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项链
搜索文档
本想高价卖金 熔后少近2克
搜狐财经· 2025-11-12 04:39
事件概述 - 市民杨女士在通过上门回收服务出售黄金手链时遭遇疑似骗局,一条标签重量为7.5克的手链在回收人员检验熔炼后,重量减少近2克至5.68克 [6][8] - 回收人员最初报价为每克912元,高于同行价格,但在检验过程中以纯度不达标为由提出五折回收,遭拒后将手链全部熔炼 [7] - 事件后续发展中,杨女士的个人信息遭回收方非法获取并用于威胁骚扰 [8] 交易过程分析 - 交易地点约定在小区外的马路边,回收人员驾驶车辆前来,汽车后备箱内存有验金设备 [6][7] - 回收人员检验手链时提出“疑似有杂质”,并使用自带的秤称重显示为8克多,随后通过焚烧、测密度等方式检验,最终将整条手链熔化 [7] - 熔炼后称重显示为7.87克,但经原购买店铺复称,残留物重量仅为5.68克,店铺工作人员指出残留物中可能被添加了铅粉,且可能使用了“鬼秤” [7][8] 行业监管与法律环境 - 根据国务院相关决定,黄金收购许可核准已被取消,黄金制品回收业务无需特定资质即可从事 [10] - 涉事商家“成都瑞森汇奢珠宝店”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导致行政调解无法进行 [9] - 若商家在回收检验过程中采取不法手段导致黄金短少,可能涉嫌盗窃罪,但需要证据证明;非法获取并利用个人信息的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10] 消费者权益保护 - 律师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专业的企业回收黄金,并在回收时固定相关证据,以避免出现争议 [10] - 对于此类事件,消费者可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但在民事诉讼中需提供能证明商家行为导致损失的充分证据 [9][10]
佟丽娅在深圳扫购黄金!头发稀少假发明显,满胳膊黄金手串太吸睛
搜狐财经· 2025-11-05 21:36
水贝黄金市场行业概况 - 市场位于深圳罗湖区,是中国黄金珠宝产业核心集聚地,年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3] - 市场发展源于1981年,从制造基地转型为批发中心,目前供应全国约70%的珠宝首饰,占据国内黄金批发市场半壁江山[4] - 市场内有数千家商户,经营范围覆盖黄金饰品、珠宝设计和交易[4] - 市场定位从加工制造转向总部经济和创意设计,嵌入全球黄金珠宝产业地图[12] 黄金价格动态 - 2025年11月3日水贝市场金饰金价达到991元/克,较前一日932元/克上涨超过50元[6] - 2025年3月金价突破700元/克时出现金包银平替潮,产品价格低于纯金十分之一[12] - 金价上涨导致商户调整报价,影响消费者采购决策[12] 黄金税收政策影响 - 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新税收政策,区分投资性黄金与非投资性黄金税收待遇,政策实施至2027年12月31日[6] - 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或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标准黄金,卖出方免征增值税,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同时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6] - 政策旨在消除重复征税,降低交易成本,但对非交易所渠道销售的标准黄金维持现行增值税政策[6] - 对于黄金饰品企业,进项税抵扣从13%降至6%,成本端有所提升[14] - 政策要求交易所加强监管,防止场外交易规避税收,厘清投资性黄金与非投资性黄金界限[14] 市场交易特征 - 市场历史上有多次金价波动事件,2025年9月水贝料商事件暴露场外交易风险,涉及金价赌博而非单纯贸易[12] - 个人消费者回收旧金饰不受新政影响,零售金价可能出现短期波动[14] - 消费者采购行为体现对黄金保值属性的认可[14]
周大福拟涨价12%~18%,老铺黄金年内第三次涨价!金价暴涨后,有金店不发货了,消费者:“930元发货,涨回950就被拦截了”
搜狐财经· 2025-10-20 13:57
