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ther Lake处理器
搜索文档
英特尔披露:18A 制程 “Panther Lake” 处理器月良率提升 7% 量产进程加速
环球网· 2025-11-20 10:35
18A制程工艺与Panther Lake处理器进展 - 基于18A制程工艺的Panther Lake处理器良率正以每月7%的速度持续提升 [1] - 良率增长节奏与行业健康爬坡预期保持一致 [1] - 若延续过去7至8个月的良率提升曲线,公司有望在不增加单芯片成本的前提下扩大产能 [3] 未来产品与技术路线图 - 公司计划在2026年1月举办的CES展会上公布更多技术与产品详情 [3] - 14A制程工艺在相同开发阶段的推进速度优于18A工艺 [3] - 14A工艺将采用第二代GAAFET技术并搭载背面供电方案,以提升芯片性能与能效 [3] 14A制程工艺优势 - 14A工艺能让公司更早、更充分地获取外部客户反馈 [3] - 14A工艺的PDK成熟度高于18A工艺 [3]
英特尔:Panther Lake下一代处理器明年1月发布,多核性能提升50%
新浪科技· 2025-11-19 11:07
产品发布计划 - 基于Intel 18A制程的下一代处理器Panther Lake将于明年1月在CES大会上发布 [1] 产品定位与架构 - Panther Lake是公司AI PC平台的第三代旗舰产品,融合了Lunar Lake平台的高能效与Arrow Lake平台的高性能和扩展能力 [1] - 产品性能提升得益于三种CPU核心的协同工作:Cougar Cove性能核、Darkmont能效核以及低功耗能效核 [1] 性能表现 - 在相同功耗下,Panther Lake的多核性能提升了50% [1] - 新的Darkmont能效核具备强劲计算能力,使电池供电模式下也能获得接近插电状态的流畅体验 [1] - 图形性能比上一代提升了50%以上,提供多达12个第三代Xe核心 [2] - 每个Xe核心具备完整的矢量引擎、AI加速矩阵单元和硬件级光线追踪能力 [2] 应用体验 - 产品解决了轻薄本在续航与性能间难以兼顾的难题 [1] - 图形性能的提升意味着轻薄本也能拥有独显级的游戏与创作体验 [2] - 引入XeSS多帧生成技术,让3A游戏在高画质下也能流畅运行 [2]
晶圆代工,为何对英特尔如此重要?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08 10:10
英特尔18A制程节点量产完成 - 英特尔18A制程节点实现量产,标志着"四年五节点"战略最终完成,旨在重夺制程工艺领先地位并重启晶圆代工业务[2] - 18A制程已应用于客户端和边缘计算产品(如酷睿Ultra系列Panther Lake)及数据中心处理器(Clearwater Forest)[2] - 与一年前Lunar Lake芯片主要由台积电制造不同,Panther Lake系列将计算和GPU芯片生产从台积电转移至英特尔自有产线,预计可显著降低成本并提高利润率[2] 先进封装技术布局 - 芯片组(chiplet)设计提高良率并支持更大规模芯片,英特尔在先进封装领域拥有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19年[3] - Foveros技术实现低功耗芯片组设计,Panther Lake处理器利用该技术灵活配置芯片单元;Clearwater Forest采用Foveros Direct技术,通过铜混合键合实现3D堆叠[3] - EMIB技术用于数据中心芯片互连,Clearwater Forest同时采用EMIB和Foveros Direct技术,马来西亚工厂持续扩建以满足市场需求[3] 生态系统与行业竞争影响 - 英特尔18A芯片及Panther Lake产品为OEM厂商降低成本,支持更长电池续航和更佳性能,形成互惠互利关系[4] - 健康竞争的PC芯片生态系统有望以更具竞争力价格提供优质产品,智能手机行业存在供应链多元化机会,目前台积电占全球智能手机SoC产量约90%[5] - 英特尔晶圆代工若推出14A等竞争性节点,可能遏制台积电连续五年两位数百分比提价趋势,缓解终端设备(手机、电脑、汽车)成本压力[6] 未来业务拓展潜力 - 英特尔已证明可混合使用台积电和自产芯片进行封装,若Panther Lake与Clearwater Forest产品成功,将吸引更多客户采用其代工服务[7] - 对低成本、低功耗芯片及地缘政治供应链多元化的需求,可能推动业务向英特尔18A、18A-P及未来14A制程节点转移[7]
英特尔CEO确认:18A工艺已进入大规模量产,为三代产品奠定基础
搜狐财经· 2025-10-24 11:01
