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

搜索文档
探访ZPMC“交筑・智慧港口”媒体开放日 看中国智造如何重塑港口未来
环球网· 2025-07-25 11:25
核心观点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通过"交筑・智慧港口"媒体开放日展示了其在智慧港口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创新成果,涵盖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及新业绩,推动全球港口智能化发展[1][5] 新技术 - 公司近3年取得5项自动化码头技术突破,包括岸桥陆侧全自动、智能视觉感知技术、新一代ZPMC-TOS、智能运维一体化平台及全仿真平台[2] - 岸桥陆侧全自动技术实现集卡抓放箱全自动化作业,自动抓放成功率超90%,效率与人工相当[2] - 智能视觉感知技术应用于多场景,性价比高且弥补激光缺陷,为突破岸桥海侧全自动技术奠定基础[2] - 新一代ZPMC-TOS采用智能算法与通用化设计,适配海港、内河港等多场景,已在中谷钦州物流基地投产[2] - 智能运维一体化平台集成多系统实现设备可视化管理,支持超100用户同时在线,已在宁波、南沙等港口上线[2] - 全仿真平台可模拟码头布局与装卸流程,应用于广州港南沙四期、北部湾钦州等全自动化码头[2] 新产品 - Model S场桥通过轻量化设计降低单位标箱能耗15%,适配高速自动化堆场[3] - 全球首创半圆形大梁岸桥降低风阻30%以上,能耗省、轮压低,获多项专利并应用于欧亚非多码头[3] - 内河轻型岸桥全管门框结构降低风载荷50%、轮压15%,适配内河运输,已在多内河港口落地[3] - 单起升全自动可分离上架可将普通岸桥作业效率提升80%,单吊具最大起重量70吨[3] - 电液双箱吊具为全球首款电液混合驱动产品,能耗降低95%以上,实现从"吊装工具"向"智能作业单元"转变[3] - 重载转向驱动桥为AGV核心配套件,实现100%国产化,具备低速制动和转向一体等特性[3] - 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控设备内部零件并自动报告故障,支持无人化智慧港口运行[3] 新标准 - 公司专家担任ISO/TC8/SC27主席,标志中国在港机领域从"参与者"跨越为"引领者"[4] - 公司发布全球港口装卸领域首张碳足迹核查证书及国内首个适用于港口起重机的企业级碳足迹核算标准[4] 新业绩 - 公司正面吊产品进入全球第110个国家和地区(老挝),国际化布局持续拓展[5] - 上半年获得荷兰、英国、法国等13国海外订单,海外订单占比近80%,同比增长超30%[5] - 公司为全球最大港机设备制造商及自动化码头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技术、产品与标准推动行业进步[5]
特斯拉擎天柱新进展备受关注!MIM技术成焦点,概念股年内股价上涨
环球网· 2025-07-25 10:45
特斯拉擎天柱(Optimus)进展 - 特斯拉明确擎天柱原型机将在3个月内推出 2026年初实现量产 [1] - 该时间线有望重新激活供应链相关机会 金属注射成形(MIM)成为关注焦点 [1] 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 - 特斯拉对机器人电机技术进行底层改型 预计电机体积缩小 后端减速器、丝杠等部件需同步调整 [3] - 技术迭代大幅提升市场对复杂精密结构件的需求 MIM技术在此类零件制造中优势显著 [3]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MIM市场 当前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 [3] - 人形机器人、AI终端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行业升级 对高精度、高复杂性零件需求提升 [3] - MIM工艺在精密、复杂、关键零部件生产中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相关领域需求高增 [3] MIM概念股表现 - A股MIM概念股共11只 部分个股近期表现突出 [3] - 统联精密7月24日收盘"20cm"涨停 股价创历史新高 [3] - 统联精密深耕MIM工艺 推进生产智能化、自动化 并开拓CNC、激光切割等非MIM生产工艺 [3] - 东睦股份7月24日收获涨停 [3] - 美湖股份年内股价大涨近104% 其控股子公司苏州莱特主营粉末冶金、MIM技术研发 客户包括特斯拉和博格华纳 [4] - 明阳科技、海昌新材、统联精密等个股年内均大涨超50% [4]
二季报看FOF投资:黄金热度降,债券受捧,成长风格获积极配置
环球网· 2025-07-25 10:39
