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雷凌
icon
搜索文档
轩逸裸车价降至5.98万,汽车又现大降价意味着什么?
36氪· 2025-09-15 12:30
轩逸降价事件分析 - 2024款新轩逸1.6L舒适版裸车价降至5.98万元 较7.99万元指导价降低2.1万元 叠加旧车置换或报废补贴后价格可进一步下探[3] - 合资A级轿车价格全面下探 朗逸新锐裸车价7.3万元(优惠1.5万元) 雷凌全系优惠4万元(1.2L版本达4.5万元) 卡罗拉全系降幅3.9-4.1万元(1.5L先锋版裸车价7.5万元)[4] A级轿车市场格局变化 - A级轿车市场份额急剧萎缩 2020年销量549.9万辆(占乘用车市场28.5%) 2024年降至343.7万辆(市场份额15%) 五年减少206万辆[7] - 消费需求结构性转变 年轻消费者偏好智能化/个性化车型 家庭增换购需求转向SUV或新能源车型 传统A级燃油车工具属性吸引力下降[7] 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冲击 -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在同等价位实现代际领先 L2级自动驾驶/全景天窗/大屏车机等配置优于燃油车 性价比优势达数万元[8] - 10万元以下细分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加速攀升 燃油车仅能通过持续降价维持市场份额[9] 行业竞争态势展望 - A级车市场同质化严重且技术创新难度大 价格竞争成为车企维持生产线运转和渠道稳定的主要手段[6][11] - 低端市场价格战或长期持续 缺乏创新优势的车企被迫选择降价策略 但过度价格竞争不可持续[11]
A级轿车市场硝烟再起,轩逸裸车价不足6万元!背后这一数据惊人:5年销量“蒸发”超200万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17:11
合资品牌A级轿车价格竞争加剧 - 东风日产轩逸1.6L舒适版裸车价降至5.98万元 较指导价7.99万元低2.1万元 叠加置换补贴后价格可进一步下探 [1] - 上汽大众朗逸新锐裸车价7.3万元 现金优惠1.5万元 落地价8万元出头 [2] - 广汽丰田雷凌全系优惠4万元 1.2L版本降幅达4.5万元 一汽丰田卡罗拉全系降幅3.9-4.1万元 先锋版裸车价7.5万元较年初降4000元 [2] - 东风本田第十一代思域起售价降至8.99万元 叠加置换补贴后低至7.49万元 [2]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 2024年前8个月A级轿车销量前十中自主品牌占六席 包括比亚迪秦PLUS新能源、小鹏MONA M03、星瑞、逸动、艾瑞泽8、帝豪 [8] - 轩逸累计销量19.94万辆居第二 与第一名比亚迪秦PLUS新能源相差超4万辆 [8] - 合资品牌仅四款车型上榜 分别为轩逸、朗逸、速腾、卡罗拉 [8] 产品策略差异化演进 - 部分合资车型通过智能化配置提升竞争力 如全新速腾L搭载高速NOA功能 配备8155芯片支持智能语音控车 [4] - 自主品牌采用"越级"策略 紧凑级轿车按B级车标准研发 在动力和空间形成优势 [10] - 新能源车型经济性优势凸显 行业分析师指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渗透率、供应链灵活度及电动智能化转型方面领先 [10] A级轿车市场规模结构性变化 - 2020年市场规模549.9万辆 市场份额28.5% 2024年降至343.7万辆 市场份额15% 五年减少206.2万辆 [11] - 2024年前7个月市场规模214万辆 市场份额16.8% 消费需求降低尤其是入门级家庭需求下降是主因 [12] - 新能源占比持续提升 2024年8月A级车新能源渗透率达43% 燃油车占比从2019年95.8%降至2024年8月57.3% [10] 车企多动力路线并行策略 - A级轿车市场仍为最畅销细分市场 前7个月占轿车总销量36% [13] - 自主品牌在巩固新能源优势同时加强燃油车布局 长安汽车表示未来至少35%用户仍选择燃油车 [13] - 行业普遍采用燃油与新能源"两端发力"策略 长安逸动已更新至第四代燃油版 未来可能推出新能源版本 [13]
丰田汽车金融以普惠金融方案激活夏日车市
汽车金融行业现状 - 中国新车金融渗透率已接近70%,显示金融工具对汽车消费的深度赋能[1] - 金融服务成为影响购车决策的核心要素[1] - 汽车金融是提振消费市场的关键驱动力[1] 丰田汽车金融促销策略 - 推出"清凉金融方案",覆盖雷克萨斯、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三大品牌[1] - 提供低首付、低利率、低日供等定制化金融方案[1] - 限时推出"0息"金融方案,搭配灵活首付政策[2] - 一汽丰田"0息"方案覆盖卡罗拉锐放、亚洲龙、普拉多等车型,支持0首付起及12-36期还款[2] - 广汽丰田针对雷凌、凌尚推出"首付4成起+2年0息"专属优惠[2] 金融产品具体条款 - 丰田及雷克萨斯全品牌车型支持0首付起[3] - 年化利率低至3.82%起,还款期限24-60期[3] - 丰田车型最高可贷100万元[3] - 卡罗拉车型日供低至72元起,利率3.82%,支持60期还款[3] 增值服务与行业影响 - 提供专属保险服务,覆盖一汽丰田RAV4荣放、皇冠陆放等明星车型[4] - 服务范围包括广汽丰田凯美瑞、汉兰达及雷克萨斯全系[4] - 金融工具是撬动汽车消费潜能的关键杠杆[4] - 汽车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方案促进车市繁荣[4]
