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搜索文档
建德“乡村调理师”推动基层治理更贴心
杭州日报· 2025-06-04 11:03
城乡公交一体化优化 - 建德市在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过程中发现偏远山村存在"到站点上下车"制度执行困难的问题 村民反映需穿越百余米田间小路或步行1公里才能到达公交站台 [1] - 下涯镇联合交通部门实地踏勘后优化设置17个公交停靠点 有效解决村民出行难题 该举措是"乡村调理师"制度的实践成果 [1] - 新设公交站点获得村民积极反馈 显著提升公共服务便利性 体现基层治理创新成效 [1] "乡村调理师"基层治理机制 - 建德市创新推行"136"治理体系 包括1个党建统领 3级党组织架构 6项具体行动 形成"乡村调理师"品牌 [1] - 该机制通过倾听群众意见破局 开展"挑刺 献计 助力 代言 添彩 点赞"行动 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1] - 寿昌镇"乡村调理师"成功化解6户村民长达30年的土地纠纷 通过手绘流转图谱和6轮协调会达成划界方案 [2] - 2023年4月以来 全市通过该机制已成功解决13起基层治理难题 展现制度有效性 [2] 群众参与治理成效 - "代言+添彩"行动激发村民自治热情 杨村桥镇95%村民主动参与环境整治 新安江街道解决500余件民生问题 [3] - 新安江街道推出"楼里微光"网格治理 提供爱老助老等特色服务 钦堂乡葛塘村实现"人人都是保洁员"模式 [3] - 葛塘村通过群众参与治理 3月起节省村级保洁费用2万余元 同时显著改善村庄面貌 [3]
杭州为“水运复兴”立新规
杭州日报· 2025-06-04 11:03
杭州水上交通立法背景 - 杭州拥有航道里程2026公里 通航水域5891平方公里 具备显著水运地理优势 [1] - 现行水上交通法规制定于1998年 已无法适应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发展需求 [1] - 新条例旨在为水运复兴 文旅融合提供法治保障 填补法律空白 [1][2] 条例草案核心内容 - 运用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管理智能化水平 [2] - 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强化监管能力 [2] - 明确将水上停靠点布局纳入港区规划 [2] - 规定漂流 游乐等水上活动需在划定区域内进行 [2] 条例特色与意义 - 针对电动船 水上无人机等新生事物提出分类管理方案 [2] - 满足"后亚运"时期市民亲水需求 促进水运与景区协同发展 [2] - 细化上位法规定 结合杭州实际发挥本地优势 [1][2] 行业发展机遇 - 条例实施将推动水上交通智能化升级 [2] - 为交通旅游和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 - 促进水运航线与景区景点相互赋能 [2]
杭州双案例入选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典型
杭州日报· 2025-06-04 11:03
国土空间规划创新案例 - 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与萧山区浦阳单元规划入选全省首批"141X"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典型案例,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本 [1] - 两份规划凝聚杭州创新智慧,差异化探索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杭州路径" [1] 塘栖镇规划亮点 - 定位"名镇名山名湖一体发展",通过"一带两轴、三区三园"布局串联大运河世界遗产、超山风景名胜区与丁山湖湿地形成生态文旅走廊 [1] - 转向存量空间优化发展模式:低效用地再开发引导产业集聚,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农田集中连片、村庄集约紧凑" [1] - 构建"15分钟公共生活圈"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居民步行一刻钟可享优质公共服务 [2] - 通过铁路、高速、航运网络一体化布局,向东对接城东智造走廊,向西联动城西科创走廊,架起区域协同发展桥梁 [2] 浦阳单元规划特色 - 以"诗画桃源、活力浦阳"为愿景,打造"产城人文景"深度融合的科创风情镇、桃源人居镇和共富示范镇 [3] - 突破行政边界限制,以镇域为单元编制规划,差异化布局城乡功能 [3] - 创新"农业+"复合用地模式为乡村新业态预留空间,规划实施后8个村庄获评省级和美乡村 [3] 规划实施成效与展望 - 仙家坞农事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落地,乡村振兴动能持续释放 [3] - 未来将完善"县级规划明分类、乡镇规划定边界、村庄规划落布局、乡村设计提品质"总体构架,深化全周期管理 [3]
首届浙江国际儿童戏剧展演开幕
杭州日报· 2025-06-04 10:40
