期最后一天,港股遭遇回调。具体来看,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双双下 跌0.48%、0.55%。若拉长时间至10月以来,港股市场则呈现先扬后抑态势,恒生指数突破年内新高后 连续回调。回顾年内,在港股走势表现亮眼的背景下,多只港股主题基金业绩突出,最高已赚155%。 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港股仍有向上空间,科技板块仍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板块或呈现"波动上行、 龙头领跑"的格局。港股主题基金未来仍具备较好的投资机会,特别是聚焦新经济、科技和创新产业的 基金。 值得关注的是,在港股细分板块中,创新药行情的"狂飙"备受关注。仅从市场多只指数基金跟踪的中证 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来看,据中证指数官网,截至9月30日,该指数年内涨幅已达118.52%。 这一背景下,多家公募旗下的港股创新药ETF或相关被动指数基金的前三季度收益也均翻倍,包括万家 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中欧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A/ ...
国庆港股走势先扬后抑,主题基金年内最高已赚155%,止盈还是加仓?
北京商报· 2025-10-08 19:41
回调或由获利了结导致 10月8日,国庆假期最后一天,港股遭遇回调。具体来看,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双双下跌0.48%、0.55%。若 拉长时间至10月以来,港股市场则呈现先扬后抑态势,恒生指数突破年内新高后连续回调。回顾年内,在港股走势表现亮 眼的背景下,多只港股主题基金业绩突出,最高已赚155%。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港股仍有向上空间,科技板块仍将是市 场关注的焦点,板块或呈现"波动上行、龙头领跑"的格局。港股主题基金未来仍具备较好的投资机会,特别是聚焦新经济、 科技和创新产业的基金。 就具体产品看,截至9月末,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C类份额和A类份额的前三季度收益率分别达155.14%和155.09%,排 名全市场基金收益第三、四名。同期,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发起A/C的收益率也达126.55%、125.48%,排名居前。 值得关注的是,在港股细分板块中,创新药行情的"狂飙"备受关注。仅从市场多只指数基金跟踪的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来 看,据中证指数官网,截至9月30日,该指数年内涨幅已达118.52%。 这一背景下,多家公募旗下的港股创新药ETF或相关被动指数基金的前三季度收益也均翻倍,包括万家中证 ...
39只“翻倍基”,最新业绩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0-01 12:23
市场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A股市场持续走强,主流指数总体上演上涨行情,科创创业50指数年内涨幅达63.04%,表现最佳 [1] - 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中证2000等指数表现强势,涨幅均超30%,仅红利指数和中证红利出现下跌 [1] - 行业表现分化显著,有色金属、通信、电子行业领涨,年内涨幅均超50%,电力设备等板块涨幅超20%,而煤炭、食品饮料等板块逆势下跌 [1]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 - 前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平均达到29.24% [2][3][4] - 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5.44%和36.09%,净值上涨势头强劲 [4] - 98.41%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为正,一大批基金净值创出新高 [5] - 共有880只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50%,其中39只成为“翻倍基”,涨幅超过100% [6] - 表现最佳的永赢科技智选A基金前三季度单位净值涨幅高达194.49%,自成立以来累计涨幅接近234% [6] - 仍有81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单位净值增长率为负值,其中20只亏损超5%,7只亏损幅度在10%以上,表现最差的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5.37% [7] 指数型基金业绩 - 前三季度指数型基金诞生5只“翻倍基”,悉数出自创新药主题 [8][10] - 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高达118.52%,推动相关指数基金大涨 [10] - 多只跟踪创新药的ETF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90% [10] - 通信设备、人工智能、沪港深黄金产业等相关ETF基金也有不俗表现,前三季度单位净值涨幅超过80% [10] 相关ETF产品动态 - 食品饮料ETF最新份额为87.4亿份,增加了75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2219.4万元 [12] - 游戏ETF最新份额为65.6亿份,增加了2.1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7795.9万元 [12]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涨跌为10.88%,最新份额为17.2亿份,增加了1.5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8233.4万元 [12]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涨跌为2.07%,最新份额为4.0亿份,增加了7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3.9万元 [13]
最高近190%!前三季度37只基金收益翻倍!AI主题表现领跑
搜狐财经· 2025-09-30 20:53
