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搜索文档
经济增长乏力,能源成本上涨,德国针对“贴补”工业用电意见不一
环球时报· 2025-07-08 06:39
德国工业电价补贴政策 政策内容 - 德国计划将符合电价补贴条件的企业数量从350家扩大至2200家,预计投入约40亿欧元 [1] - 补贴措施将在3年内承担企业最高达50%的电费支出,重点支持化工、玻璃和塑料行业 [2] - 该政策依据欧盟新国家援助框架,允许成员国补贴工业企业最高达50%的电费成本以助其脱碳 [2] 行业影响 - 德国化工行业对欧盟电力补贴新政策表示欢迎,但认为力度不足,呼吁更多"快速便捷"的纾困措施 [3] - 能源密集型化工行业的商业情绪显著改善,商业景气指数从5月的-5.4点升至6月的+9.5点,创三年半新高 [3] - 持续经济危机导致德国工业一年内损失超过10万个工作岗位 [3] 争议与分歧 - 电力公司警告新规将削弱签订长期可再生能源合同的动力 [4] - 批评者认为政策偏向大型工业企业,忽视普通消费者和小企业需求 [4] - 德国手工业协会称政策将"重创中小企业",工商大会接到众多企业愤怒来电 [4] 电价现状 - 德国第一季度平均电价为每千瓦时38欧分,全球排名第5 [5] - 家庭用户电力税为每千瓦时2.05欧分,工业企业为1.54欧分,远高于欧洲最低标准(家庭0.1欧分、制造商0.05欧分) [6] 财政影响 - 德国联邦赤字预计从2023年的330亿欧元增至2024年的820亿欧元,2029年或达1260亿欧元 [6]
目光转向新兴领域,助力本国经济转型,海湾资金为何加速“向东看”?
环球时报· 2025-07-08 06:32
海湾国家资本转向中国市场 - 5月中国市场迎来逾330亿美元跨境资金净流入 主要来自海湾国家投资者 [1] -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规模达4万亿美元 显著提升对中国股票 债券等金融资产配置比重 [1][2] - 海湾资本从"看西方"转向"向东方" 背后考量包括美国政策不可预测性上升 经济增速放缓 科技限制趋紧 [2] 促使转变的三件关键事件 - 2018年美国成为石油净出口国 从中东油气最大买家变成竞争对手 改变全球能源市场格局 [2] - 全球南方国家普遍渴望和平稳定与发展 日益认同中国和平发展理念 [2] - 中东需要推动经济转型 中国既是油气买家 又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2] 投资领域差异 - 对美投资集中于金融资产 科技股和房地产 侧重资本安全与稳健回报 [3] - 对中国投资聚焦新能源 制造业与基础设施 更注重产业协同与长期合作 [3][4] - 典型案例包括中沙吉赞产业园 阿联酋马斯达尔与中国清洁能源企业合作项目 [4] 四大重点投资领域 - 高科技与数字经济 如AI 云计算和5G [4] - 新能源与绿色产业 包括光伏 电动汽车和氢能 [4] - 制造业与基础设施 通过产业园区和物流枢纽建设引入中国经验 [4] - 文化与教育合作逐步升温 增强长期合作基础 [4] 具体投资案例 - 沙特阿美收购浙江荣盛石化10%股份 参与下游化工体系建设 [4] - 沙特"繁荣7"基金 阿联酋G42投资中国AI 新能源与半导体产业 [4] - 科威特投资局承诺投资5亿美元 成为宁德时代香港IPO基石投资者 [4] 经济转型背景 - 全球能源结构变化迫使海湾国家进行"去石油化"转型 [5] - 沙特主权基金80%投向本国经济转型领域 [5] - 阿布扎比建立全球首所AI研究院校 迪拜对标香港 卡塔尔瞄准区域旅游中心 [5] 未来合作方向 - 电动汽车领域合作潜力大 中国占据主导地位 [6] - 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主导 [6] - 需要加强制度化安排 如设立联合研究院 推动绿色金融合作框架 [7]
