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搜索文档
200余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
人民日报· 2025-11-24 06:16
据了解,目前已有20余个省份专门就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进行了部署,200余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组织开 展了这一专项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将聚焦群众 身边城市管理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依托"一委一办一平台"工作体系,运用"吹哨报到""接诉即办"等机 制,组织城管执法人员与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市政公用等力量,使城市治理资源能够直达基层,推动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格局。 以解决群众诉求为目标导向,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将结合背街小巷整治、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改造等工 作,不断探索新的载体和方式,推动城市管理与社区环境治理统筹融合;同时,将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 务平台与街道社区治理、物业服务等相关基层智慧治理平台互联互通,强化智能分析、预警预判、辅助 决策等功能,使工作模式向主动治理和"未诉先办"转变。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丁怡婷)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表 示,要下功夫抓好系统治理和基层治理,推动城市管理进社区等工作,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
格竹问新(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1-24 06:16
文章核心观点 - 传统产业如竹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延伸 能够孕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 [1][2] -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发掘运用其中的宝贵经验和精神智慧 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能 [1][3] - 文化与经济双向互动 传统与现代在守正创新中结合 是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课题 [2][3] 竹产业创新案例 - “竹钢”新材料:以竹为主料制成 单位密度强度达普通碳素结构钢的5倍 应用于北京冬奥会建筑和港珠澳大桥等重点工程 [1] - “竹林碳汇”:安徽歙县竹岭村1.5万亩竹林总固碳量7万余吨 完成首笔碳汇交易 以总价9900元转让220吨固碳量 实现“竹子变票子 资源变资本” [1] - “竹海文旅”:四川兴文县进行综合开发 从竹材采伐转向“景观营造+文化挖掘+业态创新” 仅僰王山景区去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2] 产业发展逻辑与启示 - 产业升级路径:不将目光局限于原材料 而是向上延伸产业链 向深发掘附加值 向外拓展产业群 激活沉睡潜能 [2] - 核心驱动力:无论是新材料性能突破还是碳汇量精准监测 都离不开科技支撑 善用科技和创新方法是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的共通逻辑 [2] - 传统匠心的现代价值:传统手艺人如篾匠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匠心 借助数字平台走向更广阔天地 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底座 [3] 政策与战略关联 - “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内含“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内含“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等战略安排 体现了对传统产业价值的认可 [2]
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启动 将支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
人民日报· 2025-11-24 05:57
行业政策与监管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5年8月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卫星通信业务开放工作进行统筹布局和系统谋划 [1] 行业重要事件与进展 - 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期间我国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正式启动 [1] - 此次商用试验期为两年支持符合要求的企业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 [1] 行业市场与供给影响 - 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将丰富卫星通信市场供给 [1] - 该试验旨在支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1] 技术应用与场景 - 卫星物联网利用卫星通信技术连接地面、海洋、空中的海量设备提供数据采集和传输服务 [1] - 其应用场景覆盖海洋渔业、交通物流、能源水利、应急通信、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等 [1]
前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较快增长
人民日报· 2025-11-24 05:57
社会融资规模增长 - 前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9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 [1] - 截至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72万亿元 同比增长8.5% [1] 人民币贷款投放 - 前10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2万亿元 [1] - 前10月人民币贷款总额增加14.97万亿元 [1] - 截至10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267.01万亿元 同比增长6.3% [1] - 截至10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61万亿元 同比增长6.5% [1] 信贷结构优化 - 截至10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77万亿元 同比增长11.6% [1] - 截至10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97万亿元 同比增长7.9% [1]
前10月国家铁路发送货物33.78亿吨 创历史同期新高
人民日报· 2025-11-24 05:57
总体货运表现 - 前10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33.78亿吨,同比增长3%,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前10月国家铁路日均装车18.6万车,同比增长4% [1] 产品供给优化 - 前10月国家铁路发送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1425.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6.2% [1] - 铁水联运“一单制”物流产品累计订舱3万标准箱 [1] 跨境货物运输 - 前10月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2.8万列,同比增长7.8% [1] - 前10月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发送货物452万吨,同比增长14% [1] - 前10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集装箱12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4% [1] 重点物资运输 - 前10月国家铁路完成煤炭运量17.32亿吨,其中电煤运量11.78亿吨 [1] - 前10月国家铁路冶炼物资发送量同比增长9.1% [1] - 前10月国家铁路粮食发送量同比增长13.8% [1]
中国大飞机首次亮相迪拜航展(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11-24 05:52
11月17日至21日,2025迪拜航展在阿联酋迪拜举行。迪拜航展是全球最大航展之一,每两年举办一次。 本次航展以"未来已来"为主题,集中展示全球航空航天业在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太空探索、智能交 通等领域的前沿成果。来自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航空航天及军工企业参展,200多架各式飞机 亮相展会。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各携一架C919飞机参展,受到广泛关注。 此外,还有近百家中国内地航空相关企业展示了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机发动机等产品,展 现了中国制造的创新活力。 南航集团战略规划投资部副总经理倪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南航在C919交付准备与实际运行中积累了 宝贵经验,随着中国商飞持续优化机型、提升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C919在经济性、可靠性及服务保 障体系等方面将具备更强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中东地区加快航空业发展,民航机队规模持续扩张。数据显示,仅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 (海合会)成员国航空公司已订购客机1525架,全部交付后机队规模将实现翻倍。迪拜一家咨询公司的 负责人加里·杜根表示,包括阿联酋在内的地区国家正加快经济多元化进程,推动旅游业发展、打造地 区物流中心, ...
