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新横琴口岸开通五年 客流超7560万人次
广州日报· 2025-08-18 18:39
口岸运营数据 - 五年累计通关旅客超7560万人次 车辆约900万辆次[1] - 年均旅客流量增幅超40% 车辆流量增幅约33%[1] - 单日最高客流量达12.9万人次 车流量达1.05万辆次创历史新高[1] 通关效率提升 - 日均客流量从五年前0.95万人次增长至目前7.61万人次[1] - 日均车流量从五年前1767辆次提升至目前8792辆次[1] - 通过19个跨境合作机制及"十个全国首创"举措实现监管流程整合[1] 区域协同发展 - 创新实施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通关模式[1] - 建立澳门居民携带7大类动植物产品便捷通关机制[1] - 通过琴澳标准互认和监管流程简化促进要素快速流动[1] 一体化建设成效 - 口岸从"物理通道"升级为两地融合发展"情感纽带"[1] - 通关效率提升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建立[1] - 实现要素畅通 民生相融 产业协同的新发展图景[1]
“创意花房”广州展会版权工作站为跨境电商提供“家门口”的版权服务
广州日报· 2025-08-18 10:04
展会活动概况 - 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CCEF)于8月15日至17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办,为期三天 [1] - 广州市版权保护中心在展会“合规出海”专区设立“创意花房”广州展会版权工作站,为参展企业提供全链条版权公共服务 [1] 工作站服务内容 - 工作站设置“广州市作品著作权登记政府资助”板块,通过流程图解、条件清单、表格账目等形式展示申请流程、时限及标准 [3] - 工作站旨在普及版权法律知识,宣讲版权登记及资助政策,解答版权维权问题,为参展商和市民提供便捷的版权服务 [5] - 针对跨境电商行业特点,工作站特别设置版权“知多D”板块,以图文形式展示版权登记“十大好处”,包括明确版权所有、提升作品价值、助力质押融资、促进国际认可、护航跨境贸易等 [5] - 进行版权登记可为企业经营中产生的作品提供“身份证”,便于企业在跨境贸易中保护和行使权利,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5] 行业反馈与政策影响 - 版权登记“十大好处”展板吸引众多企业负责人观看并拍照记录,有企业代表认识到设计稿完成当天即自动拥有版权,登记后维权更有保障 [5] - 广州本地潮玩企业代表表示,公司每年开发几十款玩具新品,版权登记费用曾是较大开支,广州市作品著作权登记政府资助政策显著降低了企业登记成本,对初创企业是实实在在的支持 [6] - 展会第二天已有近10家企业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开始整理政府资助申请材料,并计划于明年1月进行线上申报 [6] - 广州市版权局于7月印发通知,将“资助办法”延长5年,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公司等可于每年1月及7月的第1至第15个工作日登录指定官网提交资助申请 [6]
单展吸金1200万 广州“二次元消费”破圈
广州日报· 2025-08-18 10:04
展会规模与流量数据 - 上半年重点场馆举办大型ACG展会11场 合计展览面积52万平方米 接待观众84万人次[1][2][3] - 萤火虫动漫游戏嘉年华吸引150万人在线抢购门票 到场人次达28.8万[4] - 库洛游戏嘉年华吸引超万名玩家到场 近半数观众从省外专程参与[4] 行业用户规模与消费能力 - 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从2021年4.6亿增长至2024年5.03亿人[5] - Z世代群体年均动漫及周边消费超3000元 带动近万亿元市场体量[5] - 广州游戏产业2024年总营收1406.67亿元 同比增长10.5% 占全国行业营收43.17%[5] 政策支持与产业培育 - 广州市对新引进展会实行三年培育期 每届最高奖励300万元[7] - 对非培育期扩大规模展会给予单个项目最高200万元补助[7] - 政府部门在活动现场发放近五万张专场消费券激活消费潜力[4] 商业生态与消费场景 - 形成动漫星城 地王广场 正佳广场等超7个二次元消费集市[3] - 萤火虫动漫展单场吸引243个IP及衍生品牌 衍生品销售额超1200万元[7] - 1-7月全市举办不同规模漫展活动近130场次[5] 创新服务模式 - 支付宝上线"广州会展"数字平台 提供出行 住宿 美食等一站式服务[8] - 正佳广场推出"一人一票"消费券活动 覆盖餐饮 零售及主题乐园消费[7]
纯电动车重夺新能源车市场主导地位
广州日报· 2025-08-17 12:04
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情况 - 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82 6万辆 同比增长6 3% 环比下降12 4% [1] - 1月-7月累计零售1272 8万辆 同比增长10 1% [1] - 7月销量同比增速较前几个月有所放缓 但仍保持正增长 显示市场需求较强 [1] - 1月销量179 6万辆 同比下降12% 2月销量138 4万辆 同比增长25 8% 3月销量194万辆 同比增长14 4% 4月销量175 5万辆 同比增长14 5% 5月销量192 8万辆 同比增长13 7% 6月销量208 5万辆 同比增长18 2% [1] 新能源车市场表现 - 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98 7万辆 同比增长12% [2] - 1月-7月新能源车累计零售645 5万辆 同比增长29 5% [2] - 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4 0% 较去年同期提升2 7个百分点 [2] - 纯电动车在新势力企业中占比从去年的43%提升至64% 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2] 新势力品牌表现 - 小鹏汽车1-7月年度目标完成率达66 8% 为新势力品牌第一 [2] - 共有三家新势力车企的目标完成率超过50% [2] 市场趋势分析 - "反内卷"浪潮推动车市降价减少 促销平缓 车市运行日益平稳 [1] - 上半年车市超强增长 但第三批补贴资金下发空档期导致消费者购车成本上升 形成观望情绪 [2] - 8月改款新车上市潮将丰富产品供给 成为拉动车市零售的有利因素 [3] - 燃油车新品将迎来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升级优化 产品竞争力提升 [3] - 下半年市场价格预计相对稳定 [3]