美媒:NASA经费被削减,美国正在扼杀寻找外星生命的希望
环球时报· 2025-07-08 06:26
NASA经费削减影响 - 美国2026年预算方案将NASA经费削减近1/4 考虑通胀后经费水平与1961年持平 被美国行星协会称为"灭绝性事件" [1] - NASA科学任务理事会经费被削减近50% 对未来探索外星生命等伟大发现构成严重威胁 [3] - "宜居世界天文台"项目开发预算被削减80% 从2024年1700万美元降至2026年仅300万美元 [3] NASA项目受影响情况 - NASA将被迫放弃19项正在进行的任务 包括朱诺号无人太空船和"新视野号"探测器 [4] - 两项有望将人类送往金星的任务预算被砍掉 [4] - "宜居世界天文台"项目可能无法完成 该望远镜原计划2040年发射 用于寻找数光年外行星上的外星生命 [3][4] NASA技术能力面临挑战 - 预算削减可能导致NASA1/3高科技员工失业 失去数十年核心技术经验 [5] - 科学家可能流向其他国家或提前退休 影响NASA未来几十年发展 [5] - 维护国际空间站 搜寻毁灭性小行星等现有职责履行面临困难 [2] 太空科学领域成就 - 科学任务理事会曾打造哈勃望远镜 詹姆斯·韦布望远镜等突破性仪器 [3] - 这些仪器拍摄了3亿光年外星系碰撞 记录恒星生命周期和星云图像 [3] - 太空科学为维护美国国家强大 繁荣和赢得世界尊重做出巨大贡献 [5]
墨西哥媒体:“熊猫时代”为墨西哥增添绚烂色彩
环球时报· 2025-07-08 06:26
墨西哥熊猫传奇 - 墨西哥查普特佩克动物园近日庆祝大熊猫欣欣35岁生日,它是拉美"熊猫时代"的重要标志 [1] - 目前全球仅约20个国家拥有大熊猫,墨西哥自1975年起通过外交赠予获得首对大熊猫"贝贝"和"迎迎" [1] - "贝贝"和"迎迎"在墨西哥期间创造了海外自然繁殖奇迹,共孕育7只幼崽其中4只存活至成年 [1] 熊猫家族谱系 - "托惠"是第一只在海外出生并成功存活的熊猫,由"贝贝"和"迎迎"自然繁殖 [1] - "托惠"与伦敦动物园熊猫"恰恰"自然受孕诞下当前明星熊猫"欣欣" [1] - "贝贝"和"迎迎"其他后代均未繁殖,"双双"保持35岁长寿纪录后被"欣欣"打破 [2] 墨西哥熊猫现状 - "欣欣"是墨西哥50年熊猫传奇的最后一只大熊猫 [2] - 尽管采用半人工干预手段,"欣欣"未能成功受孕 [2] - 墨西哥拥有丰富的大熊猫饲养繁殖经验,未来可能通过外交途径租借新熊猫 [2] 文化影响 - 大熊猫"托惠"曾在各国社交媒体走红,甚至有人为其创作歌曲 [1] - 大熊猫为墨西哥文化增添绚烂色彩,成为该国重要文化符号 [2] - 墨西哥人将永远铭记持续50年的"熊猫时代" [2]
英媒:爱尔兰兴起奢华古堡婚礼
环球时报· 2025-07-08 06:26
行业趋势 - 爱尔兰豪华婚庆行业持续升温 坐拥丰富庄园和古堡资源的新场地优势吸引全球新人 [1] - 个性化定制需求显著增长 从布景设计到沉浸式体验的全流程高端服务成为主流 [1][2] - 社交媒体传播效应推动行业升级 新人通过平台获取灵感后更愿投入高预算实现创意 [2] 市场规模 - 单场顶级婚礼预算达300-500万欧元 基础版豪华婚礼开销普遍突破百万欧元门槛 [1] - 玻璃天幕等定制设施造价25万欧元起 鲜花布置等基础项目最低预算7.5万欧元 [1] - 明星演出等增值服务报价100-200万欧元 媒体团队等配套服务成本同步攀升 [2] 服务特征 - 筹备周期长达18-24个月 复杂程度超过影视制作 涉及物流协调与多环节定制 [1] - 全天候娱乐项目成为标配 包含猎鹰表演/网球活动/现场绘画等多元化体验设计 [2] - 新娘造型趋向系列化 单场婚礼更换多套高定礼服与发型已成行业新常态 [2] 消费行为 - 美国等国际客户占比提升 案例显示纽约情侣选择爱尔兰庄园举办三天庆典 [1] - 宾客体验成为核心考量 下午茶/野餐等环节设计强化活动记忆点 [2] - 社交媒体展示需求驱动消费 新人通过内容创作团队记录专属时刻 [2]
英媒:你愿意花19美元买一颗网红草莓吗?
