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搜索文档
姚高员赴淳安县调研
杭州日报· 2025-05-12 10:53
中华蜂保种场"政农村企"联动共富项目实行"政府+蜂农+村集体+公司"的四级联动模式,带动全县 6000余户蜂农联合打造优质蜂蜜产品系列,助力低收入农户实现增收;石林镇七村联建日晒面共富园 区,推动原材料种植、农产品加工及电商、研学等项目一体化发展,以日晒面产业链带动农户在家门口 增收致富。姚高员与项目负责人、村干部逐一分析产品市场开拓、项目发展前景等情况并表示,农村工 作的一个有效路径是典型引路、看样学样,要因地制宜创新共富业态,不断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做 强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实现资源整合、配置优化、产业集聚、业态融合、利益联 结,塑优建强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优势。 5月9日,市长姚高员赴淳安县调研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推进情况。他强调,要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 部署,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均衡优质 共享,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千岛湖东北湖区绿道是一条集自然风光与人文艺术于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绿 道贯通、智慧驿站、隧道艺术馆群 ...
姚高员专题调研科技创新大投入机制推进情况
杭州日报· 2025-05-12 10:53
姚高员要求,要发挥好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分层分类深化稳定增长机制,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投入总 量、增速、增量、结构、绩效等多维度提升,加大创新投入规模和水平、产出效率和效益。提高对科研 平台、人才引育、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投入力度,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创新大投 入对创新研发的撬动作用。 姚高员强调,要发挥好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科技企业梯度 培育体系,大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中小企业、初创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成为创新 创造的生力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要发挥好其他主体的重要基础、支撑和渠道作用,统筹用好 全市各类创新载体,优化高校科研机构创新激励机制,引导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加大科技投入,努力在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要发挥好创新人才的基础性作用,畅通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 与企业间的流动渠道,努力构建各类创新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5月8日上午,市长姚高员专题调研全市科技创新大投入机制推进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决策部 署 ...
杭州出招打破“一考定终身” 学生可自愿选择“职”“普”赛道
杭州日报· 2025-05-12 10:31
职普融通试点班招生计划 - 杭州市区新增两类高中招生类型:中策职业学校与源清第二高级中学、人民职业学校与杭州第九中学合作开设职普融通试点班,美术职业学校绘画专业开设综合高中试点班 [1] - 中策源清二高和人民九中试点班各计划招生4个班,每班40人,纳入集中统一第一段招生,与普通高中同步填报志愿和录取 [2] - 初始学籍统一为普通高中学籍,高一第一学期在中职学校上课 [2] 融通机制与突破 - 学生有两次融通机会:第一次在第一学期末申请,融通比例上限50%,第二次在第二学期末可申请返回中职 [2] - 杭州试点实现职高与普高双向流动,突破"融而不通"难题,为双向流动提供制度性依据 [2] - 50%融通比例上限和"二次融通"机制在浙江省内属首创 [3] 课程设置与专业选择 - 职普融通试点班高一第一学期文化课与专业课并行,师资由普高和中职共同提供,文化课为主、专业课为选修 [6] - 分流后选择普高的学生转入普高就读,选择中职的学生可进入王牌专业:中策职校的"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或"环境监测技术",人民职校的"会展服务与管理"或"社会文化艺术" [6] - 美术职校综合高中试点班高一学年开设文化课+艺术课+职业课,高二可自愿选择普高方向(参加艺术类或文科高考)或职高方向(参加浙江省单独招生考试) [5] 试点成效与家长反馈 - 余杭区等4个区县去年试点后,超八成家长对职普融通表示满意,认为拓宽了升学路径 [7] - 职普融通为成绩在一段线附近的学生提供二次选择机会,帮助其找到适合的成长方向 [7] - 中职学校王牌专业与职业本科扩招背景结合,学生升学前景被看好 [6][7]
浙大今年本科招生有哪些新变化?
杭州日报· 2025-05-12 10:31
舞台上,音乐一响,6只白灰色机器狗齐刷刷登场,随着节拍灵活摇摆、翻滚,最前排的观众惊喜 地伸出手,与它们"握手"——一段"热舞"逗得全场欢笑连连。 上周六,浙江大学2025年"梦想浙大 智启未来"校园开放日在紫金港校区举行,这个"萌酷"的场景 就发生在招生宣讲会上。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家长走进求是园,参与学校首次举办的大规模主 题校园开放日活动,近距离感受浙大的学术魅力、创新活力和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 招生宣讲会现场。 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二的郑同学第一次来浙大。坐着轮椅、拿着双拐的他,被学校贴心地安排在了宣 讲会第一排过道位置。"一个月前打排球不小心扭伤了脚。"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笑了,"但这挡不住我想 来看看浙大的心意。" 这一趟,小郑还有十几个探校"搭子",周五放学后,同学们一起坐高铁赶到杭州,他们的目标院校 中都有"浙大"。谈到以后的专业选择,小郑希望能往生物计算机交叉学科方向发展。"我对脑机接口很 感兴趣,虽然现在掌握的知识连皮毛都算不上,我妈也质疑'你连洗碗机都不会修还搞什么脑机接口', 但万一我以后发明了脑控洗碗机,她只要想一想就能洗碗,多方便!"小伙子扶了扶眼镜,笑着说。 台下不只孩子们听得认真 ...