中国建设银行 供需两端齐发力,精准助力扩大内需、提振消费
人民日报· 2025-11-24 05:5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建设银行将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作为增强服务国家建设能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重要着力点,启动实施“消费金融专项行动”,通过综合金融服务满足消费领域需求 [1] - “十四五”时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63%左右,正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1] - 公司坚持供需两端综合施策、集团上下协同联动,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1] 政策落实与信贷支持 - 公司全面融入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打造“信贷+场景+支付+衍生服务”的消费金融全链条综合服务体系 [2] - 积极运用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服务消费与养老领域贷款投放已超过1000亿元 [2] - 通过建行生活平台高效承接政府消费补贴,累计承接国内309个城市消费券发放,资金规模超209亿元,直接拉动消费金额1511亿元 [3] - 贴息政策实施以来,签约贴息协议客户近百万户,认定贴息消费交易超180万笔 [3] 重点消费领域支持 - 公司将旅游、文化、体育、健康、教育、养老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作为信贷结构调整方向,截至2025年10月末相关领域贷款规模较2022年末增长超60% [4] - 支持消费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今年发放现代物流领域贷款超1600亿元 [5] - 运用“商户云贷”“善营贷”等普惠金融产品,强化对消费领域商户的融资支持 [5] 个人消费金融服务 - 截至2025年10月末,公司累计服务个人消费贷款客户约3500万户,贷款余额6527亿元,规模及增速领先同业 [6] - 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规模超万亿元,个人消费贷款当年投放约8100亿元 [1] - 通过信用卡积分激励、场景优惠、分期支持等举措激发居民信用消费热情,联动线上线下多元化消费场景 [6] 支付体验与生态构建 - 推出消费贷款快捷支付功能,实现“即贷即用、随借随付”,创新打造“一个主账户+多个数字龙卡”服务体系 [7] - 在手机银行、建行生活“双子星”平台构建覆盖大额消费及日常服务消费的多元消费生态 [8] - 与京东、天猫超市等头部电商平台深化合作,打造跨界“财富会员联盟”,形成银行、商户与客户的良性互动 [8] 综合金融服务与未来方向 - 深度服务跨区域集团连锁客户,提供供应链服务、线上线下全支付受理、企业级分账对账等综合服务 [9] - 下一步将重点聚焦服务消费、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等消费领域新兴增长点,持续深化消费金融专项行动 [9]
农发种业推广绿色专用新品种 绿色增粮绘就好“丰景”
人民日报· 2025-11-24 05:45
"农发种业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比如山西黎城的玉米制种已建成智慧农业信息系统, 实现节药50%、节水90%以上。"农发种业董事长何才文表示。 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协新表示:"农发种业种子经营规模在全国8000多家种企中位列第四 位,2025年自有品种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1%。同时挺膺担当种业央企的新使命,通过专用品种推广, 持续打造种业全产业链订单服务体系,有效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以绿色生产力赋能粮食安全和乡村 产业发展。" "近年来,国内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对农产品原料要求高,都需要绿色认证。"农发种业所属河南黄泛区地 神种业总经理王永锋介绍,公司通过投入品统一采购、绿色防控、与下游加工企业合作等方式,不断拓 展专用粮的订单农业,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安全把控。 近3年,农发种业累计研发投入3.4亿元,开展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培育节水、节肥、节药的绿 色专用新品种。同时,以品种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推广"良种+良法"配套的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在 优势粮食主产区建设了百万亩"三品一标"的绿色生产基地,其中有机基地达33万亩。 眼下,秋冬种进入尾声。位于河南省西华县的黄泛区农场二分场 ...
和音: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行稳致远
人民日报· 2025-11-23 19:10
COP30期间,中国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与各方一道支持主席国巴西推动大会取得成功,致力于在坚持 多边主义、聚焦行动落实的基础上,为下一个10年的全球气候治理指明方向、创造条件。中方举办 了"中国角"系列边会,主题包括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之路、中国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发展等,为全球气候治 理提供中国经验参考。COP30主席多拉戈称赞,"中国提出的解决方案惠及所有人,而不仅仅是中国自 身。"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国家战略,构建了全球最系统 完备的碳减排政策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是世界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 家之一。中国的绿色发展正不断为世界增添新绿意。 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国是多边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国际合作的积极推动者、低碳技术的主要贡献 者、绿色转型的重要引领者。中国始终积极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落实 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取得显著成效,提前完成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和森林蓄积量等目标。截至 2025年10月底,中国已与43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5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已向《联合国气 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 ...
钟声:一意孤行抑或回归理性,日本再次面临抉择
人民日报· 2025-11-23 19:10
高市早苗拿台湾问题做文章,背后有其政治算计。日方有识之士犀利指出,高市早苗明显存在一种政治 盘算,即通过持续炒作"中国威胁论"和"警惕中国论"巩固支持基础,以强硬姿态稳定基本盘。她全面继 承甚至激进发挥日本右翼政客的"政治遗产",把严肃的国家政策异化为个人政治表演的工具,把事关中 日关系根基的台湾问题当作谋求私利的筹码。这种将本国前途命运捆绑于个人政治野心的做法,只会把 日本带入歧途,把自己碰得头破血流。 高市早苗的顽固立场,暴露了日本右翼势力的持续抬头和军国主义思想的不散阴魂。二战后,《波茨坦 公告》明确规定日本"禁止重新武装",日本"和平宪法"也确立了"专守防卫"原则。然而,日本右翼势力 不断寻求突破束缚,从大幅增加防卫预算到谋求发展进攻性武器,再到图谋放弃"无核三原则",在强军 扩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高市早苗渲染所谓"存亡危机",实质上是为推进军事松绑、修宪扩军寻找借 口。这种危险动向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将把日本民众再次置于兵凶战危的险境。 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行已毒化中日关系,正迫使日本民众为其政治野心付出代价。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 伴、第二大出口对象国和最大进口来源国。如果日方拒不悔改甚至一错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