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2双抗

搜索文档
康宁杰瑞20250708
2025-07-09 10:40
康宁杰瑞的核心产品线包括 K026(HER2 双抗)、JSK003(HER2 双 表位 ADC)、JSK016(TOP2 和 HER3 双抗 ADC)和 JSK033(皮下 注射型 HER2 ADC),均处于临床中后期阶段,预计未来几年将陆续申 报上市,为公司带来收入。 K026 在二线及以上 HER2 阳性胃癌的 PFS 中期分析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终点,ORR 超过 40%,PFS 达到 8.6 个月,计划 2025 年第三季度申 报 BLA,预计销售峰值超过 10 亿人民币,并计划推进一线 HER2 阳性 胃癌的研究。 JSK003 的安全性显著优于其他化学偶联 ADC,血液学毒性仅为 15%- 20%,ILD 发生率仅为 3%-4%,具有更大的联合用药潜力,二线 HER2 阳性乳腺癌的三期试验预计今年完成入组,明年数据读出和申报 上市。 GS033 是全球首款皮下注射 ADC,计划在宫颈癌一线开展注册临床研 究,并拓展到其他抗 HER2 有效瘤种,如肺癌等,目前正在进行剂量爬 坡和剂量扩展研究。 Q&A 康宁杰瑞目前有哪些已经上市的产品和正在开发的产品管线? 康宁杰瑞 20250708 摘要 康宁杰瑞已 ...
专家访谈汇总:中国生物制药将公布对外授权“标志性交易”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12 18:12
■ 随着6月20日即将召开的美国ADA糖尿病年会临近,市场对GLP-1领域关注升温,该类药物兼具 糖 尿病治疗+减重双重属性 ,是国内药企出海的又一潜力方向。 ■ 除了中国生物制药外,今日港股创新药板块整体表现强劲,海普瑞、绿叶制药、百济神州、维亚生 物、昭衍新药、君实生物等普遍上涨4%以上,反映出资金正在围绕BD预期与ADA会议临近进行板 块轮动配置。 ■ 从中长期视角来看,Biotech板块在经历2023年明显估值收缩后,2024年下半年进入"成果兑现+商 业化落地"阶段。 ■ 无论是临床进展、国际学术认可(如ASCO/ADA)、还是海外合作订单频出,均显示出产业基本面 在持续改善。 3、 《 泡泡玛特Labubu带动下的产业链出海 》摘 要 ■ Labubu拍卖成交价高达108万元,成为潮玩领域罕见的高端收藏案例,意味着中国潮玩IP已不仅 是"玩具",而具备艺术品与文化资产的双重属性。 ■ 泡泡玛特以Labubu为代表的IP在 伦敦、纽约、东京 等核心国际城市门店出现排队潮,验证了IP在 全球年轻人群体中的广泛认同。 ■ 2024年以来,从《哪吒之魔童闹海》手办到Labubu,中国潮玩正在从低价量产型商 ...
中国生物制药:多款产品待授权,创新药价值将兑现
和讯网· 2025-06-12 15:31
公司战略与对外授权交易 - 公司今年将对外授权交易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多项资产具备对外授权潜力,近期将有标志性重磅交易落地[1] - 公司已梳理潜在对外授权产品并接触合作方,年初收到多个合作意向,潜在对象包括头部跨国药企和明星创新药企业[1] - 对外授权被视为公司股价最大预期差,2025年起BD交易将成为经常性收入和利润来源,今年至少达成1个重量级out-license交易[1] 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PDE3/4抑制剂TQC3721于6月9日获CDE批准开展III期注册临床研究,开发进度全球第二[1] - ADC平台受市场关注,HER2双抗ADCTQB2102、EGFR/cMet双抗ADCTQB6411等产品取得进展[1] - 2021年ROCK2抑制剂TDI01达成重要对外授权里程碑,新交易将开启对外授权新篇章[1]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5月以来多家国内创新药企宣布BD出海交易订单,引爆创新药板块行情[1]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1] - 2015-2024年本土企业活跃创新药管线大幅增长,公司以125个在研项目位列全球药企第15位、中国药企第2位[1] 国际化与资产价值 - 公司通过对外授权扩大"国际化收入",开启第二增长曲线[1] - 分析人士指出相关领域资产交易金额高,验证公司管线布局前瞻性,凸显国际巨头对中国创新药技术平台需求[1] - 国产新药全球价值有望持续兑现,公司管线布局与国际市场需求形成协同[1]
国产创新药持续出海 中国生物制药标志性授权交易落地在即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13:42
