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

搜索文档
“十四五”成绩单来了!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中国能源网· 2025-07-09 17:42
经济发展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 [2] -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在5.5% [2] - 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第一能源生产大国、第一人力资源大国 [6] 创新驱动 -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 [3] - 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 [3] - 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运营,"嫦娥六号"实现全球第一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 [4] 绿色发展 -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1个陕西省的面积,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 [4]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比"十三五"时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 [4]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 [4] - 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3.46万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1.6倍 [7] 安全保障 - 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5] - 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2024年油气总产量首次超过4亿吨油当量、发电量达10万亿千瓦时 [7] - 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25.3%,原油产量占全国21% [5] 区域协调发展 - "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超过3亿千瓦,"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规模约占全国70% [5] - 西部地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3.7万列、占全国近一半 [5] 基础设施建设 - 高速公路充电桩数量4年翻了两番多,覆盖了98.4%的高速公路服务区 [7] - 已建成44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另有4条正在建设 [8] - 全国用电负荷创了14.65亿千瓦的历史新高,发电量达到329亿千瓦时 [8] 资源利用效率 - 2024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8] - 2024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十三五"末提高约12%,全国焚烧处理生活垃圾2.68亿吨,比"十三五"末增长83.6% [8] 绿色生活方式 -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的492万辆增长5倍多 [10] - 一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高达90% [10]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构建“四位一体”培训体系 锻造高素质电力铁军
中国能源网· 2025-07-09 16:23
