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goMind大模型
搜索文档
前滴滴高级副总裁付强任蘑菇车联总裁,将负责AI业务
新浪科技· 2025-10-13 15:21
核心人事任命 - 付强正式加入蘑菇车联担任公司总裁 [1][4][7] - 付强全面负责AI业务的战略落地与商业化布局 [1][4][7] - 付强在智能出行领域拥有超过10年经验 曾担任滴滴网约车公司CEO、满帮集团首席运营官等高级管理职务 [1][5][7] 新任总裁的专业背景 - 付强主导了多个核心业务的规模化落地与全球拓展 [1][5][7] - 付强深度参与行业生态构建、跨业务资源整合与商业化闭环搭建 [1][5][7] - 付强对AI与智能出行的未来趋势与商业化逻辑有深刻洞察 [1][5] 公司战略与技术定位 - 公司长期深耕智能交通与AI基础设施领域 [2][7] - 公司坚定推进“AI网络 + 自动驾驶”双引擎战略 [2][7] - AI正从虚拟世界走向物理世界 公司站在这场变革的最前沿 [2][6] 核心技术平台 - 公司依托自研的MogoMind大模型构建了覆盖现实世界的AI网络 [2][7] - 该AI网络能够实时感知、理解并推理世界的变化 [2][7] - 公司致力于打造连接世界的AI神经系统 重构数据、城市、交通、出行与服务的底层逻辑 [2] 任命对公司的影响 - 付强的加入将为公司AI业务拓展注入强大动能 [2][7] - 此次任命旨在加速AI技术在各类应用场景的落地成效 [2][7] - 公司期望推动从技术优势向市场胜势的全面转化 [2][7]
蘑菇车联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城市级AI网络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12:59
战略合作内容 - 蘑菇车联与腾讯云围绕AI大模型的算力调度、数据处理和场景适配展开深度协同 推动MogoMind大模型在城市级应用场景落地[1] - 合作依托腾讯云高性能计算集群和存储体系 目标实现模型训练速度提升30% 成本下降50%[1] - 计划在数据安全层面共同研发多场景数据防护产品 建立全流程监督审计机制[2] 技术应用与商业化 - MogoMind大模型具备厘米级感知、毫秒级响应能力 定位为物理世界的搜索引擎 含实时全局感知、路径自主规划、交通环境数字孪生功能[1] - 合作聚焦交通、城管、应急、环保等公共服务领域 旨在提升AI决策实时性和稳定性 加速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1] - 大模型已在全国部分城市RoboBus、RoboTaxi等自动驾驶项目中应用[1]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 AI企业与大型云服务商合作趋于常态化[2] - 云与AI结合降低模型训练成本和落地门槛 增加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应用机会[2] - 复杂场景稳定运行及通过监管和市场验证成为决定合作成效的关键因素[2]
蘑菇车联副总裁赵仁杰:城市交通从“单点智能”迈向“全局智能”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6 09:15
政策核心与战略方向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标志着人工智能发展从技术探索进入赋能千行百业的融合新阶段 [1] - 《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实施6大重点行动、强化8项基础支撑能力,采取"行业应用"与"基础能力"双轮驱动策略 [1] - 汽车产业因其技术密集、产业链长、消费拉动强等特点,被视为"人工智能+"行动中极具潜力和颠覆性的关键落地场景 [1] 人工智能对汽车产业的整体影响 - 人工智能正在重构汽车产业的技术架构、产品形态与商业模式,推动产业从"单点智能"迈向"系统智能" [2] - 在Robotaxi、干线物流、末端配送、智慧交通、自动充电等关键场景,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颠覆性创新理念和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创公司 [2] -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组合辅助驾驶能力成为衡量汽车产品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极大推动了L3、L4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与量产 [5] 具体技术应用与案例 - 蘑菇车联打造了深度理解物理世界的大模型MogoMind,以此为核心构建物理世界实时数字化AI网络,实时采集交通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和优化决策 [4] - MogoMind大模型解决了传统大模型缺乏实时物理世界感知能力和全局认知系统的局限,构建了多源融合的全方位感知网络 [5] -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设备为驾驶者提供物理世界实时信息深度理解与规划决策服务,提升驾驶安全与出行效率 [4] 智慧交通与城市治理 - 人工智能助力交通管理者掌握城市交通运行全貌,在宏观交通流量调控、微观路口优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面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4][5] - 车、路、人、数据等要素在人工智能技术下被全面连接和协同调动,推动城市交通从"单点智能"迈向"全局智能" [5] - 未来的城市竞争,尤其是交通领域的竞争,被视为AI网络基础设施的竞争,终极决策需基于AI大模型的通感算网络 [6] 行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 行业进化速度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车型投入测试或运营 [5] - 建议政府层面完善公共信息服务,推进城市与交通数据的开放及开发,积极探索与AI高科技企业的合作新范式 [6] - 建议行业在数据、模型能力等层面加强开放合作,携手推动城市治理与交通管理范式的变革 [6]
