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搜索文档
京东CEO许冉再谈外卖价格战:过度竞争将扰乱行业价格体系
第一财经· 2025-08-14 22:37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收入为3567亿元 同比增加22.4% [2] - 第二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62亿元 同比下滑50.8% [2] - 用户增长势头强劲 季度购买用户数量和用户购买频次同比增速均超过50% [3] 外卖业务战略 - 行业竞争自7月以来加剧 过度竞争行为未产生模式创新和增量价值 扰乱行业价格体系并给商家带来困扰 [2] - 公司主要精力集中在完善平台系统 提升用户、商家和骑手体验 [2] - 外卖业务与核心电商业务产生协同价值 带来明显流量和用户增长 用户活跃度和购物频次大幅提升 [2] - 外卖用户的核心电商品类购买转化率持续提升 尤其在商超品类产生大量交叉购买 [2] - 外卖和零售领域的市场投放及营销费用有协同空间 团队整体权衡不同渠道投放以提升营销效率和用户体验 [3] 盈利与投资策略 - 短期利润率可能因行业竞争和业务投入节奏出现波动 [4] - 前期投入布局短期内可能影响集团利润率 但长期将转化为新增长驱动力并产生更大利润空间 [4] - 国际业务聚焦供应链能力 坚持本地化策略 包括建立本地团队、采用本地采购和发货方式 [4] - 收购CECONOMY因其在欧洲市场的品牌力、供应链能力和市场地位具有价值 线上电商运营和技术能力可相互补充 [4]
大基金年内减持8只芯片股 一期占7家、投资回收加速
第一财经· 2025-08-14 22:04
大基金减持动态 - 8月以来大基金一期和二期加速减持半导体上市公司 年内计划或已减持8家 其中7家为一期减持 1家为二期减持 [1] - 被减持公司包括佰维存储 安路科技 燕东微 通富微电 泰凌微 盛科通信 华大九天 德邦科技 [1] - 减持呈现"一期加速退出成熟领域 二期三期接力布局战略核心环节"的运作逻辑 [1] 近期减持详情 - 佰维存储:大基金二期首次减持 拟减持922.53万股(2%) 按66.66元/股计算约6.15亿元 [2] - 安路科技:大基金一期启动年内第二轮减持 拟减持400.85万股(1%) 按30.15元/股计算约1.21亿元 [2] - 德邦科技:大基金一期拟减持426.72万股(3%) 预计套现1.78亿元 [3] 其他股东减持情况 - 安路科技一致行动人股东拟合计减持400.85万股(1%) 金额1.21亿元 [3] - 士兰微及其子公司拟合计减持400.85万股(1%) 金额1.21亿元 [3] - 深圳思齐资本拟减持100万股 金额3015万元 [3] 大基金运作情况 - 大基金一期成立于2014年 重点投资晶圆制造 设计 封测和装备材料 2020年进入回收期 [4] - 大基金二期2019年成立 已进入回收阶段 三期2024年成立 注册资本3440亿元 聚焦设备 材料 先进制造等关键环节 [4] 其他公司减持进展 - 燕东微:8月1-13日减持116.5万股 金额2328.83万元 持股比例降至6.99% [5] - 盛科通信:拟减持1230万股(3%) 金额约8.52亿元 8月18日开始 [5] - 华大九天:8月11日启动减持 拟减持271.47万股(0.5%) 金额约3.03亿元 [5] - 通富微电:已完成减持2831.84万股(74.64%) 套现7.36亿元 [6] - 赛微电子:2024年12月20日以来累计减持773.37万股(1.06%) [6]
大基金年内减持8只芯片股,一期占7家、投资回收加速
第一财经· 2025-08-14 21:49
