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花
icon
搜索文档
总书记关心的“土特产” 捧起乡村振兴的“金饭碗”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09 09:47
产业发展战略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2] - 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并做好“土特产”文章是核心工作 [2] 产业发展实践 - 通过发展金柚、木耳、黄花、油茶、咖啡等特色“土特产”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 - “土特产”已成功转型为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2]
学习快评丨让特色产业夯实乡村全面振兴之基
新华社· 2025-11-09 06:46
乡村特色产业政策导向 -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1]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1]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要发展富民产业[1] 特色产业发展实践案例 -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广东梅州的金柚种植基地[1] - 其他特色产业案例包括陕西柞水的木耳、山西大同的黄花、山东枣庄的石榴、广西来宾的甘蔗[1] 特色产业发展路径 - 打好特色牌才能走好振兴路[1] - 需要立足地方实际,加强科技应用,推动农文旅融合[1] - 通过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来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1]
“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成绩单”:稳粮增收创佳绩,科创水平跻身第一方阵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7:13
粮食生产与安全保障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达1.4万亿斤新台阶 播种面积17.9亿亩较2020年增3800万亩 [2] - 粮食亩产394.7公斤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公斤 单产对产量增长贡献率超60% [2] - 大豆产量2065万吨自给率较2020年提升4个百分点 油料产量3978.7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 [2]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推进 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增强 [2][3] -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种植设施面积达4000万亩 藻类养殖技术居世界前列 [3] 农业产业结构与多元化供给 - 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较2020年增18.8% 水产品总产量增12.3% [3] - 优质专用小麦与优质食味稻供需显著改善 三大营养素摄入水平接近发达国家 [3] - 建设21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2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 1098个农业产业强镇 [5] - 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9000亿元 农村电商与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5] 农民收入与权益保障 -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2.56:1降至2.34:1 [4] -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全国覆盖 [4] - 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农房宅基地 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盘活闲置住房 [5] 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攻克作物产量品质调控新基因创制专用传感器 [6] - 研制大马力拖拉机等先进农机 丘陵山地拖拉机成功推广应用 [6] - 国家农业科技项目中企业参与度达51% 超1000家企业参与 [6] - 建成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年推介300项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 [7] - 农业科研院校超800家 科研人员12万余人 创新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7]
农业农村部:“三农”政策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期货日报网· 2025-09-16 16:56
政策支持力度 -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政策惠及面、覆盖面越来越广,制度体系日益成熟完备 [1] - “十四五”以来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达到10.8万亿元,其中去年支出为2.7万亿元 [3] - “十四五”以来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10%以上 [3] 农业基础设施与投资 -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中央补助标准由过去每亩1000元左右提高到现在的2000元以上 [2] - 截至目前,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47万亿元 [3] - 涉农贷款余额达到53.19万亿元 [3] 乡村产业发展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达到18万亿元左右 [2] - “十四五”期间支持各地建设21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98个农业产业强镇项目 [2] - 全国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9.4万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2250家 [2]
农业农村部:明确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严禁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观察者网· 2025-09-16 13:38
政策支持力度 - 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达到10.8万亿元,其中去年支出为2.7万亿元 [2] -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47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达到53.19万亿元 [2] - 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10%以上 [2] 粮食与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 - 健全补贴、价格、保险“三位一体”支持政策体系,连续5年提高小麦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 [2] - 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实现全国全面覆盖 [2] -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中央补助标准由每亩1000元提高到2000元以上 [3]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农村改厕、供水保障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及村级卫生室和幼儿教育设施建设 [3] - 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 [3] 乡村产业振兴 - 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在2024年达到约18万亿元 [3] - “十四五”期间支持建设21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98个农业产业强镇 [3] - 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在去年达到约9000亿元,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9.4万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250家 [4] 农民权益维护 - 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在7个省份启动整省试点 [4] - 明确要求不能通过下指标、定任务或搞考核强制推动土地流转 [4] - 明确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和宅基地,严禁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4]
