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饰品

搜索文档
白银价格创近年来历史新高,买还是不买?
搜狐财经· 2025-07-17 08:40
当前白银价格为何飙涨? 后续走势又将如何呢? 一段时间以来,金价涨了又涨,屡创新高,不少人想买又非常纠结,不知道要不要出手。 而近日,国际白银价格又再创历史新高,7月14日,伦敦白银现货价格最高涨到39.13美元/盎司,即每克8.748元人民币,沪银期货达到9.2 元每克的历史新高;截至7月16日12点,伦敦白银现货价格为37.83美元/盎司,仍然延续高位震荡态势。 作为普通人,我们现在能买白银吗? 是买银饰品还是投资银条呢? 银饰品价格水涨船高 部分品牌销量增长明显 今年以来,随着黄金价格的上涨,白银价格也节节攀升。在购买银饰品或者制品时,除了银价本身,价格还会因为设计、工艺和品牌等因 素而有所不同。在南京一家商场的银饰品柜台,记者了解到,最近前来买银饰品的市民有不少。 在另一家银饰品店,店员表示银价也有一些上涨,但是由于单价低,即便涨幅较大,小克重的银饰、银器的总价,也在几百元到千元不 等,并没有贵得离谱。店员介绍,店铺销量相比去年同期,有了翻倍的增长,主要是一些线上客流在实体店的转化以及老客户复购。 在这家品牌的网店,记者发现,主打的几款银饰品,销量都在2万件以上,其余款式基本都在5000到8000件不 ...
银价创历史新高 后续走势如何?
新华财经· 2025-07-15 13:14
银价表现 - 伦敦银现货近期突破39美元/盎司,创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距离40美元历史关口仅一步之遥 [2] - 白银年内涨幅超过35%,成为表现最好的大类资产之一,同期伦敦金现货累计上涨27% [3] - 沪银主力合约年初至今上涨22%,最高触及9267元/千克,创上市以来新高 [3] 市场反应 - 白银首饰价格普遍上调15%-20%,投资银条、银元宝等产品销量同比激增40%以上 [3] - 全球白银ETF日均资金净流入量达2000万美元,持仓量升至7.7亿盎司 [3] 上涨驱动因素 - 金银比价修复动能强劲,外盘金银比从峰值105回落至86.25,仍高于60-80的历史中枢区间 [4] - 地缘政治风险推升避险需求,美国财政赤字或扩大至3.6万亿美元,赤字率或达GDP的8.8% [4] - 中国光伏产业"反内卷"政策提振市场情绪,2025年光伏白银实际消耗量可能优于预期 [5] 供需分析 - 2025年全球白银供需缺口预计收窄21%至1.176亿盎司,需求下降1%与总供应量增加2%综合作用 [6] - 矿山产量温和增长0.9%,工业废料回收量创12年新高,供给端较为吃紧 [6] - 电气和电子产品需求占全球白银需求近40%,半导体行业前景是重要指标 [6] 后市展望 - 下半年金银比或保持平稳,伦敦金/伦敦银或在85-95区间波动 [6] - 麦格理预计第三季度白银均价36美元/盎司,第四季度均价35美元/盎司 [7]
萃华珠宝: 关于全资子公司为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12:14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拟向交通银行辽宁省分行申请1.95亿元综合授信额度,由全资子公司萃华有限、深圳萃华、萃华廷、新华峰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1] - 担保事项已通过子公司内部程序审议,无需提交董事会及股东大会 [1]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公司注册资本2.56156亿元,成立于1985年,主营金银珠宝制品生产销售及黄金交易代理等业务 [1] - 2024年末总资产34.63亿元,负债22.44亿元(银行贷款8.78亿元),净资产12.20亿元 [1] - 2024年营收13.05亿元,净利润1.97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4.97亿元,净亏损160万元 [1] 担保协议内容 - 担保协议尚未签署,具体条款将由子公司与银行协商确定,最终担保总额以合同为准 [2] 担保影响 - 子公司担保风险可控且无需反担保,有助于提升公司融资能力并满足经营资金需求 [2] - 担保符合公司整体利益,未损害股东权益,不影响正常经营发展 [2]
年轻人爆买金包银,要面子也要务实
36氪· 2025-07-07 12:50
行业趋势 - 金价飙升背景下金包银成为年轻人高性价比平替选择 金价已超1000元/克 足金五金套装需6万元 而金包银仅需五六千元[2][4] - 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6.85%至134.531吨 反映消费行为转变[6] - 金包银行业呈现内卷态势 加工费从30元/克被压至28-29元/克 部分商家通过减少包金含量维持价格竞争[9][10] 商业模式 - 典型门店月营收约30万元 毛利率10%-20% 客单价集中在2000-3000元 批发订单可达10万元级[9] - 线上转化率约20% 但618等大促期间平台流量会倾斜至其他品类[9] - 批量定制纪念品为高单价业务 单笔可达几十万元 最贵单品为五万元的金包银项链(含20多克包金)[9] 产品特性 - 金包银饰品价格约为纯金的1/10 如20多克手镯仅需一两千元 外形可高度复刻经典款式[4] - 采用厚包金工艺 含金量2-20克不等 加工周期1-5天 支持客户现场监督制作流程[10][11] - 存在漏银/磨损缺陷 但头部商家承诺免费处理 漏银率低于0.1%[13] 消费者画像 - 主要客群为婚庆需求者(替代传统五金)和消费降级人群 后者会变卖真金改戴金包银维持体面[2][6] - 购买动机集中于情绪价值创造 非投资目的 回收价差约35%(如2000元手镯回收价1300元)[13] 头部企业案例 - 邵老师打金品牌年营收超亿元 金包银业务占比10% 年增速达数百万 布局12家线下店[1][7] - 采用全渠道营销(小红书/抖音等) 产品毛利10% 手工费20-30元/克 拒绝虚标含金量[7][9] - 行业缺乏品牌效应 建议消费者选择有实体店且提供回收承诺的商家[13]
“黄金界爱马仕”创新高!扒一扒金饰品那些事儿
金融时报· 2025-06-05 17:32
黄金饰品行业现状 - 老铺黄金股价创历史新高 线下消费呈现火热态势 北京SKP门店出现排队7小时现象 被称作"黄金界爱马仕"[5] - "金包银"饰品因价格低廉且外观类似足金产品走红 但存在黄金含量极低(仅表面覆盖)、回收困难等问题[7] 黄金纯度标准演变 - 2016年5月起国家取消"千足金"等称谓 统一采用"足金"标准 要求黄金含量不低于990‰[2] - 现行标准规定足金首饰需刻印AU+纯度标记(如999) 而"金包银"产品仅刻印AG或足银标记[7] 硬足金技术发展 - 硬足金通过添加0.1%-1%微量合金提升硬度 同时保持99%纯度 衍生出3D/5G/5D等细分类型[3][4] - 2023年5月实施《硬足金饰品》行业标准 明确要求纯度≥990‰且硬度≥60HV 规范市场乱象[6] - 技术进步推动硬足金产品从早期单一空心吊坠 发展为轻量化、款式时尚的多样化首饰[6] 市场问题与消费者建议 - 行业存在"5G""5D"等技术概念过度渲染现象 增加消费者决策成本[6] - "金包银"产品存在虚假宣传风险 实际金重难检测 新华社报道指出"缺金"问题突出[7] - 购买建议需平衡纯度与设计美感 投资类黄金需关注国际金价走势[8]
“金包银”火了,能放心买吗?
