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冈鹅

搜索文档
全国首个“媒体+畜牧”行动方案出炉!为广东畜牧产业腾飞添翼
南方农村报· 2025-08-22 19:34
文章核心观点 - 全国首个"媒体+畜牧"行动方案正式发布 旨在通过媒体融合推动广东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全国畜牧业垂直类媒体融合标杆 [19][20][22][23] 行业战略地位 - 畜牧产业是保障国计民生和菜篮子供给的战略性基础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 [2] - 广东已成为全国畜牧生产与消费大省 在智慧养殖和产业集群建设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3][4][5][6] 政策背景与制定 - 方案由广东省八大畜牧相关协会联合制定 包括畜牧兽医学会 养猪行业协会 家禽业协会等 [12][13][14] - 方案时间跨度为2025至2027年 是响应省委"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具体行动 [7][8][9][10][16] 品牌建设工程 - 重点打造"粤牧优品"区域公共品牌 通过媒体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 [25][28] - 实施"透明牧场"公信力建设行动 宣传全链条质量保障措施 强化绿色安全共识 [44][45][46] - 构建"策划—传播—转化—反馈"的全链条品牌机制 [41][42] 文化赋能行动 - 挖掘岭南特色畜牧文化 通过畜牧产业故事会 岭南家宴菜谱 美食地图等方式提升品牌内涵 [48][49][50][51][52] - 推动"养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将清远鸡 狮头鹅等IP融入旅游线路 [53][54][55][56] - 结合广府醒狮 南派武术等岭南元素开发潮玩盲盒等文创产品 实现IP破圈 [59][60] 市场拓展计划 - 瞄准粤港澳大湾区 京津冀 长三角 成渝经济圈等核心消费市场 推动全国化布局 [84][85][86] - 通过"云端牧场"和"牧播客"计划帮助企业拥抱线上市场 提升运营能力 [78][79][80][81] - 参与"南品北上"活动 借鉴茂名荔枝出圈经验 突破地域限制 [72][73][82][83] 国际化推进 - 举办广东省畜牧业国际博览会 推动国内外市场双向拓展 [92][93] - 策划"黄鸡出海""鹅忆粤乡"等海外文化活动 通过短视频等形式进行文化输出 [93][94] - 借鉴广东预制菜出海经验 提升畜牧产品国际能见度 [89][90][91] 科技赋能措施 - 推广智能化养殖技术 如AI和大数据应用 企业交易效率提升40% [102][103][104] - 借助媒体镜头展示种养循环模式 畜禽粪便转化为沼气能源 沼渣沼液用于茶园果园 [116][117] - 传播"无抗养殖"实践 为产品贴上无抗标签 契合健康消费需求 [118] - 举办畜牧科技创新与媒体传播峰会 搭建技术交流平台 [112][113]
开平打造“媒体+”多元矩阵,助推“土特产”破圈出彩
南方农村报· 2025-07-18 11:32
品牌升级 - 马冈鹅占据广东烧鹅市场70%份额,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6亿元[11][12] - 打造"马冈优品"行政区品牌,构建"行政区品牌+企业+基地+农户"产业集群模式[13][14] - 推出马冈鹅区域公用品牌标识、IP形象"M.Goose"及"冈小鹅"文创产品[15][16] - 品牌曝光渠道包括东莞食博会、中国农业品牌百县大会、广州塔、央视等[17][18][19] 产品创新 - 推出"马冈鹅×广东荔枝"超级美食IP,登上小红书热搜榜[3][4][5] - 创新组合基于食材特性研发,马冈鹅高蛋白与荔枝维生素C形成健康搭配[21][22] - 形成"鹅荔CP"创意市集,吸引大量食客参与[3][4] 销售渠道 - 线下展销会单日接待专业客商超500人次,试吃品多次补货[26][27][28] - 线上布局"马冈优品馆"电商平台,覆盖微信、抖音、京东等渠道[29][30][31] - 参与白云机场、广交会等场景线上销售[31] 文旅融合 - 央视《三餐四季》节目深度报道开平美食文化[34][35][36] - 将农产品与侨乡文化捆绑,推出《开平味·鹅为先》系列融媒报道[39] - 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让消费者从"吃产品"转向"体验文化"[38][39] 数字赋能 - 培育15名"乡村网红"参加省级培训,学习直播带货等技能[43][44][46] - 计划与小红书合作举办电商培训,探索创新营销模式[47] - 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数据分析,赋能产业升级[47] 政策支持 - 广东省推出全国首个"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省级文件[51][52] - 探索打造"小红书村""抖音村"等生产市场一体新模式[53][54] - 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产品与文化价值融合、多方力量融合[55][56]
茂名打造海洋经济“四大引擎”,江门农业剑指900亿 | “百千万”周周见
南方农村报· 2025-07-14 22:31