公司战略蓝图 - 公司首席执行官在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详细阐述了客户端、服务器及晶圆代工业务的未来战略蓝图 [1] - 会议核心信息围绕新工艺节点的应用和下一代CPU产品的具体规划,明确了公司未来的技术方向与市场策略 [3] 客户端处理器 - 首款基于18A工艺的Panther Lake处理器(酷睿Ultra 3系列)将于2025年底前推出首个高端型号,并计划在CES 2026上全面揭晓,其余型号在2026年上半年陆续上市 [4] - 下一代Nova Lake产品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登场,将带来架构和软件层面的重大革新 [6] - Nova Lake预计配备高达52个核心、全新的Xe3P Arc核显,并采用新的LGA 1954插槽,目标在高端桌面市场巩固竞争力 [6] 服务器产品线 - 市场对Granite Rapids(至强6 P核)处理器的需求依然强劲 [7] - 基于18A工艺的Clearwater Forest(至强6+)和Diamond Rapids(至强7)将分别于2026年中期及之后推出 [7] - 下一代Coral Rapids处理器将重新引入同步多线程技术以提升多任务处理性能,目前产品正处于定义阶段 [9] 工艺技术与代工服务 - 18A工艺已在亚利桑那州Fab 52工厂进入大规模量产,良率进展符合预期 [10] - 18A工艺家族将支撑未来至少三代客户端和服务器产品 [10] - 性能优化的18A-P版本和更先进的14A节点也在稳步推进中 [10] - 晶圆代工服务将采取严谨的投资策略,并凭借EMIB等先进封装技术建立差异化优势 [10] GPU与AI加速器 - 公司将以年度节奏推出专为AI推理优化的GPU产品,首款代号为Crescent Island的产品采用Xe3P架构 [10] - 下一代数据中心GPU设计注重tokens/watt,基于可靠的开放软件栈,配备160GB LPDDR5x内存以满足内存密集型AI工作负载需求 [11] - 该GPU采用最新一代Xe 3P IP,具有通用GPU架构以实现有竞争力的能效比,并支持从FP4/MXP4到FP32和FP64的最广泛AI数据类型 [11]
10月10日早餐 | 商务部对多个资源实施出口管制;机器人迎密集催化
选股宝· 2025-10-10 08:04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主要指数普遍收跌,道指跌0.52%,纳指跌0.08%,标普500跌0.28% [1] - 大型科技股走势分化,苹果跌1.56%,谷歌A跌1.26%,特斯拉和微软跌幅不超过0.72% [1] - 亚马逊、英伟达和Meta逆势收涨,涨幅在1.12%至2.18%之间 [1] 人工智能与算力基础设施 - 微软预测数据中心资源紧张危机将持续到2026年 [4] - OpenAI计划进行更多类似英伟达、甲骨文和AMD的大型交易 [3] - 谷歌云推出AI平台Gemini企业版,旨在与微软、OpenAI争夺企业AI市场 [6] - 美国批准英伟达向阿联酋出售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芯片 [7] 机器人技术进展 - 美国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 AI发布第三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3" [2] - 中国云深处科技发布行业级人形机器人DR02,具备IP66级防水防尘能力,满足全天候户外作业需求 [16] - 特斯拉计划在2026年初开始生产Optimus人形机器人,目标未来5年内月产量达到10万台 [17] - 国内优必选、智元、宇树等机器人公司已获得亿元级别订单 [17] 半导体与处理器 - 英特尔公布Panther Lake处理器架构细节,这是第一款基于18A工艺的AI PC平台 [5] - 多家国产芯片公司股价创历史新高,包括灿芯股份涨20%、燕东微涨18.48%、晶合集成涨13.92% [24] - 芯原股份、华虹公司、芯联集成等芯片公司涨幅均超过10% [24][25] 有色金属市场 - 伦敦金属交易所主要有色金属集体收涨,伦铜涨1.86%,伦铝涨1.63%,伦铅涨1.4% [9] - 伦镍涨0.95%,伦锡涨1.82%,伦钴表现突出,收涨3.57% [9] - 智利国家铜业公司8月铜产量创2003年以来新低 [8] - 多家有色金属公司股价创新高,包括北方铜业、兴业银锡、洛阳钼业等涨幅达10% [25] 中国政策动态 - 商务部、海关总署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超硬材料、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实施出口管制 [11] - 