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辞职创业后被前东家告!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 涉不正当竞争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21:27
诉讼事件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海辰储能及其他关联方 案件将于8月12日在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2] - 海辰储能创始人及多位高管有宁德时代工作背景 但双方关系紧张 2023年宁德时代曾起诉与海辰储能合作的厦门稀土材料所员工违反竞业限制 [5] 公司发展 - 海辰储能2019年成立 专注储能电池和系统解决方案 是全球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GWh级别锂离子电池企业 [3] - 公司发展迅速 2020年建设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 2021年生产线投产 推出多款创新产品 2024年成为全球第三大储能电池公司 [3] - 2024年营收129.17亿元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接近90% 经调整净利润3.18亿元 [6] 海外业务 - 海外市场是重要利润来源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28.6% 毛利率42.3% 显著高于国内市场的8.1% [6] - 在美国投资近2亿美元建设生产基地 计划2025年全面投产 年产能10GWh [6] - 大客户Powin近期申请破产 双方此前签订价值超20亿元的订单 [7] 上市进展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表 目前正补充境外上市备案材料 [3] - 诉讼事件可能影响赴港上市进程 但公司未回应相关询问 [3]
倒计时17天!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议程公布
高工锂电· 2025-05-24 14:38
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凭借超高理论能量密度、本质安全性及长循环寿命,成为新能源汽车、储能、eVTOL、AI、消费电子等领域的终极电池技术 [3] - 全固态电池技术从基础科学研究迈向实际应用阶段,比亚迪、一汽已成功研制超过60Ah的大容量全固态电芯 [3] - 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方案已进入车企供应链,2025年有望扩大应用规模,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前后小批量装车验证 [3] - 固态电池产业化从技术论证迈向工程化攻坚,2030年前后或成商业化临界点 [3] 技术进展 - 材料环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为主流,氧化物/聚合物多路径并行突破,材料研发呈现多元复合化趋势(如复合固态电解质、复合改性正负极) [3] - 设备环节:干法电极设备、固态电池中试线整线订单浮现,需解决一致性、良品率、生产效率及成本等工程化挑战 [3] 应用场景 - 多元化场景匹配: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eVTOL飞行器、AI终端、人形机器人等 [7] - 储能领域:探讨固态电池能否打开电网级大规模应用新场景 [7] 行业生态 - 300+细分领域企业、800+产业链高层参会,覆盖材料-装备-生态协同突破 [5][6] - 议题聚焦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竞争格局、全球技术竞争透视、2030年市场渗透预测 [7] --- 钠电产业峰会 核心观点 - 钠电市场化临界点将至,通过场景聚焦(储能+交通)和规模效应(产能+降本)加快成为新能源体系重要补充 [10] - 头部企业技术牵引:宁德时代推出锂钠融合方案,比亚迪发布钠电刀片电池储能系统,海辰储能推出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 [10] - 关键材料国产化率达95%,产业链生态加速构筑 [11] 技术进展 - 材料创新:万吨级聚阴离子/层状氧化物正极、硬炭负极产线投产 [10] - 产品突破:无负极钠电技术、高能量密度钠电池解决方案发布 [13] - 固态钠电池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时间表探讨 [15] 应用场景 - 储能领域: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数据中心UPS、基站备电等差异化需求试点铺开 [10] - 交通领域:两轮车、三轮车、启动电源、工程机械车辆、微型车、乘用车等多场景探索 [10] - 全球化机会:中东储能、东南亚/非洲两轮/三轮市场拓展 [10] 行业生态 - 政策支持:国内《钠离子电池通用规范》国标实施,欧盟纳入《关键原材料法案》,印度提供15%生产补贴 [11] - 产业链协同:100+钠电产业链企业高层参会,覆盖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集流体等关键材料 [14] - 议题聚焦锂钠竞合关系、海外市场本土化生产、碳足迹管理等 [13][15]
2025年高工钠电产业峰会6月启幕!