公司战略与对外授权进展 - 对外授权已成为中国生物制药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多项资产具备对外授权潜力,有望扩大国际化收入并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1] - 公司已梳理潜在对外授权产品并按优先级接触,多款产品从年初起收到合作意向,潜在交易对象包括头部跨国药企和明星创新药企业 [1] - 2025年起BD交易将成为公司经常性收入和利润来源,2024年预计至少达成1个重量级out-license交易,更多交易或于2024年底至2025年初达成 [1] 核心产品管线与市场价值 - 具备对外授权潜力的资产包括PDE3/4抑制剂TQC3721(全球开发进度第二)、HER2双抗ADC TQB2102、EGFR/cMET ADC TQB6411、四代EGFR抑制剂TQB3002等 [1][3] - PDE3/4抑制剂TQC3721于6月9日获CDE批准开展III期临床,同类产品Verona获批后股价累计涨幅达281.49% [2] - ADC平台受国际巨头关注,石药集团EGFR-ADC潜在交易达50亿美元,百利天恒双抗ADC授权BMS创84亿美元单笔交易纪录 [2] 研发进展与全球竞争力 - HER2双抗ADC TQB2102已进入III期临床,EGFR/cMet双抗ADC TQB6411临床申请获受理,四代EGFR抑制剂TQB3002获批在美开展临床试验 [3] - 公司管线覆盖高价值靶点领域:代谢疾病(GLP-1、FGF21)、肿瘤(ADC、双抗)及呼吸系统(PDE3/4),技术布局获国际认可 [3] - 202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ROCK2抑制剂TDI01创中国口服小分子药物对外授权里程碑,新交易将再创新篇章 [5]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2025年Q1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4] - 2015-2024年中国活跃创新药管线从数百个增至3575个,中国生物制药以125个在研项目位列全球第15位、中国第2位 [4] - 港股创新药ETF 2024年涨幅约60%,反映行业景气度提升,国产新药全球价值进入持续兑现期 [4]
又一预告!中国生物制药重磅BD即将达成 中国创新药“Deepseek时刻”到来?
新浪财经· 2025-06-12 12:43
中国创新药行业动态 - 中国创新药行业迎来"Deepseek时刻",多家企业宣布重磅BD交易,引发全球市场关注 [1]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5] - 港股创新药ETF今年以来涨幅约60%,三生制药、石药集团等相关个股大幅上涨 [6] 中国生物制药BD战略 - 公司宣布将对外授权交易作为关键战略目标,预计2025年起BD交易将成为经常性收入和利润来源 [2] - 公司透露今年至少有一个重量级license-out交易落地,多个产品已收到合作意向 [2][3] - 潜在交易对象涵盖头部跨国药企和明星创新药企业 [3] 中国生物制药研发管线 - 具备对外授权潜力的资产包括PDE3/4、HER2双抗、HER2双抗ADC、FGF21、EGFR/cMETADC、四代EGFR等 [3] - PDE3/4抑制剂TQC3721获批开展Ⅲ期临床,开发进度全球第二 [3] - HER2双抗ADC TQB2102获批开展Ⅲ期临床,EGFR/cMet双抗ADC TQB6411临床申请获受理 [4] 中国生物制药临床成果 - 2025年ASCO年会上发布12项口头报告,其中4项为LBA,创中国药企历史新高 [4] - "得福组合"在多个癌症适应症临床试验中取得PFS重大突破 [4] - 安罗替尼在三阴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个适应症展现持续增长潜力 [4] 行业BD交易案例 - 三生制药将PD-1/VEGF双抗SSGJ-707授权给辉瑞,交易总金额60.5亿美元 [5] - 石药集团预告三项潜在交易合计约50亿美元,其中包含EGFR-ADC产品 [2][5] - 联邦制药将GLP-1/GIP/GCG受体激动剂UBT251授权给诺和诺德,获得2亿美元预付款 [5] 行业研发进展 - 2015-2024年中国本土企业活跃创新药管线从数百个增至3575个,首次登顶全球 [6] - 中国生物制药以125个在研项目位列全球药企第15位、中国药企第2位 [6] - 自研管线规模已超越艾伯维、武田等跨国制药巨头 [6]
2025年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_健康产业并购篇
搜狐财经· 2025-06-09 11:04
