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网
搜索文档
【干货】轻食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10-22 15:38
行业产业链结构 - 轻食产业上游为包装、设备及食品原材料供应商,中游为核心环节,涵盖主食、零食、代餐、饮品及烘焙等各类轻食产品供应,下游销售渠道包括电商、外卖平台、自有门店和超市等 [1] - 产业链上游代表性企业包括富岭股份、南王科技、宏辉果蔬、圣农发展等,中游跨赛道供应商包括奈雪的茶、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中游品牌供应商包括袋鼠先生、薄荷健康、鲨鱼菲特等 [2] - 轻食产业链企业多集中于经济较发达、消费市场活跃及产业链配套完善的地区 [4] 代表性企业业务表现 - 2024年奈雪的茶轻食产品销量可观且性价比突出,三只松鼠轻食子品牌单品销量亮眼,康比特运动补给套餐销量与复购率良好,西麦食品在抖音冲饮燕麦类目市占率领先 [7] 企业最新发展动态 - 2025年6月奈雪的茶发起"不加糖天然营养+"计划,推出轻养鲜果茶及轻食产品,并在北上广深落地30余家"奈雪 Green"轻食店型 [9] - 2025年6月三只松鼠推出"蚌艇教练轻食组合7日装"低脂高蛋白代餐零食,良品铺子推出非油炸减脂25%的酥脆薄饼,并在海外市场推出混合薄脆饼等健康零食 [9] - 2025年2月百合股份推出针对女性的"女性春季呵护系列"代餐奶昔及蓝帽体重管理产品,2025年5月KEEP与都乐、ALDI奥乐齐合作推出运动补给站和轻食季活动 [9] - 2025年7月农夫山泉推出植物蛋白饮料"椰豆"及白桦树汁饮品,强调天然健康属性 [9]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我国风电装机连续15年第一
前瞻网· 2025-10-22 09:00
政策与行业标准 - 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科技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推广等领域的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2] - 广东省发布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建设行业数据集、工业知识语料库、可信数据空间及垂直领域大模型,并鼓励地市设立“模型券”支持企业购买服务 [2] - 浙江省推动智能体创新应用,目标到2027年培育10个智能体开发平台、100个高价值场景、1000项智能原生产品,推广至10000家应用企业,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普及率超90% [3] 新能源汽车与电池 - 蔚来公司单周交付量突破1万台,其中乐道品牌超5千台,乐道L90单周交付量创历史新高,达3500台,产能较上月提升50% [3] - 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站已突破700座,覆盖39座城市,计划2026年在超过120个城市建成2500座以上换电站 [6] - 前9个月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达1122GWh,同比增长44%,9月单月产量为151GWh,同比增长50% [7] - 沃尔沃汽车宣布自2026年2月起,为瑞典地区购买全新纯电动汽车的客户提供为期1年的免费家庭充电服务 [8] 科技与前沿产业 - 宇树发布四足机器人实训平台,以Unitree Go2生态为核心,提供全链条人才培养与认证服务 [4] - 脑机接口公司Science Corporation宣布其Prima视网膜植入物临床试验结果,首次让因感光细胞丧失而失明的患者重获视觉 [11] - 美国科学家实现人类全基因组测序速度新突破,可在数小时内完成 [12] - 美国eVTOL公司Archer Aviation与大韩航空达成协议,计划在韩国商业化应用其Midnight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大韩航空将采购最多100架 [10] 能源与资源 - 中国风电装机规模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计并网容量达5.8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15.7% [7] - 美国和澳大利亚签署关键矿产协议,项目总价值达85亿美元 [13] 资本市场与公司动态 - 存储芯片制造商长鑫存储据传计划登陆上交所 [17] - 健信超导科创板IPO获上市委会议通过,金龙新材料启动IPO辅导,金融科技公司Upgrade计划在12至18个月内启动IPO [18] - “中智科仪”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16] - 主要股指普遍上涨:上证综指涨1.36%报3916.33点,深证成指涨2.06%报13077.32点,创业板指涨3.02%报3083.72点,恒生指数涨0.65%报26027.55点,道琼斯指数涨1.12%报46706.58点 [18] 其他行业动态 - 2025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已达1.4亿美元(约合10亿元人民币),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上映国家和地区达46个 [15] - 美团海外业务品牌Keeta正加大招聘力度,提供包括年薪120万元的高级算法专家等职位 [4] - 茅台集团辟谣称“新增650家专营店”为虚假消息 [5]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公司申报数据库出现间歇性故障,导致关键财务信息无法获取 [14] - 金价飙升引发投资潮,韩国新韩银行暂停销售10克、100克和1公斤规格的SHB金条 [14]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
