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14Ah储能电芯
icon
搜索文档
国轩高科再获电池大单!
起点锂电· 2025-08-22 18:08
钠电行业论坛活动 - 第八届起点钠电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8月28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全链条技术产能跃升与GWH级出货"真"元年 活动规模600+人 [3] - 论坛由金钠科技总冠名 天能钠电协办 赞助及演讲单位包括维科技术、众钠能源、易事特钠电等超20家企业 [3] 国轩高科储能订单进展 - 国轩高科中标沙特ACWA Power在摩洛哥的NOOR Midelt光储一体化项目 项目总投资35亿美元 配套储能系统容量1.2GWh [4][5] - 公司提供314Ah储能电芯、5MWh液冷储能系统及5.5MW PCS中压一体机解决方案 并负责售后运维服务 [5] 国轩高科摩洛哥本土化布局 - 2024年6月与摩洛哥政府签署93亿元投资协议 建设年产能20GWh电池工厂 后续计划提升至40GWh [9] - 2024年11月获CDG集团3亿欧元投资支持 一期工程投资13亿美元 预计2026年Q3投产 产品将覆盖摩洛哥及欧洲市场 [9] - 德国基地5MWh液冷储能系统获欧盟法规认证 已实现本地化量产 与摩洛哥基地形成协同效应 [10][11] 中国锂电企业摩洛哥投资集群 - 超10家产业链企业布局摩洛哥 包括宁德时代正极材料厂、欣旺达电池基地、贝特瑞6万吨负极项目(投资26.18亿元) [13] - 天赐材料投资20.3亿元建设15万吨电解液产能 中科电气投资50亿元建设10万吨负极基地 海亮股份投资20.7亿元建设2.5万吨锂电铜箔项目 [13] 摩洛哥区位与资源优势 - 摩洛哥与美国、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可规避欧美市场准入限制 且地理位置毗邻欧洲 便于多市场输出 [14][15] - 本土电动车规划明确 2025年目标产量10万辆 2030-2035年目标提升至50万-100万辆 已吸引比亚迪、特斯拉等超250家车企入驻 [15] - 磷矿储量全球第一 达500亿吨占全球67.6% 为磷酸铁锂电池核心资源 中国企业可通过本地布局保障供应链安全 [16]
晶科联手亿纬联合开发电芯下线!
起点锂电· 2025-08-07 18:12
晶科储能与亿纬锂能合作 - 晶科储能与亿纬锂能联合开发的储能专用电芯工厂正式进入量产阶段,年产能5GWh,生产314Ah储能电芯,专为工商业及大型储能系统设计 [2] - 该工厂于2024年5月完成设备调试,6月全面投运,标志着晶科储能完成从系统集成到核心电芯的垂直产业链延伸 [2] - 亿纬锂能表示此次合作是双方在储能产业链垂直整合与技术协同的重要成果,将持续深化战略伙伴关系 [2] 晶科储能国内项目进展 - 发布新品蓝鲸SunTera G3 6.25MWh电池储能系统,具备10000次以上循环寿命和95%以上循环效率,支持4000米海拔运行 [4] - 中标南方电网25MWh海豚SunGiga G2液冷储能系统订单 [4] - 在四川签署100MWh战略合作协议,在山东签约17.74MWh工商业储能系统项目 [4] - 完成江苏1GWh光伏配储框架协议下的首批476MWh储能系统交付 [5] - 在浙江温州交付8台261kWh工商业储能柜 [5] 晶科储能国际项目布局 - 在印度部署10MWh SunTera G2蓝鲸储能系统,在西班牙交付首批工商业储能项目 [8] - 在尼日利亚建造1.2MWp光伏系统配套4.8MWh电池储能系统 [8] - 在沙特交付3.45MW-6.88MWh电池储能系统及5MWp光伏系统 [9] - 在泰国签署25MWh SunTera蓝鲸液冷储能系统合同 [9] - 在澳大利亚推进84MWh D-BESS储能项目 [9] - 在中东交付96套海豚SunGiga电池储能系统 [10] - 在德国签署150MWh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在中东斩获66MWh订单 [10] - 在希腊签署100MWh储能项目,在东南亚部署10MWh离网储能系统 [10] - 在意大利斩获两个5MWh电网级储能项目,在英国达成140MWh电网级储能协议 [11] 亿纬锂能储能业务发展 - 2024年前三季度储能电池出货量达35.73GWh,同比增长115.57% [16] - 推出第四代Mr.Big系列600Ah+电芯,采用超薄叠片与三维集流技术 [14] - 马来西亚储能工厂预计2025年初量产 [14] - 公司战略重心转向储能,技术路线聚焦方形叠片磷酸铁锂与大圆柱电池 [18] - 计划通过港股IPO进一步扩大资本支持 [19]
年产5GWh!晶科储能与亿纬锂能联合电芯工厂正式量产
