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零部件

搜索文档
美欧贸易协议:美国酿制苦酒 欧盟无奈下咽(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6 05:29
美欧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对欧盟输美产品征收15%关税 已于8月7日生效 [1] - 欧盟将对美国取消所有工业产品关税 并增加6000亿美元投资 [1] - 欧盟承诺未来3年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和军事装备 [1][6] - 2024年美国对欧盟货物贸易逆差达2356亿美元 主要出口产品为药品、汽车零部件和工业化学品 [1]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欧盟15%关税税率远高于此前1.32%的平均水平 [2] - 欧盟汽车及零部件面临高关税 将削弱产业国际竞争力 [2] - 美国对钢铁和铝产品维持50%关税 [4] - 欧盟"零关税"政策将使美国产品更易进入欧盟市场 可能挤压本土企业利润空间 [4][5] 产业转移趋势 - 欧盟部分产业竞争力可能下降 并向美国转移 [3] - 欧盟企业为规避15%高关税 可能加大对美投资 [7] - 汽车、医药等关键行业受冲击较大 [3][10] 能源与防务领域 - 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可能加剧欧盟对美能源依赖 [6] - 大量采购美制武器将固化欧盟对美防务依赖 [6] - 能源采购可能挤占欧盟新能源领域资金投入 [7] 协议执行挑战 - 6000亿美元投资和7500亿美元采购承诺缺乏强制约束力 [7] - 欧盟无法强制要求企业执行投资承诺 [6] - 农产品贸易等关键议题仍存分歧 可能引发新冲突 [9] 行业竞争格局 - 欧盟高监管标准形成的价格溢价可能受到冲击 [5] - 汽车、农产品等竞争激烈领域实施零关税将削弱欧盟产业竞争力 [10] - 药品作为欧盟对美出口第一大商品 可能面临更高关税 [9]
美国经济究竟处在什么位置?
2025-08-11 22:06
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美国经济与财政政策** - 美国财政政策在总统任期第三至六年显著扩张 当前处于特朗普第五年 预计2025-2026年经济保持强劲[1][2] - 财政扩张通过影响美股和资本开支周期间接推动全球经济 美股在任期第三至六年通常上涨[4] - 居民消费倾向达历史高位 储蓄率降至历史低点 与次贷危机前相当 预示2027-2028年或开始衰退[1][6] **美国就业与行业结构** - 2025年7月私立教育、保健服务、休闲酒店业就业显著增长 建筑业因非住宅扩张增加[8] - 制造业和采矿业就业收缩 受新能源倾斜和AI技术冲击(如ChatGPT)[9] - 失业率回升但经济尚可 就业为滞后指标 衰退或延迟至2027-2028年[7] **美股与市场预期** - 中期选举前美股仍有上涨空间 短期或调整10% 2027-2030年或大跌伴随结构性就业问题[10] - 当前至2026年为重要交易窗口 需警惕后期负反馈循环[1][10] **中国经济周期与出口表现** - 中国存在五年周期规律 五年规划第四、五年上证指数表现通常较好 2025年预计整体良好[11] - 2025年1-5月出口份额从13 9%升至14 0% 全年或超14% 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达50%(2023年前为30%)[12][13] - 7月出口3217 8亿美元(+7 2%) 进口2235 4亿美元(+4 1%)超预期 机电产品占60%(前七月+9 3%)[14][16] **中国出口商品与区域动态** - 集成电路出口激增(7月+29 2%) 汽车及零部件(+18 6%)、工业机器人(前七月+62 2%)、新三样(+14 5%)表现亮眼[16] - 纺织品、箱包、服装出口疲软(增速0 52%、-10%、-0 61%)[19] - 对东盟(+16 6%)、欧盟(+9 24%)增速高 美国拖累明显(-21 7% 份额降至9 4%)[20] **进口与外贸展望** - 7月进口量价背离收窄 原油、大豆等大宗商品量增价跌 集成电路进口量增反映补库需求[21] - 下半年外贸或放缓 受高基数、美国关税政策(40%转运税)及欧元区PMI走弱影响[18][22] - 一带一路和多元化市场(东盟、欧盟)仍为关键支撑[17][20]
下周英国跟特朗普谈判,要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这蠢死了
搜狐财经· 2025-08-09 20:36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市场造成严重冲击 包括对英国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和对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 [1][22] - 英国财政大臣明确拒绝美国"孤立中国"要求 称停止与中国接触是"愚蠢之举" [1][9][14] - 英国汽车出口占对美总出口额10%以上 25%关税将导致该行业重大损失 [22] 英国立场转变 - 英国政府认识到孤立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不理智行为 强调合作共赢才是持久发展之道 [7][14] - 英国民众开始反思美国政策 质疑为何美国要损害英国利益 [18][20] - 英国面临潜在失业潮和社会动荡风险 因汽车产业可能因关税缩水 [24] 中美贸易关系影响 - 中国坚持合作共赢基调 但明确表示不会成为大国博弈牺牲品 [32] - 中国在贸易争端中展现反制能力 如澳大利亚农产品滞销案例 [34] - 英国表态显示美国已不能绝对发号施令 各国不再轻视中国 [34][36] 行业数据影响 - 美国对英国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 直接影响占对美出口10%以上的关键行业 [22] - 关税政策若持续将导致英国汽车产业缩水 引发连锁经济反应 [24] - 英国如跟随美国孤立中国 将面临对华出口贸易数据进一步恶化 [26] 国际关系动态 - 英国下周将参加美国春季会议 全球贸易形势和中国反应成为核心议题 [4] - 除英国外 越南 日本 菲律宾等国在美国关税政策下呈现不同站队倾向 [30] - 中国官方媒体强硬表态 反对任何国家拿中国当大国博弈筹码 [32][36]
国际贸易数据点评(2025.7):新关税形势下出口走强能否延续?