在新时代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国网白银供电公司深入贯彻 落实人才强企战略,创新构建"硬件筑基、制度护航、过程管控、质效评估"四位一体教育培 训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筑牢培训根基 打造立体供给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聚焦培训资源供给侧改革,实施人才评价基地硬件资源建设专项计 划,形成覆盖全面、功能互补的培训基地网络。 "1"个综合主基地。以该公司人才评价基地为核心,集成理论教学、实操演练、仿真考 核等功能,年均承办各类培训、竞赛、集训项目超200期,成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3"大专业支撑。安全警示教育基地通过VR技术还原事故场景,强化员工安全意识;营 销实训基地模拟客户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输配电实训基地设置无人机巡检等场地,助 力技能升级。 "N"个拓展节点。各单位结合专业特色建设专项人才培养场所,如变电"双创"基地、劳 模创新工作室、工匠创新工作室等,实现"一专业一基地、一单位一特色"。 "我们以人才评价基地为综合主基地,整合了公司最优质的培训资源。"该公司培训负责 人介绍。在这里,员工不仅能系统学习理论知识,还能通过各类实操设备掌握最新技能。 完善制度体系 ...
国网吉安县供电公司:烈日锻造“清凉线”,电网升级战夏峰
中国能源网· 2025-07-09 16:11
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 国网吉安县供电公司对10千伏桐坪农业II线社上支线进行升级改造,以应对夏季用电高峰 [1] - 原线路2007年投运,存在穿越树林、跨越水塘等安全隐患,影响供电稳定性 [1] - 改造方案包括:从主线74号杆向东延伸新线路,在06号杆移位安装庄背开关,优化路径避开树林和鱼塘 [1] - 工程将新建135基12米高电杆,架设7.299公里新线路,安装12组快速熔断器和防雷避雷器 [2] 技术优化与效益 - 新线路采用路径优化设计,显著缩短运维检修时间和故障排查时间 [2] - 改造后电网稳定性提升,能够满足夏季高峰用电需求,特别是空调等大功率电器 [2] - 工程将曹家分支线、丰山支线及所带配变接入并优化,实现整体电网升级 [1] 社会影响 - 村民反映旧线路供电不足导致空调无法正常使用,影响生活质量 [2] - 新线路建成后将显著改善供电稳定性,保障居民夏季用电需求 [2] - 工程体现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提升电网基础设施水平 [2]
普布扎西:14年与“电力天路”的不解之缘
中国能源网· 2025-07-09 16:02
暮色漫过念青唐古拉山,拉萨河谷的风裹挟着凉意掠过换流站。普布扎西裹紧防风外 套,站在换流站的平台上,身后是嗡鸣的调相机,前方是拉萨城的璀璨灯火。十四年前那个 带着梦想踏入电力行业的青涩少年不会想到,自己会与拉萨换流站,结下跨越半个青春的羁 绊。 从农区少年到电力尖兵 2011年盛夏,西藏大学电气工程系的毕业典礼上,普布扎西攥着毕业证书的手沁出薄 汗,老师拍着他的肩:"西藏的直流电网就等着你们这代人了。"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直 流"二字会在日后成为刻进他人生的绚丽图腾。 这个"活图纸"的绰号,是同事们对普布扎西的爱称,更是对他14年如一日坚守在站里的 敬佩。这些年,普布次仁的笔记本记满了上万台设备的"脾气秉性",每台断路器啥时候该检 修,每个继电器触点多久会出问题,绝缘子一到雨季容易脏成啥样,这些事儿他全知道。有 次暴雨突至,他仅凭空气湿度变化,提前两小时预判到绝缘子可能闪络,成功避免一次重大 事故。 当第一批本土直流运维人员名单公布的那一刻,这个曾在酥油灯下学习的少年,成了第 一代藏族直流员工。同年,西藏第一条"电力天路"青藏直流联网工程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年 仅23岁的普布扎西被选派参与青藏直流联网工程±4 ...
甘肃科源电力集团:首次监理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
中国能源网· 2025-07-09 15:49
公司业务突破 - 公司成功承揽甘肃武威凉州北(天马)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监理项目,首次实现监理750千伏完整输变电工程,突破原有单一750千伏输电工程监理能力 [1] - 工程包括新建凉州北750千伏变电站一座及凉州北至武威换流站双回750千伏线路,本期规模为2100兆伏安主变压器3组,750千伏出线二回至武威换流站66千米 [3] - 监理范围覆盖施工、缺陷责任期及保修阶段 [3] 技术能力与经验储备 - 公司此前已完成正宁电厂至陇东换流站(2024年10月投运)和灵台电厂至陇东换流站(2025年2月投运)两项750千伏输电工程监理,积累超高压输电工程经验 [3] - 开发数智化现场监理履职平台3.0,配备20多名专业人员团队,全面推行无人机等数智化监理手段 [3] - 建立安全提示预警机制,规范线路、土建、电气专业质量标准化管控,并编制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监理策划文件模板 [3] 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 该项目为"陇电入浙"电网工程配套项目,属于区域电力输送关键基础设施 [3] - 公司通过成立专项团队、制定监理细则和工作指南,实现从单一输电工程向完整输变电工程监理领域的战略延伸 [3]