活动概述 - 第一届浙江国际儿童戏剧展演在杭州运河大剧院开幕,由浙江演艺集团主办,是过去八届浙江儿童戏剧节的升级版 [2] - 展演主题为"乐趣童游,奇旅盛夏",持续至8月 [2][4] 活动板块 - 剧场演出板块包含15部优秀儿童剧,涵盖国内外经典剧目如英国《恐龙世界 LIVE》、中欧合作《飞向月球》,以及本土作品《山海奇幻梦》《哪吒"闹"海》等 [2] - 戏剧体验营板块举办一日戏剧营活动,聚焦儿童戏剧体验 [3] - 青少年艺术成果板块展示"诗画浙江·盛世之韵"青少年艺术教育成果和浙话少儿戏剧中心儿童戏剧 [3] - 户外亲子板块包括"奇妙Wonder游"亲子户外营和"玩转非遗 乐享庆元"非遗展示活动 [3] - 文艺赋美板块举行"奇幻盲盒·童梦启航"盲盒音乐会及《格林童话》乐享会 [3] 剧目特色 - 剧目题材多样,涵盖亲情、友情、勇气、梦想等主题 [2] - 国外经典剧目与本土传统文化作品相结合,如京昆儿童剧《夏荷鱼趣》和《爷爷的水稻田》 [2] - 全国特色剧目包括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的《如意记》、西安儿童艺术剧团的《爷爷的水稻田》等 [2]
京杭对话: 让更多人一起来讲“运河故事”
杭州日报· 2025-06-04 10:40
大运河文化保护与发展 - 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举行 主题为"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 聚焦保护传承利用 [3] -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1周年 文化遗产保护概念深入人心 需探索新路径新模式 [3] - 杭州实践表明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 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 [4] 临水经济发展路径 - 杭州"临水经济"获专家认可 实现文化遗产"保起来 美起来 活起来"三阶段发展 [4] - 文旅融合需赋予大运河烟火气 文化味 科技感 培育新兴业态满足美好生活需求 [5] - 杭州市商旅集团投资315亿元建设博物馆景观带 去年接待游客1931万人次 [10]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 - 北京通州区聚焦文化旅游与科技创新 为城市副中心注入动能 [6] - 杭州拱墅区利用AI 大数据创新大运河保护传承方式 [6]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科技融入文物研究 保护 展示全链条 [6] - 灵伴科技AR导览眼镜已服务8000万用户 应用于300多家博物馆景区 [7][8] 运河城市更新实践 - 北京段建成50余公里滨水绿道 创建5A级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 [8] - 杭州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打造杭钢公园 西泠武林美术馆等新地标 [8] - 杭州推出3元水上巴士项目 唤醒市民情感记忆 [10] 跨区域协同发展 - 京杭对话活动推动南北省市交流 需中外联动共同讲好运河故事 [9] - 专家建议恢复运河通航功能 发挥南北水运价值 [9] - 浙江大学提出整合丝绸文物 非遗与工业遗产 创新丝绸文化传承 [9]
西湖景区优化管理举措 让市民游客共度美好假期
杭州日报· 2025-06-04 10:39
西湖景区管理优化 - 断桥景区优化人流预警阈值,区域阈值峰值下降30%,提升游览舒适度和安全性 [6] - 桥面硬件隔离设施进行优化,缩减占地空间并增加通行口,提升游客行进流线的可变性 [6] - 设立现场指挥部,集结多方力量实施全流程管理,并在关键点位设置志愿者引导岗,避免人群聚集滞留 [6] 杭州植物园生态活动 - 杭州植物园迎来1只大猫头鹰和3只小猫头鹰安家落户,吸引市民游客和摄影师 [7] - 灵隐派出所联合生态义警队开展现场管理,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 [7] 白塔公园景观设计 - 白塔公园初夏绣球花盛花期形成童话世界般的景观,吸引游客拍照 [8] - 园林设计师采用低维护、可持续的种植方式,搭配多种观赏草形成野趣景观 [8] 吴山城隍庙文化活动 - 吴山城隍庙举办"城隍巡游"民俗非遗活动,融入端午节庆元素 [7] - 活动传承城隍巡游民俗,让市民游客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7]
浙江首个“银龄友好”阅读空间对外开放
杭州日报· 2025-06-04 10:39
杭州图书馆"银龄友好"阅读空间建设 - 杭州图书馆生活主题分馆对外开放"银龄友好"阅读空间,通过多维文化载体搭建代际沟通交流通道 [2] - 空间设计融入全方位人文关怀细节:全区域护眼照明、防滑地毯、硅胶防撞条、手持放大镜、可调光扩视仪、无障碍卫生间及急救药箱 [2] - 形成纸质书与数字阅读双轨资源体系,纸质文献区设老年阅读专架,配备大字版图书报刊杂志,覆盖健康养生、人文历史、旅游地理等主题 [2] - 引入智能听书系统,提供健康养生、历史文化等数字资源获取渠道 [2] 特色书单体系 - "银龄书单"系统性收录100本优质读物,内容涵盖人文历史、文学艺术、养生保健、生活休闲四大主题板块 [2] - 首期"代际书单"精选50本经典读物,如《千里江山图》《中国人的音乐》《思考,快与慢》等,融合老中青三代阅读偏好 [3] 延伸服务规划 - 计划从阅读推广、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代际沟通四个维度推出延伸服务 [3] - 目标搭建跨越代际的阅读桥梁,促进不同年龄读者通过书香建立连接 [3]
拱墅区首次将“银发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杭州日报· 2025-06-04 10:35
