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信息网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胰酶肠溶胶囊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企业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下游需求增长,拉动行业规模至70亿元以上[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8 09:42
内容概要:近年来,慢性胰腺炎患者数量呈现出惊人的增长趋势,引发了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其病因复 杂多样,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单一因素。而不当的饮食习惯确实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长期的高脂肪、 高蛋白饮食,过量饮酒,以及频繁食用刺激性食物,都可能成为诱发慢性胰腺炎的潜在因素。慢性胰腺 炎是由于慢性炎症导致,会使胰腺丧失部分的功能,胰酶肠溶胶囊能够缓解胰腺分泌不足导致的不良情 况,所以可以治疗慢性胰腺炎。随着慢性胰腺炎患者数量的增加,直接拉动了胰酶肠溶胶囊的需求。据 统计,2024年中国胰酶肠溶胶囊行业市场规模为71.1亿元,同比上涨13.94%。 相关上市企业:尔康制药(300267)、千红制药(002550)、康普(COMM) 近年来,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65岁以及上人口数量从 2019年的17767万人增长至21969万人;占总人数的比重从2019年的12.6%增长至15.6%。老年人口比例 逐渐增加,这通常与生育率下降、寿命延长等因素有关。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慢性疾病和胃肠道问题 的发生率变得更高,因此增加了对胰酶肠溶胶囊产品的需求,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二、胰酶肠 ...
202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速构建“5+N”未来产业体系[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8 09:36
连云港市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663.13亿元,同比增长5.8%,2025年一季度GDP达1043.09亿元,同比增长5.9% [5] - 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44.50亿元(增长10.4%)、第二产业增加值481.31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517.28亿元(增长5.0%) [5] - 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2025年一季度增速提升至8.2% [7] 重点产业发展现状 - 石化产业产值突破2300亿元,奥升德己二胺等重大项目投产 [7] - 医药产业产值达700亿元,获批3个一类新药 [7] - 新材料产业加速集聚,盛邦芳纶等项目进展顺利 [7] - 新能源产业迅猛增长,2500兆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并网 [7] - 装备制造新增10个首台套重大装备 [7] - 海洋经济投资超200亿元,建成国家级中心渔港3个 [7] 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 - 实施"链式攻坚"战略,聚焦10条重点产业链与52条细分赛道 [16] - 构建"5+N"未来产业体系,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园、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 [16] - 重点发展生物基材料、功能性原料等战略性新兴领域 [16] - 形成"陆海统筹、集群突破、链式协同"的"一湾三带四组团"空间架构 [19] 企业生态与创新成果 - 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 [9] - 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大科学装置进入全面调试阶段 [10] - 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79个、成果转移转化中心5个 [10] -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17家企业入选省瞪羚企业 [10] 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 - 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3条措施,新增"四上"企业超1400家 [9] - 实施294个"智改数转网联"项目,创建省级5G工厂、智能车间等示范项目20个 [9] - 设立市级产业投资基金,新增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挂牌企业61家 [9] - 推出科技创新引领政策包、中医药三年振兴行动方案等五大专项政策 [12] 代表性企业分布 - 石油化工:盛虹石化(炼化一体化)、斯尔邦石化(EVA光伏材料) [22] - 生物医药:恒瑞医药(抗肿瘤药)、康缘药业(中药新药) [22] - 新材料:中复神鹰(碳纤维)、联瑞新材(球形硅微粉) [22] - 新能源:中复连众(风电叶片)、国能联合动力(海上风电机组) [22] - 海洋经济:海福特海洋(深远海养殖装备)、金海岸海洋(海洋牧场) [22] 未来发展趋势 - 石化产业向高端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延伸,形成千亿级绿色化工集群 [24] - 新医药领域推动创新药研发和高端医疗器械生产 [25] - 新能源产业构建清洁能源体系,推动储能技术突破 [25] - 布局深海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系统、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26] - 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拓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 [27]