前瞻网· 2025-10-21 18:21
宏观经济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2]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 [2] -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9元,同比名义增长5.1%,实际增长5.2% [2] 区域经济与产业动态 - 前三季度贵州省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达72.92%,反映出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3] - 前三季度深圳累计进出口总额达3.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规模保持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3] - 前三季度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值4.17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3.16万亿元,首破三万亿大关 [4][5] 人工智能与算力基础设施 - 贵州省在建及投运重点数据中心达49个,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智算占比超过98% [3] - 微软已向英特尔下达其下一代AI芯片Maia 2的晶圆代工订单,计划采用18A或18A-P制程 [12][13] - 软银集团与日本初创企业JDSC就AI代理开发达成资本及商业联盟协议 [13] 人形机器人行业 - 宇树科技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高180cm,重70kg,展现出较高的运动灵活性和平衡控制能力 [6] - 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已获得超6.3亿元订单,近期中标1.26亿元采购项目 [9] 消费电子与半导体 - 三星计划于10月27日至31日发布第六代12层HBM4,并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量产 [11] - 魏思琪接替王腾出任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 [10] 汽车行业 - 京东汽车披露车身制造工艺,采用高强度笼式设计,高强度钢占比超70% [7] - 蔚来汽车内部会议强调四季度盈利是必须实现的目标,重点在于车型营销、供应链降本和软件交付 [8] 企业融资与资本市场 - 航空混合电推进系统研制商北京电擎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由中信建投资本领投 [16] - 达卯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宁德时代旗下产业投资平台溥泉资本领投 [16] - 禹王生物营养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提交IPO申请,文远知行港交所IPO通过聆讯 [16]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创业板指涨1.98%;港股三大指数亦集体反弹,恒生指数涨2.42% [16] 企业动态与交易 - 开云集团即将将其美妆部门以约40亿美元出售给欧莱雅,交易涉及香水品牌Creed及多个时尚品牌的美妆产品开发权 [13] - 美国多家公司网络服务出现宕机,受影响企业包括亚马逊、Coinbase、罗宾汉、Snapchat等 [14] 前沿科技研究 -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首次在有机材料中观测到高效光能转化为电能的量子效应,有望推动太阳能电池发展 [15]
炸裂!优必选又签1.26亿大单,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订单超6.3亿【附人形机器人行业量产分析】
前瞻网· 2025-10-21 14:57
