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前瞻网
icon
搜索文档
意外!全国唯一房价暴涨的小县城,找到逆天改命的终极路子
前瞻网· 2025-11-04 19:41
定边县房地产市场表现 - 在全国楼市深度调整背景下,定边县新房价格逆势大涨,新开盘商品房均价从2022年不足4000元/平米普遍突破至2025年10月的5000元/平米,三年累计上涨逾25% [1] - 同一时期,全国房地产市场表现疲软,2025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5%,销售额同比下降7.9% [4] - 分区域看,2025年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3%,住宅投资同比下降5.7%,但定边县所在的西部地区降幅相对较小 [2] 定边县人口与城镇化 - 定边县常住人口已连续13年正增长,累计增长3万人,在全国约1480个县区人口出现流失的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 [5] - 定边县人口结构年轻,15-59岁人口占比63.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购房主力人群 [7][8] - 定边县城镇化率为53%,远低于2024年末全国67%的城镇化率,相当于全国2012年水平,未来将释放持续的住房需求 [9] 定边县产业与经济基础 - 定边县是全国县级区域油气产能第一大县,石油探明储量16.18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300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超过1000万吨,贡献全国3%的油气产量 [10][11] - 油气产业是当地绝对支柱产业,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1% [11] - 2025年1-8月,定边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2.51亿元,同比增长9.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73.60亿元,增长8.6%;贷款余额250.63亿元,增长20.5%,反映民间资本充沛和强劲消费意愿 [11] 定边县新能源产业发展 - 定边县全力发展新能源,截至2025年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650万千瓦,年输送绿电超100亿度,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总规模居陕西省第一,占全省三分之一 [14] - 采用“以资源换项目”策略,成功引进中材科技、陕建新能源、金风科技等链主型企业,构建从发电到装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15] - 招商领域延伸至“风光储”全产业链,与隆基绿能、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投资项目涵盖高端锂离子电池制造、新型储能装备等 [17] 定边县制造业转型与招商成效 - 定边县制造业高速增长,制造业增加值工业比重三年翻两番,规上制造业年均增速超50% [18] - 2025年上半年,定边县在陕西省产业功能县考核中位居第10位 [18] - 当地政府实行高效服务模式,例如中材科技项目从洽谈到成功仅用40天,实现当年开工建设并投产 [18] 定边县储能产业发展机遇 - 储能被视为破解新能源消纳困局的刚性支撑,锂电储能在新型储能中占比超95.5% [21][22] - 定边县正以磷酸铁锂电池为突破口,并前瞻性布局全钒液流电池,卡位储能赛道 [25] - 储能系统集成是核心价值环节,电芯、PCS、BMS、EMS成本占比合计超9成,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25]
马斯克预言:5年后不再有手机和App,AI将在1-2年内大规模取代编程和内容创作类工作【附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11-04 15:06
AI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预测未来五到六年内人类消费的大多数内容将由AI生成[2] - 未来设备将演变为AI推理的"边缘节点"核心运作逻辑转变为服务器端与设备端AI实时交互不再需要传统操作系统或App[2] -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认为自然语言将成为AI时代的源代码大模型将吞噬软件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允许任何人用自然语言创造无限应用[2] AI对就业市场的冲击 - 马斯克给出"职业灭绝"时间表邮件处理电话客服等工作快速消失编程内容创作等工作预计1-2年内被大规模替代驾驶物流等行业随自动驾驶技术成熟转变物理劳动将最后被替代[3] - 亚马逊宣布全球裁减约14万名企业职员并加大对AI部署其AI购物助手Rufus有望带来每年100亿美元增量销售额[3] - 斯坦福经济学家研究指出ChatGPT发布两年内已在"高度可自动化"岗位中显著压低美国年轻人就业率[3] AI产业市场规模与行业渗透 - 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达5381亿美元三年复合增速达1921%[5] - 2023年人工智能行业渗透度前五行业依次为互联网电信政府金融和制造交通服务教育等行业投资力度也可观[4] - AI技术从"概念验证"迈向"规模落地"技术成熟度算力供给与资本投入共振驱动市场爆发式扩张[6][9] AI驱动的生产效率变革 - 深圳市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指出新质生产力发展下现代化工厂黑灯生产模式使一些行业产能提升五六倍[9] - 预测在AI等技术驱动下未来社会产能与效率再扩大100倍金钱或将变得毫无意义[9]
2025年全球OLED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柔性OLED出货量增长迅速【组图】
前瞻网· 2025-11-03 12:33
柔性OLED技术地位 - 柔性OLED是多种柔性显示技术中最为理想的方案,因其采用柔性材料作衬底 [1] 全球OLED市场规模 - 2021年全球AMOLED面板市场规模达420亿美元,同比增长37.7% [2] - 2023年全球OLED市场规模因消费电子需求疲软而略有下跌 [2] - 2024年市场强劲反弹,全球OLED面板市场规模超过480亿美元 [2] 柔性OLED出货量表现 - 2024年全球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达8.5亿片,同比增长25.3% [5] - 2024年全球柔性OLED出货量为6.33亿片,同比增长19.2% [5]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柔性OLED出货量约1.9亿片 [6]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二季度三星显示柔性OLED出货量达8660万片,京东方出货约7100万片,两者领先优势较大 [9] 中国厂商市场地位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厂商中,京东方柔性OLED出货7100万片,深天马出货4320万片,华星光电出货4100万片 [6]
