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前瞻网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演唱会票务市场分析:针对黄牛倒票行为和票务平台退款问题整治不足
前瞻网· 2025-07-16 13:10
行业概述 - 中国演出票务市场由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组成,一级市场实行单一定价,票源来自主办方,二级市场受市场调节,价格灵活,票源包括个人转售等 [1] - 二级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和交易平台促进票务资源再分配,缓解热门演出供需矛盾,提升市场活跃度 [1] - 一级市场交易模式为B2C,二级市场包括平台交易(B2B2C、C2B2C)和线下交易(B2C、C2C) [2] 市场规模 - 2024年国内大型演唱会票房突破260亿元,同比增长78.1%,观众人数超2900万人次,同比增长45.0% [4] - 猫眼娱乐2024年演唱会票务GMV同比增长约90%,阿里影业旗下大麦网2025财年营收20.57亿元,同比增长236%,分部业绩12.3亿元,同比增长339% [5] 市场问题 - 头部明星演唱会供不应求,刺激黄牛票转卖,部分演唱会公开销售票不足总票房的50% [9] - 2024年在线票务投诉中退款问题占比56.94%,霸王条款占19.44%,其他问题包括退换货难、售后服务等 [11] - 实名制购票政策执行不足,黄牛倒票现象未有效遏制,需完善退票渠道和加强技术对策 [14]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丝绸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和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07-16 11:15
丝绸行业投融资概况 - 2010年以来行业投融资热度不高,2016年因杭州G20峰会刺激获3起融资为峰值,2019年后基本保持每年1起,2025年截至4月27日仅发生1起A轮融资(天翊生物)[1] - 种子轮单笔融资金额超2000万元,天使轮为数百万元人民币,IPO上市融资规模介于1.2亿至7.4亿元人民币[2] - 融资轮次集中于新三板和IPO阶段,A轮及之前较少,反映资本更关注企业后期发展[7] 区域分布与投资方向 - 浙江(5起)和江苏(4起)为融资集中地,北京、河南等地各1起,与当地丝绸产业历史底蕴及资本活跃度相关[8] - 服装领域获投5起(如玖秀品牌2400万种子轮),其他丝绸制品3起,家纺和商贸各2起,显示资本偏好下游应用领域[13] 投资主体与并购动态 - 投资方中资本类机构(如泰恒投资)与实业企业(如北控光伏)各占50%[16] - 兼并重组以横向扩张(万事利收购帛阳新材49%股权)和科技赋能(杰克股份收购AI企业灵图慧视51%)为主,涉及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整合[18][19] 代表性融资事件 - 2025年天翊生物A轮(金额未透露)、2023年祥飞智能天使轮数百万人民币、2022年太湖雪IPO上市1.2亿人民币[13] - 历史大额IPO包括嘉欣丝绸(2010年7.37亿人民币)、万事利(2021年1.762亿人民币)[13]
全球首例!深圳机器人自主搭地铁送货,解决地铁商户配送实际难题【附深圳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分析】
前瞻网· 2025-07-16 11:10
全球首例地铁配送机器人应用 - 深圳地铁2号线湾厦站推出全球首款能自主搭乘地铁的配送货机器人,采用北极燕鸥卡通造型,通过AI调度算法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实现无人化配送 [1] - 机器人由深铁集团与万科合作运营,万纬物流负责集成研发,具备自主规划线路能力,服务于7-Eleven地铁门店 [1] - 技术集成包括:AI调度系统(大脑)、全景激光雷达(眼睛)、机械底盘(骨骼),可实现自主乘电梯、识别列车到站等功能 [1] - 创新模式利用地铁闲置运力,单趟配送成本降至3元以内,较传统地面配送为商户节省30%以上物流成本 [4] - 41台机器人即可覆盖深圳地铁所有7-Eleven门店旺季配送需求 [4]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生态 - 深圳形成"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整机制造—下游场景应用"全链条生态: - 上游:兆威机电(驱动系统)、速腾聚创(激光雷达)、汇川技术(伺服系统)、奥比中光(3D视觉)等核心硬件供应商 [5] - 中游:优必选、乐聚等整机企业覆盖教育/工业/服务全场景 [5] - 下游:开放工业制造/公共服务等场景推动规模化应用 [5] - 产业链效率全球领先,硬件从设计到量产最快仅需48小时 [7] - 2023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达1787亿元,同比增长8.7% [8] 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 空间布局:福田/南山/前海聚焦研发设计,宝安/深汕合作区布局研发制造,形成"研发-制造-应用"闭环 [7] - 根据《深圳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年目标培育10家以上"链主"企业,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 [9]
