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生态

搜索文档
恒扬数据与华为联袂发布新品,共探智能计算技术与产业融合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8-18 06:31
近日,一场聚焦于智能计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高端盛会——2025华为深圳政企与恒扬数据新品推介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鲲鹏昇腾,赋能商 业新生"为核心议题,吸引了众多行业精英共襄盛举,共同探讨智能计算如何为各行各业注入新活力。 会上,华为与恒扬数据携手发布了两款重量级新品——恒扬数据K+A一体机与SempFusion智算平台。这一合作标志着双方在智能计算领域的深度合作迈上 了新台阶,共同致力于推动算力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随着全球算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长,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实验室走向行业实践,为各行各业带来深度赋能。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场景需求, 单一技术的突破已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多元化要求。因此,构建开放协同的算力生态,通过生态协同凝聚产业链上下游合力,成为行业共识。 在发布仪式上,许强、王克与恒扬数据的李浩、李浩杰共同启动了K+A一体机的发布。这一举动标志着华为与恒扬数据在算力下沉与场景适配上取得了关 键进展,推动了算力技术的进一步升级。 双方还共同打造了SempFusion智算平台,旨在为企业提供全栈AI解决方案,激活知识资产,赋能业务活动。在揭幕仪式上,许强、王克与恒扬数据的冯国 军、郭 ...
共筑算力新生态 恒扬数据携手华为发布智能计算新品
搜狐财经· 2025-08-16 14:05
行业趋势与需求 - 全球算力需求正以指数级速度攀升 需通过生态协同凝聚产业链上下游合力构建共生的创新联合体[2] - 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单点突破加速迈向行业全场景的深度赋能[2] - AI大模型参数规模突破万亿级 企业对算力需求从通用转向专用 从单一转向融合[6] 公司战略与合作 - 华为通过鲲鹏昇腾两大根技术构建开放协同的算力生态 推动算力从可用向好用升级[4] - 华为携手KPN伙伴共创70多款高竞争力差异化产品 覆盖网络安全工作站和工控等多个场景[6] - 恒扬数据与华为共同打造智算领域产品和方案 为构建企业智能化转型赋能[6] 产品发布与创新 - 联合发布恒扬数据K+A一体机及SempFusion智算平台 是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首家正式发布的合作伙伴旗舰机型[1][6][8] - 恒扬数据创新性构建多种异构融合算力解决方案 基于SK90智算一体机与昇腾加速卡结合打造[6] - SempFusion智算平台是为企业AI赋能及激活知识资产提供的全栈AI平台 标志合作从硬件协同迈向软硬一体新阶段[8] 生态应用与落地 - 伊登软件依托鲲鹏昇腾算力底座推出eCopilot系列产品 为企业提供AI Agent应用的端到端智慧办公能力[9] - 明泰AI数字人一体机依托鲲鹏昇腾技术 已在深圳重庆北京等地政务领域落地[9] - 通过展车体验SK90 DeepSeek一体机 多芯融合算力一体机 CMN0616计算板卡等高性能算力平台产品[9]
推新大年,健康引领
国盛证券· 2025-06-11 08:38
核心观点 - 短期饮料行业旺季有望迎来密集催化,全年饮料企业推新加速,战略单品顺应健康化、质价比趋势,叠加变革有望强化大单品成功概率、实现积极增长,建议从优质龙头和高安全边际&改善标的两条主线布局饮料板块;影石创新作为智能影像设备领军者,技术体系完善,产品矩阵丰富,市场份额和业绩持续提升;雅迪控股受益于政策驱动,行业需求有望重回快速增长区间,公司销量和盈利能力有望快速修复;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战略重组,建议关注算力生态产业链 [3][4][7][8] 各研报总结 食品饮料行业 - 短期饮料行业旺季有催化,全年企业推新加速,战略单品顺应健康化、质价比趋势,叠加变革有望强化大单品成功概率、实现积极增长 [3] - 建议两条主线布局饮料板块,优质龙头包括农夫山泉、东鹏饮料、统一企业中国,高安全边际&改善标的包括华润饮料、李子园、承德露露、欢乐家、均瑶健康、重庆啤酒等 [3] 电子行业 - 影石创新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智能影像设备研发、生产与销售,形成了以全景技术、防抖技术等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4] - 消费级领域重点布局全景相机及运动相机两大产品线,专业级业务以Pro系列及TITAN系列VR全景相机为主,应用于多个领域 [4] - 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新产品线开发等,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业绩快速增长,营收从2021年的13.28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5.74亿元,CAGR达61.31%;扣非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的2.52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9.46亿元,CAGR达55.42% [4] 汽车&海外行业 - 以旧换新叠加新国标落地,行业需求有望重回快速增长区间,头部车企优势明显,未来市场份额有望稳中有升 [7] - 雅迪控股经历前期激进扩张与2024年深度调整,销量、盈利能力均有望快速修复,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3/35.5/41.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1/10.0/8.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 计算机行业 - 2025年6月9日,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发布关联交易预案,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方式进行战略重组,并于6月10日开市起复牌 [8] - 建议关注算力生态产业链,重点关注服务器领域如中科曙光、海光信息、浪潮信息等公司 [8] 行业表现情况 行业表现前五名 | 行业 | 1月 | 3月 | 1年 | | --- | --- | --- | --- | | 医药生物 | 9.7% | 7.4% | 10.8% | | 纺织服饰 | 4.7% | 5.1% | 12.4% | | 农林牧渔 | 4.6% | 9.1% | 0.8% | | 银行 | 4.3% | 10.7% | 27.7% | | 美容护理 | 4.3% | 13.1% | 12.3% | [1] 行业表现后五名 | 行业 | 1月 | 3月 | 1年 | | --- | --- | --- | --- | | 国防军工 | -4.6% | -1.6% | 17.1% | | 食品饮料 | -4.5% | -1.3% | -3.3% | | 机械设备 | -4.2% | -10.0% | 25.5% | | 家用电器 | -3.5% | -1.4% | 9.6% | | 电力设备 | -3.1% | -8.8% | 7.4% | [1]
“中科院系”两家科技巨头合并:国产算力格局要变天?