工信部等三部门调整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13] - 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将遴选15个左右省份或地市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试点 [13] - 注册资本150亿元的中国聚变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13] 新能源与新材料 - 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实施出口管制,新规明确将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专用生产设备纳入管制范围 [1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墨负极材料产量达110.7万吨,同比增长36%,全球产量216.7万吨,中国占比98.5% [16] - 中国人造石墨负极产量达101万吨,同比增长37%,占石墨负极总产量的91.2% [16] - 超硬材料细分领域产销比维持高位,金刚石线材和微粉产品产销比接近100% [19] 上市公司公告 - 金力永磁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5.05亿元-5.5亿元,同比增长157%-179%,公司已成立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事业部 [20] - 广大特材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约2.48亿元,同比增加213.92%,风电齿轮箱零部件项目产能逐步释放 [20] - 鼎龙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5.01亿元至5.31亿元,同比增长33.13%-41.1%,半导体材料业务收入约15.22亿元,占总营收57% [21] - 扬杰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9.37亿元-10.04亿元,同比增长40%-50%,受益于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等领域强劲增长 [21] - TCL科技完成收购LGDCA 80%股权及LGDGZ 100%股权交易,最终收购金额110.88亿元人民币 [20] 产业投资与融资 - 天和磁材子公司拟投资8.5亿元建设高性能稀土永磁及组件、装备制造与研发项目 [22] - 天和新材料拟投资不超过5000万元建设高性能稀土永磁生产设备制造与研发项目 [22] - 四方光电拟投资6亿元建设高端传感器产业基地项目 [23] - 卫蓝新能源完成D+轮融资,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 [18] - 天兵科技完成近25亿元融资,国裕高华、东方资产等多家机构注资 [18]
科氪|英特尔Panther Lake凤凰城首秀:架构、能效与AI的三维革命,解码下一代PC核心动力
36氪· 2025-10-10 00:39
架构革新 - 采用Foveros 2.5D封装技术,将计算、图形、I/O等功能拆分为独立模块,通过硅中介层实现高速互联,数据传输延迟较传统封装降低40%,功耗减少25% [2] - 构建三级缓存体系,L1缓存容量翻倍至1MB/核,L2缓存从每核1.25MB提升至2MB,新增8MB内存侧缓存使DRAM访问延迟降低30%,数据命中率达95% [15] 核心计算性能 - Compute Tile集成最高16核CPU,包含4个P核、8个E核和4个LPE核,P核采用Cougar Cove架构,IPC较上一代提升18% [5] - E核与LPE核基于Darkmont架构,E核单核能效比Lunar Lake提升35%,LPE核专注超低功耗场景,idle状态功耗仅0.5W,整体能效比Arrow Lake提升45% [5] 内存与连接性 - 内存支持LPDDR5与DDR5双规格,LPDDR5最高支持9600 MT/s速率与96GB容量,DDR5可达7200 MT/s与128GB容量,LPDDR5能为AI推理提供每秒近150GB数据吞吐量 [15] - Platform Controller Tile集成20条PCIe通道、4个Thunderbolt 4端口及Wi-Fi 7 R2,Wi-Fi 7 R2理论传输速率达5.8Gbps,多设备并发时网络延迟控制在10ms以内 [17] GPU性能 - GPU Tile采用全新Xe3架构,提供4 Xe核心与12 Xe核心配置,12 Xe核心版本频率提升至2.8GHz,较上一代8 