丰田国内召回23.6万辆车 凯美瑞、亚洲龙成“重灾区”
犀牛财经· 2025-08-13 16:18
召回规模与范围 - 一汽丰田、丰田中国、广汽丰田同步启动大规模召回,涉及亚洲龙、雷克萨斯LM/LS系列、进口埃尔法、凯美瑞等10余款车型,总召回量达236,000辆 [2] - 广汽丰田召回凯美瑞、雷凌、凌尚及锋兰达四款车型,总量达140,192辆,其中第九代凯美瑞召回75,323辆,占比53.7% [7] - 丰田系三家公司因仪表系统缺陷召回96,157辆,其中亚洲龙单一车型召回54,143辆,占比56.3% [5] 技术问题与解决方案 - 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导致车辆启动初期黑屏,无法显示车速及警告灯,存在信息盲驾安全隐患 [5] - 广汽丰田部分车辆前悬架螺旋弹簧热处理不当,存在断裂风险,涉及2025年4-5月生产的6,154辆凯美瑞 [7] - 丰田为常规混动及燃油车免费升级控制程序,对插电混动车型根据诊断结果升级程序或更换仪表总成 [5] - 广汽丰田为仪表黑屏车辆免费升级程序,对螺旋弹簧隐患车辆免费更换不良批次部件 [7] 行业影响与警示 - 大规模召回为行业敲响警钟,车企需在生产阶段拦截质量问题而非依赖事后补救 [7] - 丰田需关注此类问题不再出现的质量保障措施 [7]
丰田计划在中国市场召回汽车23.66万辆 第一财季净利降36.9%全年预期下调14%
长江商报· 2025-08-12 07:31
召回事件 - 丰田在中国市场合计召回汽车23.66万辆,涉及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丰田中国等多家子公司 [1][4][6] - 广汽丰田召回14.02万辆,包括全新第九代凯美瑞6.92万辆、雷凌5.74万辆、凌尚6574辆、锋兰达887辆 [2][4] - 一汽丰田等三家车企召回9.64万辆,包括国产亚洲龙5.41万辆、世极79辆、雷克萨斯LM/LS等6866辆、进口埃尔法等3.51万辆 [5][6] - 召回原因包括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导致黑屏、螺旋弹簧热处理不当导致强度不足等安全隐患 [2][3][6] 销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丰田在华销量(含雷克萨斯)达83.77万辆,同比增长6.8% [1][8] - 广汽丰田上半年销量36.42万辆,凯美瑞6月销量突破2万辆,三大旗舰车型占总销量近一半 [9] - 一汽丰田上半年销量37.78万辆,同比增长16%,电动化车型占比接近一半 [9] - 雷克萨斯半年销量超8.5万辆,成为唯一正增长的进口豪华车品牌 [10] - 丰田在华累计销量突破2500万辆,成为首个达到这一里程碑的日系车企 [9] 全球战略 - 丰田将2025年全球产量目标上调至约1000万辆 [1][11] - 公司明确表示中国市场销量目标不会调整 [1][1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增长7.4%至550多万辆,主要受美国、日本和中国需求推动 [10] 财务表现 - 2026财年第一财季净利润同比暴跌36.9%至8410亿日元 [1][11] - 预计2026财年营业利润将因美国汽车关税上调损失1.4万亿日元(约95亿美元) [1][11] - 将2026财年净利润预期下调14%至2.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68亿元) [1][12]
最新通知!法拉利、丰田等多品牌汽车被召回
第一财经· 2025-08-09 14:06
法拉利汽车召回 - 法拉利汽车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10月27日至2025年2月19日期间生产的进口Purosangue汽车共计381辆 [2] - 召回原因为保险丝盒电源正极和乘客侧脚踏板支架之间可能接触导致短路引发制动警告灯点亮和制动性能下降 [2] - 解决方案为免费安装隔板以消除安全隐患 [2] 广汽丰田汽车召回 - 广汽丰田召回2024年3月7日至2024年11月8日期间生产的第九代凯美瑞69169辆2023年3月16日至2024年12月6日期间生产的雷凌57402辆2023年3月15日至2025年3月3日期间生产的凌尚6574辆2023年6月21日至2024年11月27日期间生产的锋兰达887辆 [3]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启动初期黑屏无法显示车速和警告灯 [3] - 解决方案为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 [4] - 另召回2025年4月24日至2025年5月23日期间生产的第九代凯美瑞6154辆原因为前悬架螺旋弹簧热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断裂 [4]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不良批次螺旋弹簧 [4] 一汽丰田及丰田中国召回 - 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6月24日至2025年2月10日期间生产的亚洲龙54143辆 [4] -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6月20日至2025年2月14日期间生产的世极79辆2023年6月29日至2025年4月18日期间生产的雷克萨斯LM500hLM350hLS500h6866辆2022年5月31日至2025年5月21日期间生产的进口丰田埃尔法皇冠威尔法皇冠SportCross35054辆 [5] -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5月12日至2025年3月4日期间生产的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302辆 [6]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启动初期黑屏 [6] - 解决方案为非PHEV车型免费升级程序PHEV车型检查后升级或更换组合仪表 [6] 宝马汽车召回 -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进口5系1辆 [8] -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7月20日至2024年12月19日生产的国产X5379辆2024年7月18日至2025年1月6日生产的国产5系1012辆 [8]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可能未按规格生产导致连接松动电阻异常增大可能引发熄火或起火 [8]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起动器发电机及相关电缆 [9] - 另召回2020年12月2日至2023年12月12日生产的进口i44609辆2023年8月2日至2023年12月13日生产的进口i591辆2021年9月13日至2024年1月11日生产的进口i73244辆2020年8月20日至2023年12月18日生产的进口iX7730辆 [9] - 华晨宝马召回2021年3月12日至2025年1月4日生产的国产i395753辆2023年8月3日至2024年12月18日生产的国产i55657辆2022年4月15日至2025年5月17日生产的国产iX16022辆2020年5月26日至2024年12月5日生产的国产iX3106000辆 [10] - 召回原因为绝缘故障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导致高压系统误关闭失去动力 [10] - 解决方案为免费进行软件升级 [10] 斯泰兰蒂斯汽车召回 - 斯泰兰蒂斯(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2月15日至2023年9月21日期间生产的进口全新大切诺基4xe3339辆 [11] - 召回原因为空调鼓风机电机连接器针脚可能损坏导致除霜和除雾系统无法工作 [11]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损坏的空调鼓风机电机总成 [11]
最新通知!法拉利、丰田等多品牌汽车被召回
第一财经· 2025-08-09 13:59
法拉利召回事件 - 法拉利召回2023年10月27日至2025年2月19日生产的进口Purosangue汽车共381辆 因保险丝盒电源正极与脚踏板支架接触可能导致短路 引发制动性能下降 [3][4] - 解决方案为免费安装隔板以隔离电源正极与支架 [5] 广汽丰田召回事件 - 召回第九代凯美瑞69169辆 雷凌57402辆 凌尚6574辆 锋兰达887辆 因组合仪表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启动黑屏 [6] - 另召回6154辆第九代凯美瑞 因前悬架螺旋弹簧热处理不当可能断裂 [8] - 分别通过免费升级程序或更换弹簧解决 [7][9] 丰田系多品牌召回事件 - 一汽丰田成都公司召回国产亚洲龙54143辆 [11] - 丰田中国召回世极79辆 雷克萨斯LM/LS系列6866辆 进口埃尔法等车型35054辆 [12] - 一汽丰田召回卡罗拉等车型302辆 均因组合仪表程序问题 [13] - 非PHEV车型升级程序 PHEV车型检查后更换仪表或升级程序 [13] 宝马系召回事件 - 进口5系召回1辆 国产X5/5系分别召回379辆和1012辆 因48V线束连接松动可能导致熄火或起火 [15] - 扩大召回进口i4/i5/i7/iX共15674辆 国产i3/i5/iX1/iX3共117432辆 因高压系统绝缘监测缺陷可能误关闭动力 [16][17] - 解决方案包括更换部件或软件升级 [15][18] 斯泰兰蒂斯召回事件 - 召回2023年生产的进口大切诺基4xe共3339辆 因空调鼓风机连接器针脚损坏可能导致除雾失效 [20] - 免费检查并更换损坏的鼓风机电机总成 [21]
市监总局通告:381辆法拉利进口车将被召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9 11:01