2025年中国包装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行业竞争激烈,盈利能力减弱
前瞻网· 2025-07-15 15:24
行业规模与竞争格局 - 我国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9万家 同比增长2.70% [1] - 行业利润总额为975亿元 同比下降6.43% 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及需求波动影响 [2] - 行业竞争集群分为领导者、挑战者、追随者和利基者 其中挑战者数量最多 包括王子新材、英联股份、嘉美包装等品牌 [11] 细分市场表现 - 塑料包装规上企业营收达5620亿元 同比增长8.87% 涨幅最大 [6] - 纸包装制品及材料营收5476亿元 金属包装1508亿元 玻璃包装651亿元 木包装207亿元 包装印刷5624亿元 包装机械1581亿元 [6] 区域生产情况 - 全国包装专用设备产量163.25万台 同比增长24.5% [9] - 广东省包装专用设备产量748133台 占比45.83% 位居全国第一 广西省产量626488台 占比38.38% [9]
2025年中国奶酪行业销售发展现状 零售和餐饮是主要销售渠道【组图】
前瞻网· 2025-07-15 13:27
中国奶酪行业渠道销量分析 - 中国奶酪销售渠道分为餐饮和零售两端 餐饮渠道占比约67% 零售渠道占比约33% [1] - 2023年餐饮渠道销量同比增长5% 2024年预计餐饮渠道销量达17.3万吨 零售渠道11.14万吨 [1] - 西式餐饮、烘焙和新式茶饮的兴起推动奶酪消费场景多元化 [1][4] 中国奶酪行业零售端特征 - 儿童奶酪占零售市场超50%份额 奶酪棒为主要产品形态 [2] - 家庭烘焙佐料(马苏里拉奶酪/芝士片)主要受众为18-35岁高收入女性 [2] - 成人休闲奶酪产品包括奶酪棒、奶酪干、奶酪杯等 [2] 中国奶酪行业餐饮端特征 - 西式快餐主要使用马苏里拉奶酪、奶油奶酪等 应用于披萨/汉堡/三明治 [4][5] - 新式茶饮以奶油奶酪制作奶盖 烘焙行业使用芝士粉制作半熟芝士蛋糕 [4][5] - 中餐创新菜式如芝士火锅/芝士排骨带动格鲁耶尔奶酪等需求 [4][5] 中国奶酪市场消费特征 - 消费者最关注品牌知名度、营养安全及原材料品质 [7] - 产品含钙量和功能性添加成分成为重要购买考量因素 [7] - 当前市场价格敏感度高 同类产品竞争激烈 [7]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主要参与者包括光明乳业(600597)、伊利股份(600887)、妙可蓝多(600882)等7家上市公司 [1]
油车更污染环境?最新研究:电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比燃油车低73%【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7-15 11:59
电动车与燃油车环保性能对比 - 欧洲市场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比燃油车低73% 涵盖电池生产等所有环节 [2] - 电动车制造阶段碳足迹比燃油车高40% 但行驶17000公里后即可抵消差距 [2] - 欧盟预测2025-2044年中型电动车平均碳排放为63克/公里 燃油车高达235克/公里 [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 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31.6% 2024年1-11月提升至40.3% [2] - 2024年1-11月纯电动车产量680万辆占总量60% 销量670万辆占比接近60% [5] -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696.8万/693.7万辆 同比增长41.4%/40.3% 渗透率达44.3% [8]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国内市场同比增速超10% 支撑整体增长 [8] - 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占汽车总出口量的34.4% [8] - 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50%销量1650万辆 2035年达85%-90%纯电回归主流 [9] 技术发展趋势 - 未来汽车将向储能载体和智能终端转变 技术提升涵盖机械结构/能源供给/电气架构等六层面 [9] - 能源供给层将向电力和绿色能源发展 形成燃油/混动/纯电"333"格局 [9]
