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Kit
搜索文档
荣耀小米加码,全屋智能大乱战升级:家电巨头才是终极话事人?
36氪· 2025-11-21 15:52
行业格局与核心观点 - 智能家居赛道正涌入更多玩家,手机厂商与家电巨头围绕家庭生态控制权展开博弈 [1][3][4] - 行业竞争焦点从“单品智能”转向“系统协同”,技术标准成熟为跨品牌互联提供基础 [4][18][25] - 未来市场将呈现多方势力共存格局,手机厂商、家电巨头及专业厂商各具优势,难以形成单一垄断 [24][25] 手机厂商战略分析 - 小米通过硬件出货量构建生态,AIoT平台连接IoT设备数在2025年三季度突破10亿台,同比增长超20%,拥有超1亿用户连接至少5台设备 [1][8] - 华为以HarmonyOS为统一操作系统,结合星闪技术,主打“主动智能”和“空间级智能”,目标是将家庭变为“超级设备” [9][11] - 苹果HomeKit生态体验流畅但设备兼容性有限,截至2024年兼容设备数量仅上千级别,远低于亚马逊的百万级别,策略相对保守 [13][15] - 荣耀选择拥抱行业通用协议,适配Home Assistant并支持Matter,定位为设备协调者而非自有生态建设者 [1][16] 家电巨头战略转向 - 美的展示AI智能体,推动“去App化”,让家电具备感知能力以降低对手机控制的依赖 [21] - 海尔通过“三翼鸟”场景方案从卖单品转向卖整体解决方案,如集成橱柜、家电、灯光的智慧厨房 [19] - 格力提出“零碳健康家”概念,将光伏、储能与家电结合,从能源管理维度切入全屋智能 [18] - 传统家电厂商优势在于硬件性能与场景理解,但App体验不佳且协议不同易形成信息孤岛 [21][22] 专业及新锐厂商动态 - 欧瑞博从智能面板转向集成系统,推出整合中央空调、地暖、热水器的智能控制方案 [23] - 绿米聚焦智能家居基础建设,深耕传感器、门锁、智能开关等核心部件 [23] - 追觅以产品覆盖率快速扩张,一次发布会推出三十多款新品,覆盖扫地机、洗烘套装、空调、冰箱等多条品类 [23] 技术发展与市场趋势 - Matter、星闪、Home Assistant等通用协议成熟,缩小了基础设施层与入口层之间的缝隙,提升跨品牌协同能力 [25][27] - 智能家居竞争核心在于设备互联的稳定性与用户体验,而非单一生态的规模 [25][27]
大摩力挺苹果机器人后来居上:这是与特斯拉的Optimus的错位竞争
智通财经· 2025-11-07 22:12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发布深度研究报告,看好苹果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长期布局和增长潜力,认为其有望成为实体AI领域的领军者 [1][2] - 报告将苹果的机器人业务定位为“具身智能”的平台级变革,并预测该业务可能贡献苹果当前股价的10%-25% [2][3][14] - 苹果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垂直整合的生态、庞大的设备安装基数以及被低估的技术积累,使其能够采取与特斯拉不同的“降维打击”策略 [2][5][16] 市场定位与定义 - 报告将苹果布局的核心定义为“具身智能”,即AI从数字屏幕走进物理世界,成为能感知、行动、交互的实体智能体,这是一场平台级变革 [4] - 这一市场的长期潜力巨大,报告预测其2050年规模可达5万亿美元,最终甚至可能超越30万亿美元的全球劳动力市场 [4] - 苹果被赋予“集成商”的独特定位,依托23亿+设备生态和垂直整合能力,将现有技术积淀转化为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而非从零研发硬件 [5] 产品路线图与规划 - 首款预测产品为2027年推出的桌面机器人“虚拟伴侣”J595,形态类似带机械臂的iPad,具备7英寸可旋转伸缩屏幕,能主动追踪用户面部保持眼神接触 [6][7] - 该产品交互方式革新,iPhone可化身操纵杆远程控制,视频通话时可自动转向发言者,并能基于上下文主动加入家庭讨论 [7] - 苹果构建了梯度分明的“机器人矩阵”产品路线:短期(2026-2027年)推智能家居控制面板和桌面机器人;中期探索移动机器人和工厂机械臂;长期瞄准人形机器人量产 [7] 技术与生态优势 - 苹果机器人技术深度复用过往项目积淀,如自动驾驶项目积累的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融合技术,回收机器人Daisy的机械臂控制经验,形成“旧技术新用”的壁垒 [8] - 23亿+设备构成的真实用户生态为机器人训练提供了巨大数据优势,包括iPhone用户数据、Vision Pro的空间感知信息以及EgoDex数据集 [9] - Vision