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网
icon
搜索文档
年均增长5.5% 中国成为全球发展“稳定器”
人民网· 2025-11-10 11:07
宏观经济表现 - “十四五”前四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5.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 经济体量预计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140万亿四个台阶 [1] - 人均GDP从“十三五”末的7.3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9.6万元,预计2025年突破10万元大关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 [2] - 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兴技术强势崛起,产业向中高端加速转型 [2] - 多个领域加快从量变到质变、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从追赶者到领跑者转变 [2] 绿色发展成效 - 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当前每3度电中就有1度来自绿电 [2] - 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位居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国家之列 [2]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十三五”末的不足500万辆增长5倍多 [2] 民生福祉与社会保障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社保、医疗卫生体系 [2] -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预计“十五五”期间再提高1岁 [2] - 粮食、能源、产业、国防等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2] 宏观调控政策 - 2025年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率提高到4% [3]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3] - 创造性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两重”“两新”,支持全方位扩大内需 [3] 政策协调与治理效能 - 宏观经济政策注重短期调控与中长期目标、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跨周期与逆周期调节相结合 [3] - 特别注重政策组合与相互间的协调配合,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3] - 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3] 经济发展优势 - 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四大优势 [4] - 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 [4]
中国人寿:为雄安新区提供惠民保险风险保障近90亿元
人民网· 2025-11-10 10:41
公司战略定位与布局 - 公司将服务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作为重要战略部署,积极发挥综合金融优势融入新区金融服务体系 [1] - 公司通过“一中心+四机构+N创新板块”的工作布局,形成集团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创新驱动、分支机构联动的完整金融服务工作体系 [3] - 公司自2019年起系统性地在雄安新区设立机构,包括2019年8月设立集团派出机构雄安金融发展中心,承担联络、协调、服务职能 [2] 机构网络建设进程 - 公司旗下财险河北雄安分公司于2021年5月28日取得营业执照,是行业内首家落户雄安新区的财产保险主体 [2] - 公司成员单位广发银行河北雄安分行于2021年12月17日取得营业执照 [2] - 公司旗下寿险雄安分公司于2023年8月18日正式成立,成为新区首个也是当前唯一批复的寿险分公司 [2] 长期资金支持与投资 - 公司受聘成为雄安新区政府首期300亿元地方债发行的财务顾问,并成为该债券发行的最大投资者 [4] - 公司通过债权计划、信托计划投资近400亿元支持京津冀交通轨道线路建设,并落地京雄高速公路11亿元信贷项目 [4] - 自雄安新区设立至2025年9月末,公司累计买入雄安债超325亿元、雄安集团债近1亿元 [4] 创新金融解决方案 - 公司与雄安新区签订合作备忘录,拟发起设立租赁住房Pre-reits基金,为住房制度创新提供金融解决方案 [5] - 公司联合多家机构发起设立河北雄安白洋淀生态环保基金,其中公司出资20亿元,重点投资生态环保及绿色基础设施领域 [5] - 广发银行为雄安集团及其子公司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9月末贷款余额约10亿元 [5] 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 - 公司寿险独家承保雄安新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并为累计超5.5万人次提供学生保险、老龄保险等惠民保险风险保障近90亿元 [7] - 公司财险承保雄安集团等重点建设项目,工程保险风险保障超194亿元,安全生产责任险风险保障超57亿元 [7] - 公司积极推进社区经营模式优化,为疏解企业和新市民、回迁居民提供保险保全、理赔等服务 [7] 养老保障体系支持 - 公司养老险公司积极参与雄安新区养老保障体系课题研究和顶层设计,协助落实国家支持疏解社保政策 [8] - 公司为新区落地全国首个企业年金自动加入机制提供支持,并协助建设网上年金方案备案系统实现首单备案 [8]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养老险公司在雄安新区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规模近2.9亿元,投资管理规模超1亿元 [8]
罗小莉:规模逐年扩大的进博会 折射出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
人民网· 2025-11-10 10:26
"奥的斯已将其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落户中国,源自中国的新产品,不仅为中国市场服务,同时也服务 于全球。"罗小莉表示,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显现,也要求企 业必须推出更适合当前人口结构变化的现代化更新解决方案。 人民网上海11月10日电 (记者李栋、任妍)"我们的直观感受是今年进博会规模更大,代表着大家对中 国经济增长的信心持续增强。"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期间,奥的斯大中华 区总裁罗小莉做客人民网访谈间时表示,进博会已是企业展示创新的重要平台,为各国企业提供了绝佳 的机会。 (文章来源:人民网) 罗小莉介绍,今年进博会上,企业带来的巡检具身智能体等系列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将应用于地铁、机 场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它能够扫描环境和电梯设备,通过主动识别潜在风险并向现场工程师发送预警, 提升了电梯维保工作的预见性和可靠性,从而进一步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罗小莉看来,中国正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智慧城市和城市更新的建设也在加速 推进。"从可持续发展来看,我们必须关注现有建筑的现代化更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正是助力城市更 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 ...