晶科储能与亿纬锂能联合工厂量产 - 晶科储能与亿纬锂能联合储能专用电芯工厂进入量产阶段,该工厂于2025年5月完成调试,6月全面投运,年产能5GWh 314Ah储能电芯 [2] - 联合工厂由亿纬锂能派驻专家协助,旨在快速达到行业卓越工厂水平,满足晶科储能全球业务需求 [2] - 314Ah电芯专为工商业及大型储能系统设计,优化全流程工艺,提升能量密度与系统集成效率,适配液冷储能系统 [2]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晶科储能通过联合工厂实现从系统集成到核心电芯的垂直产业链延伸,整合双方资源与技术优势 [2] - 314Ah电芯与智能电控、液冷系统深度协同,提供安全、高效、高性价比的储能解决方案 [2] - 亿纬锂能强调联合工厂是储能产业链垂直整合与技术协同的重要成果,将持续深化与晶科储能的战略合作 [3] 行业与市场动态 - 全球储能市场年均增速超30%,2025年新增装机规模预计超200GWh [2] - 晶科储能依托5GWh产能,在海外高增长市场形成竞争优势 [2] - 晶科储能与希腊能源公司达成3GWh储能战略合作,亿纬锂能发布6.9MWh储能系统并签约10GWh大单 [4]
锚定全球能源变革!德赛电池全栈储能技术重磅出击
起点锂电· 2025-06-12 17:52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全球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续攀升,对电网稳定性和灵活性提出新挑战,欧洲光伏产业协会预测2025年欧洲新增储能装机容量约29 7GWh,2029年累计装机将突破400GWh [3] - 欧洲频繁停电事故推动备用电源需求增长,UPS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必备基础设施 [6] - 储能行业竞争焦点从价格转向实际可用容量与循环寿命带来的长期价值 [13] 公司战略与市场拓展 - 公司连续两季蝉联彭博社全球储能Tier1榜单,展示全产业链布局与技术实力 [2] - 与芬兰Letho集团合作北欧200MWh储能调频项目,采用5MWh液冷储能系统实现秒级频率响应和能源套利 [4] - 通过土耳其Demir Enerji属地化网络推进2 5MW/5MWh、20MW/40MWh等多个储能项目,强化欧洲市场布局 [4] 产品与技术亮点 - **Vita 5MWh集装箱储能系统**:自研液冷温控技术支持-20℃至50℃运行环境,云端数字孪生运维平台将远程诊断故障率提升至99%,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降低40% [7][9] - **DESAY UPS 2 0解决方案**:49kWh储能容量,300kVA功率输出与8C高倍率放电能力,适配数据中心等高要求场景,15年超长寿命结合AI智能监控实现预测性维护 [6] - **Lumos系列工商业储能产品**:215kWh一体柜与344kWh直流柜通过国标针刺热失控试验,构建三级安全防护体系,50℃高温下稳定供电24小时 [10] 电芯技术突破 - 自研314Ah储能电芯能量密度达178Wh/kg,实测容量超324Ah,25℃标准循环寿命12000次且千圈"零"衰减 [13] - 280Ah/100Ah电芯通过GB/T36276、UL1973等国际认证,60Ah钠离子电池采用层状氧化物路线,适配高海拔与低温场景 [13] 研发与全球化布局 - 设立省级储能电池集成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CNAS认证实验室,长沙制造基地与华南研发中心为国内支撑,越南基地辐射全球,欧美设本土化服务平台 [14] - 全栈技术覆盖自研电芯、智能户储系统及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7]
中车株洲所×宁德时代!又一重量级战略合作
行家说储能· 2025-06-12 17:48
合作签约事件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与宁德时代签订2025年框架合作协议 合作方向包括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能源高效利用 微电网建设 智慧能源服务 [1] - 双方代表为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臧晓笛 宁德时代零碳能源事业部副总裁李越 中车株洲所党委书记唐远远 宁德时代执行总裁肖丽娜出席见证 [3] - 这是双方第二次合作 2023年11月曾签订框架协议 未来5年将在储能联合创新 行业标准 市场合作等领域深化合作 [3] 双方业务进展与技术优势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成立仅一年即在储能领域快速发展 2023年超越海博思创成为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榜首 [3] - 中车株洲所构建完整产业链 涵盖IGBT芯片 变流器 控制软件 实现"从器件到系统"布局 