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
搜索文档
擦亮“中国花木之乡”产业“金名片”
金融时报· 2025-11-13 12:43
"我家今年月季生意火爆,年初订单就接了不少,进入四五月份以来,订单量猛增,平均每天有 1000多个订单,到5月底,上半年的订单被订购一空。预计年底销售额达3000万元左右,我们现在有月 季大棚140个,有连体大棚约60000平方米。"沭阳县立宝花木园艺场负责人王立宝说。 据王立宝介绍,他从事种植欧洲月季有20多年了,1999年在无锡种植销售欧洲月季,2003年回家自 己种植,主要销往全国各地花卉市场。月季花不娇贵,不计较土地的肥瘦,好养活。在乡下,几乎家家 户户的院子里都有几枝月季花,是适合普通群众养的家常花。 深耕花木经济助推"小花木"逐步成为"大产业" 走进沭阳县立宝花木园艺场,500多种月季花摇曳多姿,争奇斗艳,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漫 步其中,仿佛进入了花的海洋。红色、粉色、白色、黄色、紫色等五颜六色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娇艳欲 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花香,让人如痴如醉。 借着南北花木迁徙中转站、交易集散地优势,沭阳——"中国花谷"名片逐步散发别样光芒,花木种 植面积60万亩,品种3000余种,花木电商5万余家,从业人员约30万人。年实现花木销售额200多亿元, 是江苏省最大的花木生产县,花木产业成了当地 ...
蝶变 农行娄底分行“积分+金融”创新模式赋能乡村振兴纪实
金融时报· 2025-11-13 12:43
深秋时节,走进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但见青山叠翠,流水潺潺,稻田养鱼基地波光粼粼,经果 林硕果满枝。这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与昔日山多地少、资源贫乏的省级贫困村判若云泥。这场华丽 蝶变的背后,既有村民们锲而不舍的奋斗,也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 近年来,农业银行娄底分行深耕"三农"沃土,勇担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使命,主动将金融服务融 入乡村治理进程,探索出一条"美德积分"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的特色之路,为娄底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 的金融动能。 小积分撬动大治理:"精神美德"转化为"金融资产" 油溪桥村闻名全国的"积分制"管理,将村民在遵纪守法、环境卫生、公益奉献等方面的表现量化 为"美德积分",构建了一套有效的村民自治体系。这一创新模式,为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绝佳 切入点。 "油溪桥村的积分制,实质上构建了一套动态、多维的乡村信用评价体系,与我们推进农村信用体 系建设的初衷高度契合。"农行娄底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此,该行创新推出"和美乡村建设积分 贷"等专属产品,将村民的"美德积分"作为信贷审批、利率优惠、额度提升的重要参考和依据。一方 面,将美德积分作为信贷审批的重要参考,对高积分村民给予利率优惠、 ...