体育地理|跃动大湾区
人民网· 2025-11-10 10:22
10月31日,黄蕴瑶在位于深圳福田区的HOLE SHOT骑行公园里工作。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11月1日,学员们在天沐河上进行赛艇训练。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 10月29日,黄蕴瑶在深圳盐田海边行走。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10月29日,黄蕴瑶在深圳盐田海边骑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10月31日,黄蕴瑶(右)在位于深圳福田区的HOLE SHOT骑行公园与外籍教练交谈。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10月31日,黄蕴瑶(左)和她的合作伙伴王思杨子在位于深圳福田区的HOLE SHOT骑行公园内合影。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10月31日,在位于深圳福田区的HOLE SHOT骑行公园,小朋友们练习小轮车。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 6月21日,汤少文(前)和朱铭琨在天沐河上划赛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11月5日,市民在深圳湾公园骑行。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10月29日,黄蕴瑶在深圳盐田海边骑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
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景区秋色美如画
人民网· 2025-11-10 10:03
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景区秋色美如画【3】 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景区秋色美如画【4】 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景区秋色美如画 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景区秋色美如画【2】 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景区秋色美如画【5】 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景区秋色美如画【6】 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景区秋色美如画【7】 ...
甘肃嘉峪关:鲜花产业助农增收
人民网· 2025-11-10 10:03
甘肃嘉峪关:鲜花产业助农增收【2】 甘肃嘉峪关:鲜花产业助农增收 甘肃嘉峪关:鲜花产业助农增收【3】 甘肃嘉峪关:鲜花产业助农增收【4】 甘肃嘉峪关:鲜花产业助农增收【5】 甘肃嘉峪关:鲜花产业助农增收【6】 ...
全国冬小麦播种已过六成 冬油菜播种过九成
人民网· 2025-11-10 09:52
在山东,全省准备种植6060万亩冬小麦,预计11月15日前后全部可以完成播种,比常年晚20天左右。 为保障冬小麦种足种好管好,夯实明年夏季粮油丰收基础,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黄淮海秋播工作调度 会,部署黄淮海地区秋冬种各项工作。 相关负责人强调,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抢抓秋末冬初适播窗口期,加力推进抗湿播种、"四补一促"(以 种补晚、以密补晚、以好补晚、以肥补晚、以促为主)、病虫害防控、冬前田管等重点任务落实,确保 小麦种足种满种好、培育壮苗安全越冬。 人民网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李栋)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8日,全国冬小麦播种已过六 成,冬油菜播种过九成。 黄淮海地区小麦产量约占全国九成,地位举足轻重。今年秋季,受持续连阴雨影响,黄淮海地区小麦播 期延迟、进度偏慢,给冬小麦安全过冬带来挑战。 在山西,小麦播种已逾七成,预计11月中旬大面积播种基本结束,比常年略晚,能够做到种足种满、完 成播种任务。 对晚播小麦,要选用适宜品种,适量增加播量,强化适墒播种。大力推广高性能播种机具,加快播种进 度,提高作业质量。 要因地因苗精准落实田管关键措施,加强病虫草害防控,一促到底培育冬前壮苗。 要千方百计抓好冬油 ...
中国经济微观察 年均增长5.5% 中国成为全球发展“稳定器”
人民网· 2025-11-10 09:52
宏观经济表现 - “十四五”前四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5.5% [1] -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成为全球发展“稳定器” [1] - 经济体量预计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140万亿四个台阶 [1] - 人均GDP从“十三五”末的7.3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9.6万元,预计2025年突破10万元大关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 [2] - 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兴技术强势崛起 [2] - 产业向中高端加速转型,许多领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 [2] 绿色发展成效 - 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当前每3度电中就有1度来自绿电 [2] - 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位居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国家之列 [2]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十三五”末的不足500万辆增长5倍多 [2] - 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 [2] 民生福祉与社会保障 - 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社保、医疗卫生体系 [2] -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预计“十五五”期间将再提高1岁 [2] - 粮食、能源、产业、国防等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2] 宏观调控政策 - 2025年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率提高到4% [3]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3] - 创造性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两重”“两新”和扩大内需 [3] - 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社会信心并推动经济回升 [3] 经济发展优势与前景 - 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四大优势 [4] - 未来五年将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4]
美味酸奶,如何喝得更安心?