环球时报· 2025-07-08 06:26
高端水果市场趋势 - 美国市场出现"水果奢侈品"潮流 一盒6颗日本品种"Omakase"草莓售价14美元 是沃尔玛同类产品价格的3倍 [1] - 日本"红宝石罗曼"葡萄2016年拍卖记录显示单颗价格达350美元 哥斯达黎加菠萝在美国售价395美元 [1] - 洛杉矶高端超市销售单颗19美元的日本草莓 皇冠蜜瓜单个售价达数百美元 [2] 主要参与者与产品 - 初创公司Oishii通过精准控制生长环境培育高价草莓 利用网红营销在社交平台走红 [2] - 东京水果供应商2023年起出口高端水果 价格区间从128美元/盒柿子到780美元/盒草莓礼盒 [2] 市场驱动因素 - 社交媒体传播与美食文化推动高端水果需求 美国消费者开始重新评估水果价值 [1][2] - 历史背景显示水果作为奢侈品具有传统 菠萝曾是英国贵族象征 亚洲国家长期存在精品水果礼品文化 [1] 行业挑战 - 跨境运输成本 关税政策及气候不可控性影响高端水果供应链 [2] - Oishii公司通过科技手段规避天气与运输风险 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2]
联邦裁员或有影响,气象预警遭到审视,美得州洪灾引一连串质疑
环球时报· 2025-07-08 06:19
洪水灾害影响 - 得州中部洪水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41人失踪,成为美国过去100年来"最致命"洪水之一 [1] - 瓜达卢佩河水位达到有记录以来第二高,45分钟内上涨8米,克尔县官员称45年未见如此高洪水 [1] - "神秘营"夏令营遭受严重破坏,洪水来袭时有约750名儿童,至少10名女孩和1名辅导员失踪,克尔县已有28名儿童丧生 [2] 救援与应对措施 - 特朗普签署得州重大灾难声明,FEMA启动紧急状态并设立7个避难所提供水和食物 [2] - 美国海岸警卫队已进行230次救援,派出两架直升机协助疏散,佛罗里达州派出3支救援队 [2] - 联邦政府裁减NOAA及NWS预算和员工引发质疑,今年早些时候近600名员工离职,虽已招聘100多人但仍存在关键职位空缺 [7] 预警与责任争议 - NWS称上周四已为得州官员举行简报会并发布洪水监测预警,但得州官员认为报告未准确预测暴雨威力 [3] - 《华盛顿邮报》指出危及生命的洪水警报直到4日凌晨才发布,NOAA称暴洪前3小时已发布警报但接收范围存疑 [4] - 克尔县未安装户外天气警报器,NWS与地方官员的协调性引发争议 [6] 政府回应 - 特朗普否认联邦裁员影响救灾,称洪灾是"百年一遇"且无人预见,表示不会重新聘用离职气象学家 [8] - 白宫发言人指责将悲剧政治化"可耻且令人厌恶",称NWS已履行职责 [9] - 特朗普曾表示年内逐步解散FEMA,被问及时未直接回应 [8]
右翼阵营表达担忧,或遭两党联合打压,白宫对马斯克成立“美国党”保持沉默
环球时报· 2025-07-07 07:03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的政治动向 - 马斯克在X平台宣布成立"美国党",目标是在2026年中期选举中获得2-3个参议院席位和8-10个众议院席位,以影响争议性法案的投票[1] - 马斯克发起网络调查显示65.4%参与者支持成立新党(124.9万投票者中支持率达2:1),称美国"正因浪费和贪污而破产"[1] - "美国党"将采用伊巴密浓达战术,高度集中争夺关键席位以扭转政治平衡,而非全面铺开[2] 各方反应与支持情况 - 保守派担忧新党会分流右翼选票(如评论员法拉什警告这将给左翼更易掌权之路),部分人建议马斯克应改革共和党而非另立新党[2] - 特斯拉投资者Azoria Partners CEO菲什巴克公开反对,称此举破坏股东信心并要求董事会评估马斯克政治野心与公司义务的兼容性[2] - 意外获得马克·库班和安东尼·斯卡拉穆奇支持(两人均为哈里斯支持者)[3] - "量化洞见"民调显示14%选民"很可能"支持新党,26%"有一定可能"支持,合计潜在支持率达40%(样本量1000人,误差率3%)[5] 