强化"源网荷储"一体化优势 [3] - 宁德时代2023年量产第二代314Ah储能电芯 应用于5MWh EnerD液冷储能系统 储能电池销量达69GWh 同比增长69倍 [3] - 宁德时代宣布587Ah第三代储能电芯量产 具备8000次循环寿命 434Wh/L能量密度 初始能量效率达96.5% 全生命周期缓衰减 [4] 合作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合作将结合宁德时代电池核心技术 中车株洲所系统集成能力与工程经验 覆盖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微电网建设 智慧能源服务 [6] - 中车株洲所表示合作将发挥科技创新 储能产品 市场拓展互补优势 构建开放生态 推动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升级 [6] - 宁德时代强调此为面向未来的战略合作 旨在树立储能行业新标杆 助力国家能源结构优化与"双碳"目标 [6] - 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进入市场化驱动阶段 双方合作或提升行业技术门槛 加剧市场竞争 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6]
宁德时代再出"大"招,电芯容量争夺白热化|钛度车库
钛媒体APP· 2025-06-12 09:26
储能行业容量革命 - 行业正经历大容量电芯技术竞赛,头部厂商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天合储能、远景动力等相继推出314Ah、587Ah、628Ah、710Ah等产品,数字持续刷新纪录 [2] - 大容量电芯发展源于极致降本需求,类似风机叶片和光伏硅片的历史路径,行业竞争分化为储能系统集成商(如阳光电源)和电芯制造商(如宁德时代)两大阵营 [3] 技术发展历程 - 2020年宁德时代推出280Ah电芯开启大容量时代,逐步替代50Ah-100Ah产品成为主流,2021-2022年国内厂商普遍跟进280Ah规格 [3] - 2022年成为技术转折点,厂商在280Ah基础上推出300Ah-320Ah产品,314Ah因匹配20尺5MWh电池柜成为行业共识 [4] - 2023年竞争聚焦300Ah+产品,宁德时代314Ah、瑞浦兰钧320Ah、鹏辉能源314Ah等集中涌现 [4] - 2024年容量继续突破,亿纬锂能推出560Ah/628Ah、蜂巢能源710Ah、瑞浦兰钧564Ah,提升能量密度并降低单位成本 [4] - 2025年进入量产阶段:远景动力下线500+Ah电芯、蜂巢能源计划量产770Ah、宁德时代587Ah电芯投产并交付 [5] 大容量电芯优势 - 提升储能集装箱能量密度,减少设备占地面积,优化系统布局并降低基建成本 [5] - 减少电池串并联数量,降低单体差异导致的系统性能衰减风险,提升循环寿命和可靠性 [5] - 电芯成本占系统成本60%,314Ah电芯相比280Ah可减少32%产品数量、15%电芯数量、3.5%使用成本,100M/200MWh电站节约300万元 [5] - 宁德时代587Ah电芯使储能系统零部件从3万降至1.8万(降幅40%),系统成本下降15% [6] 技术挑战与风险 - 参数虚标现象普遍,宣称循环寿命1万-1.5万次,实际运行仅3-5年,年循环次数不足设计值一半,缺乏统一检测标准增加投资风险 [7] - 安全风险高发,2025年5月全球已发生167起储能事故,大容量电芯能量集中导致单颗缺陷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7] - 部分企业简单扩容传统电芯导致设计缺陷,项目故障频发损害行业信誉 [7] 政策与市场驱动 - 2025年2月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取消,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企业更关注全生命周期成本 [8] - 大容量电芯因降本、集成度和能量密度优势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8] 技术解决方案 - 宁德时代聚焦化学体系创新,通过磷酸铁锂正极密堆积设计、高致密包覆和快离子通道构筑,能量密度达434Wh/L(提升10%),避免可靠性问题 [9] - 工艺路线分化:阳光电源684Ah/亿纬锂能628Ah采用叠片技术,宁德时代587Ah采用卷绕技术 [9] - 宁德时代587Ah卷绕技术减少90倍物理切断位,自放电故障率降低一个数量级,系统在线率提升20% [10] - 构建三维防御体系(安全电解液、不扩散阳极、耐热隔离膜)解决大电芯安全隐患 [10] 行业竞争本质 - 竞争从参数比拼转向全生命周期较量,核心评判标准为度电成本 [11] - 技术路线选择(叠片vs卷绕)和产品定位(容量vs性能均衡)将接受市场真金白银检验 [11]
第三代储能电芯“争锋”,为何宁德时代定调587Ah?