人口老龄化与政策支持 - 拱墅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5.99万人,占总人口28.57%,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 - 拱墅区首次将"银发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家社院"养老融合服务模式,计划新建6家大运河社区食堂、提升改造4家[3] - 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1月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浙江省相关政策于2025年1月施行[5]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与潜力 - 2025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预计约7万亿元,2035年有望增长至30万亿元[5] - 拱墅区创新"六床联动"模式,熙鸿谷雨半山康养中心床位入住率从54%提升至83%[5] - 杭州广宇安诺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观察到适老化改造展厅人流量显著增加,预计行业两到三年将迎来"风口期"[6] 企业参与与产品创新 - 杭州高厚智能科技建议政府培育细分领域"潜力股"企业,推动多样化、智能化产品投入市场[3] - 大关街道举办"IN龄"共富市集吸引数千名老人参与,探索银发经济与社区治理融合[6] - 祥符街道首户完成适老化改造的案例显示,智能马桶等设备显著提升生活安全感和便利性[6] 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拱墅区"家社院"模式整合家庭养老床位、养老机构床位等六类资源,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动态监测和资源调配[5] - 朝晖街道代表关注失能老人照护问题,强调提高照护人才队伍素质[3] - 政策引导下适老化改造认知度提升,企业认为当前处于行业"窗口期"[6]
余杭:良渚街道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
杭州日报· 2025-06-04 10:35
"在良渚,打造'优质均衡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从来不是一个口号。"良渚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我 们期待通过本次三方合作,能为良渚教育事业再添一块'金字招牌',为良渚培养一代又一代可靠建设者 与接班人厚植根基。" 近年来,良渚街道始终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坚持"重教育就是重民生、办教育就是 顺民心、抓教育就是抓未来",持续拓展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5年,良渚街道预计在教育事业上投入财政资金约3.3亿元,将持续打好学校新建、扩建、扩班及普 惠学校治理的"组合拳",打造出具有前瞻性、示范性、高品质的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努力实现良渚老 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的现实愿望。 5月30日,余杭区教育局、良渚街道办事处与浙江良径研究院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在杭行路小学谢村 校区举行。此次签约仪式宣布将杭行路小学正式纳入"杭州市余杭区未来教育集团"(以下简称"未来教 育集团")。这标志着,良渚街道在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活动现场,杭行路小学校长盛雪飞介绍,未来,杭行路小学将以"未来教育集团"共同体为依托,深 入践行"资源共享、学校共治、师资共培、文化 ...
暨军民与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代表进行座谈
杭州日报· 2025-06-03 10:58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 8位市人大代表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核心任务提出建议 [1] - 建议包括加强对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立法探索 [1] - 建议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发 [1] - 建议人工智能辅助人大代表履职 [1] - 建议提升算力产业集群集聚效应 [1] 人大代表履职建议 - 建议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参与格局 [1] - 建议完善保护创新成果的体制机制 [1] - 建议新登古城墙周边水生态治理 [1] -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部门要做好意见建议的汇总、梳理、转办工作 [1] 人大代表履职要求 - 要坚定人民立场,当好知民意的"代言人" [2] - 要坚持民呼我应,当好暖民心的"贴心人" [2] - 要突出示范引领,当好解民忧的"领路人" [2] -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生活在群众中的优势 [2] - 把基层群众的真知灼见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真招实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