研判2025!中国四氧化三钴行业供需现状、进出口贸易及产业链分析:产业发展相对成熟,产量稳步增长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8 09:35
四氧化三钴行业概述 - 四氧化三钴(Co3O4)为灰黑色或黑色粉末,理论含钴量73.43%,含氧量26.57%,具有尖晶石结构,是混合价态化合物[1][2] - 作为钴酸锂生产的关键原料,其品质和成本直接影响钴酸锂的性能与价格[1] - 主要工业化制备方法为湿化学沉淀-高温煅烧法和喷雾热解工艺,后者可实现闭路循环和零排放[3][4][8] 市场供需分析 - 2024年中国四氧化三钴产量达9.4万吨,同比增长超20%,表观需求量9.1万吨,同比增长24%[10][13] - 区域集中度高,湖南(33%)、浙江(20%)、福建(15%)、河北(14%)合计占比82%,株洲和衡阳为传统钴盐生产基地[12] - 需求受消费电子市场驱动,2024年钴酸锂正极材料产量9.8万吨(+13.95%),锂电池总产量1170GWh(+24%)[28][30] 进出口与企业格局 - 2024年出口量3509.5吨(+15.1%),出口额6385.4万美元(-17.9%),主要流向韩国(61.4%)、西班牙(11.2%)、比利时(5.4%)[16][17] - 行业集中度高,中伟股份和格林美合计市场份额超50%,中伟股份为全球最大供应商[20]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依赖钴矿进口,全球储量1100万吨中刚果(金)占55%,中国精炼钴产量17.9万吨(占全球78%)[24][26] - 下游应用中,钴酸锂电池占主导,因其高体积能量密度和压实密度,广泛用于中高端消费电子[1][30]
研判2025!中国电池托盘行业市场规模、主要参与者及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占主导地位,行业趋向轻量化、集成化、模块化[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8 09:29
电池托盘行业发展概述 - 电池托盘是新能源汽车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重量占电池系统的20%-30%,需具备高精度、耐腐蚀、耐高温、抗冲击等性能 [1][2] - 电池托盘材料从钢制箱体发展到铝合金托盘,并朝着铜合金方向发展,挤压铝合金是目前主流方案,具有设计灵活、加工方便、高刚性、抗震动等优点 [1][4] - 铝合金电池托盘主要有两种工艺路线:挤压型材焊接(结构强度好)和一体压铸+蒙皮焊接(效率较高) [2] 电池托盘行业市场规模 - 中国电池托盘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6.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39.3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两位数增速 [1][7] - 2024年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市场规模为285亿元,占总市场规模的84%,储能系统及其他市场规模为54.29亿元,占比16% [8] 电池托盘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产业链分为上游原材料(铝锭、钢材等)、中游制造、下游应用(电池厂、整车厂及储能系统) [7] -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头部集中特点,主要参与者包括传统零部件企业(华域汽车、凌云股份等)、电池厂商(宁德时代、比亚迪)及材料延伸企业 [12] - 传统零部件企业凭借规模化生产和车企合作关系占据主流市场,电池厂商通过自研或合资建厂介入托盘领域 [12]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华达科技 - 2024年营业收入51.06亿元(同比下降4.89%),净利润2.25亿元(同比下降30.69%),电池托盘产量58.52万个(同比下降15.36%) [18][22] - 投入10.5亿元建设新能源零部件产能,项目达产后将具备年产电池壳体15万套、减震塔70万套等能力 [17] 友升铝业 - 2024年电池托盘营业收入10.64亿元(同比增长59.85%),占公司总收入比重从2022年20.45%提升至29.77% [23] - 主要客户包括特斯拉、广汽集团、宁德时代等,2024年对宁德时代和海斯坦普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15亿元和3.16亿元 [25][26] 行业发展趋势 - 下游需求持续增长:电动汽车销量提升、电池包尺寸增大及电池厂商扩产推动托盘需求 [28] - 产品轻量化、集成化趋势明显:铝合金为主流,高强度钢、镁合金和复合材料应用增加,大型一体化压铸技术革新制造工艺 [29] - CTP/CTC/CTB技术发展要求托盘承担更多功能,需具备更高刚度、强度和热管理兼容性 [30]
研判2025!中国PTCA球囊行业产业链图谱、产业环节、市场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冠脉介入治疗手段不断普及,PTCA球囊应用需求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8 09:29