特斯拉Dojo折戟,Waymo全球扩张:自动驾驶走向分水岭
36氪· 2025-09-04 15:44
特斯拉Dojo项目终止 - 特斯拉于2025年8月解散Dojo团队并终止超级计算机项目 项目负责人Peter Bannon离职 [1][6] - Dojo项目于2019年4月首次披露 2023年7月开始生产 原计划2024年前投入超10亿美元 [2][4] - 马斯克称终止Dojo 2因其成为"进化死胡同" 未来Dojo 3将是"大量AI6芯片集成于一块板卡" [6] 特斯拉技术路线转型 - 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技术路线 仅依赖摄像头实现自动驾驶 需处理海量视频数据 [5] - 公司转向依赖合作伙伴战略 2025年部署由5万块H100 GPU组成的Cortex训练集群 [8][9] - 2025年第二季度增加1.6万块H200 GPU 使Cortex总算力达6.7万块H100等效 并与三星签署165亿美元AI6芯片订单 [11] Waymo业务扩张 - Waymo于2025年9月在丹佛和西雅图启动人工监督测试 为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做准备 [1][12] - 每个城市投放最多12辆测试车 包括捷豹I-Pace和极氪车型 [14] - 服务已覆盖凤凰城/旧金山/洛杉矶/奥斯汀/亚特兰大 计划进军10个新城市 并与Uber合作 [14] 全球自动驾驶竞争格局 - 百度Apollo Go于2021年在广州和北京推出无人驾驶服务 包括收费完全无人驾驶出租车 [15] - 文远知行2025年9月将Robotaxi GXR引入新加坡测试 系东南亚首次落地 [15] - 蘑菇车联MogoMind大模型参数达70亿 感知精度超90% 已在8个城市落地 [15] - 华为ADS 4.0将于2025年具备高速L3试点商用能力 2026年可能实现高速路解放双手 [15] 特斯拉Robotaxi进展 - 2025年6月22日在奥斯汀启动试点服务 收费4.20美元 投入10-20辆Model Y改装车 [16] - 服务区域快速扩张 8月27日覆盖达171平方英里 远超Waymo的90平方英里 [16] - 9月3日调整安全监控策略 将监控人员座位从副驾驶移至驾驶座以应对高速公路区域 [16] 行业技术路线分化 - 行业呈现三条技术路径:特斯拉垂直整合转型 Waymo/百度渐进式扩张 蘑菇车联AI网络路线 [20] - 纯视觉路线面临数据训练经济约束 可能存在有意义的训练数据耗尽风险 [17][18] - 更多数据不一定产生更多信息 关键在于数据信息含量及训练过程提炼能力 [19]
北京科博会展出1200余项技术成果 现场签约额超58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11 18:19
展览规模与成果 - 本届北京科博会集中展出1200余项最新技术和科技成果,现场签约项目43个,总金额超58亿元,吸引境内外观众8万余人次 [1] - 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云集800余家国内外企业和机构,其中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家境外企业参展 [1] - 600余项科技新品首发首展,包括AI垃圾焚烧技术系统、多功能AI+爬壁机器人等 [1] 前沿科技展示 - 重大科研突破集中呈现:朱雀二号、朱雀三号、长征八号甲火箭模型,"云行"超音速飞机模型,国内首款搭载国产DPU芯片的800Gbps下一代防火墙等 [3] - 智能机器人领域:全球首个AI+ROBOT骨科手术机器人将手术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多功能AI+爬壁机器人可垂直作业,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展示高效搬运能力 [3] - 信息科技领域:国内首台千比特光量子计算机提升药物筛选效率千倍,蘑菇车联MogoMind大模型优化路况,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AI智算云MaaS平台提供低价大模型服务 [4] 国际合作与区域协作 - 国际企业参与:新加坡、捷克、韩国企业带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生物医药等领域产品,阿斯利康、赛诺菲等世界500强企业展示最新技术 [6] - 北京科技创新成果:来自"三城一区"和中关村的400多项成果参展,东城区首发21款新产品,丰台区展示近70项"黑科技",顺义区42家企业携53项成果亮相 [6] - 跨区域合作:湖北十堰硬派越野车、丹江口水库天然弱碱水"武当山水"参展,"杭州六小龙"企业携智能仿生手等产品亮相,拉萨市首次设立独立展馆展示130项展品 [7] 贸易投资促进活动 - 举办30余场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包括北京-沙特先进制造业洽谈会,300余家中外企业对接交流 [8][10] - 京津冀系列活动发布《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立工业旅游服务联盟 [10] - 发布《北京贸促商事法律服务年度报告》和《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合规指引》,揭牌首个企业合规师培训示范基地 [10] 科技应用与民生改善 - 生活品质提升:智能枕头、反诈数智人、大空间VR电影、AI智能课桌等科技成果重塑生活 [11] - 日常便利:AI浇水机器人、高速公路智慧巡查车、自动驾驶巴士等项目展示智慧出行变革 [11] - 医疗健康:可穿戴智能人工喉服务患者,"24小时视频医务室"实现轻量体检,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助力患者康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