Pro可为机器人构建数字孪生训练场,在虚拟空间模拟千种家庭场景,让机器人在出厂前就完成大量训练 [9] - 采用“端侧处理+私有云”的隐私方案,绝大多数AI任务在本地完成,加密数据在苹果专属服务器处理且用完即删,直击用户隐私顾虑 [10] 市场潜力与财务影响 - 报告对苹果机器人业务营收进行了量化预测:基准情景下,2040年营收达1330亿美元,约占公司当前营收的32%;乐观情景下可达2930亿美元,媲美当前iPhone规模 [2][13] - 收入来源不仅包括硬件销售,还将延伸至AI订阅服务、AppleCare+售后以及VLA模型授权,延续“硬件引流、服务变现”的成功模式 [13] - 报告给出了更接地气的市场渗透路径:预测2040年美国家庭人形机器人普及率达1.65%,累计160万台进入家庭,产品售价从3万美元起步并逐步下降 [15] 竞争策略分析 - 苹果未与特斯拉Optimus进行“人形机器人参数竞赛”,而是选择从家庭“虚拟伴侣”切入,用情感交互和生态粘性构建壁垒,实施“降维打击” [16] - 该策略的核心是用“硬件+AI+生态”的闭环重新定义用户需求,类似于iPhone超越功能机、iPad开创平板市场的历史路径 [16]
苹果将重启智能家居战略,中国厂商却已全面向人车家生态进发
36氪· 2025-11-04 12:53
公司战略与产品路线图 - 苹果公司将于2026年,即公司成立50周年之际,重新启动智能家居战略,计划推出首款“智能显示屏”产品,包含音箱底座和壁挂版本 [1] - 2025年晚些时候,公司计划推出智能家居安全生态系统及首款“智能摄像头”产品 [1] - 公司还计划于2027年推出首款家庭级“智能机器人”产品 [1] - 这些举措意在全面加快和加强智能家居平台及生态建设 [3] 智能家居业务历史与现状 - 公司于2014年首次进军智能家居市场,推出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 [4] - 在第三方生态搭建完成后,公司自有产品推广缓慢,多年来主要停留在声控智能音箱领域,包括2017年的HomePod、2020年的HomePod mini及2023年的HomePod第二代 [5] - 目前HomeKit第三方生态已接入22个品类,产品数量达数百款 [6] - 但苹果官网在售的HomeKit第三方设备数量有限,美国官网有31款,中国官网仅有12款,定价从40美元至330美元(美国)及368元至2298元人民币(中国)不等 [9][10] - HomeKit生态第三方设备总基数较小,单品价格相对高昂,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显得“不接地气” [12] 市场竞争格局与挑战 - 公司被指错过了智能家居发展的“黄金十年”,中国市场已从“智能家居”转向“全屋智能”或“人车家”新范式 [3][13] - 在美国市场将面临亚马逊、谷歌等强劲对手 [12] - 在中国市场将面临小米、华为等手机厂商,美的、海尔等家电厂商,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厂商以及理想等汽车厂商的多流派激烈竞争 [18] - 国内“全屋智能”强调从单点智能到整体智能,以及AI驱动的“无感交互”,行业理念已发生重大更新 [13][17] - “人车家”成为国内行业发展新共识,旨在打通个人移动终端、移动空间和居家空间的全场景生态 [18][20] 业务表现与未来关键 - 包含智能家居业务的“可穿戴设备、家居及配件”业务领域,在最近9个季度录得罕见的“九连跌” [24] - 智能家居业务目前是公司内部收入占比最低的“核心业务”之一 [28] - 公司未来在智能家居市场的表现,关键取决于全面升级后的Siri智能语音助手的能力,尤其是其担当智能家居“中枢大脑”的表现 [23][28] - 若公司强推智能家居战略,建议其向国产厂商的“全屋智能”理念及“人车家”战略取经 [29]
苹果HomeKit架构升级再延期:旧版系统停用时间推迟至2026年2月
环球网资讯· 2025-11-04 11:01
停用计划调整 - 苹果公司将其HomeKit智能家庭生态系统旧版Home架构的停用时间从原定2024年秋季延期至2026年2月10日 [1][4] - 此次延期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充裕的过渡期,以完成设备升级与系统迁移,确保智能家庭生态的平稳过渡 [1] 新版架构背景 - 新版Home架构于2022年11月推出,旨在逐步取代旧版系统,以统一设备兼容性并优化性能 [4] - 苹果公司此前计划在2024年秋季停用旧版架构,要求用户升级至新版系统以继续使用完整功能 [4] 延期原因 - 延期决定是基于对用户设备多样性及迁移复杂性的考虑 [4]
Apple in talks to acquire Prompt AI talent and tech
Yahoo Finance· 2025-10-13 18:55
