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热火锅

搜索文档
智研咨询发布:自热食品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发展方向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10 08:26
定义及分类 - 自热食品是指不依赖电、火等方式加热,而用自带发热包加热的预包装食品,具有美味可口、品种丰富、操作快捷、便于携带等优点 [4] - 自热食品主要分为自热米饭、自热火锅、自热螺蛳粉以及其他自热食品 [4] - 自热食品能够满足应急保障、救灾储备、户外作业等多场景下人体对饮食和营养的需求 [4] 市场规模 - 2020年中国自热食品行业受到疫情居家的影响,市场规模达到峰值 [2] - 2024年中国自热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76.4亿元 [2] - 未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消费者对便捷、快速的自热食品需求将不断增加 [2] 商业模式 生产制造模式 - 自热食品行业的生产制造主要分为代工生产和自有生产线两种模式 [6] - 代工生产是许多新兴品牌的首选,能够快速推出产品并降低前期投入成本 [6] - 自有生产线的企业通常规模较大,具备更强的品控能力和研发优势,但前期投入高 [6] - 部分企业采用混合模式,即核心产品自主生产,非核心产品或季节性产品外包 [6] 品牌运营模式 - 品牌运营是自热食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通过差异化定位和精准营销塑造品牌形象 [7] - 线上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内容营销,通过KOL推广、直播带货等方式提高曝光度 [7] - 线下通过展会、试吃活动增强消费者体验 [7] - 部分品牌主打"健康便捷"概念,另一些则强调"军粮级品质"或"地方风味" [7] 销售渠道模式 - 自热食品的销售渠道以"线上+线下"双轮驱动 [8] - 线上渠道包括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和品牌自营小程序 [8] - 线下渠道涵盖商超、便利店、加油站和户外用品店 [8] - 部分品牌布局餐饮渠道,作为配套食品销售 [8] 行业政策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自热食品行业发展,日趋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推动行业门槛提高 [9] - 2025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严守消费安全底线 [9] - 2025年3月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提出要研发调节肠道健康的食品,开发健康方便的即食食品 [9] 发展历程 - 自热食品早期主要是满足军事行动和野外作业需要,近几年拓展到民用领域 [12] - 自热型饭菜产品早在2007年就已经有企业在开发,2013-2014年市场进入导入阶段 [12] - 2016年下半年自热火锅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发酵,2017年双十一自热火锅销量惊人,市场彻底爆发 [12] - 2021年后自热食品等预制菜行业监管日趋严格,行业不断规范 [12] 行业壁垒 品牌壁垒 - 品牌是综合实力的体现,知名度的形成需要经历较长时间 [14] - 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产品质量与服务的保证,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14] - 新进入者通常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品牌优势 [14] 销售渠道壁垒 - 建立优质和健全的销售运营渠道有利于企业在商品流通、营销推广等方面形成优势 [15] - 实现跨区域经营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渠道管理经验积累 [15] - 拥有健全、优质的营销网络是企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要素 [15] 供应链管理壁垒 - 产品质量控制能力与供应链整合能力对于企业至关重要 [16] -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供应链管理体系 [16] - 新进入者建立这些体系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6] 产品研发壁垒 - 消费模式的结构性升级使企业在产品研发领域面临诸多挑战 [17] - 消费者需求从单一转为多变,传统研发方法难以满足 [17] - 企业需要拥有良好的产品研发能力,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并调整研发策略 [17] 规模化经营壁垒 - 行业规模效应较为明显,企业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有效降低经营成本 [18] - 规模化运作的企业具有与供应商更强的议价能力,能形成良性经营循环 [18] - 新进入者如果短期内达不到一定规模,将面临较大的被淘汰风险 [18] 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包括餐具、自热包、食品包装、调味品、预制食品等 [19] - 产业链中游为自热米饭、自热火锅、自热螺蛳粉以及其他自热食品的生产制造 [19] - 产业链下游为自热食品的销售渠道,包括线上电商平台、商超、零售店等 [19]