收藏!一文带你看2025年兰州市发展情况(经济篇)2024年GDP增速领跑全国,城关区优势明显
前瞻网· 2025-11-03 10:50
转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地区主要上市公司:甘肃能源(000791);方大炭素(600516);兰州银行(001227);兰石重装(603169);亚盛集团 (600108);甘咨询(000779);佛慈制药(002644) ;国芳集团(601086);蓝科高新(601798);海默科技(300084);莫高股 份(600543)等 全文统计口径说明:1)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兰州市统计局、各相关城市统计局、税务局、财政局 等。2)本文所涉及的新一线城市参照《2025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中所列城市名单。3)若有特殊统计口 径会在图表下方备注。 1、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本文核心数据:兰州GDP;兰州固定资产投资;兰州货物进出口总额;兰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兰州地方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等 2024年兰州市GDP产值在甘肃排名第一,占甘肃省GDP的28.8%,是甘肃省的经济中心。从细分经济指标 来看,2024年兰州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增长,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维持在220亿元以上。2024年,兰 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了14.3%。2024年货物进出口规模虽然下降,但兰州拥有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 等重要贸易平台,未 ...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代糖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营收排名、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前瞻网· 2025-10-31 12:32
转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三元生物(301206)、保龄宝(002286)、华康股份(605077)、百龙创园(605016)、晨光 生物(300138)、金禾实业(002597)、莱茵生物(002166)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代糖企业竞争梯队;中国代糖上市公司营收;代糖上市公司布局 1、中国代糖行业竞争梯队 从代糖行业竞争梯队看,注册资本超过5亿元的企业主要有莱茵生物、金禾实业、晨光生物,2-5亿注册 资本的代糖企业主要有保龄宝、百龙创园等。 2、中国代糖行业上市企业营收排名 2024年,中国代糖行业上市公司中,华康股份代糖产品营收规模超过19亿元,排名第一。保龄宝、莱茵 生物和三元生物代糖产品营收均超过5亿元,位列第2-4位。 从区域分布看,中国代糖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安徽等省份,其中山东省代糖生产企业较 多,包括三元生物、保龄宝、百龙创园等。 3、行业集中度分析 中国代糖行业内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糖醇类代糖的行业集中度均较高,其中三氯蔗糖主要生产厂商有 金禾实业、山东康宝等,阿斯巴甜主要生产厂商有汉光甜味剂、维多公司等,赤藓糖醇主要生产企业有 华康股份、保龄宝、华康股份等。 4、 ...
未来10年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生物制造重磅入选“十五五规划”未来产业【附合成生物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10-29 15:47
国家战略定位 - 生物制造被列为与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等并列的七大未来产业赛道之一,国家层面明确要"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2] - 这是国家战略层面首次以高规格、大力度为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旨在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2] - 生物制造在产业板块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引领位置,其重要性不亚于芯片研制,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2][3] 生物制造定义与核心 - 生物制造是一种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方式,核心在于利用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手段将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细胞重新编程为"细胞工厂"[2] - 该技术可在常温常压下,将糖、秸秆、CO₂、废塑料等可再生原料转化为药品、疫苗、可降解塑料、航空燃油等高附加值产品[2] - 其过程被视为替代传统石化路线、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具有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特点[3] 基因编辑技术应用 - 基因编辑是生物制造的核心技术支撑,在农业领域已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成功应用于烟草、水稻、小麦等高产高抗新品种选育,以及猪、牛等经济性畜禽品种改良[3][4] - 在疾病治疗领域展现出较大应用潜力,中国在生殖、遗传性疾病、癌症、艾滋病等疾病的治疗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例如通过基因编辑精准修复或替换病变基因[4] - 中国科学家近期首次在猪胚胎中培育出微型人类心脏,利用"人兽嵌合体"技术为器官移植和疾病模型构建开辟新路径[7] 合成生物学发展 - 合成生物学是生物制造的"加速器",正快速渗透至能源、材料、化工、农业、医药等多个领域[8] - 预计未来十年,石油化工、煤化工产品的35%可被生物制造产品替代,对相关领域产生深远影响[8] - 农业产品如牛奶、食糖、油脂等一旦实现工业生物制造,将产生巨大颠覆性影响,全球经济规模可达数十万亿美元[8] - 2022年中国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约9.37亿美元,未来有望实现快速增长[11] 行业前景与影响 - 生物制造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预计将重构制造业生产模式、替代天然产物获取方式、颠覆农业种植养殖模式[13] - 预计到本世纪末,生物制造将占据全球制造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形成规模高达30万亿美元的新兴产业市场[14]
