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搜索文档
古礼“开山”启富阳千年纸脉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18
非遗传承与工艺振兴 - 富阳竹纸制作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 - 元书纸相继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和浙江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2] - 湖源乡新二村完整保留72道古法工序,成为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线装节目单用纸[2] 古法造纸技术与季节性生产 - 小满至夏至为斫青黄金期,此时竹穰纤维细腻胶质饱满,过早过晚均影响纸张品质[3] - "开山"仪式包含三重古礼,标志全年传统造纸周期启动[2][3] - 造纸挑战赛设置扁担挑料(25公斤/千米)和独轮车运料(100公斤/公里)等环节展示匠作艰辛[3] 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 - 新二村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文旅结合,打造元书纸文化展示馆和宋韵体验基地[3] - 通过拉长造纸产业价值链推动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3] - 村民李国中以12分01秒完成独轮车运料夺冠,村书记李吉瑶参赛获第三名体现社区参与度[3]
萧山:“百工灵”IP二创 传播阅读量破亿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18
国潮IP开发与运营 - 杭州恺英网络开发"百工灵"IP 融合30多项非遗手工艺 涵盖游戏 动画 漫画 小说 文创衍生品等产品线 [1] - IP核心内容为校园魔法故事结合非遗知识 目标受众为青少年 通过H5小游戏实现轻量化传播 玩家可制作120种传统工艺品 [1] - 二创传播阅读量破亿 漫画阅读量超6000万 实体小说2024年上市 漫画更新至81集 动画登陆网络平台及省级卫视 有声书多平台同步上线 [1][2] 非遗文化传播与商业化 - 2023年发起"恺心·百工灵"非遗公益项目 开发十余套手工艺课程 深入云南 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公益授课 [1] - 与中国动漫博物馆 浙江省非遗基金会等机构合作 举办30余场线下活动 覆盖8个城市 [2] - 与中国美术学院合作完成《杭罗织造》《杭州机绣》纪录片 开展非遗传承人调研 [2] IP矩阵与行业合作 - "百工灵"与"岁时令"两大传统文化IP将亮相中国国际动漫节 后者聚焦17个传统节日和24节气文化解读 [2] - 推出《百工灵·研学大作战》番外漫画 创新叙事手法促进民族文化交流 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高新区(滨江)驶入智能经济“快车道”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18
人工智能赋能工业转型 - 中控技术推出时间序列大模型TPT和DeepSeek双引擎,实现工业现场在线实时优化与闭环控制,已在数十家大型企业落地[2][3] - 工业AI应用案例:氯碱化工厂通过语音交互实现生产监控与优化,产品合格率达100%,电耗优化方案可实时执行[3] - 高新区(滨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7%,一季度规上工业研发费用63.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7%居全市第一[3][5] 区域智能经济生态构建 - 高新区(滨江)形成完整机器人产业链,覆盖上游芯片、中游整机制造到下游系统集成,代表企业包括宇树科技、华睿科技等[4][5] - 数字经济全产业链成熟发展,从电子信息技术到智能物联、数字健康等新生态,实现数字经济与新制造双轮驱动[5] - 人才生态优势显著:企业可"就地取材",如云象商用机器研发团队来自本地企业中控技术、国自机器人[5] 技术出海与国际合作 - 中控技术工业AI解决方案吸引多国客商,展示氯碱工厂智能化改造案例[2] - 四维生态科技AI植物工厂将落地沙特,推动当地农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2]
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挂牌一周年的“破”与“立”
杭州日报· 2025-05-22 11:19