公司订单与市场表现 - 优必选于10月16日中标广西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及测试中心项目,订单金额为1.26亿元,采购产品为可自主换电的全自主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Walker S2,计划于2025年内完成交付 [2] - 此次中标是继9月获得2.5亿元全球单笔最大人形机器人订单后,优必选再次斩获的超亿元级大单,其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全年累计订单金额已超过6.3亿元 [2] - 受益于大额订单,优必选股价在10月20日单日涨幅达8.31%,市值突破627亿港元,创10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2] 行业发展阶段与竞争格局 - 截至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验证期加速迈向规模化商用期,成为继PC、手机、新能源车之后最具潜力的智能终端之一 [2] - 除优必选外,智元、智平方、云智汇等国内具身智能厂商同样收获巨额订单,业内普遍认为高强度、重复性工位是验证机器人可靠性和反哺算法迭代,通向大规模量产的最短路径 [2] - 我国机器人产业链具有强制造优势,相关公司持续布局海外产能,使得产业链受外部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持续下降,头部企业产品已逐渐成熟并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3] 技术挑战与数据瓶颈 - 技术、成本与应用场景的三重挑战制约了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落地,数据采集方法的局限性影响学习与适应能力 [4] - 从底层算法模型看,机器人的软件分为大脑与小脑,目前大小脑发展不均衡,相较于智能大脑的智力快速提升,人形机器人的小脑即运动控制发展停留在初期,数据采集是实现大规模量产的主要障碍之一 [4] 成本现状与量产目标 - 目前本田、NASA与通用汽车、波士顿动力等人形机器人产品成本或售价均超过200万美元,马斯克表示人形机器人的成本至少要控制在2万至3万美元之间才能实现量产,当前成本距离实现量产还有差距 [6] - 具体产品成本示例如下:本田ASIMO约250万美元,波士顿动力Atlas约200万美元,PAL Robotics TALOS约90万欧元,北京理工大学汇童机器人系列70万元(BHR-3M型号),Figure Figure-01在10万-20万美元之间 [8] - 人形机器人维护成本较高,涵盖日常清洁维护、定期检查、关键零部件更换及设备检查维修等方面 [8] 降本路径与供应链优势 - 降本核心靠设计,量产需要专属大模型已成为行业共识,通过算法优化、结构创新和专用轻量化机器人大模型的开发,可降低对昂贵通用大模型和超高算力的依赖,并将故障率压缩到1%以下 [10] - 在政策撬动下,我国人形机器人成本悬崖式下降,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已突破65%,整机成本三年内下降了30% [10] - 中国厂商的人形机器人硬件制造成本非常低廉,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其他地区的厂商很难完全摆脱中国供应链 [10]
iPhone 17系列卖爆了!苹果公司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市值飙升到3.85万亿美元【附智能手机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10-21 12:23
苹果公司股价与iPhone 17系列表现 - 10月20日苹果公司股价创历史新高,盘中最高达262.24美元,收盘总市值飙升至3.89万亿美元,反超微软的3.84万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大市值公司 [2] - 股价大涨主要受iPhone 17系列强劲销售推动,其上市后前10天销量比iPhone 16系列同期高出14%,其中标准版在中国市场销量几乎翻倍 [2] - iPhone 17标准版采用"加量不加价"策略,硬件全面升级但价格与iPhone 16相同,被分析师称为史上最具"性价比"的走量旗舰,同时iPhone 17 Pro Max在美国需求也很强劲 [2] - 天猫"双11"大促期间,iPhone 17 Pro系列首次官方降价,Pro和Pro Max均直降300元,券后起售价分别为8699元和9699元,但走量的标准版不参与降价 [3] - 苹果官方渠道首次价格调整配合以旧换新等优惠,旨在刺激销量,iPhone系列在天猫双11开售不到两小时成交额超去年全天 [3] 全球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苹果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18.7%,排名第一 [4] - 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主要玩家为Vivo、苹果、荣耀、Oppo和小米,Vivo市场份额最大达17.2%,华为占比超16%重回前五 [6]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3%,Vivo以1180万台出货量和18%市场份额重回第一,华为以1050万台出货量和16%份额排名第二 [8] - 苹果在2025年第三季度延续涨势,出货量1010万台,排名相较去年同期上升两位跻身市场前三,小米和OPPO分别出货1000万台和990万台 [8]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全球智能手机均价预计从2024年的357美元升至2025年的370美元,2029年将突破412美元,年复合增速3%,高端化趋势、5G普及和消费者对高级功能的偏好是主要推动力 [9] - 行业专家指出,国产手机厂商以往依赖的快速跟随战略红利窗口正在关闭,亟需依靠原始创新提升竞争力以应对技术瓶颈期 [9] - iPhone 17的热销表明在消费理性回归时代,"高端"不等于"高价",而是用同样的钱获得更多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体验,这为国产厂商敲响警钟,仅靠"性价比"已无法复制过去奇迹,唯有原始创新才能支撑品牌溢价 [10]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又一个“国家级都市圈”获批
前瞻网· 2025-10-20 18:49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调整 - 扩大离岛免税商品范围,增加宠物用品、乐器、微型无人机、小家电等,免税商品由45大类增至47大类 [2] - 允许服装服饰、鞋帽、陶瓷制品、丝巾、咖啡、茶等国内商品进入离岛免税店销售,并退(免)增值税、消费税 [2] - 将离岛旅客免税购物年龄由年满16周岁调整为年满18周岁 [2] - 允许离境旅客享受离岛免税政策,其购物金额计入每年10万元人民币免税购物额度,不限次数 [2] - 对有离岛记录的岛内居民,在自然年度内可按"即购即提"方式不限次数购买免税商品 [2]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 前三季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2%,增速较2024年加快4.1个百分点 [3] -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8% [3] 科技研发与创新 - 全球首台中红外波段太阳磁场专用观测设备AIMS望远镜正式启用,将磁场测量精度提升到优于10高斯量级 [4] - 李飞飞团队发布全新实时世界模型RTFM,具备实时运行、持久性和3D一致性,单张H100 GPU即可运行 [16] - OpenAI新一代多模态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在微软Azure AI Foundry(国际版)上线,进入公共预览阶段,定价0.1美元/秒 [15] 企业动态与战略合作 - 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集团共同投资9.25亿美元(约66亿元人民币)购置香港铜锣湾写字楼,设立两家公司的香港总部 [6] - 谷歌与Salesforce扩大AI领域合作,将谷歌Gemini模型引入全新Agentforce 360平台 [13] - 曹德旺宣布退休,表示退下来对福耀更有好处,让新一代人接手 [7]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产业 - 工信部将研究制定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规范企业OTA升级活动,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建设 [5] - 智界回应电池供应商变更,称10月-11月集中交付的车辆将采用宁德时代82度电池,后续批次全部切换为中创三元锂电池 [10] 消费市场与行业数据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表示餐饮行业堂食客单价已接近2015年水平 [8] - 今年新增外卖订单中75%来自15元以下的低价区间,5月外卖大战催生的增量订单有近一半是饮品 [8] - 苹果官方旗舰店参加天猫双11,iPhone 17 Pro系列可使用300元惊喜券并享受至多12期免息 [11] 半导体与供应链 - 荷兰政府干预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对此深感担忧,称芯片供应中断可能威胁欧洲汽车生产 [12] - 西班牙电信塔运营商Cellnex以3.91亿欧元(约合4.58亿美元)出售其法国数据中心业务Towerlink France的99.99%股权 [18] 人工智能行业影响与融资 - IMF总裁警示人工智能可能扩大各国内部及国家间的发展差距,同时AI投资热潮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乐观情绪 [14] - AI视频企业爱诗科技完成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18] - 杭州数聚链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 [19] 资本市场与IPO - 可口可乐考虑对印度瓶装业务进行10亿美元IPO [20] - 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深交所上市委通过 [21]
淘汰赛进入倒计时!Momenta曹旭东:明年中国城市辅助驾驶仅存两三家玩家,全球可能就三四家【附自动驾驶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10-20 18:26