内蒙古赤峰:以金融服务撬动农文旅促增收“杠杆”
金融时报· 2025-11-13 12:4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分行通过精准金融服务和创新金融产品,大力支持地方文农旅商融合发展战略,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1][2][3][4] - 金融支持有效破解了当地文旅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推动了景区升级改造和智慧文旅建设,激活了消费市场 [2][3] - 金融赋能促进了“以旅兴农、以农促旅、农商互哺”发展格局的形成,带动了当地就业、农民增收及相关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1][3][4] 金融支持措施与成效 - 内蒙古农商银行为内蒙古冷山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授信950万元,缓解其生态园项目资金缺口,项目预计带动15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1.35万元 [1] - 工行赤峰分行创新推出“景区收费权质押贷款”,以未来经营收益权为质押,为宁城天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发放2000万元贷款,利率低至2.4%,此为内蒙古自治区首笔运用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的业务 [2] - 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码,截至2025年9月末,赤峰市农林牧渔业、住宿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贷款余额达89.42亿元,同比增长25% [2] - 截至2025年9月末,赤峰市文农旅商融合类贷款余额达3.09亿元,同比增长11.3% [4] 产业升级与消费激活 - 紫蒙湖景区获得贷款后加速升级改造,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较往年增加四五百人,并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消费 [2] - 农行赤峰分行打造“多商户商城微信景区小程序”,集成酒店预订、租车、门票购买等功能,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22.05亿元,直接激活旅游消费市场 [3] - 建行赤峰分行联合市旅游局推出“旅游一卡通”龙卡借记卡,整合八大功能,持卡享受景区免票、商户折扣等福利,间接带动赤峰本地农产品销售增长23%、农家乐客流量提升35% [3]
四川内江:科技赋能破解县域金融困局
金融时报· 2025-11-13 12:43
从"广撒网"到"精准找" 过去,客户经理走访像大海捞针。现在,通过该行构建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业务特征标签,整合账 户流水、交易记录、授信信息、扫码商户数据等多维度数据源,自动为客户画像,精准识别哪些客户有 潜力、哪些产品适合他。在此基础上,根据"可营销潜力+可接触渠道+产品空白度"三维度对客户打 分,实现服务优先级排序。每周还会更新标签数据,动态调整走访任务,确保服务节奏与客户需求同 频。其中,威远农商银行东联支行,派单覆盖率达100%,近七成客户首次沟通即有意向,客户转化率 较传统自发维护模式提升近两倍,告别了"盲目找客"的尴尬。 精准画像: 智能派单: 从"盲目跑"到"高效访" 以往客户经理每月有效走访时长不足15天、走访内容"千篇一律"。如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按照业务 特征标签组规则,自动生成"客户清单+走访模板+产品建议"个性化任务包:对扫码高频商户,推荐收 单手续费优惠政策;对有闲置额度的客户,重点介绍用信使用场景……既避免了"错人错话错产品"的问 题,也让客户体验显著提升。系统上线后,该行客户经理月均走访客户数从28户跃升至71户,单日走访 量从2户增加到4至5户;90%以上的客户经理反馈"任务列表 ...
绘就金融“五篇大文章”新图景
金融时报· 2025-11-13 11:38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分行将全面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部署,紧扣湛江建设省域副中 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战略定位,强化部门协作,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推动 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聚集,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 环节精准聚力,扎实把金融"五篇大文章"做深做实做细,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持续有力的金融支 持。 普惠金融精准下沉服务,织密"惠民网"。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分行积极探索建立普惠金融发展长效机 制,引导金融资源精准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下沉,向创业就业群体倾斜,向"百千万工程"发力,打 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2025年以来,湛江辖区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场景的建设和推进力度,持 续创新生物性资产、养殖设施等抵质押贷款,缓解了普惠主体、企业传统质押物不足难题;创新开 发"微捷贷""小微快贷"等随借随还贷款产品,提升了企业用款便利度,破解了企业融资痛点;加大创业 就业金融支持力度,推广复退军人、青年、脱贫人口等群体创业贴息贷款产品;支持湛江水海产品、菠 萝、火龙果、小家电、羽绒等地理标志、"土特产"等特色产业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湛 ...