数字化生产转型 - 南方泵业通过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设备自动化和数字化改造,生产自动化、工厂透明化、管理数字化,半成品库存显著缩减,产品出厂一次合格率达100%,交期缩短70% [9] - 南方泵业入选"2024年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名单",并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称号 [9] - 华光新材"年产4000吨新型绿色钎焊材料智能制造项目"建成投产,生产线自动化率提升75%,生产周期缩短30% [10] - 余杭经开区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100%,培育省市级"未来工厂"数十家 [11] 智能制造项目进展 - 杭州土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年产7万台全地形车智能制造项目建筑主体结顶 [11] - 瑞银电子先进数智化绿色制造基地项目正式投产 [11] - 杭州优尼克消毒设备有限公司年产2万立方米智能灭菌系统项目基本完工 [11] 招商引资成果 - 余杭经开区2024年外出考察57次,拜访涉外企业99家,引进优质项目51个,总投资额超290亿元 [14] - 2025年一季度集中签约五大生态圈优质项目15个,总投资额达45.15亿元 [14] - 招商聚焦"一智三新"(智能制造、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芯机能(芯片、泛机器人、数字能源)产业赛道 [12] 产业集群发展 - 新装备产业依托南方泵业等链主企业和瑞银电子、优稳自动化等关键支撑企业形成产业链 [13] - 新材料产业形成以华光新材、和顺科技、卡涞复合材料等为代表的高可靠性产业集群 [13] - 新能源产业聚集杭州比亚迪、吉利晶能微电子等行业头部企业 [13] 企业服务案例 - 宁波海斯曼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余杭经开区"全周期精准服务"表示认可,组建跨部门服务专班,定制"一企一策" [16] - 招商推介会后多家企业明确入驻意向,认可余杭经开区营商环境 [18]
在规划中看见“吴越名城·幸福临安”
杭州日报· 2025-05-22 11:19
临安发展规划 战略定位与空间格局 - 临安定位为杭州六大"辅城"之一 承担疏解主城功能 类似上海松江新城 [6] - 构建"山林环抱 田园镶嵌 一城两圈 魅力轴带"空间格局 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开发保护体系 [7] - 四大发展定位:杭州都市新城区 创新策源集聚区 吴越文化魅力区 生态富美示范区 [7] 产业布局与创新驱动 - 划定超23平方公里工业用地规模底线 保障制造业发展空间 [8] - 形成"一个策源地 两个产业副中心 一个主承接平台"产业布局 青山湖创新圈为核心引擎 [8][9] - 2024年腾拓产业空间2345亩 盘活"三块地"6587亩 推动工业上楼和产业高精尖化 [9] - 粤浦科技主体结顶 工创园暾澜南区投用 新增高端产业载体 [9] 交通体系升级 - 329国道玲珑至於潜段通车 全长31.48千米 促进东西区域协同 [10] - 规划"一横三纵"交通廊道 新增杭临绩高铁 杭徽复线高速 合温高速 [11] - 构建"两高两快四主三次"跨区道路网 强化与杭州主城衔接 [11] 公共服务配套 - 规划新增4所高中 在青山湖科技城等区域补充基础教育设施 [12] - 新建青山湖科技城综合医院 预留多处医疗用地 [12] - 建设青山湖文体中心 艺术活动中心等区级文化设施 [12] - 加密公园绿地网络 实现300米见绿 500米见园标准 [13] 城乡协同发展 - 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7宗30.4亩 成交金额1841万元 [17] - 天目未来谷项目划定475亩开发边界 带动农创客和民宿发展 [16] - 探索集体土地入市 通过多田套合等路径优化乡村资源配置 [16] 历史文化与生态保护 - 落实640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 打造生态富美示范区 [15] - 建设吴越国衣锦城考古遗址公园 保护净土寺遗址等历史遗存 [14]
浙江大学杭州文化研究中心(杭州城市文化研究中心)正式启用
杭州日报· 2025-05-22 11:19
浙江大学杭州文化研究中心启用 - 中心依托浙江大学和浙大城市学院学科资源,自2月揭牌以来运营成效明显 [1] - 未来将从开放多元包容视角出发,开展跨学科合作及全球视野的杭州文化研究 [1] - 旨在加强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理论研究,推动杭州文化研究,提升文化软实力 [1] - 目标打造立足杭州、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开放型国际化学术平台和智库 [1] 中心运营规划 - 将在文化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城市文化空间营造等方面持续发力 [1] - 重点承担国家课题如中国式现代化、人工智能与文化融合等方向研究 [1] - 通过高端学术会议、珍稀文献展览等活动打造现象级文化高地 [1] 首批文献成果展览 - 推出"图与画之间——境外所藏浙江·杭州古地图展",包含四个主题单元 [2] - 展示从多国和地区收集的70余件浙杭地区古地图复制品 [2] - 展览设在绿城吉祥里羡野美术馆,免费开放至6月30日 [2]
“茶都”杭州带来了哪些“新意”?