广东“百千万工程”政策推进 - 广东推出《“媒体+”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发挥媒体在垂直领域的信息传播、资源整合、品牌塑造和舆论引导功能,并设定促消费、外贸、文旅、增收及媒体转型五大目标 [18][19][20][24][27] - 方案为国内首个省农口与宣传口联合发布的“媒体+”助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围绕“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列出八大重点任务,将“媒体+科技+垂直领域”作为实现目标的具体手段 [21][22][23] - 全省工商联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会召开,目前全省117家省级商会与109个县(市)实现结对全覆盖,11688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8992个村,累计实施项目超1.1万个,总投资超600亿元 [30][31][32][33] - 通过“一对一精准结对、一对多辐射带动、多对一集中攻坚”三种模式,形成“商会+企业+镇村”协同帮扶格局,1949家市县级商会与854个镇、1105个村建立共建关系,实施产业项目421个,投资356亿元 [34][35] - 非公经济党组织结对1617个镇村,投入5.8亿元开展1106个惠民项目,现场举行企业与镇村结对签约仪式,24个投资项目签约总投约86.63亿元,16家企业捐赠3338万元 [36][38][39][40] 茂名海洋经济发展 - 茂名召开全市海洋经济工作会议,研究推动打造沿海经济重要增长极,因地制宜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12][44][45] - 重点强化环水东湾、环博贺湾“两湾”产业和功能,构建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服务“两轴—两个圈层”和“三大内核”城市布局 [46][47] - 突出统筹“陆与海”“港产城”“开发与保护”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山海互济,系统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48][49][50][51] - 打造临港制造、渔港经济、海洋新能源、滨海文旅产业“四大引擎”,培育海洋船舶、海工装备、海上风电等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串珠成链打造滨海文旅胜地 [52][53][54] - 用好“港口、园区、企业、体制”四大抓手,加快现代化深水大港、临港产业平台建设,大力引育龙头企业,健全完善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 [55][56] 江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江门发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8大行动27条举措,深入实施“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加快构建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3][57][60][61][62][63][64] - 将科技创新置于重要位置,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强基行动,加快创新体系效能整体跃迁,深入推进产业集群培优行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65][66] - 发展侨乡特色现代农业,推动落实省“粤强种芯”“粤强农装”工程,以种业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力争陈皮、大米、鳗鱼、马冈鹅、茶叶、禽蛋等六大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900亿元 [67][68][69] 县区“百千万工程”实施动态 - 河源东源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持续攻坚,强调强化县域产业发展,扎实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拉长产业链、延伸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打通合作链 [71][72][75] - 抓好风貌管控提升,聚焦高速、高铁、国省道沿线等重点区域,加大施工力量投入和资金保障,抓好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加快一二三产业建设项目库谋划工作 [76][77][78] - 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做好典型镇村培育工作,将各方资源向典型配置、各项政策向典型倾斜,抓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宅基地规范管理、自愿有偿退出、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机制 [79][80][81][82][83][84][85] - 佛山禅城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项目签约,两个项目共涉及帮扶金额约265.2万元,分别聚焦农房风貌改造和教育基础设施优化,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等建筑企业公益帮扶约205.2万元,广东省洲际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出资60万元 [86][87][88][89][90][94][95][96] - 广州白云召开“百千万工程”推进会,强调高水平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在粮食安全、产业升级、城乡建设、深化改革上“开新局、走前列”,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有序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改、撂荒地整治等工作 [97][98][99][101][102] - 坚持“园区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品牌化、产业特色化”,持续提升“四大枢纽”能级,分类推动镇街打造特色标杆园区、改造升级低效工业园区,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区 [103][104] - 阳江阳西召开“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座谈会,汇报《阳西县“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发挥媒体在垂直领域功能,积极发展“媒体+”新业态,融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 [111][112][114][115][116][117][118][119] - 紧扣品牌建设,讲好阳西故事,拓展营销渠道,激活市场动能,强化内容生产和人才培育,提升传播质效,进一步打响阳西富硒产业品牌,擦亮“中国长寿之乡”金字招牌 [123][124][125]
南农晨读丨 “香”约新兴
南方农村报· 2025-07-05 13:00
中国农民丰收节 - 2025年9月23日将举办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主题为"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 [3]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于7月1日印发相关通知 要求做好节日有关工作 [3] 罗非鱼产业 - 国内1斤以上规格罗非鱼塘头收购价跌破4元/斤的养殖成本关口 [5] - 中国罗非鱼年产量170-180万吨 占全球总产量的30% [6] - 2024年中国罗非鱼产量或达190万吨 [6] - 中国在全球罗非鱼产业中占据霸主地位 拥有全产业链优势 [6] 英德红茶产业 - 英德红茶企业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呼和浩特)茶产业博览会 进行斗茶比拼 [8] - 八家企业拿出当家产品进行现场品鉴和即时投票 [8] 智慧农业 - 河源东源万绿智慧无人农场采用无人植保机巡航监测水稻长势 [12] - 农场面积达5000亩 将全部种植"航天稻" [12] 农产品品牌建设 - 广东推出"媒体+"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 [14] - 方案旨在发挥媒体功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14] 乡村振兴活动 - 广东省举办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16] - 活动主题为"聚焦'百千万工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6] - 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推荐9家爱心企业参与 [16]
业界热议“鹅荔CP” 共探超级美食IP出新出圈之道
南方农村报· 2025-06-27 16:32
产业融合 - 马冈鹅与荔枝组成"鹅荔CP",通过跨界协同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两者均为广东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相得益彰 [10][11]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市场、合作、媒体+"三大发展路径:市场层面开拓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及国际市场;合作层面联合电商、餐饮协会等构建利益共同体;媒体+层面打造文化IP提升附加值 [11][12][13][14] - 开平已构建马冈鹅全产业链,涵盖养殖、屠宰、加工、配送等环节,为品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19][20] 产销对接 - 近20家龙头企业参与洽谈,谋划"鹅荔"产品市场布局,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6][7][28] - 