交易核心信息 - 苹果公司正就收购Prompt AI的技术和关键员工进行深入讨论 交易重点是将Prompt的工程团队和软件资产转移至苹果 而非全公司收购 [1] - 此次交易模式为大型科技公司整合小型人工智能团队能力的典型案例 此类交易规模通常小于近期行业内的知名交易 例如Meta对Scale AI的143亿美元投资和谷歌与Windsurf相关的24亿美元交易 [6] 交易细节与员工安排 - Prompt领导层于2025年10月9日向全体员工通报了即将达成的交易 并要求员工保密 [2] - 未选择加入苹果的员工将获得减薪 并被鼓励在过渡期间申请Prompt内部的空缺职位 [2] - 投资者将从交易中获得部分回报 但无法完全收回投资 其他竞购方包括埃隆·马斯克的xAI和Neuralink也曾与Prompt接洽 [3] 目标公司背景 - Prompt成立于2023年 同年由AIX和Abstract Ventures领投完成了5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 [3] - 公司由联合创始人Tete Xiao和Trevor Darrell领导 其主要产品Seemour旨在连接家庭安防摄像头 提供计算机视觉功能以识别特定人物、宠物和物体 并生成活动文本描述和发送警报 [4] - 公司管理层向员工表示 尽管技术和应用程序按设计运行 但其商业模式已失败 计划让Seemour产品退役 并通知用户其数据将根据隐私承诺被删除和处理 [5] 潜在整合方向 - 若协议达成 Prompt的技术和人员很可能被并入苹果的HomeKit智能家居部门 [5]
24小时环球政经要闻全览 | 10月11日
格隆汇· 2025-10-11 15:33
全球主要股指表现 - 美国股市大幅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878.82点至45479.6点,跌幅1.90%,纳斯达克指数下跌820.2点至22204.43点,跌幅3.56%,标普500指数下跌182.6点至6552.51点,跌幅2.71% [2] - 欧洲主要股指普遍下跌,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下跌94.24点至5531.32点,跌幅1.68%,德国DAX指数下跌369.79点至24241.46点,跌幅1.50%,法国CAC40指数下跌223.36点,跌幅1.53% [2] - 亚太股市表现分化,台湾加权指数上涨238.24点至27301.92点,涨幅0.88%,韩国KOSPI指数上涨61.39点至3610.6点,涨幅1.73%,而日经225指数下跌491.64点至48088.8点,跌幅1.01%,中国A股创业板指跌幅最大,下跌148.56点至3113.26点,跌幅4.55% [2] 美国政策与宏观经济 -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大幅提高关税以反制他国稀土矿物出口管制措施,表示正在考虑对进入美国的产品大幅提高关税等财政手段 [2] - 美国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Russ Vought宣布联邦政府裁员程序已正式启动,教育部已被纳入新一轮裁员范围 [3] - 美国劳工统计局已召回员工恢复编制9月CPI报告,报告定于10月24日发布,较原定时间推迟9天 [4] 制药行业动态 - 特朗普政府与阿斯利康达成协议,阿斯利康同意在TrumpRx.gov上以"最惠国"定价向医疗补助患者售药,作为交换获得制药关税豁免,特朗普计划在未来几周与其他主要制药商达成定价协议 [4] 人工智能与科技行业 - OpenAI计划投资最高250亿美元在阿根廷建设500兆瓦数据中心"星际之门阿根廷",该项目将依托阿根廷RIGI税收优惠计划推进 [5] - 苹果公司正就收购计算机视觉初创公司Prompt AI进行后期谈判,目标为其人才与技术,技术或融入HomeKit生态及Vision Pro等产品 [5] - 英伟达领投AI初创公司Reflection AI 8亿美元,该公司完成20亿美元融资后估值达80亿美元,英伟达还派遣工程师合作优化AI芯片,Reflection AI专注开源AI模型 [5] 半导体与反垄断监管 -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因高通公司收购以色列车联网芯片设计企业Autotalks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反垄断法,依法对其开展立案调查,导致高通股价下跌7.29% [6] 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 - 乌克兰与美国正就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的可能性持续对话,乌克兰欢迎美方积极信号 [4] - 俄罗斯总统普京回应称若美国提供"战斧"导弹,俄罗斯将加强防空并在近期展示测试良好的新型武器 [4] - 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任命塞巴斯蒂安・勒科努为总理,委托其组建新政府以从分裂议会中获得支持通过2026年预算 [4]