非遗大师梅有伟:一芽一叶平生意 恬淡悠然出本真
杭州日报· 2025-05-12 10:31
行业背景 - 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梅家坞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素有"十里梅坞"之称,是"狮龙云虎梅"五大核心产区之一 [2] - 梅家坞"三分叉"山场种植着树龄最长、最古老的群体种茶树,地理条件优越,形成独具特色的"梅派"茶味 [3][4] 公司概况 - 梅有伟为第六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绿茶制作技艺"西湖(狮峰)龙井"代表性传承人 [2] - 公司前身为清末民初的"春记茶行",曾在全国各地开设分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2] - 公司创始人梅有伟17岁拜师学艺,专注炒茶技艺数十年,获"西湖龙井炒茶王""浙江省十大炒茶能手"等多项荣誉 [2] 产品特色 - "梅派"茶在辉锅工序中将茶叶炒至外形平扁翠绿,杯泡4克以上茶叶时呈现豆花香为主的高扬香气 [5] - 产品口感鲜爽有厚度,回甘强劲,满嘴生津,形成独特风味 [5] - 坚持使用有机菜籽饼施肥,拒绝化学肥料,确保茶叶肉厚芽肥,激发山场茶树潜力 [4] 生产工艺 - 采用传统摊青工艺,严格把控摊晾时间,强调"慢工出细活" [4] - 每斤鲜叶分四五锅杀青,虽效率较低但为品质关键 [4] - 传承祖辈手工炒制技艺,保持"老底子"育茶方式 [4] 行业地位 - 作为非遗传承人,公司积极参与公益课堂传播茶文化,推动年轻茶人技艺传承 [4] - 公司产品代表梅家坞核心产区最高工艺水平,在各类炒茶大赛中屡获殊荣 [2][4]
杭州市工会系统法律志愿服务20周年征文比赛启动
杭州日报· 2025-05-12 10:31
杭州市工会系统法律志愿服务20周年征文活动 - 杭州市总工会启动"法援廿载·初心如磐"主题征文比赛 纪念工会系统法律志愿服务机制成立20周年 [1] - 征文面向全市各区县总工会 产业工会 法律志愿服务组织及社会公众 [2] - 征集内容包括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 时代标志性事件 人性关怀故事和普法教育案例 [2] 法律志愿服务成效 - 2005年以来杭州市工会法律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受理职工劳动纠纷案件2936件 [1] - 帮助职工挽回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 [1] - 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活动1000余场 [1] - 每周定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1] 志愿服务内容与影响 - 志愿者深入社区 企业 广场提供法律服务 [1] - 为外来务工人员和困难职工提供劳动权益保护 [1] - 典型案例包括深夜赶赴企业化解劳资纠纷 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讲解社保与工伤认定流程 [2] - 通过普法宣讲将法律条文转化为易懂内容 [2] 征文活动组织 - 活动由市总工会和杭报联合主办 [2] - 将邀请工会干部 法律专家及资深媒体记者组成评审委员会 [3] - 评选"杰出案例""优秀故事""最佳普法案例"等多个奖项 [3] - 投稿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 [3]
五校联展 毕业生与城市的美学对话
杭州日报· 2025-05-12 10:31
展览概况 - 第五届"城市艺术生活季"毕业设计作品展在杭州图书馆展览艺术中心开幕,展出百余件来自五所高校艺术设计学院的毕业作品[1] - 活动由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等机构指导,杭州图书馆联合省内多所高校共同举办[1] - 展览作为"杭州设计周"重要单元,延续往届特色并强调艺术分享、文化传达和美育教育普及[1] 参展作品与主题 - 作品涵盖视觉传达、环境设计、数字媒体等多个艺术门类[2] - 浙江工商大学展区以"此刻·交响"为主题,聚焦绿色可持续和数字生态创新[2] - 浙江理工大学展区以"丝域"为主题,表达人工智能时代的当代"视域"[2] - 杭州师范大学展区以"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为主题,展现艺术与时代的思考[2] - 浙江财经大学展区以"一起新章"为主题,涵盖文化挖掘与乡村振兴等多元主题[2]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展区以"未完智续"为主题,结合AI技术展示人机协同作品[2] 活动意义与安排 - "城市艺术生活季"已成为杭州文化领域的亮丽名片和公共图书馆与高校资源融合的典范[2] - 活动是艺术教育、文化传播与城市创新的重要桥梁[2] - 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5月10日各学院设立专门咨询点提供报考指导服务[2]