国网浙江电力全力迎战台风 电网运行平稳
中国能源网· 2025-07-09 15:36
台风应对措施 - 国网浙江电力将防台风应急响应从Ⅲ级调整至Ⅳ级,并在9日6时恢复浙江境内全部受影响用户供电 [1] - 公司提前谋划防台风抗灾预控措施,对重点区域、通道和设备进行隐患排查,防范泥石流、滑坡、山洪等地质灾害风险和城市内涝风险 [1] - 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力量,特别是重要变电站值守,推进电力设施树木清障和变电站周边异物清理 [1] 抢修与保电工作 -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累计巡视3337人次、巡视车辆1475车次,发送防汛抗台风安全用电提醒短信500多万条 [2] - 落实2000多处紧急避难场所、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城市排涝泵站等重点用户电力应急供应 [2] - 台风登陆后投入抢修人员158人次,第一时间抢修复电 [2] 技术应用与预警 - 国网浙江电力气象中心依托AI台风预警模块,预测台风登陆点位于温州洞头至瑞安一带,较传统方法预测精度提升约30公里 [2] - AI预警模块为电网防汛抢修提供更聚焦、更精确的指导 [2]
北露天煤矿以严考之“光”照亮工人成才之“路”
中国能源网· 2025-07-09 15:36
近日,北露天煤矿王明霞格外高兴,她自去年参加"严考促学"统考获得国家电投内蒙古 公司企业管理专业第二名、北露天煤矿第一名好成绩后获得提拔机会,担任采掘部党支部副 书记。她由衷感叹:"工作16年来,一直没有静下心深入学习,自'严考促学'开展以来,我 系统地学习了企业管理题库,不仅提高了业务水平,还得到了7500元的物质奖励和提拔机 会。" 之前,王明霞是北露天煤矿党建部的一名普通员工,白天工作繁忙,晚上还要陪伴正读 小学六年级、面临"小升初"关键阶段的孩子。工作与家庭的双重责任和压力,致使她没有多 余时间学习。自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严考促学"工作开展以来,王明霞重新调整固有生活方 式,每天五点起床学习背题,晚上孩子睡觉后再拿出题库反复刷题。她说,"在备考的100多 天里,累计学习6000余道试题,将每道题目烂熟于心,才换来了今天这来之不易的成绩。" 北露天煤矿隶属于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严考促学"是该公司创新推出的一套促进人才 培养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后骨干人才断层、技能人才短缺、工人能力 素质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差距等问题。2024年,该公司分两期编制印发涵盖37个专业、13.2 万题、63 ...
渝你一起 · 共筑敏害防线 第109届劳保会将于 10月11-13日举行
中国能源网· 2025-07-09 12:51
展会概况 - 第109届中国国际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将于10月11-13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主题为"渝承守护 西续力量",聚焦职业健康防护领域的技术展示与产业升级 [1][10] - 展会旨在为制造业、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劳动者构建科技赋能的健康防线,涵盖个体防护装备创新成果展示、行业对话及产业链协同 [1][11] 职业过敏风险与防护 - 职业环境中粉尘、化学因子等过敏原已成为劳动者健康的重要威胁,尤其在化工、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易引发呼吸道过敏、接触性皮炎等病症 [2] - 个体防护装备(PPE)是预防职业性过敏的关键防线,需结合科学选型、正确使用及工作流程优化以降低风险 [2] - 职业健康防护正向智能化、主动防御方向发展,需通过技术革新完善安全体系 [4][11] 创新防护技术与产品 - 展会展出可水洗滤棉、电动送风呼吸保护器、新型防化面料防护服等创新PPE,兼具防护性能与舒适性 [4] - 智能检测设备如高精度粉尘检测仪、有毒气体检测仪支持实时数据采集与云端传输,实现隐患精准预测 [4] - 应急管理物资包括紧急逃生呼吸装置、冲淋洗眼器及医用消毒湿巾,覆盖突发事件处置全场景 [4] 行业协同与产业升级 - 同期举办个体防护研讨会与品牌大会,推动行业标准协同、制造业转型需求解析及产业链上下游对接 [9] - 头部企业展示高性能复合纤维、可持续再生材料、智能纺织等技术,加速实验室成果产业化 [9] - 展会成为驱动职业防护产业技术革新与战略升级的核心平台,促进思想碰撞与实体成果转化 [9][11]
数智驱动,解码阳光氢能的创新生态
