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
海南日报· 2025-06-04 08:59
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的内在联系 -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3]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劳动资料是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是新能源、新材料、新智造等绿色化业态 [3] - 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通过绿色能源与智能技术协同实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提升,绿色化成为科技重要特征 [3] 绿色生产力的理论创新 -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重大论断,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注入新时代内涵,强调生态环境与生产力要素的密切关系 [5] - 绿色生产力将生产力绿色化与绿色化生产力统一,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推进可持续发展和民生福祉 [5] - 新质生产力要求摆脱粗放型发展方式,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 [6] 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通过技术革新摒弃先污染后治理老路,实现保护与发展协同 [8] - 可持续发展是绿色生产力核心主题,需协调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9] - 代际公正原则要求新质生产力发展兼顾当代需求与后代生态权益,落实种际正义和代内正义 [9] 典型案例与技术应用 - 海南海底智算舱与数据中心链接启用,体现绿色科技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实践 [2] - 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领域的发展均以绿色化为重要特征 [4]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海南日报· 2025-06-04 08:59
数字经济概述 - 数字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贸易为核心特征,正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1] - 数字经济通过数据驱动、智能化技术和创新模式,重塑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效率 [1] - 海南自贸港肩负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实践任务,需依托科技创新和政策优化推动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1] 海南数字经济基础 - 海南拥有"自由贸易+数字经济"政策红利,包括数据跨境流动试点和"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优惠政策 [2] - 已建成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在区块链+自由贸易、智慧旅游、数字文旅等领域形成区域竞争力产业链 [2] - 通过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等平台打造国际数字经济交流与合作窗口,积极对接全球产业链促进数据流动和技术合作 [2] - 面临核心产业链整合不足、数据治理体系不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待优化等问题 [2] 数据要素市场化 - 可依托自贸港开放政策建设海南国际数据交易中心,探索数据合规流通和资产化交易 [3] - 需建立数据产权制度、跨境数据流动机制等配套措施提高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效率 [3] - 借鉴国内外法规推动数据确权、隐私保护、跨境流通机制创新,设立行业数据交易试点 [3] - 推动数据定价机制,鼓励企业市场化参与交易并提供法律支持保障数据资产权益 [3]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加快推进5G、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4] - 打造区域性国际数据交换中心,加强跨境数据传输能力和海底光缆网络建设 [4] - 鼓励企业设立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中心为金融、医疗等行业提供算力支持 [4] - 推动"数字园区"试点建设形成数据存储、智能计算等技术集聚效应 [4] 数字金融创新 - 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在贸易、旅游、电商等领域的应用 [5] - 依托区块链技术推动供应链金融、跨境结算、智能合约等创新模式 [5] - 建立数字资产管理和交易平台吸引全球金融资本,完善监管体系降低风险 [5] - 设立数字银行试点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 [5]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 推动旅游、农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 [6] - 旅游行业建设智慧景区,采用AI导览、VR/AR技术提升体验,完善旅游大数据平台 [6] - 农业发展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遥感技术,建立区块链农产品溯源系统 [6] - 制造业结合智能制造规划发展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高端制造业形成数字化产业链 [6] 数字经济制度体系 - 完善数据治理、数字金融、跨境电商等方面法律法规 [7] - 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监管、国际人才引进等配套措施 [7] - 对接国际组织推动数字经济标准国际化,探索建设国际数字经济合作区 [7] - 设立专门监管机构加强政企沟通确保政策前瞻性和适应性 [7]