大基金减持动态 - 8月以来大基金加速减持半导体上市公司 涉及佰维存储 安路科技 燕东微等8家企业 其中佰维存储是大基金二期减持 其余均为大基金一期减持 [1] - 大基金一期年内减持计划覆盖通富微电 泰凌微 盛科通信 华大九天 德邦科技等企业 部分减持已过半 如通富微电减持比例超70% 金额逾7亿元 [1] - 大基金运作逻辑呈现"一期加速退出成熟领域 二期三期接力布局战略核心环节"的特点 [1] 具体公司减持细节 佰维存储 - 大基金二期首次减持佰维存储 拟减持922 53万股(占总股本2%) 按公告日收盘价66 66元/股计算 减持金额约6 15亿元 [2] - 大基金二期为佰维存储第二大股东 截至二季度末持股3688 5万股(占比8%) [2] 安路科技 - 大基金一期启动年内第二轮减持 拟减持不超过400 85万股(占比1%) 按30 15元/股计算金额约1 21亿元 此前首轮减持套现1 09亿元 [2] - 其他股东同步减持 包括一致行动人上海安芯等拟减持400 85万股(1%) 士兰微系股东拟减持400 85万股(1%) 思齐资本拟减持100万股(套现3015万元) [3] 德邦科技 - 大基金一期5-6月已减持426 72万股(套现1 65亿元) 8月拟再减持不超过426 72万股(占比3%) 预计套现1 78亿元 [3] 燕东微 - 大基金一期8月1-13日减持116 5万股(持股比例从7 07%降至6 99%) 按均价19 99元/股计算套现2328 83万元 [5] - 2-3月已完成减持1199 1万股 总额2 53亿元 [5] 其他企业减持规模 - 盛科通信拟被减持1230万股(3%) 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金额约8 52亿元 为2024年四季度以来第二次减持 [5] - 华大九天拟减持271 47万股(0 5%) 按最新收盘价计算金额约3 03亿元 [5] - 通富微电减持计划已完成74 64%(2831 84万股) 按均价25 98元/股计算套现7 36亿元 [6] 大基金运作背景 - 大基金一期(2014年成立)聚焦晶圆制造 设计 封测和装备材料 2020年进入回收期 目前为第五年 [4] - 大基金二期(2019年成立)已进入回收阶段 三期(2024年成立)注册资本3440亿元 重点投向半导体设备 材料 先进制造等关键环节 [4]
转折点或在阿拉斯加:4年来俄美领导人首次会晤,有哪些看点?
第一财经· 2025-08-14 21:49
美俄领导人会晤背景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举行会晤 这是美俄领导人4年来首次线下会晤 普京10年来首次踏上美国领土 [2] - 会晤地点阿拉斯加是美国与俄罗斯地理上最接近的州 两地通过白令海峡相连 最窄处仅约88公里 阿拉斯加占美国总面积20% [4] 核心议题:俄乌冲突政治解决 - 乌克兰危机的长期和平解决方案是双方会晤的主要议题 特朗普表示如果普京不接受俄乌停火提议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 [2] - 会晤后特朗普希望"最终"安排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普京会晤 必要时可举行美俄乌三方会晤 [2] - 美俄双方难以通过一次会晤达成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最终决议 但可能就政治解决俄乌冲突达成基本共识以推进和谈 [7] - 领土问题是结束俄乌冲突的"关键要素" 为达成协议俄乌都需要作出妥协 但乌克兰宪法明确反对领土割让 [7] - 俄乌冲突已持续三年多 双方陷入消耗战 俄罗斯每推进一步都付出巨大人员、经济和外交代价 乌克兰主要依赖外部援助 [11] 核心议题:对俄制裁与美俄关系 - 解除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是此次会晤的核心议题之一 俄方将寻求取消美国对俄经济制裁 [6] - 特朗普与普京会晤地点选在美国被视为美方向俄罗斯"赠送"的外交大礼 表明对俄罗斯制裁已松动甚至被削弱 [5] - 俄罗斯与美国有可能在战略稳定、军控等共同关心问题领域开展对话 推动俄美关系正常化 [9] 欧洲角色与立场 - 欧洲国家明确要求任何乌克兰危机外交解决方案必须保护欧洲和乌克兰的重大安全利益 强调没有乌克兰参与就无法决定其和平之路 [10] - 欧洲各国向美国表明立场 即应首先实现停火 领土交换应相互进行 [10] - 特朗普表示会谈仅限美俄乌三国领导人参与 不会包括任何欧洲国家代表 此举将欧洲"拒之门外" [10] - 欧洲面临继续援助乌克兰的民意反弹 如果通过外交途径实现停火对各方都是一种解脱 [11] 会晤预期与意义 - 此次会晤是"试探性会晤" 结果"或好或坏" 但相信双方会进行"建设性对话" [2] - 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方案 不指望一次会晤能解决所有尖锐问题 但双方能见面是最好的结果 [4] - 如果能在俄乌停火问题上达成框架性共识 将为后续美俄会晤、俄乌领导人见面及美俄乌三方会谈创造有利条件 [4]
美股巨头升势如潮,A股连涨让海外交易台也“动了心”
第一财经· 2025-08-14 21:49
在13日高盛交易台,A股是资金流入第二大的市场。 近阶段"中美股市齐升",让全球交易员都普遍惊叹。 一边是美股突破历史新高、科技七巨头"富可敌国";另一边,A股已经默默逼近3700点大关,在截至8 月13日的过去8个交易日里涨了6天,充裕的资金、宽松的流动性叠加"反内卷"带来的盈利提升预期,使 得这波行情更为持久。 高盛交易台交易员在本周盘中特地给客户发出"中国——你现在注意到了吗?"(China——are you paying attention now?)的交易笔记称:在关于美国市场突破历史新高的各种喧嚣中,你有没有留意中国 发生了什么? 在13日的现金交易台,A股是资金流入第二大的市场(港股开始被净卖出)。近一年来,高盛对中国股 市持超配观点,但国际长线资金的配置始终处于历史低位。近期持续的升势会否驱动更多国际资金涌 入? 美股科技巨头领跑、中小票补涨 美国降息预期刺激全球股市继续高歌猛进,周三(8月13日),标普500和纳斯达克连续两天创下历史新 高。 美股的上涨令交易员既兴奋又恐慌,从4月开始的这波反弹幅度之大、速度之快令人始料未及,而且涨 幅主要由科技巨头拉动,盈利的超预期增长是上涨的驱动力。然而 ...
一财社论:以“两贴息”夯实消费支点,以保障体系打造消费安全垫
第一财经· 2025-08-14 21:49
要让政策真正有效落地,需营造增加市场需求弹性的消费场景。 惠民生、促消费再添"国补"新工具。 12日,四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 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两贴息"政策作为中央层面首次实施的新"国补"措施,反映决策层 正在通过强化财政和金融联动,推进消费增长的战略布局,坚定中国发展模式转型的信心,是经济补短 板和强化发展自主可控逻辑的重要举措。 决策层用不断进取的实际行动,探索最大化公共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为此,"两贴息"政策推进的意义 并不完全在于市场实效,也在于政策积极有为的试错本身,为探寻经济的发展边界提供更多努力。 7月金融数据还显示,实体信贷需求不足,票据冲量正在撑起新增信贷,企业新增贷款同比少增,尤其 是中长期贷款减少2600亿元,同比多减3900亿元等。这些数据其实是市场主体微观动机的汇聚。 二是损失规避效应引发的居民避险行为。数据显示,前七个月住户存款增加9.66万亿元,新增存款同比 增速高于GDP增速,这反映居民正在将更多可支配收入以预防性储蓄形式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两贴息"政策的有效落实,不仅倚重12日发布的两个实施方案, ...
往越野车上装辅助驾驶 能为坦克带来多少新销量?