2024年中国健康产业并购市场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健康产业并购市场显著反弹,交易规模达750亿元,同比增长82%,交易数量148笔,同比增长17% [1][10][11] - 上市公司成为并购主力,参与交易金额占比88%,数量占比72%,并购逻辑从财务投资转向产业链整合 [1][17][19] - 5亿元以上大型交易25笔,金额701亿元,同比增幅117%,由海尔收购上海莱士(125亿)等案例拉动 [1][13] 交易规模与结构 - 医疗健康领域并购交易在2021年达到高点后连续两年下降,2024年明显回升 [10] - 2024年5亿以上交易金额占比93%(701亿/750亿),显示市场向头部集中 [13] - 上市公司参与度持续提升,2024年交易金额占比较2023年增加8个百分点至88% [17][19] 核心驱动因素 - 政策红利释放:"并购六条"推动A股上市公司作为竞买方和标的方的交易数量同比分别增长58%和82% [2][39] - IPO退出路径收窄:2024年A股IPO终止/撤回企业403家,同比增长64%,并购成为首要退出选择 [2][40][41] - 估值窗口显现: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板块P/E中位数分别下降9-40%/21-22%/5-10% [20][22][25][27] 关键并购主题 - 行业整合加速:迈瑞医疗66.52亿元收购惠泰医疗21.12%股权,形成"设备+耗材"协同 [3][44] - 创新出海模式:恒瑞医药GLP-1产品海外权益注入Hercules公司,潜在价值60亿美元 [3] - 消费医疗崛起:爱尔眼科全年超50起并购,爱美客收购韩国REGEN Biotech [3] 细分领域特征 - 生物医药:跨国并购活跃(BioNTech收购普米斯生物),AI驱动研发并购升温 [4] - 医疗器械:国产替代加速,心脉医疗收购欧洲Optimum Medical获取技术 [4] - 医疗服务:专科连锁扩张,字节跳动收购美中宜和构建线上线下生态 [5] 未来展望 - 并购市场从"量增"转向"质升",聚焦协同效应与价值创造 [6] - 灵活交易结构(股份置换、对赌条款)成为化解估值分歧的重要手段 [6] - 国资、跨国资本等多元力量将持续推动产业整合 [6][46]
石药集团(1093.HK):1Q环比改善亮眼 多平台现出海潜力
格隆汇· 2025-06-01 10:05
财务表现 - 1Q25实现收入70.15亿元,同比下降21.9%,环比增长11% [1] - 1Q25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8.4%,环比大幅增长169% [1] - 收入/利润环比改善主要由于内生主业企稳及Lp(a)和MAT2A小分子BD交易部分首付款确认(合计7.18亿元) [2] - 1Q25销售费用率显著下降至24%(1Q24为33%),主要受益于多美素/津优力集采带来的销售费用节省 [2] - 预计全年主业利润保守估测约40亿元,2Q25-4Q25内生业绩将逐季度改善 [2] 业务亮点 - EGFR ADC临床进展亮眼:AACR披露肺癌ORR数据和全人群安全性数据优异,突变三线PFS达7.6个月 [2] - EGFR ADC年内预计国内+海外开展5个左右三期临床,重点关注NSCLC经典突变三线及野生型2L+ [2] - 公司年初至今合计回购金额达三亿港币,展现出高分红及可观回购 [1] 研发管线 - 乳腺癌治疗聚焦HER2:HER2双抗开展多西他赛乳腺癌1L及新辅助治疗,HER2双抗ADC瞄准HER2+乳腺癌2-3L [3] - GLP-1管线:TG103及司美类似物预计26年上市 [3] - BD进展顺利,年内有望在细分技术平台与MNC加大合作力度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5/26/27年EPS为0.49/0.50/0.57元(前值:0.49/0.50/0.50元) [3] - 给予25年19倍PE(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测26倍PE),目标价10.12港币(前值:8.26港币) [3]
整理:每日港股市场要闻速递(5月28日 周三)
快讯· 2025-05-28 09:02
个股新闻 小米集团(01810.HK)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达人民币1,1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7.4% [1] - 公司表示完全不担心YU7对SU7销量的影响,SU7无需降价,未来YU7销量可参考Model Y [1] 知乎(02390.HK)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人民币1010万元(14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收窄93.9% [1] 快手(01024.HK)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9.79亿元,上年同期41.2亿元,同比下降3.4% [1] 大快活集团(00052.HK) - 预计年度股东应占溢利下降不超过30% [1] 荣昌生物(09995.HK) - 