开平市马冈鹅产业协会计划拓展市场渠道,寻找实力合作方推动品牌走向更广阔市场 [31][32][33] - 盒马鲜生将联动马冈鹅产业协会研究中高端人群消费需求 [34][35] - 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推动荔枝企业参与活动,挖掘市场潜力拓宽发展空间 [36][37][38] 品牌传播 - 通过"鹅荔CP"超级美食IP打造,马冈鹅和荔枝的品牌传播实现新突破,从美食转变为文化符号 [53][54][56][57] - 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提出三大品牌策略:升级传统菜式与开发创意新菜并重、研发兼具口感颜值与体验感的菜品、构建文化叙事体系提升品牌溢价 [60][61][62][63] - 小红书平台将协助企业开展话题活动,通过年轻用户群体扩大品牌传播 [65][66][67] - 江门潭江半岛酒店建议构建工业化生产体系实现鹅肝酱量产,推动产品高端化升级 [70][71][72]
“鹅荔CP”遇上IP大潮:广东农业品牌创新的又一实践
南方农村报· 2025-06-27 11:00
核心观点 - "马冈鹅×广东荔枝"超级美食IP将于2025年6月26日在广州289艺术园区正式亮相,这是广东农业品牌创新的重要实践[5][6] - "鹅荔CP"的结合不仅是味觉创新,更是对岭南美食IP的深度开发与现代化表达,体现了饮食文化推陈出新[8][9][25] - 该IP的推出是农业三产融合的创新尝试,有望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36][37] 优质种源支撑 - 马冈鹅是广东省四大名鹅之首,种源可追溯至江门开平市马冈镇,具有"四乌"特征(乌冠、乌喙、乌掌、乌背)[13] - 马冈鹅肉质嫩滑,占广东烧鹅原料70%以上,马冈镇现有养殖场300家,种鹅饲养总量30万羽[14] - 2024年马冈鹅产业数据:产鹅苗750万对,出栏肉鹅500万羽,产值突破56亿元[15] - 广东荔枝品种繁多,预计2025年产量约160万吨,包括桂味、糯米糍、妃子笑等优质品种[17] 饮食文化创新 - 广东拥有丰富的水果入菜传统,如菠萝咕噜肉、榴莲鸡煲等,"鹅荔CP"延续了这一创新传统[20][21] - 荔枝清爽口感可化解烧鹅油腻,开创全新食材搭配方式[24] - 马冈鹅承载千年养殖文化,荔枝自唐代就是皇家贡品,二者结合形成新的文化符号[26][27][28] 产业链整合 - 通过菜品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上下游产业链,解决马冈鹅品牌辨识度低和荔枝产品单一的问题[30][31] - 将实现"从田间到餐桌,从养殖到文旅体验"的全新发展模式[34] - 目标塑造具有高辨识度、强话题性、广传播力的超级美食IP,成为地区特色名片[35]
“鹅荔CP”正式出道,打造农文旅融合新名片
南方农村报· 2025-06-27 11:00
活动概况 - "鹅荔双绝"推介活动于6月26日在广州289艺术园区举办 近20家马冈鹅和荔枝龙头企业参与产销对接 [2][3] - 活动发布全国首创的"马冈鹅×广东荔枝"超级美食IP 采用"地标风味CP×侨乡文旅×产业联动"创新模式 [9][10] 产业数据 - 马冈鹅产业:江门开平市现有800余家养殖场 2024年产鹅苗超1700万羽 出栏肉鹅超1000万只 全产业链产值达30亿元 占江门市总产值的54% [13] - 广东荔枝产业:预计2025年产量约160万吨 涵盖桂味 糯米糍 妃子笑等知名品种 [16] 产品创新 - 推出四款融合菜式:荔韵双味鹅 鹅韵荔香盏 翠影荔香鹅 荔香鹅粒脆 结合传统烹饪与现代创新理念 [20][21][22][24] - 营养组合优势:马冈鹅每100克含23克蛋白质和66.3%不饱和脂肪酸 荔枝每100克含41mg维生素C 符合健康饮食趋势 [30][31][32] 市场反响 - 小红书平台预热话题阅读量持续攀升 形成口碑传播效应 成为美食界新宠 [38][39] - 现场试吃获"爆汁""绝味"等高度评价 食客认可度极高 [41][43][44] 产业合作 - 马冈鹅企业 荔枝企业与采购商现场签约 整合资源开发深加工产品 构建线上线下销售网络 [46][47][48] - 通过"鹅荔奇遇"创意市集实现美食售卖与文旅体验结合 提升产品热度 [53][54][55] 发展规划 - 江门市政府计划将"鹅荔双绝"IP持续创新 提升品牌价值并带动全链路协同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58][59]
马冈鹅变“弄潮鹅”,当农文旅界的Labubu
南方农村报· 2025-06-27 11:00
核心观点 - 马冈鹅通过与荔枝组成"鹅荔CP"实现品牌破圈,成为美食界新宠[3][4][5] - 公司通过创新菜式研发和产业融合实现从传统农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型[12][25][26] - 行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和预制菜赛道切入,推动马冈鹅产业规模化发展[42][50][53] 产品创新 - 研发荔枝陈皮烧鹅、荔韵双味鹅等十余道创新菜式,占据粤式烧鹅市场70%份额[21][25][33] - "名厨+名鹅"模式推动烹饪技艺创新,2021年以来已开发金银碌鹅等明星产品[30][32][34] - 6月26日推出的"鹅荔CP"组合迅速蹿红全网,成为美食界现象级产品[3][5][12] 产业链布局 - 开平市肉鹅年出栏量超1000万羽,鹅苗1700万羽,居广东省首位[42] - 