市场整体表现 - 2023年三季度A股和港股市场自4月中旬以来持续走高并迭创阶段新高[1] - 截至9月26日共有37只权益类基金和QDII基金收益率翻倍[2] 主动权益类基金 - 主动权益类基金算术平均收益率为30.32% 超过98%的基金取得正收益[4] - 31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率超过100% 单只基金最高收益率接近190%[4] - 永赢科技智选A以189.58%的收益率领跑 近半年收益率超过164%[4] - 中欧数字经济A、中航机遇领航A、红土创新新兴产业、交银优择回报A收益率分别为135.06%、125.94%、120.00%、119.50%[6] - 领先基金主要配置电子和通信板块 对AI概念股持有占比较高[4][6] - 6只基金亏损超过10% 广发价值优势收益率-15.50%[6] 被动指数型基金 - 指数型基金算术平均收益率为27.53% 近98%的基金取得正收益[7] - 跟踪创新药、通信、人工智能等方向的基金收益率居前[7] - 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和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收益率分别为103.96%和100.59%[7] - 下跌基金主要跟踪能源、食品饮料、煤炭等行业 广发中证全指能源ETF收益率为-5.59%[7] QDII基金 - 4只QDII基金收益率超100% 投向港股市场尤其是创新药资产的基金表现居前[3][8]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工银新经济人民币A、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人民币A收益率分别为152.25%、102.88%、102.56%、100.31%[8] - 领先QDII基金主要重仓港股医药生物板块 部分基金已暂停申购[8] - 易方达标普医疗保健A人民币等基金亏损超过4%[8]
杨坤离任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16:05
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成立于2024年9月13日,截至2025年9月25日,其今年来收益率为109.14%, 成立来收益率为85.99%,累计净值为1.8599元。 | 基金名称 | 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 | | --- | --- | | | 券投资基金 | | 基金简称 | 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 | | 基金主代码 | 520700 | | 基金管理人名称 | 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 公告依据 |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 | | | 法》 | | 基金经理变更类型 | 解聘基金经理 | | 共同管理本基金的基金经理姓名 | 贺方舟 | | 离任基金经理姓名 | 杨坤 |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6日讯今日,万家基金公告,杨坤离任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杨坤曾任Fractabole量化IT工程师等职,2015年6月入职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量化投资部研究 员,现任基金经理。 ...
五年前买的基金回本了
投中网· 2025-09-23 15:05
公募基金市场表现 - 截至7月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达35.08万亿元,较去年末新增2.25万亿元[6] - 在统计的7451只股票型基金中,今年以来仅有137只基金亏损,占比不到2%,98%的基金实现盈利[9] - 多达2582只基金收益率超过30%,占比35%,39只基金收益超100%[9] - 三年前购买的基金中有33%仍录得亏损,但六成已回本,收益最佳基金近三年收益率达242%,最差基金亏损超57%[10] 行业板块表现分化 - 煤炭、能源板块今年以来仍录得亏损[10] - 创新药、通信、有色金属、电网、信息科技等板块收益超40%[10] - 医药主题基金表现突出,如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人民币A等收益靠前[10] - 白酒板块表现失意,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近三年仍亏损近25%[14] 明星基金经理业绩变化 - 张坤管理规模从1345亿元缩水至550.47亿元,其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近三年收益仅0.82%[15][16] -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A基金近一年回血52.37%,但近三年仍亏损7.2%[14][16] - 谢治宇的兴全合润A基金近三年收益27.74%,表现相对稳健[16] - 刘彦春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A近三年亏损20.37%,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匠心精选A近三年亏损3.08%[16] - 新任明星基金经理农冰立管理的景顺长城品质长青A近三年收益率达139.32%[16] 居民资金流向变化 - 前八月居民存款新增9.77万亿元,但近2个月少增1万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多增3.32万亿元,显示存款向股市等权益资产转移[22] - 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跌至1.6%,六大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推动居民储蓄通过基金入市[6][20] - 近期出现招商均衡优选、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等"日光基",募资额在10亿至50亿元,显示资金入市处于早期阶段[19] 市场资金结构分析 - 上半年公募基金增持A股1460亿元,相对较低,公募主导的投资风格未获新增资金流入[21] - 保险资金上半年增配6400亿权益类资产,但港股获益更多,下半年有望加仓A股[21] - 当前新增资金以杠杆资金、量化资金为主,偏好高风险、高弹性主题投资,推动科技、人工智能主题行情[20] - 预计下半年基金发行规模进一步提升,市场风格可能从小盘成长股向大盘成长股过渡[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