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62批次食品安全抽检情况的通告(2025年第4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06 11:03
嗯 这是一份关于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抽检结果的通告 需要从投资研究的角度进行专业解读 用户要求总结核心观点和按目录分类 但明确排除了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等内容 需要专注于数据和事实本身 从内容看 这份通告包含不合格产品和合格产品两个主要部分 不合格产品部分详细列出了8批次的问题产品及其具体检测数据 合格产品部分则是一个包含大量条目的清单 作为分析师 需要重点关注不合格产品的具体问题 包括超标物质种类和超标幅度 这些数据可以反映供应链中的潜在问题 同时合格产品清单虽然信息量大 但缺乏具体的检测数值 分析价值相对有限 需要注意的是 用户要求引用原文数据和百分比变化 但合格产品部分没有具体检测数据 所以重点应放在不合格产品的数据分析上 同时要避免任何投资建议或风险提示类表述 好的 我将按照您的要求对这篇食品抽检新闻进行专业分析。以下是核心要点的总结: 抽检总体情况 - 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了餐饮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等20大类食品共计262批次样品 [1] - 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254批次,不合格样品8批次,不合格率为3.05% [1] -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监管部门已依法启动查处工作,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等 [1] 不合格产品具体信息 - **香蕉**(朱莉经营部):检出吡虫啉0.244mg/kg(标准值≤0.05mg/kg),超标388%;噻虫胺0.025mg/kg(标准值≤0.02mg/kg),超标25%;噻虫嗪0.14mg/kg(标准值≤0.02mg/kg),超标600% [1] - **甜椒**(铜梁区云英食品超市):检出吡虫啉0.349mg/kg(标准值≤0.2mg/kg),超标74.5%;噻虫胺0.13mg/kg(标准值≤0.05mg/kg),超标160% [1] - **荚豌豆**(新区农贸市场-余秀梅):检出多菌灵0.155mg/kg(标准值≤0.02mg/kg),超标675% [1] - **泥鳅**(新区农贸市场-张祖穗):检出恩诺沙星157μg/kg(标准值≤100µg/kg),超标57% [1] - **韭菜**(四川丰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铜梁分公司):检出镉0.493mg/kg(标准值≤0.05mg/kg),超标886% [1] - **无筋豆**(铜梁区凤梧百货超市):检出噻虫胺0.047mg/kg(标准值≤0.01mg/kg),超标370% [1] - **葱**(重庆商社新世纪百货连锁经营有限公司重百铜梁商场超市):检出噻虫嗪0.634mg/kg(标准值≤0.3mg/kg),超标111.3% [1] - **桂圆**(铜梁区大佳汇龙腾盛世生鲜食品超市):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0.180g/kg(标准值≤0.05g/kg),超标260% [1] 合格产品概况 - 监督抽检合格产品信息包含147批次样品,涵盖水果、水产品、肉类、蔬菜、粮油、调味品等多个品类 [2][3][4][5][6][7][8][9][10] - 合格产品来自各类商超、农贸市场、个体经营户等不同流通渠道 [2][3][4][5][6][7][8][9][10] - 检测项目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2][3][4][5][6][7][8][9][10]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把乡村振兴搞得更好
央广网· 2025-07-22 10:31
农业现代化发展 - 山西大同黄花产业总产值达42亿元 带动种植户年人均增收超5000元[1]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 科技赋能特色产业链延伸[2] - 宁夏累计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员5300多人 农村实用人才超14万人[3] 产业融合创新 - 形成集产研学游于一体的黄花创意文化产业链[1] - 发展黄花+教育 黄花+文旅 黄花+订单产业的农文旅融合模式[2] - 应用高性能播种机集成推广合理密植 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2] 基础设施建设 - 全面加强部门联动 央地协同 企科联合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2] - 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 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世界第一方阵[2] -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3] 人才振兴战略 - 吸引青年返乡创业 加大科技人才下乡力度[3] - 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任职 开展常态化培训[3] - 推动人才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 激活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3] 文化振兴举措 - 丰富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提振农民精气神[3] - 榕江县通过村超足球联赛凝聚人民荣誉感和集体自豪感[3] - 集中力量办好办成一批可感可及的实事[4]
山西大同:多措并举助推黄花产业释放品牌效应
中国新闻网· 2025-05-13 23:26
黄花产业发展现状 - 山西大同云州区是全国七大黄花产区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种植面积达17.8万亩,黄花产业链产值达24亿元 [3] - 当地拥有13家黄花深加工生产企业,涉及菜品、食品、饮品、功能产品四大品类100多种产品 [3] - 黄花产业收入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 [3] 政策支持与产业扩张 - 云州区推出"保留补贴+新栽激励"政策,对优质黄花基地给予每亩1000元管护补贴,新栽植黄花实施每亩2000元专项补贴 [3] - 2025年计划新增种植8000亩,同步建设吉家庄乡500亩现代化种苗基地,年育苗能力达500万株 [3] 技术创新与生产效率提升 - 启动"三年密植计划",通过宽窄行种植、多株丛植技术将亩均株数提升至5000株左右 [5] - 配套改造农机装备,推广微型中耕机应用,实现滴灌全覆盖,通过"四肥配套"管理提升单产水平 [5] 深加工与市场拓展 - 2023年精深加工领域迎来突破,包括忘忧农场生物科技项目、大威皇爆浆黄花饼生产线、雲铖啤酒扩建项目等重点项目投产 [5] - 实施"双轮驱动"营销策略,开展黄花"十进"餐桌消费行动,对接国内头部商超和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农批市场 [5] 产品多元化与品牌建设 - 冻干黄花、黄花酱、黄花酒、黄花饼等系列产品相继上市 [1] - 当地通过"黄花+文化""黄花+火山""黄花+体育"系列活动全方位助推产业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