人民网· 2025-11-10 09:36
酸奶行业产品分类与标准 - 根据国家标准GB 19302-2025,发酵乳主要分为发酵乳(酸乳)和风味发酵乳(风味酸乳)两类 [8] - 酸乳的原料要求为100%的生牛(羊)乳、食品工业用浓缩乳或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10] - 风味酸乳的主要原料要求为不低于80%的生牛(羊)乳、食品工业用浓缩乳或乳粉,并可添加果蔬、谷物等以丰富口味 [11] 成年人酸奶消费建议 -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成年人每日需摄入至少300克鲜奶当量的奶及奶制品,牛奶与酸奶可等量替换 [16] - 建议成年人酸奶单日饮用量不超过400克,常见参考量为一次性纸杯1杯(约200至250毫升)加1小盒酸奶(约100毫升) [16] 功能性酸奶产品分析 - “0蔗糖”酸奶指不额外添加蔗糖的乳制品,适合追求健康饮食和控制体重的人群,但产品中仍可能含有乳糖或代糖 [17] - 如需严格控制体重,建议选择无糖且低脂、热量更低的酸奶 [18] 酸奶消费场景与时机 - 睡前饮用酸奶可补充血钙,减少身体动用骨骼中的钙,同时钙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促进睡眠 [22] - 清晨空腹时胃酸分泌少,酸奶中的益生菌通过胃到达肠道的概率增大 [24] - 餐前半小时饮用可减轻饥饿感,减少热量摄入;运动后饮用可利用糖分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蛋白质合成肌肉 [24][25] 酸奶产品选购标准 - 选购时需查看配料表,首位应为生牛乳或乳粉,若首位是水且未标注“发酵乳”或“风味发酵乳”,则可能为乳酸菌饮料,其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较少 [27] - 根据国家标准,每100克风味发酵乳中蛋白质含量最低需达到2.3克,脂肪含量最低为2.5克,含量更高的相对更好 [28] - 控制体重者可选低糖或代糖酸奶;满足味蕾需求则可挑选喜欢口味 [30] 低温与常温酸奶比较 - 低温酸奶在发酵后不再进行灭菌,乳酸菌具有活性,需低温保存以抑制有害菌生长 [35][37] - 常温酸奶在发酵后经过巴氏灭菌热处理,灭活了乳酸菌及其他细菌,可常温保存且保质期显著延长 [38] - 二者在奶源过关、质控合格的前提下均为补充蛋白质和钙的来源,无绝对优劣 [43] - 为获得乳酸菌益处建议选择低温活菌酸奶;老年人、儿童、肠胃功能弱者或外出无储存条件时可选择常温酸奶 [44] 酸奶饮用方式 - 脾胃虚弱者或幼童可使用不超过40摄氏度的热水“温热”冷藏酸奶,以避免刺激肠胃 [46] - 不建议煮沸或用超过40℃的水加热,因乳酸菌活性在40℃以上会快速下降,超过60℃则大部分失活 [46] - 即使过度加热,酸奶中的蛋白质、钙、B族维生素、乳酸等营养素仍保留,具备一定保健作用 [46]
如何降低肥胖引起的癌症风险?中疾控提示
人民网· 2025-11-10 09:36
肥胖与癌症的关联性 - 全球范围内约4%的癌症与肥胖相关,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1] - 肥胖可引发200多种疾病,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高血脂等风险[1] -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指出体重增加会显著提升13类癌症的发病风险,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等[3] 肥胖致癌的病理机制 - 过多脂肪组织扰乱激素平衡,导致雌激素或胰岛素水平紊乱,提升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结直肠癌风险[2] - 肥胖引发慢性低度炎症,脂肪细胞释放促炎信号削弱细胞自我修复能力,为肝癌、胰腺癌等提供生长条件[2] - 肥胖伴随胰岛素抵抗,过高胰岛素水平间接推动肿瘤异常细胞的滋生与发展[2] 肥胖相关癌症风险数据 - 以结直肠癌为例,体重指数每上升5个单位,男性患病风险提高约24%,女性风险上升约9%[3] 降低癌症风险的措施 -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油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与全谷物比例[4] - 每周保持150分钟快走、游泳或骑行等规律运动,有效改善代谢和减轻炎症[4] - 在常规体检中加强对相关癌症项目的早期筛查,以防范于未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