行业概况 - PTCA球囊是一种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扩张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改善心肌供血 [1] - 随着心血管病患病人口增加、冠脉介入治疗普及、基层医院发展、国家带量采购及国产医疗器械崛起,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1] - 2024年行业规模从2021年的10.59亿元增长至13.66亿元,预计2030年突破22.74亿元 [1][1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原材料与设备供应环节,包括尼龙、聚氨酯、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不锈钢、镍钛合金等金属材料,以及精密挤出机、激光切割设备等生产设备 [2] - 中游为PTCA球囊生产制造环节,代表企业包括波士顿科学、雅培、美敦力、微创医疗、乐普医疗等 [2] - 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通过各级医疗机构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治疗 [2] 产业环境 - 2024年国内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数量从2020年2527.2万人增长至2795.3万人,预计2030年突破3000万人 [4] - 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从2012年135.08/10万提升至305/10万,农村居民从148.19/10万提升至364/10万 [4] - 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上升推动治疗需求增长,为PTCA球囊行业发展提供基础 [4] 产业现状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选择,具有快速恢复血流、缓解心绞痛、降低并发症风险等优势 [6] - 2023年大陆PCI病例数达163万例,增长率26.44%,为历年最高 [7] - 国内PCI手术渗透率为690.9台/百万人,远低于美国的3022.1台/百万人,未来增长空间大 [9] 企业格局 - 全球PTCA球囊市场由波士顿科学、美敦力、雅培等国际巨头主导,占据超60%份额,尤其在高端药物洗脱球囊领域技术壁垒显著 [13] - 国内本土企业数量占比60%,但市场份额仅40%,波士顿科学与美敦力合计占有率接近50% [13] - 微创医疗、乐普医疗、蓝帆医疗等国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加速追赶,部分产品如轻脉®外周球囊已具备差异化竞争力 [13] 重点企业 - 先瑞达医疗2024年营业总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12.69%,核心产品包括药物涂层球囊、PTCA球囊等 [15] - 业聚医疗2024年营业总收入1.64亿美元,同比增长6.65%,冠状动脉介入医疗器械销售收入1.36亿美元,同比增长6.78% [17] - 乐普医疗自主研发生物可吸收支架、切割球囊等产品,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15] 未来趋势 - 技术创新加速,新型高分子材料如TPU、PE提升球囊性能,药物涂层球囊降低血管再狭窄风险 [19] - 国产化替代进程加快,微创医疗、乐普医疗等国内企业市场份额逐年提升 [20] - 应用领域从冠心病治疗拓展至外周血管疾病、颅内血管疾病等,带来新增长点 [21]
研判2025!中国米酒‌行业市场规模、区域分布、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米酒市场扩容提质,多元趋势引领新程[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8 09:29
米酒行业概述 - 米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类之一,酿造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7000年),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 [1] - 米酒行业以大米、糯米等谷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工艺制成,兼具低度酒的柔和口感与发酵饮品的营养特性 [1] - 米酒可分为三大类:传统发酵型米酒(如甜酒酿、醪糟)、黄酒类米酒(如绍兴黄酒、花雕酒)和蒸馏型米酒(如桂林三花酒、广东玉冰烧) [1] - 米酒具有低酒精度(0.5%-50%)、富含氨基酸和益生菌等营养特性,契合现代健康消费趋势 [3] 行业发展背景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同比增长5.3%,人均消费支出28227元,同比增长5.3%,食品烟酒类支出占比达29.8%,为米酒行业提供增长动力 [5] - 健康消费理念推动米酒需求增长,76.7%的年轻人偏好15度及以下酒类,30岁以下消费者占米酒消费市场的40% [7] - 女性消费者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增加,米酒成为女性消费者的热门选择 [7]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米酒行业市场规模约330亿元,同比增长8.2%,预计2025年将突破350亿元 [1][11] - 米酒在中国酒类市场中占比约4%-5%,2024年小幅回升至4.1% [13] - 孝感米酒产业链综合产值2024年突破60亿元 [1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糯米、大麦、酒曲等原材料的供应直接影响米酒生产成本与品质 [9] - 中游:依赖先进设备与技术保障酿造工艺效率与质量,需持续创新研发 [9] - 下游: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深度融合,电商平台和新零售模式助力市场渗透 [9] 区域市场特点 - 