高工锂电· 2025-05-04 11:48
峰会背景 - 钠电市场化临界点将至,通过场景聚焦(储能+交通)和规模效应(产能+降本),钠电产业市场驱动临界点将至,加快成为新能源体系重要补充 [4] - 头部企业钠电技术牵引,2024年底以来,宁德时代骁遥增混电池发布锂钠融合方案,比亚迪推出钠电刀片电池储能系统,海辰储能发布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 [4] - 应用场景加快探索,储能领域围绕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数据中心UPS、基站备电等场景的差异化需求,交通领域两轮车、三轮车、启动电源、工程机械车辆、微型车、乘用车等多场景都开启钠电探索 [4] - 规模化产能加速落地,中科海钠、珈钠、华阳、众钠多家企业万吨级产线投产,推动聚阴离子和层状氧化物正极、硬炭负极等核心材料产业化加速落地 [4] - 全球化机会拓展,多家国内钠电企业开始试水中东储能、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区域的两轮、三轮市场 [4] - 海内外标准及政策趋向完善,国内《钠离子电池通用规范》国标于2024年3月实施,欧盟将钠电池纳入《关键原材料法案》补贴范围,印度出台15%的钠电池生产补贴(PLI计划) [5] - 钠电产业化加速构筑产业链生态,钠电关键材料领域的企业都在加速布局,关键材料国产化率达95% [5] 会议日程 - 开幕式专场聚焦钠电规模化应用破局 [7] - 专场一讨论多场景共振下钠电技术加速验证,包括工程机械应用、轻型车技术路线选择、储能应用场景设计、启动电源应用等 [10] - 专场二探讨钠电产业链生态构建,包括规模化降本路径、正负极材料低成本量产、电芯能量密度提升路径、材料路线走向、负极产业化进展、大圆柱/方形钠电池差异化优势、固态钠电池技术突破等 [14] - 圆桌对话涉及材料-电芯-终端产业链协同降本、海外市场本土化生产与标准适配、钠电回收技术及碳足迹管理等议题 [14] 会议亮点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将发布2025钠电产业竞争分析 [9] - 超100家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企业高层出席 [9] - 车企、两轮车企业、储能企业超100家应用端企业齐聚 [9] - 钠电池企业产品发布及展示 [9] - 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钠电三大平台传播,超35万用户覆盖 [9]
2025年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官宣
高工锂电· 2025-04-28 20:55
钠电产业峰会核心观点 - 钠电市场化临界点将至 通过场景聚焦和规模效应加快成为新能源体系重要补充 产业链企业需在材料创新、场景适配与生态协同中抢占先机 [1] - 头部企业技术牵引 宁德时代推出锂钠融合方案 比亚迪发布钠电刀片电池储能系统 海辰储能推出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 [1] - 应用场景加速探索 储能领域覆盖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等 交通领域涉及两轮车、三轮车、工程机械车辆等多场景 [1] - 规模化产能加速落地 中科海钠、珈钠等企业万吨级产线投产 推动聚阴离子和层状氧化物正极等核心材料产业化 [1] - 全球化机会拓展 国内企业试水中东储能、东南亚等市场 钠电将开启更广阔应用空间 [1] - 标准政策趋向完善 国内《钠离子电池通用规范》国标实施 欧盟将钠电池纳入补贴 印度出台15%生产补贴 [1] - 产业链生态加速构筑 关键材料国产化率达95% 正极、负极等材料领域加速布局 [1] 峰会亮点与日程 - 高工产业研究院将发布2025钠电产业竞争分析 覆盖超100家应用端企业 [2] - 三大平台传播覆盖超35万用户 产业链超100家企业高层出席 [2] - 开幕式专场聚焦钠电规模化应用破局 包括锂钠融合发展下的企业定位与战略节奏 [2][6] - 专场一探讨多场景共振 涉及钠电在储能、动力、轻型车领域的商业化进展 [3][6] - 专场二聚焦产业链生态构建 包括材料-电芯-终端协同降本和海外市场本土化生产 [4][6] 技术路线与市场分析 - 技术路线选择 包括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正极材料 硬碳/软碳负极产业化 [6] - 产品形态差异 方形、圆柱、软包电池在不同场景的应用 [6] - 市场格局分析 2025全球钠电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东南亚、中东市场机遇 [6] - 创新方向 固态钠电池技术突破 电解液、隔膜、BMS技术协同 [6]
海辰储能港股IPO!587Ah电池量产在即,年利润2.88亿逆袭
鑫椤储能· 2025-04-21 16:33