华福证券· 2025-08-07 21:17
进出口总体趋势 - 7月出口同比回升1.4个百分点至7.2%,延续5月以来改善趋势,主要受中美90天关税缓和期拉动[1] - 7月进口同比大幅改善3.0个百分点至4.1%,原油价格回暖是主因,原油进口同比跌幅收窄6.8个百分点至-7.4%[1][5] - 7月货物贸易差额小幅收窄至982.4亿美元[1] 分地区出口表现 - 对美出口跌幅加深5.5个百分点至-21.7%,关税影响加剧[2] - 对东盟出口同比16.6%(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对韩国出口同比转正至4.6%(较6月上升11.3个百分点),显示缓和期末抢运效应[2] - 对欧盟/日本/英国出口同比增速分别较6月变动+1.7/-4.2/-3.4个百分点,非美发达经济体需求持续疲弱[3] 重点商品出口结构 - 其他机电产品对出口同比贡献达4.0个百分点(较6月上升0.7个百分点),显示海外产能建设加速[4] - 半导体电子大类(手机/电脑/集成电路等)出口贡献大幅回落0.6个百分点至+0.1个百分点,反映协同供给链受关税冲击[4] - 汽车及零部件出口贡献连续三个月持平于+0.7个百分点,非美市场未优先强化对华贸易[4] 新关税形势影响 - 美国对欧盟/日韩实施15%关税,可能削弱其需求但对华出口性价比优势凸显[6] - 美国对越南/墨西哥等协同供给地区加征关税,半导体/机械设备出口链将受冲击[6] - 预计下半年出口不会断崖式下滑但需警惕月度波动,必要时需财政补贴对冲[6]
国际贸易数据点评:新关税形势下出口走强能否延续?
华福证券· 2025-08-07 18:29
出口表现与关税影响 - 7月出口同比回升至7.2%,较6月上升1.4个百分点,延续5月以来改善趋势[3] - 对美出口同比跌幅加深5.5个百分点至-21.7%,显示关税影响加剧[3] - 对东盟出口同比16.6%(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对韩国出口同比转正至4.6%(上升11.3个百分点),反映协同供给地区抢运[3] - 对欧盟、日本、英国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7、-4.2、-3.4个百分点,非美发达经济体需求偏弱[3] 重点商品类别 - 未列明机电产品贡献出口同比4.0个百分点(上升0.7个百分点),显示海外产能建设加速[4] - 半导体电子大类出口贡献大幅回落0.6个百分点至+0.1个百分点,产业链或受新关税冲击[4] - 汽车及零部件出口贡献连续三个月持平于+0.7个百分点,非美市场贸易联系未强化[4] 进口与原油关联 - 7月进口同比大幅上升3.0个百分点至4.1%,创近一年高位[4] - 原油进口同比跌幅收窄6.8个百分点至-7.4%,带动大宗能源类拖累收窄1.4个百分点至-1.9个百分点[4] 未来展望与风险 - 美国延长对华关税缓和期90天,但对其他地区加征15%关税,出口形势复杂化[5] - 预计下半年出口不会断崖式下滑,但需警惕协同供给产业链(如半导体)受冲击[5] - 贸易差额小幅收窄至982.4亿美元[6]
8月7日 特朗普要发表重要讲话
国际金融报· 2025-08-07 01:48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总统特朗普原定8月1日生效的关税新政推迟至8月7日 美国贸易代表表示税率已基本确定 [1] - 特朗普预计在8月6日宣布关税相关消息 这是他在经济和地缘政治警告后的首个实际动作 [2]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 美国贸易伙伴将面临调整后的"对等关税" 新税率8月7日生效 [5] 美印贸易紧张 - 特朗普威胁对印度实施"非常重大"的关税 因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3] - 印度官员反驳称购买俄油有助于稳定全球油价 印度三分之一以上进口石油来自俄罗斯 [3] - 印度股市Sensex指数8月5日下跌0.38% 卢比对美元汇率下跌0.17% [3] - 印度央行维持关键回购利率5.50%不变 警告美国关税可能削弱经济增长前景 [3] - 8月6日Sensex再跌166点 Nifty跌破24600点 [4] 半导体和医药行业 - 特朗普表示将对半导体和芯片产业加征关税 药品关税可能提高至250% [4] 瑞士贸易影响 - 