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红利释放大湾区汽车消费潜力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27
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 - 广州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超120亿元,2024年10万名消费者享受政策红利,2025年已有约6万名消费者参与 [1] - 广东省推出"购车惠民悦享消费"活动,提供报废更新、置换更新、购置新车等措施,政府补贴2 5万元加车购税减免2 5万元,单辆最高省5万元 [1] - 广州新增新能源车牌供给无需摇号竞价,选号上牌最快3天完成,显著降低购车门槛 [1] 二手车市场创新 - 反向开票政策使二手车收购过户效率提升60%,广州2025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反向开票4万份 [2] - 电子税务局"特定业务反向开具"模块将开票时间压缩至10分钟,解决行业"第一张票"缺失难题 [2] - 二手车市场形成价格梯度覆盖下沉需求,构建"存量消化—增量释放"循环,缓解新能源车残值顾虑 [2] 全链条服务体系 - 广州建立"线上+线下+4S店"三维办税体系,实现"购车即办税",车船税退税审批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 [3] - 上半年广州税务部门办理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超20亿元,越秀区惠及2700余名购车主 [3] - 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推动第三方二手车信息平台发展,探索与交易市场、拆解企业数据直连 [3] 穗港汽车贸易通道 - 穗港汽车出口快线项目启动,首批52辆新能源车从南沙运抵香港,上牌等待时间从30天压缩至3个工作日 [4] - 2024年经南沙口岸出口香港新能源车超1 2万辆,香港年汽车进口量5-6万辆,比亚迪、小鹏、广汽埃安受青睐 [4] - 新模式节省1/3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加速香港消费者获取新能源车 [5]
以“上海精神”共绘文明互鉴新图景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成果丰硕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27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概况 - 峰会由新华通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政府联合主办,主题为"弘扬'上海精神' 共建美好家园",邀请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的媒体、智库、政府机构及国际组织代表参与 [1] - 讨论议题包括加强战略对接与政治互信、维护地区安全、扩大务实合作、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践行多边主义等 [1] - 发布《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郑州共识》等成果文件,为多边合作提供新思想动力 [1] 上合组织发展现状 - 上合组织成立24年,成员从6国扩展至26国,成为全球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合作组织 [2] - 近200家机构400余位嘉宾参与峰会平行分论坛,涵盖智库论坛、专家论坛、文化保护交流会等活动 [3] 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 - 新华社智库报告强调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通过科技赋能与人民共享成果,激活文化遗产创新基因 [2] - 河南仰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搭建全链条平台,将彩陶制作技艺与现代产业结合,焕发传统文化生命力 [4] - 国家级非遗宋氏中医展示针灸推拿疗法,郑州金庚康复医院提出中医药可为全球健康服务 [4] 文化交流与产业实践 - 非遗体验区展示雕版印刷、信阳毛尖茶艺等河南特色文化,促进国际文明互鉴 [3] - 开封展台还原宋代点茶技艺,吸引外宾体验宋朝"四雅"文化 [4] 媒体智库作用 - 俄罗斯媒体集团副总编指出媒体智库需促进上合国家协调沟通,推动政府层面对话 [3] - 与会嘉宾承诺通过媒体与智库推动务实合作,共建上合组织未来 [4]
大宗商品市场震荡分化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27
国际市场表现 -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呈现"能源弱、贵金属强、金属分化、农产品温和"的多空并存格局,供给端主导价格[1] - 布伦特原油年中跌至70美元附近,世界银行预测2025年能源价格下跌可能性较大[1] - 黄金价格刷新纪录后进入横盘,铜价因矿端扰动和新能源需求提振上涨超10%[1] - 铁矿石因国内基建加力冲高但受库存回升和地产疲弱限制,新能源电池链锂、镍价格走弱[1] - 美元走软幅度有限,油铜比、金油比创阶段新高显示资金偏好避险与绿色金属[1] 国内市场表现 - 国内期货市场整体跌多涨少,南华商品指数与年初基本持平但过程震荡[3] - 有色金属板块受"抢铜"热潮推动,精炼铜处于以美国为主导的主动补库周期[3] - 能源化工、黑色系、新能源产业链价格下行筑底,煤炭价格持续走低[4] - 6月底中东局势推升能源化工类风险溢价但影响短暂[4] - 黄金、白银期货分别上涨24.7%和24.5%,金价创历史新高[5] 品种分化特征 - 铜铝因供给受限与电力投资拉动表现稳健,镍锌因产能过剩和需求疲软承压[5] - 碳酸锂、工业硅、多晶硅面临供应过剩,价格下跌[5] - 黑色金属板块"供需双弱",螺纹、热卷最大跌幅超15%,铁矿石走势强于成材[6] - 蛋白粕及玉米震荡偏强,油脂分化,生猪价格先抑后扬[5] 下半年展望 - 原油市场或继续"过剩—减产"拉锯,铜等"绿色金属"维持结构性牛市[6] - 宏观因素仍是定价核心,海外财政扩张与货币缓慢降息支撑商品[6] - 贸易政策和地缘局势影响从预期转向现实,供给侧变数或带来预期差机会[7] - 钢铁限产政策或使三季度产量同比降5%,锂、硅可能在政策预期下反弹[7] - 市场或延续"动荡"主基调,需国内逆周期调控应对[8]
高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27