FOF二季度投资布局 - 华安黄金ETF成为全市场获FOF重仓数量最多的基金,共有78只FOF重仓持有,持仓市值总计达9.87亿元,其中华安盈瑞稳健优选6个月持有持仓市值最高达1.69亿元 [3] - 与一季度末相比,FOF对黄金资产的追捧热度降温,一季度末华安黄金ETF获86只FOF重仓持有,持仓市值达14.14亿元,华安盈瑞稳健优选6个月持有持仓市值曾高达3.03亿元 [3] - 债券类资产仍是FOF重仓主力品种,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获FOF合计持有市值超过16.43亿元,被57只FOF持有,博时中债0-3年国开行ETF、博时信用优选ETF获FOF持有市值均超10亿元 [3] FOF配置思路与业绩表现 - 工银睿智进取FOF今年以来回报率21.64%,重仓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创新药ETF、科创芯片ETF等成长风格品种,同时配置红利低波ETF、黄金ETF等稳健产品 [4] - 渤海汇金优选进取6个月持有混合发起(FOF)今年以来回报率超20%,大举布局港股创新药、港股互联网、科创芯片等主题ETF,并重仓两只纳斯达克主题ETF [4] - 国泰行业轮动股票(FOF-LOF)今年以来回报率近20%,重仓行业涵盖军工、黄金、动漫游戏、地产、稀土等多只主题型ETF [4]
二季度公募基金持仓情况:重仓超2900家A股公司,电子行业受青睐
环球网· 2025-07-25 10:35
公募基金持仓总览 - 2025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2917家A股公司,持股总市值约为25837亿元,较一季度末减少约50亿元 [1] 行业持仓分布 - 电子行业为基金持股总市值最高领域,达4392亿元 [3] - 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医药生物、银行行业持股市值均超2000亿元 [3] - 非银金融、汽车、有色金属、通信行业持股市值均超1000亿元 [3] 个股持仓情况 - 43家A股公司被公募基金持股超100亿元,其中电子行业占11家,非银金融、银行、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各占4家 [3] - 宁德时代为第一大重仓股,持股市值1426亿元,贵州茅台以1252亿元位列第二 [3] - 招商银行、中国平安、紫金矿业、美的集团、东方财富持股市值均超500亿元 [3] 基金持股集中度 - 136家A股公司被上百只基金共同重仓,最受青睐的30家公司中电子行业占8家,银行占5家,通信和非银金融各占3家 [3] - 宁德时代被1774只基金重仓,紫金矿业、美的集团、贵州茅台均被上千只基金持有 [3] 流通股占比 - 99家A股公司公募基金持股比例超10%,前30家公司中电子行业占13家,医药生物占8家 [4]
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表示裁员对他“影响很大”
环球网· 2025-07-25 10:32
公司动态 -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首次公开谈及2025年以来的大规模裁员,表示"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 [1] - 截至本周,微软本年度已累计裁员逾15000人,相当于2024年6月员工总数22.8万人的约6.6% [3] - 纳德拉强调公司整体员工规模"基本持平",但承认"紧缩开支的压力让我个人感到沉重" [3] 市场反应 - 投资者对微软成本控制举措表示认可,7月9日微软股价首次收于500美元以上,市值稳居全球第二 [3] - 过去12个月,微软股价累计上涨约34%,主要受Azure云业务增长和人工智能需求激增的推动 [3] 行业趋势 - 截至2025年7月,全球科技企业已宣布裁员逾8万人 [4] - 部分微软员工对"一边宣扬价值观、一边大规模裁员"表示失望,有高管认为企业文化在宏观商业决策面前显得脆弱 [4] 战略转型 - 纳德拉表示公司必须"重新构想人工智能时代的使命",从"软件工厂"转型为"智能引擎" [4] - 微软正加速将生成式AI嵌入Windows、Office及Azure全线产品,并与OpenAI深化合作以应对谷歌、亚马逊等对手的竞争 [4] - 纳德拉强调削减成本是为下一轮技术投入腾出空间,认为进步是动态且充满挑战的 [4]
美媒炒作:美军向太平洋舰队派遣第二艘核潜艇以应对中国
环球网· 2025-07-25 10:32
军事部署动态 - 美国本月将第二艘核潜艇"印第安纳"号从美国东海岸部署至夏威夷珍珠港-希卡姆联合基地 [1][3] - 此前"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托莱多"号已于7月12日完成母港变更并抵达夏威夷 [1] - "印第安纳"号成为美军第七潜艇中队下属的第三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3] 潜艇装备能力 - "印第安纳"号配备两个大型有效载荷发射管 每个可发射6枚射程达16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 [4] - 该潜艇是美军第16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2018年服役 [4] - 珍珠港基地目前支持七艘快速攻击潜艇 包括三艘"弗吉尼亚"级和四艘"洛杉矶级"核潜艇 [3] 战略背景分析 - 美媒称此次部署是为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军力 [1][4] - 五角大楼近期加强了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 [4] - 中方回应指出美方渲染"中国军事威胁"是两军交往障碍 强调和平共处是共同利益 [4]
英特尔第二季度营收超预期却盘后股价下跌,新CEO大刀阔斧调整战略