南方地区形成多个特色产业集群:江浙沪以绍兴黄酒为代表,福建主打客家娘酒,广东、广西以豉香型和米香型白酒见长 [15] - 中国米酒已形成五大香型体系,包括米香型、豉香型、特香型及浓特兼香型 [15] 竞争格局 - 传统老字号(如塔牌、女儿红)占据高端礼品及传统消费市场,但面临产品创新与年轻化转型压力 [16] - 新兴品牌(如米客、花田巷子)以低度化、果味化、气泡化产品切入年轻消费群体 [16] - 区域特色企业(如孝感米婆婆、桂林三花)深耕区域市场并逐步向全国拓展 [16] - 部分白酒企业跨界布局米酒领域,加剧行业竞争 [16] 未来发展趋势 - 产品创新加速:低度健康化、口味多元化(如果味、茶味)、高端化(如轻酒) [19] - 数字化转型深化:智能化生产、全渠道营销、文旅融合(如米酒文化节、主题公园) [20] - 国际化拓展:加强品牌建设与国际合作,推动米酒文化国际传播 [21] - 可持续发展:采用有机原料、降低能耗、使用可降解包装等绿色生产实践 [21]
量子科技行业周刊:量子技术进入加速创新爆发期,行业尚处萌芽期
产业信息网· 2025-07-07 13:26
行业政策动态 - 欧盟委员会启动量子技术战略,目标2030年前使欧洲成为全球量子领域领导者,预计2040年创造数万个高技能岗位,全球市场价值突破1550亿欧元 [4] - 战略聚焦五大支柱:科研创新、量子基础设施、生态培育、航天与两用技术、量子人才 [5][7] - 德克萨斯州通过HB 4751法案启动"得州量子倡议",2025年9月生效,内容包括成立咨询委员会、制定战略框架和设立专项基金 [6][8] 技术研发进展 - 国际团队研制全球首台太空运行的光子量子计算机,卫星已发射至550公里轨道 [22] -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等团队提出新方法模拟容错量子计算中的GKP编码,突破传统计算机模拟限制 [23][24][25] - 中国科大实现多模量子纠缠态的耗散制备,保真度超84%,覆盖2-5模系统 [31][32][33] - C12公司与ENS大学在碳基电路中实现量子态相干控制,相干时间达1.3微秒创纪录 [35] 企业合作与产品 - IBM发布Qiskit SDK v2.1,新增C API支持,预测2026年实现实用量子优势 [37][38] - Xanadu与三菱化学合作开发EUV光刻量子模拟算法,优化芯片微缩工艺 [40][45] - AWS开源量子芯片设计工具DeviceLayout.jl,支持17量子位处理器设计 [43] - Orientom与EQ Tech Energy合作开发全球首个量子电网系统,目标2030年代中期商业化 [44] 投融资活动 - 量子纠错公司QEDMA获2600万美元A轮融资,IBM参与投资 [47] - D-Wave完成4亿美元股票增发,现金储备增至8.15亿美元 [48][49] - 荷兰Groove Quantum获1000万欧元EIC加速器资金,专注锗基量子比特研发 [50] - Omnes Capital募资1.12亿欧元扶持欧洲量子/AI等深科技企业 [51] 应用场景拓展 - 中电科30所与北邮演示16节点量子接入网,采用无源光网络架构解决"最后一公里"安全通信 [17] - "本源悟空"团队开发量子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算法,在乳腺癌筛查中提升精度 [18][19][20] - CSIRO首次展示量子机器学习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应用,欧姆接触电阻建模优于传统AI [29]
2025年中国电连接器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7 09:38
行业概述 - 电连接器是电子系统设备之间电流或光信号传输与交换的电子部件,广泛应用于通信、汽车、消费电子、工业控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 [2] - 电连接器可分为电连接器、微波射频连接器、光连接器和流体连接器,其中电连接器主要用于电信号连接,传输大功率电能和数据信号 [2][4]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电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达1749.24亿元,同比增长6.27% [1][14] - 通信和汽车是电连接器最重要的两大需求市场,2024年占比超40% [12] 驱动因素 - 5G/6G网络建设推进,基站数量增加,带动高速、高频、高性能电连接器需求增长 [1][14] -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推动高压、大电流电连接器及高速信号连接器需求 [1][14] - 消费电子产品轻薄化、高性能化发展,需要更小尺寸、更高密度、更可靠的电连接器 [1][14] - 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崛起,进一步扩大电连接器需求 [1][14] 政策支持 - 国家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等政策,支持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 [5][7] - 政策鼓励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领域重点突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7] 产业链 - 上游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塑胶材料、电镀材料、包装材料等,原材料占生产成本比例超70% [8][10] - 下游应用市场涵盖通信、汽车、消费电子、工业控制、轨道交通等领域 [8] 竞争格局 - 欧美日企业如泰科、安费诺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16] - 国内企业如立讯精密、中航光电、瑞可达等在汽车、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国产化替代加速 [16] 代表企业 - 中航光电2024年营业总收入206.9亿元,电连接器及集成互连组件业务收入162.1亿元,占比78.3% [18] - 立讯精密2024年营业总收入2688亿元,消费性电子占比83.37%,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占比5.12% [20] 发展趋势 - 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推动电连接器向更高传输速度、更低信号延迟、更好电磁兼容性方向发展 [22] - 消费电子产品轻薄化、小型化趋势促使电连接器向小型化、高密度方向发展 [22]