农业科技创新 - 安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 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52% 均居全国前列 [1] - 农业现代化核心在于科技现代化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聚焦智能育种 新型农资 智专农机 设施农业 智慧农业 低碳农业 未来食品等重点领域 [1] - 按照"揭榜挂帅"模式组织联合攻关 培育农业未来产业 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1] 教育科技人才机制 - 深化产教融合 推进协同育人 加快安徽高等研究院建设 [2] - 深化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制改革 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基层农技推广人才 [2] - 强化农业科研平台和项目支持力度 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2] 粮食生产 - 跨区域 跨行业 跨学科组建联合攻关团队 提升水稻 小麦 玉米 大豆等主粮作物单产 [2] - 以科技和绿色双核驱动 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 [2] 产业链建设 - 全链提升绿色食品产业链 培育头部企业 [3] - 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3] 智能农业技术 - 开展作物生命信息智能感知 智能农机关键技术与装备攻关 [3] - 研发推广无人机精准施药 AI病虫害识别 智能灌溉等技术 [3] - 构建数智化种植技术体系 [3]
小小茶农趣研学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27
茶产业与文旅融合 - 海青镇茶园面积约3.5万亩,积极探索茶产业与文旅融合的新路径 [3] - 打造海小青"趣"研学品牌,推动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 [3] - 累计接待国内外各类研学活动200余场、3万余人次 [3] 研学活动内容 - 研学项目包括采茶、手工炒茶、茶艺学习,体验茶叶从一片叶到一杯茶的变化 [2] - 打造了4处研学实践基地,涵盖茶文化、农耕、瓜果采摘、花馍制作、非遗剪纸等项目 [3] - 学生们参与采茶、制茶、品茶等环节,体验茶文化的全过程 [1][2][3] 茶文化传承 - 海青镇是上世纪60年代山东'南茶北引'战略第一镇,建有山东省第一座茶厂 [2] - 国家级茶艺师和制茶师傅亲自指导学生体验采茶、杀青等制茶工艺 [1][2] - 茶艺师向学生介绍茶具名称和用途,示范泡茶过程,学生参与洗茶、泡茶、奉茶等环节 [3]
无标签瓶装水合规吗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27
无标签瓶装水的合规性分析 - 某超市推出的无标签瓶装水引发关注 争议点在于环保创新与合规性 [1] - 根据GB 7718—2025规定 预包装食品整箱售卖时外包装需含完整标签 单瓶无标签不违规 [1] -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指出 该设计符合国家标准 属于行业低碳尝试 [1] 国际经验与市场局限性 - 日本等国家已有无标签包装先例 主要用于饮料领域 核心目的是减塑和便利回收 [1] - 单瓶无标签设计无法进入商超/便利店等拆零销售场景 限制其市场覆盖范围 [1] 环保效益与生产技术 - 无标签设计减少PVC材质标签和油墨使用 使PET瓶身成为单一材质 降低回收工序与成本 [1] - 透明瓶身替代绿色/蓝色瓶体是国际通行的回收便利化设计 提升材料可循环性 [1] 国内回收体系现状 - 中国PET饮料瓶回收率达95% 但再生PET(RPET)仅少部分精加工为食品级 且限于出口 [2] - 国内尚未批准食品级RPET用于包装 需加快制定相关安全标准与碳减排政策 [2] - 行业建议建立透明回收链 推动"瓶到瓶同级回收"模式本土化落地 [2]
茶饮店为何跨界卖零食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27
新茶饮行业"茶+"赛道发展 - 茶颜悦色一款定价2 5元的面包丁单品在2024年初登上销售榜首 不到一年创造销售额过亿元 [1] - 奶茶店零食从边缘产品升级为主力商品 成为新茶饮品牌提升销售额和市场份额的重要策略 [1] - 喜茶 蜜雪冰城等头部品牌纷纷布局"茶+"赛道 形成行业趋势 [1] 消费群体特征 - 18-35岁青年是奶茶消费主力 该群体具有零食消费习惯 与奶茶消费场景高度重合 [2] - 零食单价2-3元的特点使其成为奶茶外卖凑单的理想选择 [2] - 休闲社交场景中 茶饮与零食形成消费组合 满足年轻人多样化需求 [2] 品牌效应与营销策略 - 茶饮品牌已形成忠实客户群体 品牌效应延伸至零食产品 [3] - 零食成为城市旅游特产 吸引外地消费者尝鲜 如茶颜悦色 蜜雪冰城旗舰店的打卡现象 [3] - 喜茶2020年与Shake Shack合作推出联名薯条杯 验证跨界营销效果 [3] - 裕莲茶楼因特色零食获得"最会做美食的奶茶店"称号 反向提升主业曝光度 [3] 地域特色产品开发 - 茶饮品牌结合本土文化开发特色小料 如珍珠 布丁 血糯米等 [4] - 放哈奶茶加入西北特色甜醅子 阿刁奶茶搭配西藏青稞蛋酥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4] - 地域特色零食如阿刁牌"青稞蛋酥"成为社交媒体网红产品 [4]
汽车产业加快构建良性生态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26
汽车产销量与市场表现 - 上半年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500万辆,分别达到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 [1]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1] - 汽车国内销量1257万辆,同比增长11.7% [2] - 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 [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 - 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 [1] - 已形成覆盖材料、工艺、设备、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回收拆解和材料循环再生的电池全产业链体系 [1] - 电池快充技术、固态电池技术和钠电技术研发提速,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 [1] - 国轩高科乘用车产品线发展到第四代电芯,在全球建立8个研发中心、20个生产基地 [1]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 国家提出构建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力争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 [2] - 将打造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大功率充电应用城市与高速走廊 [2] 汽车出口与国际化 - 上半年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 [3] - 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3] - 小鹏汽车计划今年进入全球60多个国家,建设超过300个海外服务营销网点 [3] - 在欧洲探索直营代理、代理制、"子公司+经销商"和总代理等多种市场模式 [3] 智能化与出海策略 - 汽车产业向"智能化出海"转型升级,需解决海外数据中心合规和运营成本问题 [4] - 阿里云加速打造全球云计算一张网,在全球节点部署全栈AI能力 [4] - 建议以全局化思维布局海外市场,产品与服务并重,符合当地商业规则和文化 [4] 行业规范与供应链管理 -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5] - 17家重点车企承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5] - 工信部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反映窗口" [5] - 现金流对企业经营、投资和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各大企业积极完善机制提升结算能力 [6] - 工信部将指导研究制定汽车行业结算支付规范,推行合同范本 [6]
800余家企业参展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共绘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蓝图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26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举行 主题为"智能时代同球共济" [1] - 由外交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国资委 国家网信办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协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1] - 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 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 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 [1] - 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位嘉宾参与 举办多场论坛及交流会 [1] 重要成果发布 - 大会聚焦创新 发展 协作 普惠 开放五大方向 发布5项重要成果 [1] - 开幕式启动成立"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 旨在提供国际公共产品 推动全球治理框架形成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发布《中国智·惠世界(2025)》案例集 收录中国AI产品和技术在全球项目实践案例 [1] - 发布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 推动开源社区发展 [2] - 中国气象局发布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 [2] - 外交部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 [2] 行业活动与奖项 - SAIL奖揭晓 稀宇极智"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文化创意产业AI应用解决方案"获奖 [2] - 本届SAIL奖参评项目240个 较去年增长30% 海外项目占比17% [2] - 举办青年菁英交流会 思辨会 邀请国际大咖 企业CEO和青年新锐参与 [2] - 中外青年数学人才跨国结对 搭建数学人才国际交流平台 [2] 历史数据 - 2018年以来 上海已成功举办7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 - 累计吸引6000余名海内外顶尖专家 25亿人次线上参与 [2]
治理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26
这种"多输"局面不加制止,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要加强市场准入管理,从供给侧发力,提高市场进入 门槛,防范低质恶性竞争。也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体验等,真正增强自 身的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非朝夕之功,打击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需要多方合力、持之以恒。 这些企业带来的不良竞争还将直接挤压合法诚信经营者的生存空间,压缩行业整体利润,阻碍行业创新 发展。当一个行业产品的普遍价格趋近于成本控制线,继续内卷将逼迫良心商家在亏本和降低质量之间 进行选择。长远看,不仅伤害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竞争力,还会破坏行业健康发展生态。 导致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供需结构性失衡,现有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在有限市场 空间内进行竞争;部分企业关注眼前利益,缺乏创新能力和差异化竞争意识,习惯于拼成本、打价格 战,甚至故意制假售假,无视法律底线;部分领域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给一些企业以可乘之机。 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力电缆产品、冒用厂名出售肥料,还有篡改质量检验结论、非法改装产品……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曝光了一批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违法行为典型案例,警示生产销售单位严格落实 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积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