高工锂电· 2025-04-19 17:38
大容量储能电芯行业趋势 - 大容量储能电芯已成为行业重要趋势,但盲目追求大容量带来安全隐患[1][2] - 电芯容量增大导致能量提高,热失控时产热和产气量增加,对安全设计提出挑战[4] - 行业共识是电芯并非越大越好,需在技术边界、能量密度与系统集成间寻找平衡[11] 宁德时代587Ah电芯技术优势 - 能量密度达行业最高430Wh/L,安全性能优于小电芯,通过多项安全测试[4][9] - 循环寿命较上一代提升20%,确保全生命周期内电子和离子通路稳定[5] - 单体缺陷率从PPM降至PPB水平,实现高效稳定生产[6] - 采用安全电解液技术、高耐热膜技术等核心科技,通过GB/T 36276和GB 44240测试[9] 电芯标准化推动 - 公司呼吁行业结束容量混乱,推动587Ah作为新一代壳体统一标准[14] - 标准化将迈出储能标准化第一步,在壳体标准不变基础上进行化学体系和场景匹配创新[9][24] - 标准化有助于解决集成商和售后市场问题,促进行业高效发展[14] 宁德时代储能电芯发展历程 - 连续多年出货量最多,2019年起大规模出海,海外市占率超60%[16] - 第一代280Ah电芯从商用车磷酸铁锂改造而来,第二代314Ah瞄准5MWh集装箱匹配性[18] - 第三代587Ah基于整站配置和集装箱空间设计,与源网侧整站配置高度契合[19][20] 储能行业未来展望 - 2025年后储能将走向调用,公司提议建立新型储能安全保障机制[23][24] - 储能电站是10-20年基建化产品,壳体标准化是行业发展的关键第一步[25] - 公司研发节奏为"量产一代、研发一代、规划一代",587Ah是当前最优解[27]
楚能新能源拿下多个订单!
起点锂电· 2025-03-29 11:34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超20GWh,进入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前十,并在全球储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2] - 2025年一季度表现亮眼,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超60GWh,实现"储能+动力"双领域快速发展 [2] 储能业务进展 - 一季度中标/入围多个重大项目,包括中国电建、中核汇能、中车青岛四方所、特隆美储能等企业项目 [4] - 中能建储能6GWh储能电芯框采中标,公司中标标段一(5GWh),投标报价13.5亿元 [4] - 中车3GWh储能电芯采购项目中,公司以第一中标候选人入围 [4] - 与特隆美储能签署5GWh储能电芯战略合作协议 [4] - 中国电建16GWh储能系统设备框架采购项目中,公司成为入围供应商之一 [4] - 中国电建500M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采购项目中,公司为唯一中标人 [4] - 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12GWh储能系统采购项目中,公司等7家企业入围 [5] - 314Ah储能电池成为中标主流产品,预计2025年市场渗透率将达70% [5]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推出第四代472Ah储能专用电池,单颗电池标称能量达1510.4Wh,较314Ah电池提升50%,能量密度达195Wh/kg [7] - 472Ah电池循环寿命可延长至15000次,35℃高温环境下循环性能稳定 [7] - 产品采用"技术复用+产能共享"策略,预计4月25日全球送样,6月30日全面量产交付 [7] - 公司现有产能布局超80GWh [7] - 472Ah电池首发即签约,与金风零碳、山东电工时代等六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8] 动力业务发展 - 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2个月位居前15,1月装机量0.27GWh(第12位),2月装机量0.22GWh(第15位) [11] - 1-2月动力电池总装机量0.49GWh,市占率0.66% [11] - 主要配套车企包括三一汽车、中国第一汽车、东风汽车等,车型涵盖奔腾小马、风神L7等 [11] - 乘用车领域与东风、一汽、北汽、上汽、广汽、长安、零跑等建立合作,预计2025年月装车辆达5万台 [10] - 商用车、物流车、船舶及工厂机械领域全面发展,商用车装机排名初见成效,船舶业务合作超100艘 [10]