特殊信号!挖掘机突然被卖爆,关乎国运的重大转向来了
前瞻网· 2025-07-15 10:09
挖掘机销量暴增现象 - 2024年上半年挖掘机销量120520台同比增长16.8% 其中国内销量65637台同比大涨22.9% 单月最高增速达99%创5年新高 [1] - 反常现象在于房地产承压和大基建暂缓背景下 销量增长主要受水利工程投资驱动 [3] - 2023-2024年水利建设投资连续两年破万亿 分别达1.2万亿和1.35万亿 新增1万亿特别国债70%投入水利项目 [3][4] 水利基建驱动因素 - 八大省份重点运河项目总投资超万亿:浙赣粤运河3200亿 湘桂运河1500亿 江淮运河950亿 荆汉运河748亿 平陆运河680亿 河南运河网1416亿 [6][7] - 水运成本优势显著:相当于铁路1/2 公路1/5 航空1/20 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14.1% [7] - 3万亿水利投资预计创造1500万就业 2035年千吨级航道目标2.5万公里(现1.5万公里) [7][8] 设备更新周期红利 - 国务院方案要求2027年设备投资较2023年增长25% 挖掘机作为重点更新对象 [11][12] - 存量更新需求40-50万台 2025年预计替换12.89万台 未来5年年均10-20万台 [13] - 三一重工一季度利润率同比飙升56.4% 主机厂订单普遍回暖 [15] 出口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出口54883台同比增长10.2% 6月单月出口10668台同比增19.3% [16] - "一带一路"国家城镇化率从2015年48%升至2025年56% 基建投资需求达1.8万亿美元 [17] 电动化转型趋势 - BCG预测2025-2026年为电动工程机械爆发点 2035年渗透率或达30% 对应4000亿市场规模 [18] - 产业集聚格局:长沙(三一/中联) 徐州(徐工) 山东(山推/临工) 合肥(新能源机械) [19] - 转型面临三大困境:核心技术依赖外部 产业链协同不足 市场生态缺失 [20][21][22]
2025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应用现状 公共建筑主导节能市场【组图】
前瞻网· 2025-07-14 12:12
建筑节能服务市场 - 建筑节能服务主要包括建筑节能工程服务、建筑节能软件配套、绿色装配式建筑、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 [1] - 公共建筑节能侧重系统性节能,采用建筑节能工程服务改造高耗能系统,结合BIPV降低电力依赖,利用软件配套实现能耗监测与调控 [1] - 住宅建筑节能聚焦舒适度与成本平衡,采用绿色装配式建筑提升气密性,节能窗等技术减少热损失,BIPV实现家庭发电自用 [1] - 工业建筑节能强调生产流程适配,定制高温车间隔热方案,节能软件接入生产线管理能效,BIPV覆盖厂房屋顶 [1] 建筑节能产品分类 - 建筑节能工程服务包括节能规划与设计、施工、智能工程、电梯与照明节能服务等 [2] - 建筑节能软件配套包括节能设计分析、天然采购模拟、热环境与风环境模拟分析等 [2] - 绿色装配式建筑和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各自形成独立市场 [2] 节能建筑面积情况 - 2020年我国节能建筑面积238亿平方米,占城镇既有建筑面积63% [4] - 2022年节能建筑面积增长至303亿平方米 [4] - 2023年节能建筑面积达326.8亿平方米,占比超64% [4] - 2024年建筑节能面积预计达360亿平方米 [4] 公共建筑节能情况 - 公共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超20%,占全部建筑能耗38% [5] - 2018-2023年商业经营用房投资额年均复合下降10.69%,办公楼下降5.45% [5] - 2024年办公楼开发投资额4160亿元,同比下降9% [5] 住宅建筑节能情况 - 住宅节能采用高性能门窗、优化建筑朝向、集成光伏系统和地源热泵等技术 [8] - 光伏与地源热泵结合可覆盖超80%能源需求 [8] - 2023年住宅开发投资规模83820亿元,2024年降至76040亿元,下降10.5% [8] 工业建筑节能情况 - 工商业光伏累计装机容量2023年超1亿千瓦,两年年均复合增速超50% [10] - 2024年工商业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超2亿千瓦,占全国光伏总装机26% [10]
一文读懂北京市集成电路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投资机会(附特色产业现状、空间布局、重点项目、产业投融资情况、投资机会分析等)
前瞻网· 2025-07-14 11:58