遥遥领先!比尔·盖茨:中国核能投资额是全球其他国家总和两倍,核裂变有望成为最经济发电方式【附核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前瞻网· 2025-10-29 15:02
(图片来源:摄图网) 10月28日,据彭博社消息,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下一代核反应堆的研发竞赛中, 中国正日益挑战美国和其他国家在核能领域的主导地位。他毫不吝啬地称赞道:"他们的核聚变和核裂变研 究工作令人印象深刻。"并且透露,中国当下在核聚变领域的总投资额已"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两 倍"。 当下,美国正陷入电力需求激增困境。彭博行业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不断增长的需求将推动核电支出激增 3500亿美元。同时,彭博新能源财经4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35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将占到 总用电量的9%左右,该数据是2024年的两倍多。 盖茨指出,数据中心、AI、热泵和电动汽车正同步推高用电需求,他认为核能既能满足数据中心用电需 求,又能降低电力成本。尽管美国天然气资源占全美发电量近半,而天然气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长 远来看,核裂变或核聚变很可能将成为最经济的发电方式。 核电是以核裂变释放热能驱动汽轮机发电,具有零碳、高能量密度和全天候稳定出力的特点。在当前全球倡 导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零碳特性使得核能成为减少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源之 一。高能量密度意味着 ...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前瞻网· 2025-10-29 07:08
国家战略与产业政策 - 中国发布“十五五”规划建议,将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取得决定性突破 [2] - 规划建议提出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并加强人工智能治理 [3] - 规划建议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 人工智能与算力基础设施 - 富士康董事会批准一项投资计划,将投入高达420亿新台币(13.7亿美元)用于采购人工智能计算集群和超级计算中心设备 [7] - 谷歌公司宣布计划重启美国艾奥瓦州一座核电站,为其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供电 [13] 清洁能源与先进制造 - 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135万千瓦,预估年发电量13.5亿千瓦时,是世界坝体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 [4]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团队成功实现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所需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金属基带的工业化制备 [5] - 印度政府批准首批七个项目,总价值超550亿卢比(约合6.2575亿美元),旨在推动国内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发展 [11] 智能汽车与机器人技术 - 特斯拉9月在欧盟的新车注册量为25,656辆,同比下降19%;其今年前九个月在欧盟的注册量为111,328辆,同比下降38.7% [13] - 小米汽车成立研发一级部门“架构部”,由雷军亲自带队,负责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技术架构 [9] - 龙旗科技与智元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将在工业场景下部署具身智能机器人,以实现多岗位柔性联动及多工序协同作业 [8] 消费电子与前沿科技 - 消息称三星电子将在亚太经合组织CEO峰会期间展示其新款三折叠屏智能手机 [14] - 据媒体爆料,iPhone 18 Pro系列机型或将搭载更大光圈的4800万像素长焦传感器,并引入可变光圈技术 [15] 资本市场与企业动态 - 享道出行(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富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16] - “数巅”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五八智能”宣布完成约5亿元人民币首轮战略融资 [15] - 深圳南山企业库犸科技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10] 国际贸易与物流 - 京津冀首趟至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铁海铁”多式联运班列开通,为京津冀与欧洲之间增添一条国际物流新通道 [6] 市场服务与拓展 - OpenAI公司为印度用户提供为期一年的免费ChatGPT Go服务,年费原为399卢比(不到5美元) [12]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农业机械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园和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10-28 11:09