美国宣布对瑞士进口商品征收39%关税 较4月提出的31%大幅提高 [7] - 瑞士手表、机械和巧克力出口行业面临大规模失业与订单萎缩风险 [7] - 瑞士总统和经济部长赴美谈判 寻求在关税生效前达成协议 [7] - 瑞士政府表示愿意修改提交给美国的协议方案 [8] 日本和欧盟贸易 -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赴美要求说明并修正相关措施 [8] - 日本输美商品部分实际税率可能超过15% 不适用欧盟享有的"对等关税封顶条款" [8] - 欧盟已获得统一15%关税待遇 但部分敏感产品仍面临更高征税风险 [8] - 欧盟输美汽车及零部件适用15%税率 如美国未履约将启动反胁迫措施 [8]
日本:美国公布的关税公告与协议不一致,要求纠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00:34
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为21万亿日元,其中汽车及零部件贡献了超过7.2万亿日元,约占三分之一。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统 计,2024年日本对美国汽车出口量达137万辆,占该国汽车出口总量的30%以上。 本周,丰田汽车公司和本田汽车公司将陆续公布最新业绩数据。今年6月,日本汽车制造商们纷纷将美国出口价格削减了19%,创下2016年有记录以来的 最大价格降幅,以牺牲利润应对关税动荡并保持北美市场份额竞争力。 每经编辑|金冥羽 据新华社援引《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日本时间6日上午,正在美国访问的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对记者表示,美国方面公布的8月7日开始征收 关税的官方公告与此前日美双方达成的协议不一致,将使日本面临更高关税,日本要求美方予以纠正。 7月22日,美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日本适用的"对等关税"税率将为15%。由于"对等关税"包含所谓10%的"基准关税"4月起已在征收,8月起日本适用的 税率将从10%提高到15%。 值得一提的是,7月23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直播记者会上称,已得到美方保证,如果未来美国对半导体等对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物资征收关税,日本不 会得到比其他国家或地区" ...
“美国宏微观”系列一:“对等关税”:渐行渐近的灰犀牛
天风证券· 2025-08-06 18:11
核心观点 - 报告提出美国"对等关税"第二阶段政策框架已形成,通过差异化税率和行业分类实施关税,重点关注关键技术、先进制造业及基础原材料领域[2][10] - 关税传导至微观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企业端出现供应链调整、涨价等应对措施,消费端"衣食住行用"价格普遍上行[3][31][44] - 美国平均有效关税从2024年12月的2.29%大幅升至2025年5月的8.75%,中国输美商品税率从10.91%飙升至45.59%,日本、韩国税率增量超12pct[19][20] - 资源品因关税政策及《大漂亮法案》需求刺激或存持续投资机会[4][63] 美国关税政策框架 国家维度分类 - **核心盟友圈**:英国关税10% - **次级盟友圈**:日本、韩国、欧盟关税15% - **其他国家圈**:东南亚国家关税19%-20% - **未达成协议国家**:中国关税30%(原145%)、墨西哥25%、加拿大35%、叙利亚41%[12][13] 行业维度分类 - **已实施领域**:汽车及零部件25%、钢铝50%、铜50% - **威胁实施领域**:木材、芯片、关键矿产、药品、飞机发动机等[14] 关税实际征收特征 国别差异 - 中国税率增幅最大(+34.68pct),日本(+12.49pct)、韩国(+11.88pct)次之 - 加拿大、墨西哥因贸易协定优惠税率增幅较小[19][22] 行业差异 - **金属制品**:钢铁(+19.44pct)、铝(+17.14pct)税率增幅显著 - **轻工业品**:家具玩具(+12.40pct)、服饰鞋靴(+11.45pct)受冲击明显[23][24][27] 