环球网· 2025-07-25 10:24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收入1286亿美元 超出华尔街预期的1192亿美元 [3] - 调整后每股亏损10美分 净亏损29亿美元 合每股亏损67美分 去年同期净亏损161亿美元 合每股亏损38美分 [3] - 第三季度预计营收131亿美元 位于预期中值 分析师平均预期为1265亿美元 预计盈利将实现盈亏平衡 分析师预期每股收益4美分 [3] 战略调整 - 大幅削减芯片工厂建设 取消德国和波兰晶圆厂项目 整合越南和马来西亚测试组装业务 [4] - 放缓俄亥俄州尖端芯片工厂建设步伐 取决于市场需求及大客户获取情况 [4] - 计划2025年将运营支出削减170亿美元 已完成15%裁员 年底员工总数控制在75万人 [3][4] 业务部门表现 - 客户端计算部门销售额79亿美元 同比下降3% [4] - 数据中心业务收入39亿美元 同比增长4% 包括部分AI芯片但主要为服务器CPU [4] - 代工业务营收44亿美元 运营亏损高达317亿美元 [4] 管理层举措 - CEO陈立武亲自审查批准所有芯片设计流程 加强对设计的把控 [5] - 承诺减少官僚主义和管理层级 重新夺回数据中心芯片市场份额 [3][4] - 新芯片制造工艺14A将根据客户承诺打造 强调每项投资需具经济意义 [4] 市场反应 - 盘后交易股价下跌约5% 2024年股价暴跌60% 创有记录以来最差表现 [1][5] - 今年迄今股价上涨约13% 市场关注战略调整能否扭转公司局势 [5]
中国广核49亿元A股可转债成功上市,赋能核电高质量发展
环球网· 2025-07-25 10:17
可转债发行情况 - 中国广核发行的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广核转债"在深交所上市 债券代码"127110" 信用等级为AAA [1] - 原A股股东优先配售占比达67.78% 网上发行占比32.22% 中签率仅为0.0186% 申购总金额超过8.47万亿元 创2024年以来深交所可转债申购新高 [1]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总额49亿元 净额将全部用于广东陆丰核电站5、6号机组项目 [3] - 陆丰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 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单台机组容量1200兆瓦 [3] 公司背景与技术优势 - 中国广核是中广核旗下核能发电唯一平台 拥有超过30年核电运营管理经验 [3] - 公司2014年在H股上市 2019年在深交所上市 实现境内外双重资本市场布局 [3] - "华龙一号"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安全性、经济性和先进性达国际先进水平 [3] 经营与股东回报 - 公司上市以来累计派息达319.64亿元 每股分红连年增长 [4] - 本次发行为落实国务院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 [4] 行业与国家战略 - 核电作为清洁高效能源 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双碳"目标实现中起关键作用 [4] - 项目将提升我国核电装机规模 优化能源结构 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 降低碳排放 [4]
令人尴尬!特朗普语出惊人称“要让药价降低1500%”,被批数学逻辑混乱
环球网· 2025-07-25 10:13
特朗普关于处方药价格的言论 - 特朗普宣称将推动处方药价格降低1000%、600%、500%甚至1500% [1][3] - 该言论违背基本数学原理,降价100%即免费,1500%意味着制药公司需倒贴消费者 [3] - 特朗普此前多次讨论解决药价问题但收效甚微,近期签署的降低药价行政令被质疑效果有限 [3] 美国处方药价格现状 - 美国处方药价格比世界其他地区高出近三倍 [4] - 特朗普被指用虚构统计数据应对药价问题,类似夸大经济政策的行为还包括声称达成200项贸易协议(实际不到10项)和全美汽油价格低于2美元(实际最低州均价2.71美元) [4] 媒体报道评价 - MSNBC分析称特朗普言论暴露其数学逻辑混乱,仅根据"脑海中的公式"计算国际贸易关税税率 [3][4] - 《新共和》杂志认为特朗普选择用虚构统计数据应对严峻的药价问题 [4]
关系紧张之际,特朗普和鲍威尔头戴安全帽“同框”,美媒:两人镜头前争论让人“极致尴尬”
环球网· 2025-07-25 10:13
美联储翻新工程争议 - 美联储翻新工程成本膨胀至约31亿美元,较之前27亿美元增加4亿美元 [3] - 特朗普与鲍威尔在媒体前就工程支出计算方法发生公开争论,场面被描述为"极致尴尬" [1][4] - 鲍威尔澄清特朗普将已完成的马丁大楼翻新工程错误计入当前项目成本 [4] 特朗普与鲍威尔关系动态 - 特朗普持续公开抨击鲍威尔,曾使用"愚蠢"、"傻瓜"等贬义词汇 [3] - 白宫官员将翻新工程成本超支作为潜在撤职鲍威尔的借口之一 [4] - 特朗普否认会因该项目解雇鲍威尔,表示"没有必要" [4] 货币政策分歧 - 特朗普主张通过降息提振经济活动 [4] - 鲍威尔坚持当前利率水平以抑制通胀,认为特朗普关税措施影响了降息决策 [4] - 鲍威尔表示若无关税措施影响,美联储本已降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