港口来了“钢铁巨龙”
海南日报· 2025-06-03 09:29
中国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开放日 - "雪龙2"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船体长122.5米、宽22.3米,配备先进科考设备和雷达装置 [2] - 该船刚完成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罗斯海联合航次任务,从广东出发穿越太平洋抵达南极大陆并满载科考成果返回 [2] - 首次在海南举办开放日活动,吸引包括海洋领域学者、学生等公众参观,展示中国极地科考成就 [1][3] 极地科考行业展示 - 船上配备先进的科考设备、齐全的生活保障和舒适的居住环境,体现中国极地科考能力的提升 [2] - 驾驶员介绍"雪龙2"号大部分操作设备均为自主研发,彰显中国在极地科考装备领域的技术突破 [2] - 开放日活动有助于普及海洋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对极地科考的兴趣 [3] 行业影响与社会反响 - 海洋领域学者专程带学生参观,认为活动有助于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海洋科学种子 [1][3] - 参观者表现出极大热情,对科考船设备和极地探索经历充满好奇与向往 [2][3] - 活动通过船员亲身经历分享,增强公众对国家极地科考成就的认知和民族自豪感 [2]
文昌发布“禁噪令” 开启“静音模式”护航高考
海南日报· 2025-06-03 09:29
高考噪声管制措施 - 2025年普通高考将于6月7日至10日进行 文昌市共设2个常规考点(文昌中学 文昌市华侨中学)和1个备用考点(文昌市实验中学) 涉及6所高中学校高三毕业生 [1] - 6月5日18时至10日18时 文城镇市区居民区 考生酒店 考点学校周边禁止使用高音喇叭 机动车鸣笛 燃放烟花爆竹及其他噪声活动 [1] - 同期考点周边2公里范围内禁止建筑施工作业 拆除作业 装修作业及开挖顶管作业 抢修抢险除外 [2] 执法监管要求 - 各单位个人需严格遵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通告规定 配合管理部门做好噪声防治工作 [2] - 管理部门将加大执法力度 对违法行为依法及时处理 [2]
海口打造生态宜居公共空间
海南日报· 2025-06-03 09:29
城市生态空间建设 - 海口通过建设半户外连廊、垂直绿化和智能温控系统打造商业与公共绿地融合的"清凉空间",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1] - 龙华区坡博路闲置地块改造为"清凉园",配备遮阳连廊、水雾喷淋系统和卡通彩绘,成为居民休闲场所 [2] - 海口已建成超170个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实现"推窗见绿、开门进园"的市民生活场景 [2] 林荫道体系规划 - 海口秀英区港华街的小叶榄仁树冠形成天然绿色屏障,白天可降温3℃—6℃并降低紫外线伤害 [3] - 海达路、海甸六东路等林荫道成为城市绿色空间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海口计划今年完成40条林荫道新建改建工作,构建"城市绿廊"体系 [3] 清凉城市创新实践 - 商业空间与公共绿地融合的半户外连廊结合智能温控系统,提升市民户外舒适度 [1] - "公园+文化"和"公园+科技"融合模式的口袋公园成为全龄化休闲场所 [2] - 林荫道建设被列为城市降温创新实践的核心措施之一 [3]
税惠“磁场”释放强劲吸引力
海南日报· 2025-06-03 09:13
海南自贸港税制体系建设 - 海南已出台14项早期安排税收政策,初步建立以"零关税"和"低税率"为核心的自贸港税制体系 [3] - 政策涵盖流转税和所得税等主体税种,惠及企业和个人 [3] - 5年来推动原辅料、自用生产设备、交通工具及游艇3张"零关税"清单实施并优化升级 [3] "零关税"政策实施成效 - 截至2025年5月26日,3张"零关税"清单进口货值达226.9亿元,减免税款43.2亿元 [6] - 海口吉耐斯利用自用设备"零关税"政策降低运行资金需求,提升全球竞争力 [5] - 海南航空2021-2025年利用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进口货物货值3.5亿元,节省税费4400多万元 [5] - 利用航空器暂时出境修理免关税政策进口航材500余票,节省关税3000多万元 [5] 药品医疗器械"零关税"政策 - 2024年9月出台政策将"零关税"适用对象延伸到个人 [6] - 截至2025年5月26日,乐城先行区进口"零关税"药械37批次,免税货值7252.5万元 [6] - 首票"零关税"人工耳蜗价值57.2万元,减免税款7.4万元 [6] "双15%"税收优惠政策 - 企业所得税15%优惠累计覆盖近4300户次企业 [8] - 个人所得税优惠覆盖3.9万余人次,吸引各类人才超85万人 [8] - 金泰药业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累计节省税费超千万元 [7]
海南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海南日报· 2025-06-03 09:13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若干措施 - 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若干措施》,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共22条,严格规范全链条涉企行政检查 [2] - 规定无法定依据、未经公布的行政检查事项不得实施,不具备法定资格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实施行政检查 [2] - 严格控制检查频次,除特殊重点领域外,对信用评价结果为最高等次的企业,同一主管部门对其开展的日常现场检查原则上一年不超过1次 [2] 检查方式优化 - 