行业竞争格局与预测 - Momenta CEO预测明年城市辅助驾驶领域中国将仅剩两三家玩家,全球可能仅剩三四家玩家[2] - 自动驾驶下半场是从辅助驾驶迈向无人驾驶,现有玩家如华为、百度、滴滴等正展开激烈角逐,未来可能有新的超级玩家入场[2] - 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预测全面无人驾驶(L5级)仍需8-10年时间,法规、数据、算力、责任认定是主要瓶颈[10] 自动驾驶技术分级 - 根据SAE标准,自动驾驶分为L0至L5共六级,L0为无自动驾驶,L1-L4为限定场景下由系统完成驾驶行为,L5为任何情况下都无需人类接管的完全自动驾驶[2] - L4级自动驾驶在系统指定适用场景下可视为“无人驾驶”,相当于限定场景下的L5[2] - L2级为部分自动驾驶,系统提供方向盘和加减速等多项操作支援,其余工作由人类驾驶员完成[3] - L3级为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完成全部驾驶操作,但人类驾驶员需根据系统请求进行干预[3] - L4级为高度自动驾驶,在限定条件下由系统完成全部操作,无需人类干预[3] - L5级为完全自动驾驶,系统能自动应对人类驾驶员可应付的全部道路环境[3] 不同市场参与者的技术路线 - 传统车企如比亚迪、长城、吉利采用“渐进式”路线,从L1/L2/L2+辅助驾驶功能入手逐步提升[6][8] - 互联网科技公司如百度、华为、阿里巴巴选择“跨越式”路线,直接瞄准L4和L5级自动驾驶[6][8] - 造车新势力如蔚来、小鹏、理想瞄准L3阶跃式发展[6][8] - 初创公司如知行汽车科技、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专攻L4/L5级自动驾驶技术[8] 技术研发挑战与合作模式 - L4/L5级研发需要大量资金、高科技人才并需长期聚焦,互联网科技公司及初创公司在这方面领先[7] - 整车厂通常采取投资或合作的方式进行L4布局,例如与科技公司合作共同研发[7] - 智能驾驶发展面临技术、法规政策、消费者认知等多方面挑战[10]
行业迎来降价潮!美团王莆:今年餐饮客单价几乎重回10年前,新增外卖订单75%低于15块【附餐饮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10-20 16:54
(图片来源:摄图网) 10月16日,在第八届餐饮产业大会上,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CEO王莆表示,今年餐饮客单价不容乐观,已 经非常接近2015年。在经历了数年的快速发展之后,餐饮业似乎陷入了一场低价竞争的漩涡。根据大会公布 的数据,大盘客单价仍跌至阶段性低位,商家被迫靠低价维持订单量。 消费者对于餐饮价格的敏感度正在不断提高。一组外卖大战的全行业数据显示:今年新增的外卖订单中, 75%来自15块钱以下的低价区间。特别是在今年5月外卖大战后,通过补贴催生的增量订单中,近一半是饮 品。 美团平台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低价趋势在餐饮门店中的蔓延。2025年上半年新增餐饮门店中,超过60%的人均 客单价低于50元,较去年同期新增门店均价下滑了19%。这意味着,不仅消费者在寻求低价餐饮,连商家也 在主动降低价格以适应市场。 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高端餐饮市场受到冲击。以上海玉芝兰、北京京雅堂等知名米其林餐厅为代表的 高端餐饮场所,因难以承受低价竞争的压力而纷纷闭店。与此同时,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套餐, 这使得高端餐饮市场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餐饮行业作为民生保障的核心支柱,不仅承载着满足人们日常饮食需求的基础功 ...
【最全】2025年中国商业智能行业上市企业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10-20 11:22
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商业智能行业代表性上市公司包括百度集团(09888.HK)、网易(09999.HK)、浪潮信息(000977.SZ)、美林数据(831546.NQ)、数聚软件(838617.NQ)等 [1][2] - 产业链中游的商业智能软件和技术平台环节,主要公司有阿里巴巴(09988.HK)、百度集团、网易、腾讯控股(00700.HK)等,其中百度集团关联度评级为最高(★★★★)[2] 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对比 - 成立时间上,美林数据、腾讯控股、浪潮信息成立最早,均为1998年,数聚软件(2008年)成立最晚 [8] - 注册资本方面,浪潮信息以147213.5122万元最高,数聚软件以3000.2148万元最低 [8] - 营收规模方面,阿里巴巴2024年以9963.47亿元居首,各企业规模差异明显 [8] - 产业链上游基础设施环节的代表性公司2024年营收:海光信息91.62亿元,中芯国际577.96亿元,中兴通讯1212.99亿元,优刻得15.03亿元 [3] 商业智能产品性能对比 - 阿里巴巴QuickBI核心特点为全场景数据消费式BI平台,内置加速引擎,智能诊断,可视化组件数量40多种 [10] - 