公司概况 - 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12月,专注于储能电池和系统为核心的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当前估值达250亿元 [1] - 成立6年内业务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三,达35.1GWh,2022-2024年出货量年复合增速167% [1] 产品与技术 - 主要产品包括储能电池、储能系统及解决方案,其中280Ah和314Ah电池已应用于大型储能项目,并推出行业首款587Ah大容量电池及1175Ah长时储能电池 [2] - 创新产品包括循环寿命超20,000次的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适配高温、极寒等极端场景 [2] - 587Ah电池循环寿命11,000次、能量密度185Wh/kg,1175Ah电池循环寿命超11,000次、能量密度180Wh/kg,均计划2025年下半年实现GWh级量产 [2] - 储能系统领域率先交付5MWh液冷储能系统,并发布全球首款6.25MWh长时储能系统 [3] 市场与行业 - 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314.7GWh增至2030年1,451.3GWh,年复合增长率29% [2] - 公司精准布局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以保持竞争优势 [2]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36.15亿元增至2024年129.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9%,毛利率从11.3%提升至17.9% [6] - 2024年扭亏为盈,净利润达2.88亿元(2022-2023年分别亏损17.77亿元、19.75亿元) [6] - 储能电池销量从2022年3.3GWh增至2024年28.3GWh,但售价从0.8元/瓦时降至0.3元/瓦时 [5] 海外拓展与产能 - 海外收入从2022年3.3万元激增至2024年37亿元,主要市场为欧美,但面临关税政策风险 [9] - 重庆生产基地一期第二阶段规划产能28GWh,预计2025年开建、2027年投产 [9] 创始人背景 - 董事长吴祖钰曾任职宁德时代,通过珠海海恒和海辰科技持股29.09%,公司被称"宁德系"储能巨头 [9]
海辰储能赴港IPO:营收129亿、首度盈利
行家说储能· 2025-03-26 14:05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4年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达35.1GWh,占全球市场份额11%,位列全球第三 [1] - 全年实现营收129.17亿元,其中储能电池业务贡献79.6亿元,占比61.6% [1] - 净利润2.876亿元,净利率2.2%,首次实现盈利 [1] - 设计产能从2022年5.4GWh跃升至2024年62GWh,三年完成十倍级跨越 [5] - 储能电池出货量相当于2022年的10.6倍,复合增速167% [5]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 毛利率从2022年11.3%提升至2024年17.9%,高于2023年行业平均毛利率16.57% [5] - 储能电池单价从0.8元/Wh降至0.3元/Wh,储能系统单价稳定在0.9元/Wh [11] - 通过"国内卖电芯,海外卖系统"策略避开国内内卷,直击欧美高毛利市场 [7] 全球化布局 - 海外营收占比28.6%(37亿元),覆盖中国、美国、欧洲等核心市场及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 [6] - 美国产能落地打破"中国电池海外组装"传统路径 [6] - 针对欧洲推出超静音系统,针对中东推出沙漠之鹰适配产品 [15]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储能电池产品线覆盖280Ah、314Ah、587Ah、1175Ah等多规格,适配大型储能及长时储能场景 [12] - 推出全球首款循环寿命超20,000次的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 [12] - 海外首批交付5MWh液冷储能系统,成为行业通用规格 [15] - 发布∞Power 6.25MWh长时储能系统,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 [15]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全球储能电池年复合增长29%,竞争转向技术深度、成本控制与全球化布局 [15]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多维比拼,技术突破与全球产能布局成为关键壁垒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