法律与执行挑战 - 美国50州对政党认证有不同法律障碍,新生政党需收集大量签名并达到得票门槛,过程可能耗时数年[4] - 专家卡佩尔指出州法律普遍偏向两党制,建立全国性政党面临系统性阻挠,但局部选票突破仍有可能[4] - 马斯克因出生地问题无法竞选总统,未透露政党领导人选,但计划召开"首次代表大会"[4] 战略定位与影响评估 - 媒体分析"美国党"可能采取"造王者"策略,通过争夺关键摇摆席位(如参议院1/3改选席和众议院全部435席)而非全面获胜来影响权力平衡[5] - CNBC认为作为世界首富的马斯克参与政治可能对中期选举产生决定性影响,但《纽约时报》指出该计划目前仍属概念性阶段[3] - 专家评估创建新党"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克服两党联合打压和选民惯性[3][4]
关税谈判进入倒计时,多个关键领域陷僵局,印度威胁对美实施报复性关税
环球时报· 2025-07-07 06:56
印度对美贸易政策 - 印度政府向WTO提议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作为对美国提高印度产汽车及零部件关税的回应 但未具体说明税率和商品范围 [1] - 印度拟对美征收等额关税 总额达7.25亿美元 以回应美国对印度28.9亿美元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征收25%关税的影响 [2] - 印度表示保留撤回或修改报复性关税的权利 视华盛顿反应而定 此举可能为谈判策略 [2] 印美贸易谈判进展 - 印美力争在7月9日"对等关税"暂缓期结束前敲定临时贸易协定 但印度拒绝仓促达成协议 强调基于实力谈判和互利互惠 [2] - 双方在农业和汽车领域仍存在未解决问题 印度代表团已结束华盛顿谈判返回 [2] - 印度愿意降低部分关税缓解贸易紧张 但抵制美国要求开放农业和乳制品行业 这些领域对印度农村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和经济价值 [3] 印度农业保护立场 - 印度从未在以往贸易协定中开放乳制品行业 因担忧补贴美国进口产品打压本国小农户生计 [3] - 削减美国农产品关税可能损害印度粮食安全 使7亿农村人口面临廉价进口产品和价格波动风险 [3] - 印度农业部长明确表示不会在核心利益上妥协 谈判将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 坚持"国家优先"宗旨 [3]
恐龙逼真但剧情套路,《侏罗纪世界:重生》票房超预期
环球时报· 2025-07-07 06:56
票房表现 - 《侏罗纪世界:重生》北美首周票房初报1.4亿美元,全球票房或达3.1亿美元 [1] - 上映次日北美票房达2500万美元,周末3天票房初报8540万美元,高于预期 [3] - 全球首周开画票房3.1亿美元,创该系列历史第二高,仅次于《我的世界大电影》 [3] - 中国市场票房达2.5亿元人民币,仅次于北美市场 [3] 上映策略与市场反应 - 选择非周末上映以协调美国假期档期 [3] - 尽管业内担心观众分流,但侏罗纪IP的市场号召力依然强劲 [3] - 影片在中国市场持续蝉联票房冠军 [3] 影片制作与IP历史 - 该片是侏罗纪系列第7部作品,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 [3] - 安培林电影公司联合出品,包含致敬前作及《E.T.外星人》的元素 [3] - 首部《侏罗纪公园》1993年上映后掀起全球恐龙热 [4] - 系列最佳票房为《侏罗纪世界》16亿美元,《侏罗纪世界2》13亿美元 [4] - 考虑通胀因素后,《侏罗纪公园》11亿美元票房仍是系列巅峰 [4] 口碑评价 - 烂番茄媒体新鲜度51%,观众爆米花指数72% [3] - 豆瓣评分6.2,观众认为特效出色但剧情套路 [3] - 《今日美国报》评价该片水准在系列中段位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