2025广州夜间消费季启动
广州日报· 2025-08-17 09:28
夜间消费季活动概况 - 2025年"Young城Yeah市"广州夜间消费季在北京路同庆坊启动,贯穿整个下半年,以"Young城Yeah市—广州之夜,精彩无界"为主线 [2][3] - 活动围绕"羊城消费新八景"系列主题,叠加夜间消费场景,组织数百场特色活动,助力广州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3] - 活动联动15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及各大商圈,推出"次元站、美食城、广交汇、好汗场、时尚圈"五大主题夜间消费体验 [4] 夜市先行区表现 - 广州首批15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在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期间吸纳客流36.7亿人次,天河路—珠江新城、北京路—海珠广场、长隆万博商圈日均客流超100万人次 [6] - 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2024年总销售额超230亿元,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额近六成 [6] - 北京路商圈商业面积从63.6万平方米扩容至90万平方米,新增停车位1100个,推出沉浸式夜间演艺场景和美食体验 [6] 特色活动与福利 - 国际美食节、精品美食周、咖啡文化节轮番登场,夜间重点推出精酿啤酒、烧烤轻食等特色产品 [11] - 广州国际灯光节将珠江两岸打造成360°沉浸光影剧场 [8] - 银联每晚6点发放超2万张专场消费券,单笔消费至高优惠50元 [12] - 活动联动萤火虫动漫游戏嘉年华、《光·遇》六周年庆典等二次元IP,策划夜间IP汽车巡游 [4] - 广交会期间同步举办音乐美食嘉年华、广州国际购物节等活动 [4] 企业合作与创新玩法 - 银联、唯品会、美团、淘宝闪购、抖音、滴滴等企业联合推出多重福利与优惠,创新夜间消费玩法 [7] - 国际都市游船嘉年华活动实现游船、赛事、夜市无缝衔接 [10] - 适逢十五运会,体育品牌企业将走进夜市先行区开展品牌快闪活动 [9]
城市更新,在旧肌理里刻下新气息
广州日报· 2025-08-17 07:41
城市更新转型趋势 - 中国城镇化率已达67%,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阶段[1] - 行业正告别"土地财政依赖症",转向注重历史文脉和生态韧性的高质量发展[1] - 典型案例包括成都地下燃气管网改造、郑州口袋公园微更新、上海"一江一河"城市肌理重塑[1] 政策与实施机制 - 预计将加速出台资金支持、土地保障和社会资本参与等配套政策[1] - 部分地方政府探索"土地分层出让""收益分配创新"等新型实施模式[2] - 需建立政府、市场、居民三方利益共同体机制以避免短期行为[2] 行业现存问题 - 存在将存量提质异化为"权力审美"和政绩工程的现象[2] - 部分改造项目推高房价并挤占公共空间,沦为资本游戏[2] - 行业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运营短板[2] 行业转型方向 - 强调"城市体检"作为科学决策基础,取代"拍脑袋决策"[2] - 推动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更新过程的实际参与者[2] - 更新理念从"推倒重来"转变为"绣花式革新",注重人文温度[1][2]
广州积极打造首发高地
广州日报· 2025-08-16 10:15
首发经济平台建设 - 广州市首发经济培育发展促进中心和广州首发经济服务工作站正式揭牌 旨在推动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1] - 双平台围绕"服务精度 创新力度 国际广度"三大维度开展六大重点工作计划[1] - 平台将构建常态化服务体系 提供政策咨询 品牌培育 运营管理等八大类服务[1] 品牌培育举措 - 启动"首发广州案例库"征集和"首发广州·品牌故事"大讲堂 扩大标杆影响力[1] - 升级发布《广州首发空间指南2.0》 鼓励推出"首发服务包" 为品牌首店 首展等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1] - 组建"广州首发经济专家智库" 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2] 国际化发展路径 - 联合驻穗领馆资源启动"外商互选"计划 建立国际双向交流机制[2] - 平台聚合商业机构 品牌企业 产业组织等多方力量 旨在吸引国内外品牌来穗首发[2] - 目标提升"首发广州"全球影响力 助力打造国际消费新标杆[2]
广州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00万户 跃居全国城市第三
广州日报· 2025-08-16 10:02
市场主体规模与结构 - 广州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00万户,跃居全国城市第三,其中企业数量达260万户,占比65%,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2][3] -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力军,为广州经济总量增长提供坚实支撑,近三分之二市场主体为企业,符合国家中心城市定位 [3] - 个体工商户加速向"名特优新"转型,通过"星火计划"实现数字化经营,形成"大企业引领创新、小个体激活末梢"的生态模式 [6] 外资与全球化资源 - 外资企业保持15%的增速,美日韩及中国港澳资本加速布局,涵盖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时尚产业等领域 [7] - 