法拉利汽车召回 - 召回部分进口Purosangue汽车共计381辆 生产日期为2023年10月27日至2025年2月19日 [1] - 召回原因为保险丝盒电源正极和乘客侧脚踏板支架之间可能接触导致短路 影响制动性能 [1] - 解决方案为免费安装隔板以消除安全隐患 [1] 广汽丰田汽车召回 - 召回全新第九代凯美瑞69169辆 雷凌57402辆 凌尚6574辆 锋兰达887辆 [2]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黑屏 影响信息显示 [3] - 另一批次召回全新第九代凯美瑞6154辆 原因为前悬架螺旋弹簧热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断裂 [3] - 解决方案包括免费升级程序或更换螺旋弹簧 [3][4] 丰田系其他公司召回 - 一汽丰田召回亚洲龙54143辆 [4] - 丰田中国召回世极79辆 雷克萨斯LM/LS系列6866辆 进口埃尔法等35054辆 [5] - 一汽丰田召回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302辆 [6]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问题 解决方案包括程序升级或仪表更换 [6] 宝马汽车召回 - 召回进口5系1辆 国产X5/5系共1391辆 [8][9][10]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连接器问题可能导致熄火或起火 [10] - 扩大召回进口i4/i5/i7/iX共17674辆 国产i3/i5/iX1/iX3共177432辆 [11] - 召回原因为高压系统绝缘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导致动力中断 [11] - 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升级和零部件检查更换 [10][12] 斯泰兰蒂斯汽车召回 - 召回进口大切诺基4xe共3339辆 生产日期为2023年2月15日至9月21日 [13] - 召回原因为空调鼓风机连接器针脚损坏可能导致除霜系统失效 [13] - 解决方案为检查并更换损坏的鼓风机电机总成 [13]
广汽集团半年亏损26亿元!冯兴亚背水一战:左手华为智驾,右手增程突围
华夏时报· 2025-07-22 18:44
公司业绩与挑战 - 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8.2亿至26亿元,与去年同期盈利15.16亿元相比落差超33亿元 [2] - 总销量75.53万辆同比下滑12.48%,广汽本田销量暴跌25.63%至15.46万辆,广汽传祺下滑22.55%至14.63万辆 [2] - 新能源主力广汽埃安销量10.87万辆同比下降13.97%,埃安UT车型月销量不足5000辆仅为预期三分之一 [4] - 广汽丰田微增2.58%至34.47万辆,但依赖终端优惠超3万元的"以价换量"策略 [4] - 海外销量仅占总量7%,远低于比亚迪、奇瑞等竞争对手 [5] 战略转型举措 - 发布"三核驱动"战略:技术路线重构、产品价值升维、渠道生态革新 [5] - 技术层面确立"纯电+增程"双轨并行,首款增程车型昊铂HL将于8月交付,计划年内量产L4级自动驾驶车型 [6] - 渠道改革计划新增200家"埃安驿站",运营成本较传统4S店降低67%,建立2小时响应机制覆盖93%区域 [6] - 与华为合作高端品牌"华望汽车",采用HI PLUS模式整合华为乾崑智驾与鸿蒙座舱,目标智能化配置成本低竞品15% [7] 行业竞争与问题 - 传统4S店体系导致营销效率低下,直营/代理渠道建设落后同业 [4] - 自主品牌(传祺/埃安/昊铂)资源分散缺乏协同,新产品开发周期长、成本控制失效 [5]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背景下,燃油车价格战策略难持续 [4] - 行业面临2026年补贴退坡关键窗口期,规模效应将成为生存门槛 [7] 未来布局与目标 - 设立广汽能源科技公司切入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 [3] - 规划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200万辆销量目标 [8] - 华为合作车型涵盖纯电与增程动力,预计2026年上市冲击30-50万元价格带 [7]
汽车板块大幅杀跌!发生了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5-26 14:38
汽车股市场表现 - A股汽车整车概念午后持续走低 比亚迪跌超5% 赛力斯跌4.97% 众泰汽车跌3.69% 北汽蓝谷跌2.65% [1][2] - 比亚迪A股成交额超100亿元 现跌5.95% [2] - 港股汽车股同步下跌 比亚迪股份和零跑汽车跌超8% 吉利汽车跌近8% 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跟跌 [2] 价格战影响 - 比亚迪推出限时促销活动 涉及王朝网及海洋网22款智驾版车型 最高优惠达5.3万元人民币 [2][3] - 比亚迪海洋网多款车型指导价下调 海豹07智驾版优惠5.3万元至10.28万元 海鸥智驾版降至5.58万元 海豹05DM-i智驾版降至5.98万元 [3] - 比亚迪王朝网"618抢先购"活动 秦PLUS DM-i智驾版优惠至6.38万元起 宋Pro DM-i智驾版优惠至8.98万元起 [3] - 日系车同步降价 雷凌在上海地区最高优惠4万元 最低起售价7.38万元 [3] 汽车产业前景 - 产业短期波动不可避免 但长期逻辑仍具潜力 [4] - 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被视为未来产业最大增长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