珠宝品牌调价动态 - 周大福计划在10月底提高定价黄金产品零售价格,多数产品提价幅度预计在12%至18% [1] - 老铺黄金将于10月26日进行年内第三次产品提价,此前2月调价幅度在10%以内,8月主要产品价格上调幅度在10%至12% [1] - 周生生自10月16日起正式调价,"一口价"黄金饰品涨幅在25%至35%之间 [2] - 周大福"一口价"金饰自10月20日起调价,涨幅在10%至30%之间,周大生"一口价"金饰预计月底进行涨幅15%左右的调价 [2] 黄金价格市场表现 - 伦敦金现价格在10月初突破4000美元/盎司后,于10月15日盘中一度冲破4200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已超60% [6] - 美国银行全球商品团队将2026年黄金目标价上调至每盎司5000美元,白银目标价设定为每盎司65美元 [6] - 高盛将2026年底黄金价格预测大幅上调至每盎司4900美元,较此前预测的4300美元上调600美元,涨幅近14% [6] 电商平台发货争议 - 有消费者在网店以约950元克价下单金条后,因金价回升至950元,遭遇商家拦截退回发货,价差时隔不到一周已超2000元 [2] - 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以897元克价购买黄金项链,半个月后克价涨至1059元仍未收到货,商家以缺货为由要求退单 [3] - 业内人士表示,电商平台小商家通常不备货,有订单后才去拿货,在金价上涨行情下,商家可能因亏本而找理由让消费者退款 [5] 金价上涨驱动因素 - 新兴市场央行可能继续将储备结构多元化,进一步增持黄金,同时美联储在2026年中期降息100个基点将增加欧美市场对黄金ETF持仓 [6] - 美元发行规模不断扩大,美国政府停摆的不确定性持续,市场预计10月份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接近百分之百,12月可能再次降息25个基点 [7] - 美国两大区域银行披露遭遇贷款欺诈引发市场对信贷体系稳定性的担忧,投资者在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变动背景下对防御性资产需求上升 [7]
金价,彻底爆了:今年已涨超48%!网友:显著增加结婚成本,“越等越贵”!机构:还有上涨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5 00:17
黄金价格表现 - COMEX黄金期货于10月4日收报3912.1美元/盎司,单日上涨1.14%,本周累计上涨3.23%,年内累计涨幅已超过48% [1] - 现货黄金报收3886.47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同样超过48% [1] - 花旗将金价三个月目标上调至4000美元/盎司 [11] - 高盛预测金价在2026年中将达到4000美元/盎司,明年年底将升至4300美元/盎司 [12] - 瑞银预计到2026年年中金价将升至4200美元/盎司 [12] 国内金饰市场价格 - 10月4日,国内多个金饰品牌金饰克价再创新高,周生生足金饰品每克1136元,周大福每克1129元,老凤祥每克1131元 [3] - 周大福投资黄金类零售金价为999元/克,黄金回收服务金价为847元/克 [5] - “一口价”金饰品将于十月开始陆续加价,调价幅度或达到30% [9] 黄金消费市场动态 - 尽管金价持续上涨,但“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使得黄金周期间金饰品消费热度不减 [7] - 3-5克的小吊坠、细手链等轻量款金饰销量好,受到年轻顾客青睐,他们更在意款式设计且价格相对亲民 [7] - 近期购买金饰和金条的消费者多由送礼需求以及“悦己”消费驱动 [7] - “一口价”金饰品销量表现亮眼,部分有设计感的产品更适合预算有限的年轻人,且有顾客因听闻涨价消息而提前预订购买 [9] - 部分购买“一口价”金饰品的消费者更看重产品寓意和设计,而非克重 [9] - 作为婚嫁习俗的“三金”需求(如金手链、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具有刚性,消费者认为黄金的保值和增值属性增添了购买理由 [9][10] 机构观点与市场驱动因素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投资者的避险情绪 [11] - 多项非政府机构公布的就业数据疲软,强化了美联储降息的预期 [11] - 根据芝商所数据,投资者认为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8%,12月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为90% [11] - 黄金通常被视为不确定性时期的避险保值资产,在低利率环境下表现强劲 [11] - 巴克莱银行策略师认为,考虑到美联储可能失去独立性的风险,黄金价格应包含一定的美联储相关溢价,且当前金价似乎未被高估 [11] - 高盛指出,流入黄金ETF的资金意外强劲,超过了模型预测水平,私人投资者的大力投资给金价预测带来了巨大的上行风险 [12]
买珠宝怕 “缺斤短两”?国标帮你守住 “重量底线”
搜狐财经· 2025-09-18 18:07