上城绘就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杭州日报· 2025-05-09 10:57
基层治理创新 - 上城区通过"最美红巷"品牌推动基层治理创新 小营巷社区已免费发放1.7万余份公益午餐和9万只手工公益馒头 惠及超过95%的社区居民 [5] - 采荷街道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创新"社区化"治理模式 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 通过设立功能型产业社区和"共治联盟"提升治理效能 [5] - 上城区构建"11353"工作体系 推出2878个共治单元与1.7万余人的共治队伍 社区建群数量从124.1个降至55.2个 降幅达55.5% [6] 新就业群体服务 - 上城区建立164个"尚小驿"服务站点 提供6大类24项服务 打造10分钟可达的温馨"港湾" 快递小哥可入住月租700元的新公寓 [7] - 推出"十大暖心关爱礼包"3.0版 整合教育、医疗、住房等10大类30项服务 全面服务新就业群体的职业成长和子女教育需求 [7] - 成立全省首家"直播人才学院"和全市首个直播电商党群服务中心 推动党建覆盖电商行业 [8] 志愿服务与数字治理 - 上城区"最美人墙"志愿服务已持续10年 吸纳31.2万名志愿者 成立6201支志愿服务队伍 形成"最上城、益起来"品牌 [9] - 推出"AI网格助手"与"AI社工老师傅"双智能系统 构建覆盖基层治理全链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推动区域治理进入"智能体"时代 [10] - 实施"社区工作者-专业社工-志愿者"三级人才架构 通过"专业社工+志愿者"模式帮助流动人口融入城市 如九堡社区案例 [9]
桐庐积蓄高质量发展强劲势能
杭州日报· 2025-05-09 10:57
重大项目签约 - 桐庐县签约17个项目,总投资140 02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12个占比超70%,涵盖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1] - 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包括苏钏科技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58亿元)、鼎盛自适应密封件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项目(20亿元)、力俭自循环发电系统项目(10亿元) [1] - 国潮音乐基地项目定位影视文旅产业,计划建设音乐演出聚集地,预计6月底竣工,年引流25万人次 [1] 产业体系与布局 - 桐庐经济开发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轮驱动",围绕"141X"产业体系强化补链强链 [1] - 制造业项目与现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细分领域竞争力 [1] 中科盈德项目进展 - 中科盈德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预计2027年6月投产,涵盖冷阴极光管、工业检测装备及医疗设备 [2] - 地方政府优化流程提供"店小二"服务,加速项目落地 [2] 营商环境与规划 - 桐庐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项目审批、要素保障及基础配套,推动项目早开工早达产 [2]
西湖大学“雕虫小技”开启活体生物精密加工新篇章
杭州日报· 2025-05-09 10:57
技术突破 - 西湖大学仇旻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冰刻技术首次在活体水熊虫体表成功刻制微米级"文身" [1] - 该技术实现了活体生物表面的超高精度微纳加工精度达头发丝千分之一粗细的尺度 [1] - 研究团队5年前已开发出用电子束作刻刀、水蒸气凝华冰层取代传统光刻胶的"冰上雕刻"技术 [1] 实验对象 - 实验选用号称"地表最强生物"的水熊虫其头身长仅0.5毫米 [1] - 水熊虫能在-273℃到151℃极端环境中存活对脱水、辐射、高压及有毒环境有强耐受力 [1] - 实验需使水熊虫进入代谢几乎停止的隐生状态以增强抗逆性接受电子束雕刻 [2] 技术细节 - 研究人员将特制纳米有机冰膜覆盖在水熊虫身上通过电子束曝光形成稳定固体图案 [2] - 操作过程需严格控制从隐生状态诱导到冰膜覆盖再到电子束雕刻的全流程 [2] - 技术突破为在生物体表面制备细微结构并通过光、电、热手段实现精准操控奠定基础 [2] 应用前景 - 该技术可能为活体生物医疗设备及微型机器人研发开辟全新路径 [1] - 未来有望应用于新型生物电子器件、微型生物机器人及深空生命探测等领域 [2] - 结合电子束光刻、3D打印等先进微纳加工技术可拓展更多生物界面操控应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