2025年中国自热火锅市场分析:自疫情结束后市场规模萎缩,行业市场集中度高
前瞻网· 2025-06-25 16:39
火锅行业市场规模 - 2024年全国火锅市场规模达6175亿元 同比增长5.6% 高于餐饮行业整体增速 [2] - 2019-2023年市场规模随疫情反复波动 呈现增长趋势 [2] 自热火锅市场表现 - 2024年第四季度自热火锅类目增速同比约负20% 市场份额显著下滑 [3] - 自热火锅在方便速食类目中市场份额严重萎缩 处于深度衰退阶段 [3] - 各业态店均卖力同比下降超20% 面临严峻市场挑战 [5] 自热火锅衰退原因 - 疫情结束后居民消费环境变化 对自热食品需求自发减少 [8] - 产品质量问题频发 包括安全问题和原料质量不过关 [8] - 消费体验不佳 口感差 性价比低 操作繁琐危险 [8]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第四季度自热火锅CR5企业市场份额合计达83.73% 集中度较高 [9] - 颐海国际市场份额占比50% 莫小仙和田小花份额同比上升 [9] - 非组合装产品TOP5 SKU市场份额总和超40% 头部集团影响力突出 [12] 头部产品数据 - 海底捞麻辣嫩牛自热火锅435g/盒市场份额13.63% 均价32.09元 [13] - 海底捞番茄牛自热火锅365g/盒市场份额9.98% 均价32.27元 [13] - 莫小仙老成都自热火锅300g/盒市场份额7.16% 均价11.25元 [13]
下一个“电商之城”崛起!秀山不止“边城”
财经网· 2025-06-14 07:33
据了解,秀山电商孵化园于2015年9月运营,通过培训、仓储物流配送、产品摄影、网络美工等一站式 服务,以办公仓储租金减免、人才培训补贴、企业孵化奖励等多项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入园。目前,秀山 电商孵化园已成为大学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电商创业就业基地。 打造电商五大体系 作为秀山农村电商的"设计师",2012年,车玉昕第一次来到秀山县。2013年,他领衔组建云智团队,启 动"星火计划",着力培养秀山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打响秀山农村电商第一枪。2015年,车玉昕建立了覆 盖县域的"武陵生活馆"乡村服务站,组建了专注县域农村的快递企业"云智速递",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后 一公里,并逐渐形成线上电商、线下武陵生活馆的互动体系。 在此基础之上,秀山县再次提出迭代升级,打造"电商五大体系",包括:电商平台体 系、"T+1""1+T"的物流快递体系、"地基+品牌+加工"的农特产品上行体系、全方位、多层级的企业服 务体系和"培训+孵化+培育"的人才培养体系。 从在外务工到成为日销售额近2万元电商商家,从上网像幼童到打造农村电商,杨素群用了约10年时 间。2015年年初,在外务工的杨素群回到重庆市秀山县。初次接触电脑和互联网的杨素群像幼儿 ...
新玩法持续出圈 露营经济爆火
中国证券报· 2025-06-03 04:43
端午假期露营经济表现 - 美团数据显示端午节期间"露营"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50% [1] - "露营+"吃喝玩乐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20% [1][5] - 北京地区"露营"订单量位居全国第一 [1] - 免费营地人头攒动 收费营地几乎满员且需提前一周预定 [1][2] 露营消费模式与价格 - 标准帐篷容纳6-8人 4小时收费198元 电烤炉租赁另收138元 [2] - 家庭聚餐类帐篷收费200-400元 巨型帐篷收费普遍超1000元 [2] - 游客倾向自购食材 新发地市场提供串好肉串和调料 [2] - 露营门店配套销售饮料、烤肠等商品 民俗摊位增加趣味性 [3] 露营用户行为特征 - 自带帐篷和露营工具的游客成为主力军 [4] - 自热火锅、披萨等便餐受欢迎 外卖可直送露营地 [4] - 部分游客自带液化气瓶、锅具等装备 注重体验感 [4] - 暑期临近 亲子户外活动需求推动露营热度 [4] 市场规模与产业链 - 2024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2139.7亿元 预计2025年增至2483.2亿元 [6] - 露营经济带动市场规模将达14402.8亿元 [6] - 户外品牌线下门店露营产品销量激增 陈列于显眼位置 [6] - 帐篷、露营桌椅等产品进入销售旺季 促销活动密集 [6] 政策与业态创新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将露营等服务消费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5] - "露营+萌宠""露营+烧烤"等跨业态玩法持续出圈 [5]
端午假期将至 这份铁路出行携带物品清单请收好
央视新闻· 2025-05-29 22:19