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环境 - 截至2025年5月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累计464条2022年达峰值71条2024年仅2条2025年1-5月无新增政策 [1] - 重点政策目标包括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3000亿元布局经开区、海淀区、顺义区聚焦创新平台建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 [4] - 2024年政策强调培育跨区域先进制造业集群集中部署集成电路等9个重大专项并加速推进芯粒技术等领域突破 [5] - 2023年政策推动"集成电路试验线+生产线"工程构建产研一体模式支持企业提升全流程设计能力 [5] - 2021年政策明确构建设计、制造、装备、材料一体化创新高地强化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等载体建设 [5][6] 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图谱 - 全产业链企业总数23861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238家专精特新企业477家2023年新注册企业达5030家峰值 [18] - 上游环节:EDA软件企业12家半导体IP企业8家半导体材料88家半导体设备62家 [9] - 中游环节:芯片设计企业6033家(占总量25%)芯片制造16家芯片封装24家 [9] - 下游环节:汽车电子228家消费电子77家 [9] - 区域分布:海淀区企业数1234家(芯片设计占90%)经开区聚焦制造与装备环节 [11][15] 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模 - 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2581亿块同比增长96%创历史新高 [12] - 海淀区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2021年产值超400亿元占北京设计行业总产值50%形成六大产业集群 [15] - 产业载体集中分布在海淀区(中关村设计园、龙芯产业园)和经开区(通明湖社区、马驹桥基地) [24] 北京市集成电路投融资动态 - 2021年融资金额峰值达25757亿元融资数量峰值118项2025年1-6月融资37亿元涉及38个项目 [28] - 2025年融资以早期为主B+轮前占比高典型案例包括智联安科技D+轮数亿元爱芯元智C轮10亿元 [31][32] - 投资方向聚焦高端装备国产化(如通嘉科技C轮5亿元)及AI芯片(中科驭数C轮)、光计算芯片(光子芯力天使轮)等领域 [31][32] 北京市集成电路发展优势与投资方向 - 政策优势:连续出台财政金融、技术创新、人才培育等全方位支持政策如首轮流片奖励、概念验证中心建设 [5][6][35] - 集群优势:海淀区形成设计产业集群经开区强化"制造+装备+材料"全产业链布局目标2025年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15][27][35] - 重点投资领域:光刻机/刻蚀机等高端装备国产化替代高性能CPU/FPGA芯片研发以及汽车电子、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 [35]
2025年中国声呐行业区域竞争分析:江苏技术竞争力强
前瞻网· 2025-07-12 12:13
行业概况 - 声呐领域存续/在业企业超过690家 [1]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中科海讯(300810)、中海达(300177)、中国重工(601989)、中国海防(600764)、海兰信(300065)等 [1] 企业区域分布 - 广东省声呐企业数量最多约为110家 [1] - 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声呐企业数量次之 [1] 专利申请情况 - 江苏省声呐行业有效专利申请数量最多达1186项 [3] - 广东省有效专利数量为1043项 [3]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专利申请数量最多达25项 [5] - 中科探海(深圳)海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利申请量为21项 [5] 招标项目分布 - 浙江省声呐招标项目数量最多为657项 [7] - 广东省、江苏省和安徽省招标项目数量分别为492项、420项和334项 [7] 中标项目分布 - 江苏省声呐中标项目数量最多为385项 [9] - 山东省、浙江省和广东省中标项目数量分别为358项、283项和195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