杭州日报· 2025-05-22 11:19
行业概况 - 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吸引全球爱茶人士参与 [1] - 杭州作为中国茶文化重要发祥地 2024年茶园面积达55 8万亩 茶叶产量3 3万吨 同比增长5 3% [1] - 展会涵盖传统茶品牌 新式茶饮 茶包装 茶机械等多元化品类 [1] 展会亮点 - 杭州馆面积645平方米 汇集9个区县51家茶企 以"山水茶都"和"AI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 [1] - 展馆分为展示区(茶树品种 西湖龙井 龙井茶集群项目等)和展销区(传统茶叶与创新茶制品) [2] - 采用沉浸式体验设计 融合自然人文景观与十大名茶文化 提供可游 可品 可忆的茶文化体验 [1] 参展企业 - 中茶 浙茶·狮峰 卢正浩等知名品牌参展 各具特色 [1] - 杭州馆集中展示全市茶产业链发展成果 突出历史底蕴与现代创新结合 [1] 活动形式 - 展会持续至5月25日 提供现场品鉴与购买渠道 [2] - 同步开设"云上茶博会"线上平台 支持直播互动与限定新品秒杀 [2]
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联组会议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5-22 10:36
经济发展责任担当 - 坚决扛起经济大市责任担当,在提升经济发展质效、深化改革创新、促进产业兴盛、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打头阵、走在前、作示范 [1] - 抢抓政策机遇期,不断壮大经济规模体量、提高发展质量,多措并举拓展增量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围绕打造"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的目标 [2] - 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引领新兴产业跨越、催发未来产业蓬勃 [2] 产业生态与先进制造业 - 五大产业生态圈更好支撑全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2] - 加快发展五大未来产业、五大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持续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 [2] 共同富裕与城乡发展 - 因地制宜促进城乡收入增收、巩固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力构建和谐宜居生态环境、不断厚植历史文化名城底蕴 [2]
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杭州日报· 2025-05-22 10:36
会议概况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杭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5月21日上午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开幕 [4] - 会议应到委员502名,实到485名,符合规定人数 [6] - 来自31个界别的近500名市政协委员将在为期四天的会议中审议和讨论各项报告 [4] 工作报告内容 -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是杭州在"后亚运、两万亿、超大城市"新起点上再出发的第一年 [8] - 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8] - 市政协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共同富裕先行探索、提升超大城市治理水平、厚植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优势等深入调研 [8] - 2024年提交提案598件,立案483件,确定重点提案43件,截至去年底483件提案均已办复 [11] 未来工作方向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 [9] - 市政协将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9] - 强化议政建言质效,服务助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 [9] - 强化凝聚共识效能,画大全市团结奋斗最大同心圆 [9]
刘非与市政协港澳委员、列席市两会的港澳台侨代表人士座谈
杭州日报· 2025-05-22 10:36
座谈会概况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非与港澳委员、港澳台侨代表人士座谈交流,畅叙乡情友谊、共话发展合作 [1] - 庄凌云、赵立杭、李选、黄鼎传、徐艇等5位代表发言,为杭州发展出谋划策 [1] - 刘非代表全市1200多万人民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致以问候,感谢其对杭州发展的支持 [1] 杭州经济发展 - 杭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八八战略",推动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2] - 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杭州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 杭州持续推进"八八战略"实践,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2] 未来发展目标 - 杭州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 [2] - 希望港澳台侨代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助力杭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 - 代表们应大力宣传杭州,传递浙江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2] 支持与保障 - 杭州各级党委、政府将为港澳台侨代表了解乡情、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畅通渠道 [3] - 杭州将为其创业发展提供更优服务、更好条件、更有利的环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