企业应对策略 区域差异 - **美国企业**:68%撤回或下调业绩指引,22%选择涨价[31][33] - **欧洲/非洲/中东企业**:65%采取涨价措施,26%调整供应链或迁移投资[32][34] 行业差异 - **重灾区行业**:消费品(36家)、汽车(20家)、工业制造(17家)企业下调指引最多 - **主流应对手段**:消费品行业涨价37次,工业制造供应链调整17次[36][38] 消费者价格传导 "衣食住行用"价格变化 - **衣**:鞋类价格涨幅最高(梅西百货+4.2%),服饰类平均上涨1.8%-2%[44][45] - **食**:牛肉价格同比涨10.3%,BLT三明治成本从1.91美元升至1.99美元[46][47] - **住**:建材成本上升但房价涨幅放缓,租金同比上涨4%[52][53] - **行**:车企7月后普遍提价,三菱汽车上调日本进口车价2.1%[54][56] - **用**:家居用品涨幅显著,沃尔玛12件套锅具价格涨50.5%[58][64] 后续展望 - 关税传导效应尚未完全释放,叠加《大漂亮法案》刺激需求,"再通胀"风险可能持续[4][63] - 资源品(钢铁、铝等)因供应链安全诉求及政策倾斜具备配置价值[26][63]
美国6月贸易逆差降16%,原因何在
第一财经· 2025-08-06 15:17
中美贸易数据 - 2025年6月美国货物和服务贸易逆差为602亿美元 环比5月下降16% 主要因货物逆差减少114亿美元至859亿美元 服务顺差增加1亿美元至257亿美元 [4][6] - 6月美国出口2773亿美元 环比下降0.5% 其中工业用品及原料和计算机配件出口分别减少48亿和12亿美元 资本货物和消费品出口分别增加20亿和10亿美元 [4][6] - 6月美国进口3375亿美元 环比下降3.7% 消费品、工业用品及原料、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分别减少84亿、27亿和13亿美元 [4][6] - 上半年美国货物和服务逆差同比增加1615亿美元 增幅38.3% 出口同比上升5.2% 进口同比上升12.1% [6] 中美贸易关系 - 2025年6月中美贸易额回升 中国对美出口降幅收窄18.4个百分点 绝对金额约381.7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比重从9.1%回升至11.7% [7] - 中美双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经贸会谈 就经贸关系和宏观政策进行交流 同意继续推动暂停的24%对等关税及反制措施展期90天 [8]
美国6月贸易逆差降16%,原因何在
第一财经· 2025-08-06 13:22
美国贸易逆差变化 - 2025年6月美国货物和服务贸易逆差为602亿美元,环比5月减少115亿美元,降幅16% [1] - 货物逆差减少114亿美元至859亿美元,服务顺差增加1亿美元至257亿美元 [1][3] - 6月出口2773亿美元,环比下降0.5%,进口3375亿美元,环比下降3.7% [1] - 上半年货物和服务逆差同比增加1615亿美元,增幅38.3%,出口同比上升5.2%,进口同比上升12.1% [3] - 第二季度平均逆差640亿美元,较第一季度减少260亿美元,同比减少98亿美元 [3] 进出口品类结构 - 货物出口减少13亿美元,工业用品及原料和计算机配件分别减少48亿、12亿美元 [3] - 资本货物和消费品出口分别增加20亿、10亿美元,其中挖掘机械和民用飞机分别增加16亿和8亿美元 [3] - 货物进口下降126亿美元,消费品、工业用品及原料、汽车及零部件分别减少84亿、27亿和13亿美元 [3] 区域贸易格局 - 6月美国对墨西哥、越南、中国台湾、欧盟和中国大陆均呈现逆差 [3] - 对墨西哥和越南的逆差额分别超出中国大陆69亿和68亿美元 [3] - 6月中美贸易额回升,对美出口降幅收窄18.4个百分点,金额381.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比重从9.1%回升至11.7% [4] 中美经贸关系进展 - 中美举行三个月内第三场经贸会谈,讨论经贸关系和宏观政策 [1][4] - 双方同意继续推动已暂停的24%对等关税及反制措施展期90天 [4] - 中方期待深化对话磋商,争取更多双赢结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