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药物泰它西普获批在中国上市 [1] 君实生物(01877.HK) - 昂戈瑞西单抗注射液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批准 [1] 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 - TQB2102"HER2双抗ADC"I期研究数据在2025年ASCO年会公布 [1] 中国健康科技集团(01069.HK) - 建议"10合1"并股 [1] 美团(03690.HK) - 5月27日耗资3.92亿港元回购301.87万股 [1] 腾讯控股(00700.HK) - 5月27日斥资5.003亿港元回购97.9万股 [2]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重磅BD交易再次带动创新药热度
东海证券· 2025-05-26 2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涨幅居前,创新药板块个股表现强势,前沿创新 - 商业化 - 反哺研发的正向循环进一步得到验证,预计“License out + 股权合作”将成为出海的主流模式,具备充裕现金流 + 前沿管线布局的仿创结合药企正迎来新的估值重塑 [5][35] - 创新药作为医药生物板块最具确定性引领性的细分板块,是核心投资主线,同时建议关注器械设备、中药、连锁药店、医疗服务等细分板块的投资机会 [5][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上周(05 月 19 日 - 05 月 23 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 1.78%,在申万 31 个行业中排第 1 位,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96 个百分点,子板块涨幅前三为化学制药(申万)、生物制品(申万)、医疗服务(申万),涨幅分别为 3.58%、1.74%、1.42% [3][11] - 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 4.30%,在申万 31 个行业中排名第 6 位,跑赢沪深 300 指数 5.64 个百分点,子板块中化学制药(申万)、医疗服务(申万)、医药商业(申万)、生物制品(申万)实现上涨,涨幅分别为 14.77%、4.51%、1.55%、0.19% [3][12] - 截至 2025 年 05 月 23 日,医药生物板块 PE 估值为 27.51 倍,处于历史中低位水平,相对于沪深 300 的估值溢价为 132%,医药生物子板块中,生物制品(申万)、医疗器械(申万)、化学制药(申万)、医疗服务(申万)、中药Ⅱ(申万)、医药商业(申万)的 PE 估值分别为 32.97 倍、30.62 倍、30.25 倍、26.42 倍、23.52 倍、17.56 倍 [17] - 上周上涨个股为 274 只(占比 57.81%),下跌个股 183 只(占比 38.61%),涨幅前五个股分别为三生国健(99.96%)、海辰药业(51.55%)、舒泰神(49.23%)、永安药业(45.32%)、一心堂(37.95%);跌幅前五个股分别为拱东医疗( - 9.90%)、拓新药业( - 8.68%)、天目药业( - 8.65%)、万泽股份( - 8.37%)、花园生物( - 7.26%) [3][25] 行业要闻 - 5 月 20 日,三生制药将 SSGJ - 707 授权给辉瑞,获 12.5 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 48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辉瑞还将认购三生制药价值 1 亿美元的普通股股份 [4][27] - 2025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中国药企口头报告数量达 73 项,较 2024 年同比增长 33%,占全球分享项目近 10%,中国生物制药、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科伦博泰、荣昌生物等企业均有多项研究入选 [28][29] - 部分公司公布核心数据,如信达生物 IBI363 在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病症的疗效数据,科伦博泰芦康沙妥珠单抗在 EGFR 突变 NSCLC、三阴性乳腺癌等病症的疗效数据等 [30][32] 投资建议 - 创新药是核心投资主线,同时建议关注器械设备、中药、连锁药店、医疗服务等细分板块的投资机会 [5][36] - 个股推荐组合为贝达药业、特宝生物、羚锐制药、老百姓、百普赛斯;个股关注组合为科伦药业、丽珠集团、开立医疗、华厦眼科、千红制药 [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