5GWh!楚能新能源获特隆美314Ah储能电芯订单
鑫椤储能· 2025-03-24 14:12
文章核心观点 特隆美储能与楚能新能源签署5GWh储能电芯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储能多领域深度合作,整合资源抢占全球储能市场份额,助力全球能源革命 [2][3] 合作协议情况 - 特隆美储能与楚能新能源于楚能全球总部签署5GWh储能电芯战略合作协议,特隆美总裁肖勇、楚能总裁黄锋代表签约,特隆美总经理张川、楚能产品解决方案部部长叶保良见证 [2] - 楚能新能源将为特隆美全球储能项目供应5GWh自主研发的314Ah储能电芯产品 [3] 特隆美储能情况 - 特隆美是2024 BNEF Tier 1全球一级储能系统供应商,海外市场先发优势明显,2025年全球化进程加快、海外订单增长显著,国内储能细分应用领域也收获多个项目 [3] - 构建“中国智造 + 本土化服务”模式,产品覆盖欧洲、美洲、非洲等区域 [3] - 是储能技术研发、生产及解决方案一体化、能力全优型储能数智化企业,产品质量、技术创新等多方面获全球可再生能源研究机构权威认可 [3] 行业情况 - 全球储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30%,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潜力巨大 [3]
又有3企签单!2025年储能订单已超160GWh
行家说储能· 2025-03-20 20:09
行业动态 - 2025全球用户侧储能产业价值峰会暨应用示范展将于6月启幕,构建用户侧储能项目示范及采购对接平台 [1] - 2025年以来储能企业对外公布合作签单达49起,容量规模超160GWh(4起未透露规模)[2][10] - 35家企业参与签单,中企占八成,外企包括特斯拉、Fluence、三星等7家 [11] - 南都电源订单数量最多达4起,楚能新能源、融和元储等企业均拿下不止1起订单 [11] 企业签单案例 - 楚能新能源与特隆美储能签署5GWh储能电芯战略合作协议,供应自主研发314Ah储能电芯 [3][4] - 楚能新能源2025年已入围中车、中国电建、中核汇能等多个储能框采,累计规模达36.5GWh [5][6] - 融和元储中标华夏金租储能电站运营商选商,累计运营资产规模超5.5GWh [6][8] - 上海电气储能中标合肥工业大学250kW/1MWh全钒液流储能示范项目 [9] 订单区域分布 - 国内订单12起,海外订单32起(主要分布在欧美、澳洲及东南亚18国) [12] - 日本和澳大利亚市场订单数量均为5起,主要参与企业包括特斯拉、宁德时代等 [12] 产品与技术路线 - 39起为储能系统合作,6起储能电芯合作,2起EPC合作 [13] - 技术路线除锂电池外,还包括2起钠离子电池、1起全钒液流电池和1起固态电池订单 [13] - 亿纬锂能与海博思创签订50GWh储能电芯合作,为目前最大单体订单 [14] - 储能系统超GWh订单达18起(占比36.73%),超10GWh订单4起 [14] 重点订单数据 - 宁德时代与马斯达尔签订19GWh电池储能系统订单(当前最大系统订单)[15] - 比亚迪与沙特电力公司签署12.5GWh储能项目合同 [15] - 海辰储能与智光储能签署15GWh储能电芯战略合作 [15] - 韩华能源为澳大利亚项目提供275MW/2200MWh电池储能系统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