研判2025!中国眼镜架行业产业链、进出口及发展趋势分析:消费升级驱动眼镜架进口增长,产业转型助力中国眼镜架出口向高附加值跃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7 09:25
行业概述 - 眼镜架主要用于支撑镜片并起到固定、矫正视力、保护眼睛及装饰美观作用,按材料分为金属类和非金属类 [2] - 中国眼镜架行业发展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高速发展期和充分竞争期四个阶段,当前处于智能眼镜架兴起的阶段 [4][5][6] 行业现状 - 2025年1-5月中国眼镜架进口金额6.60亿元,同比增长7.30%,出口金额47.82亿元,同比下降4.43% [1][11] - 进口增长源于消费升级对国际品牌设计、轻量化材质及功能性镜架的需求增强,以及国内高端原材料技术依赖 [1][11] - 出口下降因全球眼镜消费市场增速放缓,但高附加值产品如智能眼镜架、定制化镜架逆势增长 [1][11]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金属材料(钛合金、铜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塑料、树脂等)及生产设备 [8] - 中游为眼镜架生产制造,下游为眼镜行业 [8] - 2025年1-5月中国眼镜行业进出口金额分别为15.06亿元和120.3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63%和9.48% [9]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镇江万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年产眼镜架超350万副,镜片3000万片,产品远销近40个国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14] - 恒发光学控股有限公司年产能达数百万副眼镜架,2024年营业收入4.54亿港元,同比增长15.33% [15] - 派丽蒙等品牌通过材质创新(如航空级记忆塑料)和设计合作(如与Luxottica集团)提升竞争力 [14]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推动智能眼镜架发展,如亮亮视野的AR翻译眼镜,语音识别准确率高达98%,镜框重量降至10-15克 [17] - 消费升级催生个性化定制与高端化需求,如大视光学的"高定服务流程"和派丽蒙的PPSU材质应用 [18][19] - 全球化布局加速,2024年中国眼镜出口额304.41亿元,同比增长6.41%,智能眼镜出口占比显著提升 [20]
2025年中国混凝土预制桩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历程、产量、重点企业及发展前景展望:混凝土预制桩产量达4.23亿米,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多元化转型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7 09:25
行业概况 - 中国已成为全球管桩产量最大、品种最多、规格最全、应用范围最广的国家之一 [1] - 2024年混凝土预制桩产量为4 23亿米 同比下降5 85% 主因主产区产量大幅回落 [1][16] - 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 长三角 环渤海及中部地区 广东 江浙 上海最为密集 [1][16] 发展历程 - 起源于1920年澳大利亚离心技术 1925年日本引入并发展RC管桩 1962年开发PC管桩 [5] - 中国1944年生产RC桩 60年代研制PC桩 80年代引进日本PHC桩技术 90年代进入推广期 [5] - 2010年后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及环保政策影响进入洗牌期 [5] 政策支持 - "十四五"规划明确加快新型城镇化及基建 为行业提供市场空间 [7] - 2024年《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将混凝土预制件列入鼓励类项目 [7][9] - 绿色建筑政策推动环保型预制桩需求 如2024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 [9]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钢材 水泥 砂石 2024年中国钢材产量14亿吨 1-5月同比增5 2% [10][12] - 下游应用涵盖房地产 工业厂房 市政工程等 2024年建筑业总产值32 65万亿元 同比增3 85% [10][14] 竞争格局 - 建华建材 三和管桩 中淳高科等通过全国产能布局占据第一梯队 [18] - 宝丰建材 海通能源等依托创新产品位居第二梯队 [18] - 三和管桩2024年桩类营收61 45亿元 主打PHC管桩 外径300-1000mm [20] - 中淳高科为长三角龙头 静钻根植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2] 发展趋势 - 产品多元化:针对不同地质开发耐腐蚀 抗拔桩型 拓展光伏 海上风电等新兴领域 [25][28] - 生产智能化:引入机器人焊接 IoT技术提升效率 向智慧工厂转型 [26] - 绿色化:利用工业固废替代水泥 推广清洁能源及可回收产品 [27] - 应用创新:大直径管桩(≥600mm)为发展方向 拓展光伏复合项目等场景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