中国能源网· 2025-07-09 11:26
行业趋势 - 绿氢(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正从示范阶段迈向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1] - 行业核心痛点在于效率提升与规模实现,技术创新是根本驱动力[3] - AI与产业深度融合背景下,氢能企业需锻造技术深度与方案宽度的核心竞争力[11] 技术突破 - 公司全球首发300Nm³/h PEM电解槽,突破国内PEM单槽产氢量,多项指标赶超国际水平[3] - 发布2000+Nm³/h数智化碱性电解槽,在催化剂、电极、流场设计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搭载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全景监控与安全防控[3] - 数智化电解槽与PWM制氢电源组成"黄金搭档",配合Hybrain智慧氢能管理系统构建柔性制氢闭环生态[3] - 推出MegaFlex"工厂即产品"绿氢一站式解决方案,具备数智化柔性制氢、标准化模块化交付三大优势[3] - 掌握先进电氢耦合控制技术,率先开发可再生能源柔性制氢系统(直流/交流离网),代表绿电制氢顶尖水平[4] 研发实力 - 拥有30MW水电解制氢实证基地、产品研究中心、欧洲研究所等科研平台[4] - 累计取得550多项制氢专利(260+项发明专利),获超10项国际权威认证(如必维、莱茵)[4] - 30MW实证基地获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国内首个),检测报告具备国际公信力[10] - 实证基地获TÜV莱茵目击实验室资格,成为国内极少数通过严苛认证的企业[10] 市场表现 - 2024年全年中标257MW,深度参与多个国家级示范项目[5] - 吉林大安36000Nm³/h风光制绿氢合成氨项目(唯一连续中标电解槽与电源)[5] - 中能建松原672000Nm³/h碱性系统(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5] - 湖北大冶5400Nm³/h项目(全国首个地下岩穴储氢,实现碱性与PEM联合运行)[5] - 2025上半年海外订单占比超50%,中标阿曼320MW绿色合成氨项目最大份额及意大利、巴西项目[7] 标准与认证 - 主导参与《氢能技术评估通则》《工业水电解制氢系统运行管理导则》等国内重要标准[9] - 碱性(ALK)和质子交换膜(PEM)系统获中国氢能联盟碳足迹认证,成为全球首家"双证"企业[10] 国际化战略 - 通过技术积累与产品性能解决"水土不服",从技术跟跑迈向领跑[7] - 构建"体系化+生态化+全球化"创新系统,建立全球开放式氢能创新生态网络[11]
标准化筑基 智能化赋能——山焦西山官地矿书写煤矿安全高效发展答卷
中国能源网· 2025-07-09 11:24
公司概况 -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始建于1960年,累计生产原煤1.8亿吨,为山西省及国家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 - 公司从亚洲单井口出煤第一的辉煌历史,转型为智慧矿山建设标杆,以标准化为核心推动安全生产 [2] 标准化建设 - 构建"基础管理、灾害防治、专业协同"三位一体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三维培训体系 [3] - 制定《高标准化作业地点建设方案》图册,包含11大项60小项标准要求,通过实景照片直观展示细节规范 [5] - 实施"三精管理":精准锁定16个重点区域打造标杆工程,精细制定量化标准,通过日检查、周通报、月验收机制实现动态精进 [5][6] 智能化升级 - 智能化控制系统集成9个子系统实时数据,实现变电所、机房硐室无人值守,主运输系统集中控制 [8] - 远程集控系统搭配AI识别功能,970驱动机房实现设备异常精准捕捉 [8] - 主通风机"一键倒机"缩短故障响应时间,瓦斯抽采系统采用"三堵两注"工艺使抽采浓度提升15%,年抽采量达2300万立方米 [8] - 8煤层防灭火系统实现采空区动态分析及温度实时监测,地测防治水构建科学水害防控体系 [8] 安全管理创新 - 推行"本质安全型班组"建设,以"零违章、零隐患、零事故"为目标,建立"五位一体"管控网络 [10] - 非常规作业执行"一工程一措施"全流程管控,配备637台固定视频和140台移动视频形成"时空监控网" [10] - 明确142种"暂停键"情形,强化干部下井跟带班考核机制,重点监管薄弱时段 [10] 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 - 矸石山生态修复面积达45.7862万平方米,日均处理5000吨矿井水实现100%循环利用 [12] - 职工设施升级包括2151台智能更衣柜、智能洗衣中心全流程闭环、食堂智能结算及宿舍区改造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