食品类物品携带规定 - 粽子、绿豆糕等传统节令食品可携带上车,建议密封包装 [1] - 榴梿、螺蛳粉、臭豆腐等气味特殊食品可密封携带,但不建议车上食用 [1] - 自热米饭、自热火锅若发热包含镁铝粉则禁止携带和托运 [1] 日常护理用品携带规定 - 香水、花露水等非自喷液体容器单瓶不超过100毫升,每种限带1件 [3] - 发胶、防晒喷雾等自喷压力容器单瓶不超过150毫升,每种限带1件,累计不超600毫升 [3] - 动车组列车内禁止使用喷雾类产品以防触发烟感报警 [3] 运动装备携带规定 - 折叠自行车、平衡车需硬质包装固定且禁止骑行 [5] - 小型无人机可携带但禁止铁路沿线使用 [5] - 钓鱼竿在动车组列车收缩后长度不超过1米3,普通列车不超过2米 [5] 其他物品携带规定 - 充电宝单块额定能量不超100瓦时,2万毫安规格可携带 [7] - 散装酒禁止携带,瓶装酒需密封完好且酒精度24-70度,累计不超3000毫升(约6瓶1斤装白酒) [7]
我经营14年的公司,上市前被一场大火烧没了
创业家· 2025-05-29 18:01
公司发展历程 - 2004年创立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 主要业务为工业设计 创业10年即成为行业头部企业[3] - 2018年北京办公室火灾导致财务凭证损毁 直接造成2019年上市计划流产 并引发现金流危机[11] - 火灾后5年(2018-2023)为公司最艰难时期 从年均100%增长惯性中被迫停滞[14][15] - 目前已成为国内顶尖创新设计集团 典型案例包括55度杯/海底捞自热火锅等爆款产品[4] 创始人认知迭代 - 创业初期(2004-2007)仅具备设计思维 通过研读30本工厂管理书籍建立47步流水线管理体系[22][23] - 2014年公司集团化后转型创业者思维 系统学习战略/组织管理 并探索互联网平台模式[23] - 2018年重大危机后转向"内修" 通过自然疗愈/心灵疗愈/艺术疗愈重构认知体系[17][18] - 自评非天生创业者 而是通过知识积累与失败磨炼成长[24] 管理哲学演变 - 早期管理存在三大问题:专业领域傲慢/外部认知无知/增长惯性导致不自律[15] - 提出"双修"理论:外修商业认知构建能力大厦 内修智慧根基增强抗风险能力[28] - 管理风格从"火车头"转向赋能年轻人 公司目标从"大而强"转向"小而精"[28][29] - 强调创业者需兼具理性决策能力与感性愿景引领 形成"综合格斗"式创业能力[26][27] 产品创新方法论 - 实践"三品合一"理论 将品类创新/产品设计/品牌建设全流程打通[4] - 设计思维融合中国文化元素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升级[4] - 典型案例包括:55度杯(用户体验创新)/小雅音箱(AI+文化)/Lite电动车(人工智能)[4] - 即将在黑马课程分享《新品类战略》 解析红海市场中开辟蓝海的方法论[4] 危机应对启示 - 2018年火灾造成12小时持续燃烧 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客户资产/设计方案/财务数据[11] - 危机后采取三大重构措施:自然徒步(敦煌三天三夜)/心灵对话(五天五夜灵修)/艺术创作[17] - 提出"章回体人生"概念 反对线性标签化 强调创业者需保持多元立体人格[19][20] - 创作"深渊里的彩虹"画作 隐喻危机与机遇的共生关系[13]
中银证券:维持颐海国际(01579)“增持”评级 B端及海外市场将逐渐贡献增量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17:0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65.4亿元,同比+6.4%,归母净利7.4亿元同比-13.3% [1] - 第三方业务营收45.7亿元,同比+10.4%,营收占比69.8%,关联方业务营收19.7亿元,同比-1.8%,营收占比30.2% [2][3]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1.3%,同比降0.3pct,归母净利率为11.3%,同比降2.6pct [5] 第三方业务表现 - 第三方火锅调味料营收23.3亿元,同比+6.4%,占火锅底料营收比重57.1%,销量+14.1%,吨价-6.8% [2] - 第三方复调业务营收7.2亿元,同比+21.7%,核心单品小龙虾调味料营收2.2亿元,同比+31.5%,占复调业务28.3% [2] - 第三方方便速食营收14.5亿元,同比+11.1%,酸辣粉产品营收1.4亿元,同比+56.7% [2] 关联方业务表现 - 关联方火锅调味料营收17.5亿元,同比-7.7%,销量+5.8%,销售单价-13.0% [3] - 关联方中式复调及方便速食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126.8%、87.8% [3] - 关联方毛利率为14.3%,同比降3.2pct,主要受产品调价及原材料成本影响 [3] 产品与渠道策略 - 牛油、番茄火锅底料实现较快增长,2024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2.1%、+8.6% [2] - 公司积极开发小B端客户,提供标品以满足小餐饮客户需求 [4] - 海外市场布局重点为东南亚、清真及中东市场,泰国工厂建成后将提升海外产能 [4] 费用与成本 - 销售费用率同比+2.2pct至11.8%,主要因物流费用及新品推广、线上营销费用增加 [5] - 管理费用率为4.2%,同比降0.2pct [5]
新方便食品遭遇“质”与“量”之争:平价化浪潮下,破局点何在?