百度集团SugarBI核心特点为智能BI及数据可视化工具,支持数据直连,图表丰富,可视化组件数量超过100种 [10] - 网易数帆有数BI为全链路数据平台,支持亿级数据秒级响应,具备自然语言交互功能 [10] - 浪潮信息ChatBI3.0基于海岳多智能体协同框架,赋能用户实现"所说即所得"式的实时数据精准查询 [10] - 美林数据TempoBI为面向业务人员的自助式数据分析平台,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可视化组件60多种 [10] - 数聚软件数据易视E-Viz融合数据连接、加工建模、自助分析、可视化展现等功能为一体 [10] 企业商业智能业务布局 - 在BI相关的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中,阿里巴巴、腾讯控股覆盖最全面 [11] - 百度集团侧重基础层芯片与云计算、技术层代码开发及应用层核心功能 [11] - 网易聚焦应用层,浪潮信息主攻基础层服务器与基础预警 [11] - 美林数据、数聚软件则以基础层数据平台、技术层部分能力及应用层核心功能为核心 [11] 商业智能客户销售情况 - 阿里巴巴QuickBI已在金融、制造、零售等领域落地超1000个标杆案例,2024年海外客户数同比增长65% [13] - 网易数帆有数BI助力450多家头部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为12亿终端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13] - 浪潮信息浪潮海岳BI平台已在1000多家客户中深度应用,携手多家央国企及中国500强企业打造标杆 [13] - 美林数据TempoBI服务了制造、能源、教育等行业的上千家龙头企业 [13] - 数聚软件数据易视E-Viz服务近千家客户,尤其在汽车、医药、酒店管理板块经验丰厚 [13] 商业智能业务规划 - 阿里巴巴规划推动AI技术与电商、云业务深度融合,强化QuickBI在多行业及海外市场的落地能力 [14] - 百度规划以AI驱动云业务增长,依托文心大模型构建AI生态闭环,持续优化SugarBI的智能分析能力 [14] - 网易规划利用AI优化网易数帆有数BI的产品服务,提升用户体验与商业效率,助力头部客户数字化转型 [14] - 浪潮信息聚焦商业智能2.0,携手SAP通过软硬协同创新,拓展浪潮海岳ChatBI3.0在央国企及多行业的应用 [14] - 美林数据规划凭借TempoBI持续深耕制造、能源等行业,提供更智能高效的数据分析解决方案 [14] - 数聚软件规划基于数据易视E-Viz深化多行业应用,重点强化汽车、医药、酒店管理等细分板块的服务能力 [14] 产业链区域分布 - 中国商业智能产业链区域分布呈东部密集、中西部跟进态势 [6] - 北京、广东、上海覆盖多环节且产业优势突出,湖南、山东、陕西等省市则在特定产业链环节发力 [6]
抵制网络水军!雷军:智能网联汽车不是零和博弈,希望全行业把精力集中到技术研发上【附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10-17 18:20
行业发展趋势与共识 -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处于历史机遇期,并非零和博弈,需要全行业团结共建新生态 [2] - 行业应以安全为基础、质量为根本、创新为方向,集中资源于底层技术和研发领域 [2] - AI大模型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趋势,蕴藏巨大创新机遇 [2] 市场规模与测试进展 - 2023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达到9583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速达50.92% [2] - 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开放超过15000公里测试道路,道路测试总里程达到7000多万公里,发放测试牌照超过2800张 [3] 技术应用与创新 - 端侧AI模型通过整合车内外传感器信号,结合情绪识别与多模态交互,可实现拟人化语音控车和自定义手势操作 [2] - 本地算力调用能确保数据隐私安全,为智能驾驶提供更可靠解决方案 [2] - 政策鼓励汽车前装V2X、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 [5] 政策支持与法规完善 - 政府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 [5] -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 [5] - 指导汽车数据处理者落实安全管理要求,加快建立完善汽车数据产权认定、权益分配等基础性制度体系 [9] 未来市场预测 - 高盛研究部预测,到2030年,3级自动驾驶汽车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10%;到2040年,这一比例将升至60% [5] - 预计到2040年,中国的3级或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可能占所有销量的9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