苹果拟收购 Prompt AI,后者 Seemour 应用专攻监控识别分析领域
环球网资讯· 2025-10-11 12:31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苹果公司正与计算机视觉初创企业Prompt AI进行收购的“最后阶段谈判”,计划将其核心技术及人才纳入麾下[1] - 交易完成后,部分未能加入苹果的员工将获得补偿并可申请苹果其他空缺岗位,公司投资人将实现部分资金回收但无法完全收回前期投资[1] - Prompt AI领导层已召开全员会议通报交易进展,并要求员工在公开沟通时暂不提及苹果公司名称[1] 被收购方Prompt AI概况 - Prompt AI成立于2023年,同年完成由AIX与Abstract Ventures领投的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3] - 公司核心产品为Seemour应用,可与家庭安防摄像头连接,具备高级识别与分析功能,能精准识别人物、宠物及物体,对异常活动实时警报或生成文字描述,并能响应用户针对画面内容的提问[3] - 尽管技术成熟度与应用实用性获市场认可,但现有商业模式未达预期,公司计划下线Seemour应用并删除相关用户数据以保障隐私[3] 行业趋势与背景 - 当前硅谷科技巨头普遍通过“人才收购”模式吸纳AI领域优质团队,以快速提升研发实力并规避监管压力[3] - 相较于Meta以143亿美元投资Scale AI及谷歌以24亿美元与Windsurf达成协议等大规模动作,苹果此次收购规模相对较小[3] - 苹果在收购策略上一贯保持谨慎克制,自成立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大一笔并购是2014年以30亿美元收购Beats,更倾向于低调收购小型技术团队进行深度整合[4] 对苹果公司的潜在影响 - 此次收购被视为苹果加码智能家居安全与视觉感知生态建设的重要动作[1] - 业内预计Prompt AI的技术与团队将被整合至苹果HomeKit智能家居部门,为家庭视觉感知与安全生态体系提供更强技术支撑[4] - 市场分析指出苹果在生成式AI领域进展相对缓慢,部分原因在于不愿开展大规模并购,今年以来苹果股价累计下跌约2%,在美股“科技六巨头”中表现最弱[4]
库克虎口夺食:马斯克盯上的北大校友AI公司被苹果抢走
量子位· 2025-10-11 12:09
交易核心信息 - 苹果公司正与AI初创公司Prompt AI进行后期谈判,目标并非全资收购,而是获取其核心团队和技术资产[1][3] - 此次交易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马斯克旗下的xAI和Neuralink公司,但苹果公司目前处于领先地位[4][5] - 该交易模式为典型的反向收购式雇佣,即收购方专注于吸纳目标公司的团队和核心技术,而非接管其全部业务和品牌[17] Prompt AI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AI初创企业,总部位于旧金山[2][7] - 公司团队规模约为11人,走"小而精"路线,成立初期曾获得约5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10][15] - 核心团队背景显赫,联合创始人兼CEO Tete Xiao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本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工智能博士,CTO及总裁均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8] 核心技术产品 - 公司旗舰产品为Seemour,是一个专为家居设计、具有空间感知功能的环境式人工智能系统[11][12] - 该产品旨在提升家用摄像头的智能感知能力,具备目标检测、识别、场景理解和自然语言描述等高级功能[12][13] - 产品采用"基础免费+高级订阅"的商业模式,但面临盈利困难,用户留存和付费转化是主要挑战[16] 交易影响与后续安排 - 若交易完成,未加入苹果公司的员工将获得较低薪酬的补偿,但公司鼓励员工申请苹果的空缺岗位[24][25] - 投资人将获得部分资金回报,但不会全额返还投资[26] - 由于商业模式不成功,Seemour产品将停止服务,用户数据将在隐私保护的前提下被删除[27][28] 行业趋势与战略意图 - 反向收购式雇佣在AI领域已成为常见策略,科技巨头通过此方式快速补充稀缺的AI人才和技术[18][19] - 苹果公司历来倾向于进行小型团队收购,此次行动符合其一贯的并购策略[20] - 此次收购旨在加强苹果在智能家居、计算机视觉以及HomeKit、Apple Vision等产品线的技术布局[21][22]