行业标准背景 - 2018年5月14日发布GB/T 36128-2018《珠宝贵金属产品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并于同年12月1日实施,旨在解决珠宝市场长期存在的重量乱象和消费者维权难题[2] - 该标准由自然资源部提出,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由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等四家权威技术机构共同起草,确保了科学性和实操性[2] - 这是中国首次为珠宝贵金属产品重量允差设立全国统一规矩,覆盖重量≤200克的单件和批量产品[2] 标准核心内容 - 标准针对不同重量段划定绝对偏差范围:重量≤1克的首饰允差为±0.002克,1克至10克的首饰允差为±0.004克,10克至200克的首饰允差为±0.01克[3] - 以1.5克戒指为例,允许最小重量为1.496克,实测1.495克即属违规[3] - 测量设备要求严格:测量1克以内首饰需精度达0.1毫克(0.0001克)的天平,测量10克以上首饰需精度不低于1毫克(0.001克)的天平[3] 市场执行现状 - 标准实施近7年市场整体规范,但部分小型珠宝店和线上直播间仍存在两大问题:未配备精密天平而使用普通电子秤,产品标识模糊只标“约XX克”[4] - 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例如深圳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发现8款产品重量负偏差超标,涉事商家最高被罚15万元[4] - 上海某线上珠宝店因20克黄金手镯实际重量差0.08克,被责令退款并赔偿消费者[4] 消费者权益保护 - 消费者可通过“一看二测三留存”步骤维权:查看产品标签是否注明准确重量,要求商家使用符合国标精度的天平现场复秤,保存购物凭证明确标注实际重量[5] - 发现重量偏差超出GB/T 36128-2018规定范围,可拨打12315投诉,要求商家退款或赔偿[5]
群众遗失万元项链 民警众里寻“金”获锦旗
新浪财经· 2025-08-22 11:44
事件概述 - 且末县公安局托格拉克勒克乡派出所扎滚鲁克警务室成功协助群众找回遗失的价值1.2万元黄金项链 [1] 响应与处理流程 - 值班民警接警后立即安抚群众情绪并细致询问行走路线及项链样式特征等关键信息 [1] - 警力部署分为两组 一组调取沿途公共视频资源 另一组积极走访附近群众 [1] - 从接警到成功找回遗失物品全程耗时约2小时 最终于当日18时找到捡拾项链的群众 [1] 结果与反馈 - 在民警辅警见证下遗失的金项链物归原主 群众对高效负责的工作态度表示深深感激 [1] - 群众夫妇事后赠送锦旗 题有"为民办实事 人民好警察"字样以表谢意 [1]
“钱已转”竟是PS的!男子借此在二手黄金交易中诈骗多人,法院判了
搜狐财经· 2025-08-14 15:50
行业动态 - 黄金价格波动推动二手黄金交易市场活跃 部分人群通过出售黄金获利 [2] - 二手黄金交易平台存在诈骗风险 不法分子利用伪造转账凭证实施诈骗 [2][3] 诈骗案件详情 - 诈骗分子使用PS伪造银行转账记录 虚构转账事实骗取黄金饰品 [3][4] - 典型案例涉及交易金额3.1万元 累计诈骗金额达5万余元 [3][4] - 诈骗分子采用"诚信经营888"等虚假账号身份 利用夜间非正常交易时段作案 [3][6] 行业风险特征 - 网络交易具有虚拟性特征 不法分子常使用虚假身份或匿名方式活动 [5] - 诈骗常见手法包括出示虚假转账记录 以"延迟到账"为由拖延时间 [5] - 贵重商品交易存在较高风险 特别是脱离平台监管的私下交易 [5][6] 风险防范措施 - 建议采取"三查"措施:实时查询银行流水核实到账 查看对方平台交易历史 核实身份信息 [5] - 建议采取"两不"措施:不轻信转账截图和延迟到账解释 不脱离平台官方聊天工具 [5] - 贵重商品交易应选择平台验货担保服务 避免非正常时段进行大额交易 [6]
金价大跌销量反冷?周六福店员剪价签拒称重,投诉解决率垫底?
搜狐财经· 2025-07-04 17:31
金价下跌与销售表现 - 黄金价格持续下跌至6月以来新低,深圳水贝黄金交易市场商家反映销售额比金价上涨时减少约30% [1] - 消费者呈现"买涨不买跌"心理,商家促销降工费效果不明显 [1] 黄金消费投诉激增 - 2024年黄金珠宝行业投诉量达8,544件,同比激增13628%,涉诉金额超9,523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投诉量已达3,832件,按趋势全年或突破7,000件 [3] - 虚假宣传(占比2282%)、价格纠纷(1905%)、退款难(1635%)为三大消费痛点 [5][7] - 00后首次超越90后成为投诉主力群体,占比4518%,90后+00后合计占比近九成 [12] 品牌投诉表现分化 - 老凤祥以9408%的投诉解决率居首,周大生(9210%)、潮宏基(5938%)次之,周六福解决率仅1507% [7] - 中国黄金以1974%的投诉占比居总量榜首,周六福(2,774件)、老凤祥(1,775件)分列二、三名 [7] 典型投诉案例细节 - 周六福门店被投诉隐瞒克重信息,22K金项链作价1,990元,旧金耳环按839元/克回收,换购后消费者发现实际克重差达15克(原6克换得35克) [9][12] - 商家拒绝退货并剪掉标签,消费者核算发现换购后金价高达2,000元/克,远高于市场价 [12] 消费者画像与地域分布 - 女性投诉用户占比8602%,为男性的62倍 [12] - 广州市以554%投诉占比居全国第一,东莞(420%)、上海(372%)紧随其后 [15] 行业专家建议 - 建议消费者购买前要求称重并拍照留证,拒绝模糊销售话术 [17] - 需详细核算工费、损耗费等隐性成本,保存购买凭证作为维权依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