世界500强企业赛默飞世尔科技落户广州黄埔,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协同,强化产业链竞争力 [7] - 广州通过"全球化融智带动全球化融资"吸引外资,优质营商环境是关键催化因素 [8] 新兴产业与动能 -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市场主体达50.35万户,同比增长10.05%;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39.27万户,增速15.30% [9] - 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产业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速分别达156.48%和89.82% [9] - 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深海深空产业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分别为179.10%和143.01%,为未来产业储备势能 [9] 营商环境与服务 - 广州在《中国宜居城市30强》中位列第一,通过"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优化服务 [11] - 企业开办时间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10分钟内,线上申办率达99%,"AI导办""AI审批"实现智能服务全覆盖 [12] - "证照分离""证照联办"等改革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变更、注销等事项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12] 企业案例与成效 - 广汽埃安智能工厂将新能源汽车下线时间缩短至53秒,带动产业链技术革新 [4] - 苇渡微电子落地一年业绩增长两三倍,获近亿元授信额度,政府全链条解决经营障碍 [11] - 专精特新企业维德科技累计申请专利127项,发明专利占比42%,通过定制化服务提升合规能力 [13] 未来目标与规划 - 2025年1—7月新登记市场主体54.84万户,同比增长57.30%,增速领跑全国 [16] - 广州将推动AI大模型与政务服务融合,打造"无感秒批"标杆,扩容"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清单 [16] - 构建"政策精准匹配+柔性监管护航+技术深度赋能"生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瞄准500万户市场主体目标 [17]
广州积极打造首发高地 成立首发经济培育发展促进中心
广州日报· 2025-08-16 10:02
首发经济在广州的发展 - 广州召开首发经济培育发展促进中心成立大会 为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 [1] - 广州市首发经济培育发展促进中心 广州首发经济服务工作站正式揭牌 [1] - 广州正积极打造首发高地 引领品牌企业走向全球 [1] 首发促进中心的核心工作 - 围绕"服务精度 创新力度 国际广度"三个核心维度 开展六大重点工作计划 [1] - 构建常态化服务体系 提供政策咨询 品牌培育 运营管理 传播推广等服务 [1] - 启动"首发广州案例库"征集 开设"首发广州·品牌故事"大讲堂 [1] - 升级发布《广州首发空间指南2.0》 鼓励空间运营方推出"首发服务包" [1] 首发智库与国际合作 - 组建首发智库智囊团 启动"广州首发经济专家智库"建设 [2] - 联合驻穗领馆资源 启动"外商互选"计划 建立国际双向交流机制 [2] 首发促进中心的定位与目标 - 聚合商业机构 品牌企业 产业组织 学界智库等多方力量 [2] - 优化首发经济营商环境 构建广州特色首发平台 [2] - 吸引国内外品牌来穗首发 助力本土品牌成长 [2] - 提升"首发广州"的全球影响力 助力打造国际消费新标杆 [2]
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开幕 广东跨境电商领跑全国
广州日报· 2025-08-16 10:02
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概况 - 展会以"外贸新动能·数字新未来"为主题,展览总面积超4万平方米,展期为8月15至17日 [1] - 吸引1000多家优质供应链企业、42家跨境电商平台参展,为国内同类展会中参展平台数量最多、头部平台最集中的展会 [1] - 展会规模、展位数量(超1800个)、电商平台数量均超过上届,增设跨境电商AI专区和合规出海专区 [2] 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 广东省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从2015年113亿元跃升至2024年7454亿元,年均增长60%,占全国总量1/3,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1][2] - 广州跨境电商近十年累计进出口额超7000亿元,2024年达1800亿元,进口规模连续10年全国第一,2024年上半年进出口1169亿元(同比+43 1%) [3] - 广东594家企业参展,广州美妆、佛山家电、汕头玩具等18个优势产业带以产业联盟形式设立主题展区 [2] 行业新趋势与案例 - 潮玩出海成为跨境电商新势力,泡芙传媒携30余家国内潮玩品牌参展,通过"抱团出海"策略提升品牌曝光度 [5] - 俄罗斯电商平台Ozon中国商家数量线性增长,电子产品、时尚商品、家居产品及玩具(尤其广东潮汕产业带产品)为热销品类 [5] - 中国出口跨境电商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造,近90%入榜企业拥有首发原创产品,30%开创新消费场景,75%涉及智能家居等高科技产品 [6] 技术创新与市场方向 - 45%跨境电商企业使用生成式AI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AI技术覆盖消费需求挖掘、产品设计等全链路 [6] - 全球客户需求变化推动"产品创新"成为跨境电商能力构建核心,需响应新消费场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