Xe核心提升30%,L2缓存从3MB扩充至6MB [20] - 多帧生成技术结合低延迟算法,将延迟控制在5ms以内,在游戏测试中帧率从60FPS提升至120FPS,延迟仅增加3ms [24] NPU与协同计算 - NPU算力达50 TOPS,每TOPS功耗降低35%,首次原生支持FP8精度,运行30B参数MOE模型的响应时间从2.5秒缩短至1.2秒 [25] - 通过OpenVINO框架实现CPU、GPU、NPU协同计算,在总AI算力达180 TOPS的多模态AI交互演示中,功耗仅15W [27] 产品扩展性 - 架构设计支持从轻薄本到工作站的灵活配置,轻薄本采用8核CPU+4 Xe核心GPU,TDP控制在15W,续航达18小时 [28] - 主流本配置16核CPU+8 Xe核心GPU,TDP为28W,工作站搭载16核CPU+12 Xe核心GPU,TDP提升至45W,满足专业需求 [28] 市场前景 - 产品扩展性使AI PC不再是高端专属,3000元价位轻薄本也能具备强AI算力,推动AI PC普及 [28][37] - 搭载该产品的消费级笔记本电脑将于2025年底上市,涵盖主流品牌,标志着AI PC从技术展示转向市场普及的关键拐点 [37]
英特尔不会放弃自研GPU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20 09:55
合作性质与官方声明 - 英特尔与英伟达的合作是对公司现有产品路线图的补充,而非替代 [2] - 英特尔发言人明确表示,公司将继续提供GPU产品,但未说明GPU的具体类型和设计者 [2][3] - 英伟达对英特尔进行了50亿美元的投资,并计划向英特尔供应RTX图形芯片,用于英特尔的CPU [2] 对英特尔产品路线图的潜在影响 - 合作可能改写英特尔在笔记本电脑芯片领域的移动路线图,因为RTX芯片提供了额外功能 [2] - 合作威胁到英特尔Arc图形核心的持续开发,包括独立的GPU和集成芯片 [2] - 公司的公开路线图显示,"Panther Lake"处理器将于2025年秋季首次亮相,并可能于2026年初出货;"Nova Lake"移动处理器计划于2026年末发布,2027年初应用于笔记本电脑 [5] - 与英伟达的合作成果将是附加的,可能在现有产品线中增加面向消费者、游戏、创作者和企业市场的高端版本或选项 [5] 市场背景与内部变动 - 根据最新的Steam硬件调查,英特尔在GPU市场的份额为7.9% [4] - 若RTX芯片组在移动设备中普及,可能蚕食英特尔现有的市场份额 [4] - 英特尔在过去一年经历了大幅裁员、重新关注盈利能力、首席执行官变更以及产品部门负责人更迭等重大内部变动 [3] - 新任首席执行官要求所有新产品的毛利率必须达到50% [3] 合作细节与未来展望 - 英特尔与英伟达已就合作筹备了约一年时间 [6] - 短期内预计不会获得太多关于未来产品的具体信息 [6]
宏碁挺英特尔 NB处理器 Panther Lake 18A 制程量产能力受瞩目
经济日报· 2025-09-04 07:13
产品发布与技术创新 - 宏碁成为首家宣布开发英特尔Panther Lake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品牌 该处理器采用英特尔18A制程生产 总算力达180TOPS [1] - 宏碁推出Swift 16 AI超薄笔记本电脑 16英寸机身重量不足1公斤 配备大触控板 为品牌首款16英寸超薄机型 [1] - 英特尔Panther Lake处理器预计2025年底量产 2026年初大量上市 其特点为算力提升且功耗降低 [1] 产业链与生产策略 - 英特尔因18A制程良率问题 将Lunar Lake笔电处理器及Arrow Lake桌机处理器委托台积电代工 但Panther Lake将回归英特尔自有工厂生产 [1] - 外界关注Panther Lake采用18A制程后的量产时间表能否按规划推进 [1] 人工智能生态合作 - 英特尔推出AI Assistant Builder解决方案 支持用户离线使用定制化AI助理 宏碁 华硕和三星成为其合作伙伴 [2] - 英特尔通过与硬件伙伴合作定义AI Assistant Builder 开发AI模型入口平台MCP 旨在加速生成式AI和AI代理在PC端的落地应用 [2]
英特尔大跳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22:58