新华网财经· 2025-06-04 11:19
"金包银"市场现状 - "金包银"饰品在深圳水贝市场快速扩张,仅两条街道就有十数家专门店铺,部分店铺面积达百余平方米且晚间仍有人拿货 [4] - 行业检测需求自2023年下半年起大幅增加,印证了"金包银"商品大规模进入市场的趋势 [4] - 典型产品售价不足千元但累计销量超千件,如莫比乌斯手镯、碎冰冰四叶草手链等热门款式 [5] 产品特性与价格差异 - 工艺实质为银基底表面覆盖薄层黄金,外观与足金饰品相似但不符合权威"包金"工艺标准 [4] - 价格对比:30克足金手镯水贝拿货价约2万元(金价780元/克+15元加工费),同款"金包银"产品标称金重1.02克仅售2000元 [7] - 大品牌金店普遍排斥"金包银"产品,主要由小型厂商生产 [7] 质量与检测问题 - 国家检测中心抽样显示17件样品中14件实际含金量低于标称值,最大偏差达标称0.96克/实测0.19克 [9] - 现有鉴定证书标注的金重多为商家自称数据,非破坏性检测无法验证真实性 [9] - 破坏性检测服务普及度低且多不面向消费者,导致维权成本高企 [10] 市场乱象与监管 - 电商直播存在"手工古法包金""五层厚包"等误导性话术,部分展示制作视频增强可信度 [11] - 深圳、广州已出台规范要求电镀工艺产品应标注"镀金银"而非"金包银" [15] - 行业协会呼吁明确生产标准并加强市场监管抽检力度 [15] 消费者风险提示 - 产品回收受限:多数黄金回收商拒收"金包银",仅原销售商家提供回收服务但存在倒闭风险 [13] - 佩戴属性强于投资价值,协会明确其变现便利性远低于足金产品 [13] - 新开网店信誉积分普遍较低,需警惕低价陷阱 [15]
新华调查|“金包银”火了,能放心“入”吗?
环球时报· 2025-06-03 14:55
"金包银"市场现状 - "金包银"饰品在深圳水贝市场迅速走红,仅两条街道就有十数家专门店铺,部分店铺面积达百余平方米且晚间仍有客流 [2] - 自2023年下半年起,"金包银"类商品大规模进入市场,珠宝检测机构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印证了这一趋势 [2] - 该产品采用银质基底表面覆盖薄层黄金的工艺,外观与足金饰品相似,但"金包银"名称不符合权威机构对"包金"工艺的界定 [2] 产品价格与销售情况 - 电商平台热销款如莫比乌斯手镯、碎冰冰四叶草手链等产品单价低于1000元,部分爆款累计销量超千件 [4] - 深圳水贝市场"金包银"产品价格显著低于足金,例如30克足金手镯需2万多元(按780元/克金价+15元加工费),同款"金包银"仅需2000元(标注金重1.02克) [4] - 行业格局呈现大品牌回避、小厂商主导的特点,品牌金店普遍不涉足该品类 [4] 产品质量问题 - 国家首饰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17件样品显示,82%存在"缺金"现象,最严重案例标称0.96克金实际仅0.19克 [6] - 检测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中金重数据多为商家自称,无法通过无损检测验证真实性 [6] - 产品存在金层脱落风险,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多起佩戴短期即出现质量问题的案例 [10] 市场规范与监管 - 深圳、广州市场监管部门已发布行政告知书,要求将电镀工艺产品规范标注为"镀金银",禁止非机械加工产品使用"金包银"名称 [10] - 行业协会呼吁明确生产标准并加强抽检,要求厂商如实标注含量工艺,零售商规范宣传 [10] - 部分网店经营时间短、信誉积分低,存在利用"保值传承""回收方便"等话术进行虚假宣传的现象 [8][10] 消费者权益保护 - 回收渠道严重受限,北京多家黄金回收档口拒收"金包银",仅部分原销售商家提供有限回收服务 [9] - 维权面临技术障碍,破坏性检测机构数量少且多不面向个人消费者,导致维权成本高企 [8] -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直播购物时保留关键证据,包括截屏录屏和交易凭证,以应对可能的虚假宣传 [11]
有机宝石即将开启“烈日挑战赛”
消费日报网· 2025-05-23 10:45