苹果将会是一家不被AI改变的公司
虎嗅· 2025-08-06 21:16
苹果在AI时代的战略定位 - 苹果在AI热潮中保持低调 未积极宣传AI功能或大模型 被视为"缺席"AI热搜 [1][2][17] - 公司内部工程师极少参与外部技术交流 体现出高度自律和封闭的文化 [3] - 坚持产品哲学 只在能对用户体验产生革命性改变的领域投入 战略极度克制 [5][6][9] 产品战略与技术创新 - 选择进入红海市场但提供颠覆性产品 如AirPods实现真无线技术和微型充电技术突破 [6][7] - AirPods在缺货状态下仍售出1000多万副 利润率估计达90% 技术壁垒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7][8] - 避免进入无法颠覆用户体验的领域 如电视市场 尽管有潜力获取20%高端份额但选择克制 [5]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5财年第三财季总营收818亿美元 同比微降1% [10][12] - iPhone营收396.7亿美元(占比48%)同比降2% Mac降7% iPad降12% 反映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博弈 [12] - 服务收入达213.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8% 成为增长引擎 [12][13] - 净利润196亿美元 EPS为1.26美元同比持平 利润率维持高位 [16] 区域市场表现 - 美洲收入353.2亿美元(同比-3%)欧洲190.1亿美元(+1%)大中华区157.9亿美元(-2%)日本52.3亿美元(+3%)亚太其他地区64.5亿美元(+2%) [14] - 大中华区呈现止跌微升态势 仍占据中高端市场主导地位 [14] 未来潜在增长入口 - Siri/C-Ray语言入口当前表现平庸 但端侧小模型可能重新定义交互 形成闭环体验 [19] - HomeKit智能家居门槛高 尚未实现真正智能化 需突破自适应算法和场景理解 [20][21] - 汽车领域放弃造车但通过CarPlay渗透车载系统 未来可能通过并购重新进入整车市场 [22]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 在存量市场中通过产品定义能力和生态协同榨取高价值 如硬件+软件+内容深度捆绑模式 [13][15] - 掌握身体交互入口包括AirPods、Apple Watch和Vision Pro 为下一代头显布局系统层技术 [18] - 近50年历经多次技术革命仍保持稳定 以人为中心和体验为本的底层价值体系 [25][26]
苹果iOS 18.6 Beta 2预警:旧版HomeKit架构今秋停更
环球网· 2025-07-02 10:52
公司动态 - 苹果在iOS 18 6 Beta 2版本中通知用户 基于旧版架构的HomeKit设备将于2025年秋季停止支持 未更新可能导致智能家居配件、自动化场景及安防功能中断 [1] - 公司明确提醒用户当前版本的Apple Home设备将在2025年秋季结束支持 这一变动源于对HomeKit架构的长期升级计划 [4] - 新一代HomeKit架构随iOS 16 4等系统推出 响应速度较旧版提升超30% 稳定性显著增强 但仅兼容运行iOS 16及以上系统的设备 [4] - 在iOS 18 6 Beta 2中引入"自动过渡"机制 部分设备将在秋季系统更新时自动完成架构迁移 但大量设备仍需用户手动操作 [4] 技术升级 - 用户需检查设备兼容性 确认iPhone、iPad等设备运行最新系统版本 并在"家庭"App中手动触发更新 无法支持iOS 16的设备需更换为兼容型号 [4] - 旧架构支持终止后 用户仍可通过离线模式控制部分设备 但云端功能如远程访问、语音控制、自动化触发将全面失效 [5] 行业影响 - 行业分析师指出 苹果此举旨在推动智能家居生态向统一标准演进 [5] -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 2025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将突破15亿台 其中支持新版HomeKit架构的设备占比已超60% [5] - 苹果需淘汰旧架构、强化生态闭环以在亚马逊Alexa、谷歌Home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