推行"综合查一次"措施,能合并检查的不得重复检查,能联合检查的不得多头检查 [2] - 能通过书面核查、信息共享、智慧监管等方式监管的,不得入企实施现场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 [2] 监管原则 - 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坚持过罚相当,更多采用柔性监管方式,通过风险提示、责任约谈、督促整改、合规指导等方式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3] - 对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重点领域依法依规实行全覆盖的重点监管 [3] 企业权益保护 - 明确企业拒绝权和知情权,检查结果能够当场确定的应立即告知,需经检验检测等程序不能当场确定的应在结果确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告知 [3] - 对于违反国家规定实施行政检查的,企业有权拒绝 [3] 政策目标 - 构建"无事不扰"企业服务体系,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3] - 靶向施策提升监管精准性,规范检查程序,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3] 后续措施 - 持续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强化数字化监督,在涉企行政检查中全面推行"亮码检查" [4] - 严格录入并及时监督行政检查数据,保障各项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措施落地见效 [4]
免签政策红利释放 跨境游持续升温
海南日报· 2025-06-03 09:06
跨境旅游行业 - 端午假期海南出入境客流达1.99万人次 同比增长44.3% [1][2] - 验放出入境交通工具164架(艘)次 显示交通需求激增 [2] - 今年以来海南入出境旅客达105.9万人次 同比增长18.3% [3] 政策影响 - 59国人员入境免签及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升级 推动客流增长 [3] - 免签入境外籍旅客占比达90% 成为外国人来琼主要方式 [3] - 边检站优化团体旅游签证办理流程 提升通关效率 [2] 市场拓展 - 海南累计恢复新增国际客运航线64条 覆盖140多个国家客源 [3] - 主要客源地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韩国、新加坡等 [3] - 俄罗斯旅客明确表达对三亚旅游的兴趣 反映目的地吸引力 [2] 运营措施 - 边检站提前发布客流预测 开足验证通道缩短候检时间 [2] - 为旅游团提供"专人专岗、集中办理"服务 提升接待能力 [2] - 新加坡旅客反馈通关顺畅 验证流程优化效果 [2]
文旅消费多样“玩法”激活假日经济
海南日报· 2025-06-03 09:06
文旅消费表现 - 端午假期海南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4% [2] - 主要客源地包括北京、上海、成都、长沙、深圳等城市 [2] - 蜈支洲岛、西岛、南山文化旅游区、分界洲岛、海南铜鼓岭景区等景点人气高涨 [2] - 澄迈侯臣采摘园三天假期售卖上万斤荔枝、莲雾、百香果等水果 [4] - 三亚友聚旅游服务有限公司30多辆租车全部租出 [4] 文旅活动亮点 - 海口、三亚、儋州、万宁、陵水、琼海等地举办龙舟赛吸引数万名市民游客 [2] - 三亚大东海旅游区设端午限定版"老爸茶驿站"提供免费特色美食和互动活动 [3] - 海口观澜湖旅游度假区开展"火山风味・海南美食主题月"及"松鼠部落"亲子课程 [3] - 海口、澄迈、定安等地荔枝园迎来大批自驾游客 [3] - 澄迈侯臣采摘园接待200多位东南亚游客 [4] 交通出行趋势 - "高铁/飞机+落地租车"模式火热带动海口—三亚跨城自驾需求 [5] -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附近租车网点订单量明显提升 [4] - 机场、动车站等交通枢纽租车网点尤为忙碌 [5] 未来文旅规划 - 海南6月至9月将推出百场文体旅活动包括旅游节庆、文化演艺、体育赛事等 [5] - 重点活动包括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亚洲小姐竞选全球总决赛、陈奕迅演唱会等 [5] - 三亚计划持续借助节庆活动提升旅游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3] - 海口拟吸引更多国际品牌赛事落户打造时尚消费活力之城 [2]
我省开展系列培训和招聘活动
海南日报· 2025-06-03 09:00
海南省端午期间就业促进活动 - 海南多地以端午节为载体开展技能培训和特色招聘活动 旨在为失业人员 就业困难群体和创业者提供增收机会 [2] - 白沙黎族自治县举办"中式面点职业技能培训——包粽子活动" 系统教授传统粽子制作技能 包括粽叶挑选 糯米浸泡 馅料调配等完整工艺流程 [2] - 海口市琼山区滨江街道举办"端午传香囊 技能创未来"培训活动 专业老师讲授香囊文化渊源 草药特性及实用配方 并进行实操制作 [2][3] 特色招聘会情况 - 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新港码头利用龙舟赛人群聚集契机举办招聘会 吸引数百名求职者 [3] -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举办2025年天涯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近200家企业参与 提供近2000个岗位 [3] - 文昌东路镇约亭产业园举办"产业聚才 职通未来"专场招聘会 22家优质企业提供570个岗位 [3] 人才政策动态 - 《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发展促进条例》于6月1日起施行 通过立法创新构建更开放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3] - 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表示将构建更开放的人才机制 坚持引育用并重 建设人才荟萃之岛和技术创新之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