36氪· 2025-05-30 16:41
美国对华半导体技术限制 - 美国政府切断部分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售半导体设计软件的渠道,涉及EDA三巨头Cadence、Synopsys、Siemens EDA,这三家占据中国电子设计自动化市场的80%以上[2] - 美国商务部撤销《AI扩散规则》,推出更严苛的AI芯片出口管制新规,将中国归入全面禁运GPU芯片的第三等级[8]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美国对华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一败涂地",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份额从95%暴跌至50%[10][11] 中国半导体行业应对措施 - 海光信息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两家企业市值合计超4000亿,海光专攻高端CPU和AI芯片,中科曙光擅长服务器和云计算[5][22] - 华为昇腾芯片、寒武纪思元芯片等国产芯片崭露头角,抢占市场份额[13] - 国内三大运营商2024年采购的服务器中60%采用国产芯片(海光、华为为主),拉动海光DCU出货量增长50%[32] 算力生态竞争格局 - 英伟达CUDA平台拥有巨大开发者生态优势,全球AI模型和深度学习框架如PyTorch、TensorFlow都围绕CUDA优化[15] - 华为昇腾920单卡算力突破900 TFLOPS,性能超越英伟达H20,但生态短板限制竞争力[20] - 华为MindSpore国内开发者社区2024年增长50%,显示国产AI框架黏性初见成效[39] 海光与曙光合并的战略意义 - 合并实现"芯片设计-服务器制造"整合,海光深算三号DCU单卡算力与英伟达H20相近但价格更低[23][25] - 合并前存在技术适配问题,芯片性能因服务器散热和数据传输限制无法充分发挥[24] - 合并后可效仿华为"芯片设计-服务器制造-云计算服务"全链条布局,成本比国外方案低30%-40%[26][28] 中美算力战略差异 - 美国采取"以柔克刚"策略,通过市场渗透和技术锁定绑定全球算力生态[30] - 中国采取"高筑墙,广积粮"战略,整合产业链各环节确保自主可控[31] - 华为昇腾910B专为大模型优化,在国内推理市场份额达30%[33]
安博通2024年营收增长34.4%,净利润亏损1.19亿元,AI安全布局能否扭转局面?
搜狐财经· 2025-04-30 20:1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37亿元,同比增长34.4%,主要得益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及AI安全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海外市场拓展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1107.0%,扣非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降2297.9%,主要源于研发创新和市场拓展的高投入以及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 [1][4] 业务发展 - 网络安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海外市场布局成效显著,香港子公司安博通国际成功开展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模组产品业务,成为新业绩增长点 [4][6] - 重新锚定战略目标,致力于成为AI时代安全算力生态构建者,提出"以安全为锚,以算力为舟,以AI为帆"的方法论 [4] - 在智算领域聚焦软件系统,叠加安全能力和网络能力,推进国产化算力中心落地,边缘算力方向推出桌面级液冷DeepSeek一体机 [4] - 子公司构建的异网异构算力调度编排平台获信通院首批首家认证,打开新兴场景 [5] 海外市场 - 香港地区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模组产品业务初步成功,计划加大投入拓宽供销网络并增添产品品类 [6] - 海外市场竞争激烈且需求多样化,需大量资源投入研发、推广和服务,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带来风险 [6] 未来挑战 - AI安全领域技术突破尚未转化为显著盈利贡献,短期盈利仍是关键问题 [5][6] - 需平衡海外市场增长与成本风险控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