有机宝石特性 - 有机宝石由生物作用形成,无法人工合成,与动植物活动相关,服从生物物理学和生物结晶矿物学规律[1] - 多数有机宝石由无机质(碳酸盐、磷酸盐等)和有机质(壳角蛋白、氨基酸等)组成,摩氏硬度较低(2.5—4)[1] - 碳酸盐成分易受酸性物质(食醋、汗酸)侵蚀,有机质易受有机溶剂(酒精、香水)和挥发性防蛀药品破坏[1] 珍珠与珊瑚的夏季风险 - 珍珠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阳光直射会减色,汗液酸性成分会腐蚀珍珠层导致暗淡、开裂[2] - 珊瑚结构比珍珠更疏松,高温会蒸发内部水分导致发白褪色,防晒霜和香水会加速侵蚀[2] - 建议夏季减少佩戴,佩戴后需用纯净水冲洗并软布擦拭,珊瑚脱水可用婴儿油护理[2] 琥珀蜜蜡与木质饰品的夏季问题 - 琥珀蜜蜡高温下易产生裂纹,防晒霜等化学物质会与其发生反应[3] - 木质饰品吸汗后会产生汗酸味,盐分与油脂反应形成"白霜",包浆易褪色[3] - 空调房温湿度变化可能导致木质开裂,建议清晨或傍晚盘玩并及时擦汗[3] 镶嵌款宝石与夏季替代品 - 复杂镶嵌结构易藏污纳垢,汗水混合防晒霜会导致金属氧化发黑[4] - 钻石亲油性使其易附着油污降低火彩,祖母绿浸油工艺可能因汗液扩散杂质[4] - 和田玉、玛瑙、水晶等耐高温且汗液滋养后更温润,黄金铂金等贵金属简约款式适合夏季[4] 夏季珠宝佩戴策略 - 夏季应优先选择耐高温、耐汗液的材质(如和田玉、贵金属),避免有机宝石长期暴露[4][5] - 高温季节可暂停佩戴高维护需求的珠宝,待气候适宜时重新使用[5][6]
潮宏基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正筹划赴港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9:03
公司动态 - 公司正在筹划在香港联交所发行H股上市事项,相关细节尚未确定 [2] - 公司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2025年5月16日、19日、20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2] - 公司由廖氏父子创办于1996年,目前由职业经理人管理,运营"CHJ潮宏基"与"FION菲安妮"两大核心品牌 [2] 业绩表现 - 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22.52亿元,同比增长25.36% [3] - 一季度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44.38% [3] - 公司是A股首家时尚珠宝上市公司,近两年业绩增长亮眼并开启海外布局 [3] 产品定位 - 公司主打东方文化、传承非遗元素,2024年以来推出多款非遗工艺纯金饰品 [3] - 相较于老铺黄金的高奢定位,公司产品更为亲民,淘宝旗舰店有千元左右的热卖饰品 [3] - 公司秉持"将传统文化时尚复兴"理念,坚持时尚设计与精湛工艺结合 [3] 市场表现 - 截至5月2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12.22元/股,上涨8.33% [3] - 公司总市值108.6亿元 [3]
金价,大跳水!低克重“金饼”走俏
搜狐财经· 2025-05-12 19:47
国际金价走势 - COMEX黄金期货主力最新报价每盎司3221美元,日内跌幅达3.6% [1] - 黄金价格自今年以来维持高位震荡,此前一度冲至每盎司3500美元的历史新高 [5] - 贸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缓和导致避险情绪降温,资金可能从避险资产流向风险资产 [6] 黄金消费市场新趋势 - 超小克重黄金贴纸流行,克重范围0.01克至0.2克,价格十元至一百多元,成为年轻消费人群新宠 [3] - 金包银饰品和金钞、金饼成为市场新宠,母亲节主题金钞特别受欢迎,周末单日销量近100个 [3][5] - 金钞价格一般在160元左右,1克金钞价格随实时金价波动并加收加工费 [5] 黄金终端销售策略 - 高金价背景下,商家转向设计感十足的低克重金饰,"小而美"成为新赛道 [6] - 低克重设计降低购买门槛,节庆式情绪消费推动销量 [6] - 水贝市场金饰金价回落至每克800元以下,品牌金饰金价回落至每克1008元左右 [5] 机构观点与未来展望 - 高盛重申长期看多黄金,预计年底现货价格达每盎司3700美元,2026年中升至4000美元 [6] - 多国央行持续购买和散户投机活动可能支撑金价,防止大幅下跌 [6] - 美元全球地位动摇的长期逻辑有望对金价带来持久推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