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高开,道指涨0.18%,纳指涨0.04%,标普500指数涨0.12% [1] - 英特尔股价盘后下跌约3.7%,创4月以来最大跌幅,盘中一度大跌9% [1][2] 财务数据 - 2025财年Q2营收129亿美元,同比持平,小幅超预期 [2] - 净亏损扩大至29亿美元(去年同期亏损16亿美元),主要受19亿美元重组成本、8亿美元资产减值及2亿美元一次性费用拖累 [2] - 重组导致每股收益减少0.45美元,资产减值和一次性费用合计减少每股收益0.23美元 [2] 战略调整 - 裁员约15%,年底员工总数降至7.5万人,已精简50%管理层 [2][3] - 退出德国/波兰项目,整合哥斯达黎加封装测试业务至越南/马来西亚 [3] - 放缓俄亥俄州工厂建设,2025年资本性支出控制在180亿美元 [3] - 组织架构重组:合并网络与边缘事业部(NEX)至客户端计算(CCG)和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事业部(DCAI) [5] 业务表现 - 客户端计算事业部营收79亿美元(下降3%),数据中心与AI事业部营收39亿美元(增长4%) [5] - 代工业务营收44亿美元(增长3%),其他业务营收11亿美元(上升20%) [5] - 推出三款至强6系列处理器,其中至强6776P将用于英伟达DGX B300 AI加速系统 [5] 技术进展 - Intel 18A制程启动量产,Panther Lake处理器将于年内推出,更多SKU计划2026年上市 [7] - 聚焦Intel 18A/18A-P制程技术,称其为"未来十年关键技术支柱" [7] 竞争格局 - 市值990亿美元,远落后于英伟达(4万亿美元)和AMD [7] - 面临AMD在高性能计算、台积电在代工市场的竞争压力 [7] 未来展望 - Q3营收指引126-136亿美元,GAAP每股亏损0.24美元,非GAAP目标盈亏平衡 [8] - 战略聚焦三大领域:代工业务财务纪律、重振x86生态、优化AI战略 [6]
英特尔二季度财报:收入超预期亏损扩大,CEO大刀阔斧精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20:29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二季度营收129亿美元,同比持平,小幅超出市场预期 [1] - 净亏损扩大至29亿美元,去年同期亏损16亿美元 [1] - 重组相关支出19亿美元,带来每股收益减少0.45美元 [1] - 资产减值费用8亿美元及一次性期间费用2亿美元,导致每股收益减少0.23美元 [1] - 财报发布后股价盘后下跌约3.7% [1] 组织精简与成本控制 - 计划缩减约15%员工总数,年底全球员工数降至约7.5万人 [1] - 第二季度已完成大部分人员调整,精简约50%管理级 [1] - 不再推进德国和波兰项目 [2] - 将哥斯达黎加封装测试业务整合至越南和马来西亚 [2] - 放缓俄亥俄州工厂建设速度 [2] - 2025年总资本性支出控制在180亿美元 [2] 业务重组与战略调整 - 新任CEO陈立武大幅重塑公司战略 [3] - 将网络与边缘事业部并入客户端计算事业部和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事业部 [3] - 资源聚焦三个关键领域:代工业务、x86生态、AI战略 [4] - 重点推进Intel 18A制程大规模量产 [5] - Intel 18A制程晶圆量产已在亚利桑那州工厂启动 [6] - 首款采用Intel 18A制程的Panther Lake处理器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 [6] 业务表现 - 客户端计算事业部营收79亿美元,下降3% [3] - 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事业部营收39亿美元,增长4% [3] - 代工营收44亿美元,增长3% [3] - 其他业务营收11亿美元,上升20% [3] - 推出三款至强6系列处理器新品 [3] - 至强6776P处理器将应用于英伟达AI加速系统DGX B300 [3] 行业竞争格局 - 面临AMD、英伟达等企业激烈竞争 [4]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科技公司 [6] - AMD在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市场领先 [6] - 台积电主导全球先进制程代工市场 [6] - 英特尔当前市值约990亿美元 [6]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26亿至136亿美元 [6] - GAAP准则下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24美元 [6] - 非GAAP口径下每股收益预计为0.00美元 [6] - 盈亏平衡取决于全球AI需求、重组效率及核心产品线市场检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