引金融活水 润彭城沃野 江苏徐州金融机构助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金融时报· 2025-11-13 11:30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总体情况 - 中国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加大“三农”领域资源投入,截至2025年8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4613.55亿元,较年初新增581.54亿元,同比增长11.97% [1] - 2025年1至8月,全市发放再贷款再贴现82.9亿元,通过“徐惠通”办理支农支小再贷款和涉农票据再贴现35.35亿元 [2] - 建立“货币政策工具+富民创业贷款”联动机制,2025年1至8月发放富民创业贷款14491.7万元,自开办以来累计带动创业就业21万人次 [4] 对农业产业化与特色产业的支持 - 聚焦本土特色产业,以邳州大蒜产业为试点建立产业链信用信息库,平台收录近万条核心信息,覆盖蒜企120余家 [6] - 各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支持特色产业,例如邮储银行徐州市分行发放涉农贷款50.95亿元,邳州农商行定制“蒜耕贷”等产品今年已投放14.63亿元 [6] - 农业银行徐州分行为国家级及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目前已发放流动资金贷款4亿余元,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信贷合作覆盖率超过80% [7] 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微企业的支持 - 徐州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涉农类贷款357.5亿元,直接惠及近10万户小微企业和农户 [4] - 徐州农商银行主推省级信贷产品,截至8月末用信490户,余额达8.18亿元,并针对涉农主体需求创新推出“三乡助力贷”等产品 [4] - 以苗佳新为例,徐州农商银行累计为其提供1450万元信贷支持,助其实现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并带动全村30多户村民每户年增收超过10万元 [1] 对农村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的支持 - 农业银行徐州分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信贷投入,今年前8个月新增贷款20余亿元,其中在丰县、沛县投放全域综合整治贷款13亿元 [2] - 金融支持生态修复项目,包括邳州市19座废弃露采矿山生态修复、智慧绿色零碳产业园建设以及新沂市EOD模式试点项目 [3] 普惠金融服务与支付体系建设 - 创新推动“政务+金融”服务下沉,睢宁农商行服务点可办理240余项政务业务,新沂农商行实现140项政务业务现场打印,沛县农商行整合社保、电商、民生服务 [3] - 加强对金融机构窗口指导,创新推出“新农贷”“订单贷”等符合农业农村特点的信贷产品,并对粮食收购经营者给予利率优惠 [2]
多措并举探索“绿”里生“金”
金融时报· 2025-11-13 11:3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湘西州分行通过创新融资模式、完善制度体系、强化监督机制及优化金融服务,引导金融资源聚焦绿色低碳领域,有效推动了林业碳汇价值转化、矿业绿色转型及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市场化跃迁 [1][2][3][4][5][6][7][8] 绿色信贷总体增长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湘西州绿色贷款余额218.65亿元,较年初增长16.35%,上半年增加30.72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51.13% [1] 林业碳汇融资创新 - 工商银行湘西分行通过“湘林碳票质押+母公司保证”组合模式,为一家经贸公司发放“种植e贷”(茶叶)300万元,质押依据是十八洞村565.37公顷林地的39850吨二氧化碳当量减排量 [1] - 湘西州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35%,森林碳储量达2785万吨,折合吸收1.021亿吨二氧化碳,林业碳汇开发潜力巨大 [2] - 通过搭建“森林碳汇—碳票—金融资产”三级转化体系,盘活林业碳汇资源,农发行花垣县支行采用“实物抵押+股东保证+碳票质押”组合担保模式,成功审批并投放“湘林碳票”质押项目贷款7900万元 [2] 矿业绿色转型支持 - 针对花垣县矿业低碳转型,湖南银行湘西州分行为某矿业公司投放500万元专项贷款用于采矿工艺改造,推动项目达到大型有色金属矿山二级可比能耗标准 [4] - 该矿业改造项目实现吨矿能耗下降,投产后年纳税额提升至9704.92万元,投资利润率达22.12% [4] 清洁能源项目融资 - 农行湘西州分行累计向辖内三个风电场等重点项目发放贷款9.05亿元,目前已完成对其他风电场授信审批6.11亿元 [3] 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 推动构建“信用+担保+产业链”的三维增信体系,通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政银担合作及特色产业链分级授信,形成“茶叶贷”、“脐橙贷”、“百合贷”等绿色农业金融产品 [7] - 保靖农商银行创新“整村授信”模式,为茶农提供10万元至30万元纯信用贷款,最快2天内获批,光大银行湘西分行对茶企授信3000余万元 [8] - 湘西长行村镇银行为龙山县比尔村脐橙产业链提供整村综合授信3000万元,期限3年,无需担保,已累计发放贷款600万元,龙山农商银行与省农担公司合作推出“惠农担一生猪贷” [8] 制度与机制建设 - 联合多部门发布《湘西州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实施方案》,运用再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绿色经济 [3] - 建立绿色金融推进领导小组,督促9家法人金融机构常态化披露环境信息,连续四年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3][6] - 推动银行机构明确绿色金融牵头部门,建立工作专班,中国银行湘西州分行建立四大管理机制,并将绿色信贷增长纳入综合评价指标 [5][6]