投资450万元建成8000平方米马冈鹅综合服务中心,年交易鹅苗1200万羽[43][44] - 2024年8月投产的马冈鹅苗孵化中心年孵化量400万羽,年产值1.2亿元[45][46] 品牌营销 - 通过美食博主探店和社交平台传播,"鹅荔双绝"话题引发网络热议[71][72][73] - 亮相广州塔、中国品牌日等场合,在东莞"三博会"斩获8000万元跨境订单[79][81][85] - "五一"假期带动开平市接待游客38.45万人次,同比增长54.99%[69] 战略发展 - 规划600亩马冈鹅预制菜产业园,首期330亩构建全产业链生态[50][51][53] - 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2024年冷链货物吞吐量11.87万吨(+9.6%)[55][60][61] - 打造"马冈优品"区域品牌,目标冲刺百亿级市场规模[47][48][99]
鹅界顶流!开平马冈鹅入选十五运会专供产品
南方农村报· 2025-06-20 23:36
马冈鹅入选十五运会专供产品 - 马冈鹅作为广东四大名鹅之首,入选第十五届全运会专供产品,以国家级赛事背书敲开高端市场大门 [2][3][4] - 马冈鹅拥有数百年历史,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正从乡镇走向世界 [4][5] - 马冈鹅以"四乌认证"闻名,肉质鲜嫩、脂肪适中,稳坐广东四大名鹅头把交椅 [8][9] 马冈鹅产业发展现状 - 2022年起马冈镇推出全国首个镇域行政区品牌"马冈优品",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格局 [11][12][13] - 2024年马冈鹅产值突破56亿元,成为三产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标杆 [37] - 马冈鹅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为食品安全筑牢信任基石 [36] 产业链建设举措 - 第一产业方面推动种业振兴,进行基因测序和保种提纯,推广标准养殖,打造"富硒鹅"和集中孵化中心 [14][15][16] - 打造全国首个以马冈鹅为核心的预制菜产业园,首期规划330亩,建设集屠宰、冷链等功能于一体的"共性工厂" [18][19][20] - 预制菜产业园将提升产业附加值,解决结构单一、上下游衔接不畅、销售渠道有限等问题 [23][24][25] 文化赋能与品牌建设 - 强化文化IP塑造,打造马冈肉鹅地理标志文化馆,开发"MGoose"IP形象及系列周边 [26][27][28] - 推动形成"保种繁育-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冷链配送-文旅消费"全链条生态 [30][31][32][33][34] - "马冈优品"品牌成立三年来不断进行市场经营创新探索,入选十五运会专供产品是对其食品安全和供应能力的官方认证 [41][42] 未来发展目标 - 十五运会专供资质是马冈鹅产业链向百亿目标冲刺的战略支点 [44] - 将通过统筹资源、科技赋能、强链补链、精准营销等举措,将"乡土基因"转化为乡村发展的"黄金动能" [48][49][50] - 以全产业链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鹅乡样本" [50]
5天拉动20亿元消费!一只“鹅”让一座小城“狂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22:24
网红效应与流量经济 - "卤鹅哥"林江通过跟随美国网红"甲亢哥"投喂荣昌卤鹅,在社交网络爆火,抖音粉丝从16.38万飙升至破百万,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1.2亿次,相关话题总浏览量超5亿次[3][4][5] - "卤鹅效应"直接拉动荣昌卤鹅销量增长10倍,快递单量增长超20倍,全区重点商贸企业日均直接拉动消费超1亿元[8] - 五一假期荣昌卖出290150只卤鹅,游客量同比增长743%,夏布小镇取代洪崖洞成为重庆新晋网红打卡地[8] 文旅消费与产业联动 - 荣昌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200万,实现零售额20亿元,同比增长258%[3] - 美食旅游成为新趋势,"逛吃游"激活全域经济,荣昌卤鹅成为城市文化基因的传递媒介[17] - 地方特色美食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形成"特色美食激活全域经济"的产业闭环,契合乡村振兴战略[18] 卤鹅产业地域分布与广东机遇 - 国内卤鹅相关企业达3608家,西南地区占比45.23%,广东以869家居全国首位[22] - 广东四大名鹅中开平马冈鹅年产值超56亿元,年销量约1亿只,占广东烧鹅原料80%[27] - 广东通过预制菜产业园推动马冈鹅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建设"马冈优品"品牌冲刺百亿级目标[27] 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 网红美食需关注供应链完整度、品质稳定性和服务体系升级,流量之外更需可持续发展能力[28] - 荣昌案例展示"流量—留量—增量"路径,政府快速响应与全产业链护航是关键[28] - 农文旅融合下,特色美食成为文化叙事支点,潜在国民IP藏于地方烟火气中[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