第一财经· 2025-08-14 21:37
产品策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最初对越野车搭载智能驾驶持怀疑态度 后转向以提升驾驶体验为核心的产品策略 [2] - 全新坦克500系列推出两款智享版车型 成为首款搭载第三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越野车 采用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的传感器方案 [2] - 为应对市场竞争 公司在坦克500上增加用户高度关注的智能化配置及舒适性功能 反映"可以不用但必须有"的消费心理 [3] 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坦克品牌在越野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上半年销量前五车型中占据三席 其中坦克300系列以4万辆销量居首 [2]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坦克品牌上半年销量同比下滑10.7% 累计销售10.4万辆 [2] - 数据显示75%越野车用户中仅3%为专业玩家 表明大众化市场存在巨大开发潜力 [3] 技术开发挑战 - 越野车智能驾驶开发周期为普通车型两倍 因车身姿态变化大需重新采集数据并重构模型 [3] - 开发成本显著高于普通车型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需完全重做 场地测试比蓝山车型多五轮 [3] - Hi4-T动力系统因传统变速箱导致动力曲线非线性 大幅增加控制标定工作量 部分后续车型项目因此推迟 [3]
兆威机电:拟使用不超1亿美元在泰国投资新建生产基地
第一财经· 2025-08-14 21:29
公司海外投资计划 - 公司计划在泰国投资新建生产基地,投资金额不超过10000万美元 [1] - 投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 [1] - 投资内容包括新设公司、基建项目、购建固定资产等 [1] - 实际投资金额需经国内及泰国当地主管部门批准 [1] 公司决策流程 - 该投资计划于2025年8月14日经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全票审议通过 [1] - 投资目的是基于业务发展及海外生产基地布局需要 [1]
7月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居民存款入市信号增强
第一财经· 2025-08-14 21:28
非银存款和居民存款的"一增一减",可能意味着居民存款正在进入资本市场。 7月金融数据中,非银存款大幅多增,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8月13日发布的数据,7月人民币存款增加5000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其中住户 存款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如何看待非银存款大幅多增?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多位人士均表示,7月非银存款大增,反映出居民存 款向金融产品转移的趋势,"可能受近期股市'慢牛'行情影响,居民存款搬家现象显现"。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资本市场回暖与利率下行共同驱动居民存款搬家,进而带动非银存款 高增,形成居民存款和非银存款的"跷跷板效应"。而股市交易量维持高位,也使得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 增长,对非银存款形成支撑。 不过,王青还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状态,影响居民定期存款向房企活期存款转移,是M1 增速仍然偏低的主要原因。 大量定存到期,入市预期升温 非银存款多增,活化程度提升 数据显示,7月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与之相对应,7月居民存款净减少1.1万 亿元,同比多减近0.8万亿元 ...
8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市场预期MLF也将加量续作
第一财经· 2025-08-14 19:49
央行流动性操作分析 - 央行8月15日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利率招标采用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1] - 8月累计开展1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含8日7000亿3个月期),超额续作3000亿元 [1] - 操作实现对冲当月到期9000亿逆回购(4000亿3个月期+5000亿6个月期)并形成净投放 [1] 政策意图解读 - 操作目的包括配合政府债券发行高峰、缓解存单到期压力、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1] - 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强化逆周期调节并推动宽信用进程 [1] - 市场预期3000亿元MLF到期后央行可能加量续作 [1] 市场影响与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指出8月逆回购净投放规模显著高于6-7月(各2000亿元),释放宽松政策信号 [2] - 东方金诚认为操作节奏与政府债发行高峰、存单到期规模大等市场环境直接相关 [2] - 尽管7月信贷出现负值,市场对8月信贷恢复正值存在预期 [2] 后续政策展望 - 短期内降准和恢复国债买卖概率较低,央行倾向使用MLF和逆回购维持流动性 [2] - 预计8月资金面将保持稳定充裕,不会延续7月下旬的收紧趋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