凯度消费者指数· 2025-04-22 10:09
市场现状 - 新方便食品凭借品质、高端、多样特性在过去几年快速扩张 但当前面临消费需求收缩和外部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 [1] - 2024年新方便食品市场销售额同比下滑9% 主要受购买均价下滑影响 [3] - 品类呈现"高端退潮 平价崛起"趋势 单价20元以上的高价产品销量显著下降 平价产品占比提升 [5] 消费趋势变化 - 口味需求从"网红爆款"转向"多元细分" 地域特色产品如麻酱米线、韩式冷面等销售额同比增幅超70% [7] - 上线城市消费疲软 下线城市有孩家庭和青少年家庭成为新增长点 需求从"精致正餐代替"转向"实用简餐" [8][11] - 品牌集中度CR5不足30% 远低于传统方便面市场 消费者决策高度依赖价格而非品牌忠诚度 [12] 行业机会点 - **产品创新**:需聚焦差异化口味和独特配料 如利用口味聚类分析捕捉趋势 强化传统方便食品难以复制的竞争力 [7] - **渠道下沉**:针对上线城市中产家庭注重功能价值(减脂/解压) 对下线市场开发高性价比家庭分享装产品 [11] - **品牌建设**:当前是抢占心智空白关键期 可通过地域文化、情感共鸣等建立品牌认知 转变价格敏感型消费习惯 [13] 发展方向 - 行业正从快速扩张期进入成熟期 需平衡"质"与"量" 通过精准资源布局实现差异化竞争 [15] - 明确产品矩阵划分:上线城市保留品质+情感价值 下沉市场强化实用性和性价比 [11][15] - 建立头部品牌效应以改善市场分散格局 降低价格战对行业的负面影响 [12][13]
成都曾经最火的火锅店,融资了
投中网· 2025-03-28 13:20
公司发展历程 - 小龙坎成立于2014年,首店位于成都水碾河街道居民社区,初始仅19张桌子,由合伙人轮流炒料配菜[9] - 2015年品牌化扩张至春熙路、盐市口等市中心地段[9] - 2016年成立四川仁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放加盟,年底门店突破100家[9] - 2019年通过四川蜀金超盛餐饮控股火锅品牌"蜀大侠",2023年将其变为全资子公司,总门店数近1200家[9] 市场定位与竞争格局 - 与海底捞形成差异化竞争:小龙坎主打"麻辣鲜香、复合调味",海底捞侧重"服务周到、环境贴心"[9] - 填补当时成都中高端连锁火锅市场空白,此前消费者仅联想聂三耳、袁老四等性价比品牌[9] - 门店规模超越呷哺呷哺,直逼海底捞[9] 产业链布局 - 2019年在眉山建立工业园生产火锅底料,采用不锈钢防火板材车间及西门子数字化管理系统[12] - 工业园发展为调味品品牌"漫味龙厨",面积扩至54000平方米,计划二期拓展油料生产线[12] - 产业链重资产特性显著,成为品控核心但带来高成本压力[13] 多元化扩张策略 - 2019-2023年通过蜀金超盛投资火锅食材便利店"自然馋"、冒菜品牌"冒大仙"、鲜鱼火锅"吃城都"[14] - 推出自热火锅、火锅味坚果、鱼皮等新零售产品,孵化一人食子品牌MiniHoogo火锅菜[14] - 2018年启动出海,2022年加速拓展日本、德国、美国等市场,海外门店超40家[14] 融资动态 - 2023年底首次接受外部融资,投资方为浙民投、伍壹柒基金[14] - 最新股权融资中,长沙伍壹柒基金旗下新津肆壹伍基金增资超10%[7] - 海外门店回本周期约15个月,但投资者预期常被国内短期回报宣传误导[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