助力实现经济与 金融共生共荣
金融时报· 2025-11-13 11:28
优化科技金融供给,服务科创企业成长 桂平村行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金融要素融合的科技金融新路径,着力打造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为科技创 新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积极搭建"政银企"平台,主动对接科技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 业,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强化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推出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 等多种担保方式,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截至2025年9月末,桂平村行累计为各类科 技型企业发放贷款10903万元。 推动经济绿色转型,赋能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广西桂平桂银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桂平村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服务实体 经济中实现自身价值,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实现经济与金融共生共荣。 近年来,桂平村行锚定绿色发展目标,紧跟绿色金融倡导的产业政策导向,根据《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 导名录》精准灌溉林下种植产业,围绕太阳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做好项目对接和信贷支持,促进本 土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针对天然气动力船舶前期项目资金较大且缺少有效担保融资的难题,创新 采用在建船舶抵押融资模式,推动西江—珠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全力做好金融支持面向东盟的金融开 放 ...
广东湛江:绘就金融“五篇大文章”新图景
金融时报· 2025-11-13 11:15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决策 部署,结合湛江辖区实际,引导金融资源加大对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 度。一方面,与政府部门强化协作,持续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牵头出台《湛江做 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行动方案》《金融支持湛江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制度文件,系统化 部署30项工作举措;另一方面,积极发挥行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合力,联合多行业主管部门畅通金融政策 信息交流机制,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方案陆续在湛江落地,在五个重点领域实现"量"的递增 和"质"的飞跃。最新数据显示,湛江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达2061.66亿元,同比增长28.7%,增速 居全省首位,有力推动了湛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金融多层次赋能,启动"新引擎"。科技型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更是推动经济高 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分行创新优化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强 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引导信贷资源向科创领域聚集,不断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2025年以来, 该行累计投放"粤科融"支农支小再贷款4.8 ...
下了“及时雨” 鼓了“钱袋子”
金融时报· 2025-11-13 11:15
这笔资金的落地,不仅让他顺利拿下周边8个村1500亩600多吨的稻谷,更靠新添置的烘干机直接减 少了20多吨稻谷损耗。同时,农户们比往年提前10天拿到了售粮款,真正实现了收购户"扩量降本"与种 粮户"快卖快得"的双向利好。 秋分时节的湘东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的田野间,金黄的稻穗随风 起伏,勾勒出一幅壮美的丰收画卷。在当地水稻收购点,农用车往来穿梭,过磅机的"滴答"声与农户的 欢笑声相互交织,奏响了一曲美好的丰收乐章。收购点负责人谢海雄望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稻谷,感慨 地说:"今年邮储银行的40万元贷款帮了大忙,既能及时支付收购款,还添了台新烘干机,解决了我的 大难题。" 作为茶陵县资深购粮户,谢海雄每年都要与时间"赛跑"。新收割的稻谷含水量高,不宜长时间存 放,必须快速完成收购、烘干、仓储,才能避免霉变、保障粮食品质——而传统自然晾晒不仅占地,还 有一定的损耗率。今年早稻迎来丰产,周边8个村的农户都盼着把粮卖给老谢,收购量一下要增至1500 亩,这让他的流动资金瞬间告急。"眼看着农户们拉着满车稻子上门,我却因为差钱收不了,真是着急 啊。"谢海雄的困境,正是农业生产中"丰收季资金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