上市企业融资情况 - 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手段主要包括定向增发、公司债、超短期融资券等,融资目的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 [1] - 2021至2025年代表性融资事件包括:吉峰科技2025年4月定向增发融资6.1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23年4月定向增发4.2亿元用于偿还有息负债;中联重科2023年3月发行12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21年3月发行50亿元公司债券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置换债务 [1] 企业对外投资情况 - 截至2025年,代表性企业投资事件超过100件,其中中联重科投资事件数量超过40件,利欧股份投资事件数量接近30件 [2] - 吉峰科技对外投资案例包括:2023年7月投资51万元控股深圳市吉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持股51%),同年7月投资5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四川吉峰聚能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3] - 利欧股份重大对外投资案例包括:2021年3月向利欧集团泵业有限公司认缴出资123,690万元(持股100%),2021年3月向杭州金研航添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认缴出资20,000万元(持股63.49%) [3][4] - 星光农机对外投资以扩大业务规模为主,案例包括:2024年9月投资1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星光农机(湖北)有限公司,2024年5月投资4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星光农机(新疆)有限公司 [5] - 悦达投资在新能源领域有多元化投资,案例包括:2022年10月投资30,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悦达储能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4月投资35,000万元控股江苏悦达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70%) [5][6] - 中联重科重大对外投资案例包括:2023年7月投资100,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中联重科(海南)国际装备有限公司,2023年5月投资100,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中联重科材智科技有限公司 [6][7] 对外投资目的 - 企业对外投资主要目的为扩大业务规模和多元化经营,例如利欧股份设立浙江利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多元经营,设立浙江利欧园林机械有限公司以扩大业务规模 [8][9] - 星光农机通过设立重庆智慧星光农机有限公司扩大业务规模,一拖股份通过投资江西东方红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扩大规模,并通过投资洛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多元经营 [9] - 中联重科通过布局下游企业如湖南中联振湘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投资湖南中联重科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多元经营 [9] 产业园区建设 - 中国农业机械相关产业园区数量较多,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2022年星光农机、中联农机等企业开始建设农机产业园,投资总额超过60亿元 [10] - 具体产业园项目包括:2025年3月开工的湖北农机装备循环利用产业园,总投资5亿元,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2024年7月达州市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11.5万平方米厂房主体竣工 [12][14] - 2022年重点项目包括:星光通山农机产业园规划用地500亩,总投资50亿元;中联农机湖南(常德)智能农机产业园总投资约13亿元,占地约300亩 [12] 行业兼并重组 - 行业兼并重组事件主要目的为中游企业扩大规模和多元化经营 [15] - 代表性并购事件包括:2024年11月吉峰科技拟收购控股子公司辽宁汇丰农机有限公司少数股东48.9943%股权,实现全资控股以整合内部资源 [15] - 2024年9月日本久保田北美公司收购美国初创公司Bloomfield Robotics Inc.以进行技术融合,同年9月约翰迪尔与美国GUSS Automation联合开发全电动自动除草剂喷雾机 [15] - 2022年重大事件包括:潍柴动力收购潍柴集团持有的潍柴雷沃22.69%股份以拓展高端农机市场;中联重科要约收购路畅科技23.83%股份,持股比例提升至53.82%以发展汽车电子领域 [15]
卖不动了?保时捷销售利润暴跌99%,一季度亏损80亿元!国人更爱国产科技豪华车【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10-27 19:56
保时捷2025年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268.6亿欧元,同比下降6% [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仅4000万欧元,较去年同期的40.35亿欧元暴跌99% [2] - 第三季度单季录得9.66亿欧元亏损,约合人民币80亿元 [2] - 公司将业绩下滑归因于产品战略调整、中国市场不利形势、电池一次性费用及关税压力 [2] - 预计2025年关税支出将达到7亿欧元 [2] - 公司宣布推迟电动车型推出、终止电池自产计划,并承担27亿欧元重组成本 [2] - 计划在美国涨价应对关税,并在2029年前裁员1900人 [2] 保时捷中国市场表现与挑战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销量为21,302辆,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29,551辆下滑28% [3] - 中国市场曾是公司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如今成为最大拖累 [3] - 产品智能化滞后,车机导航等沿用欧洲逻辑,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智能豪华的期待 [3][8] - 在激烈的价格战中坚持不降价、不打折的策略,导致竞争优势丧失 [3] - 比亚迪、蔚来、极氪、小米等国内自主品牌以高性能、高智能、快迭代的产品分流了Taycan、Panamera等车型的潜在买家 [3][8]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从2018年1月的1.42%起步,2023年达到31.6%,2024年1-11月进一步提升至40.3% [4] - 近期单月渗透率创下历史新高,达到58.37%,意味着每卖出10辆乘用车,有近6辆是新能源车型 [4] - 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已达燃油车的1.4倍 [4] - 行业未来的关键增长点包括智能化电动车、人工智能技术、车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数字化汽车共享平台 [6] - 自主品牌迅速崛起,正逐渐蚕食豪华车市场份额 [8] - 外资车企因冗长的研发周期被诟病脱离中国市场,其豪华电动车的车机系统难以满足本地需求 [8] - 特斯拉、比亚迪高端车型的强势崛起,已对超豪华车型形成直接竞争压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