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线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202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超1.7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15:38
行业整体收入 - 202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达17485.36亿元,同比增长8.07% [1] 细分领域收入结构 - 互联网广告收入7583.6亿元,网络游戏、在线教育、数字音乐位列收入前四位 [3] - 网络文学营收规模达495.5亿元,同比增长29.37% [5] - 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网络动漫板块收入增幅明显 [3] 用户与内容规模 - 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6.38亿人,同比增长16% [5] - 网络文学作品数量达4210万部,同比增长11.19% [5] - 平台驻站作者总数达3030.1万人 [5] 技术融合与创新 - 人工智能与出版业深度融合,涌现通用AI模型、垂类出版AI模型及AI工具 [3] - 开发或应用AI的企业数及高质量数据集数均实现增长 [4] - 出版单位通过"出版+"模式构建多元生态,拓展融合发展路径 [3] 文化价值与国际化 - 数字出版物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3] - 网络文学海外新增注册用户3000万人,活跃用户约2亿人 [5] - 海外本土作者新增12万人,作品新增50万部,微短剧累计下载量近5500万次,收入超1.7亿美元 [5] 战略发展方向 - 地方出版集团积极对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地方特色文化数据库和平台 [3] - 数据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与战略资产 [5] - 需强化数据意识、打通数据壁垒、制定标准规范并应对版权伦理新课题 [5]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规模超1.7万亿
齐鲁晚报· 2025-08-28 05:08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举办之际,《2024—202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8月27日在河 南郑州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持续增长,整体收入规模全年达到17485.36亿元再 创新高,比上年增加8.07%。书报刊数字化收入稳中有进,新兴板块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网络游戏、在线教 育、网络动漫三个板块的收入规模增幅明显。新华 ...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规模再创新高
新华社· 2025-08-27 15:51
8月27日 · 新华社权威快报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举办之际,《2024-202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8月27日在河 南郑州发布。 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持续增长,整体收入规模全年达到17485.36亿元再创新高,比 上年增加8.07%。书报刊数字化收入稳中有进,新兴板块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网 络动漫三个板块的收入规模增幅明显。 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是我国以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为主题举办的全国性、国际化博览会。第十五 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指导、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 (文章来源:新华社) 《2024-2025年中国数字 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 202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 整体收入规模持续增长 全年达到 17485.36亿元 再创新高 ...
新华社权威快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规模再创新高
新华网· 2025-08-27 15:50
8月27日 《2024-2025年中国数字 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 202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 整体收入规模持续增长 全年达到 17485.36亿元 再创新高 · 新华社权威快报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举办之际,《2024-202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8月27日 在河南郑州发布。 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持续增长,整体收入规模全年达到17485.36亿元再创新 高,比上年增加8.07%。书报刊数字化收入稳中有进,新兴板块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网络游戏、在线教 育、网络动漫三个板块的收入规模增幅明显。 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是我国以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为主题举办的全国性、国际化博览会。第 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指导、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 记者:杨湛菲、王前慧 海报制作:栾若卉 新华社国内部、河南分社联合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 ...
天津提出19项重点任务 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
近日,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提出5方面19项重点任务,促进天津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塑造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动能、新优 势。 在促进数字贸易细分领域发展方面,开发"数字+"服务贸易应用场景,促进数字金融、在线教育、远程 医疗、数字化交付的专业服务等数字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服务外包加快数字化转型;引育"来数加 工""数据知识工厂"等数字服务新业态项目,探索"数字保税"新模式。此外,拓展数字技术贸易,发展 数字订购贸易,提升国际贸易数字化水平。 在壮大数字贸易主体和载体方面,发挥天开高教科创园等载体孵化作用,培育一批数字贸易优质企业和 潜力企业;鼓励电商平台、经营者、配套服务商等各类主体做大做强,选育一批有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 数字服务企业和出海领军企业。同时,引聚行业优质企业,建强数字贸易载体平台,创建国家服务贸易 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依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国际数字服务港,依托中新天津生态 城开辟数字文化出海渠道,依托天津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探索远程诊疗、智能诊疗等"中医药+数 字"服务消费新模式。 围绕提升数字贸易开放治理水 ...
21社论丨破除消费堵点 释放内需潜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07:09
在具体执行层面,在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有序、协同的原则开展相关工 作。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单立章节部署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其 中提到,要有序减少消费限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及时清理对消费的不合理限制,不得 搞"一刀切"和层层加码。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以环保、卫生、安 保、质检、消防等领域为重点,深入清理整治各类市场准入壁垒,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 境。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强调,要抓住关键着力点做强国内大循环。其中,针对如何持续激发 消费潜力,强调要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加快培育壮大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这一 举措,对破除当前的消费堵点,释放内需潜能,具有关键的指导作用,也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远 意义。 一方面,系统性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将赋予消费者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使消费者能够根据自身需 求和经济实力自主安排消费活动,释放消费需求,提升生活品质。另一方面,清理限制性措施有助于打 破市场壁垒,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竞争,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优化产品和服务, 降 ...
21社论丨破除消费堵点,释放内需潜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06:38
首先,优化汽车限购政策。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产业链涵盖零部件制造、汽车销 售、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正常的消费释放会使汽车生产企及其上下游供应链得到发展,也有利于汽车 产业的转型升级。 其次,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充分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强调,要采取 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多管齐下释放改善性 需求。住房消费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还与建筑、装修、家具等多个行业紧密相连,取消住房相 关限制性措施可以促进房地产市场流通节奏,提振相关产业发展活力,增强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 用。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强调,要抓住关键着力点做强国内大循环。其中,针对如何持续激发 消费潜力,强调要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加快培育壮大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这一 举措,对破除当前的消费堵点,释放内需潜能,具有关键的指导作用,也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远 意义。 一方面,系统性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将赋予消费者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使消费者能够根据自身需 求和经济实力自主安排消费活动,释放消费需求,提升生活品质。另一方面,清理限 ...
破除消费堵点,释放内需潜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06:31
核心政策方向 - 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以释放内需潜能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通过优化汽车限购 调整房地产政策 培育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三大关键领域激发消费潜力 [1][2] - 执行层面遵循科学有序协同原则 避免一刀切和层层加码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3] 汽车行业 - 优化汽车限购政策 推动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1][3] - 政策优化将促进汽车生产企业及上下游供应链发展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 - 通过优化交通管理和完善公共交通体系缓解交通压力 降低制度成本 [3] 房地产行业 - 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 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政策 [2][3] - 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促进房地产市场流通节奏 [2] - 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 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 服务消费行业 - 降低在线教育 远程医疗 共享经济 文体旅户外消费等新业态市场准入门槛 [2] - 打破健康养老文旅体育等领域市场准入隐性门槛和多头监管 [4] -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拉动经济增长 [2][4] 新型消费领域 - 加速数字经济 绿色消费等新赛道发展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2][4] - 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应用推广 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4] - 新型消费代表消费升级方向 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2] 执行机制 - 依据《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 [3] - 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清理环保卫生安保质检消防等领域市场准入壁垒 [3] - 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4]
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数据市场快速成长,数字服务普惠便捷——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5 08:37
数字中国建设成就 - 中国在"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1]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较2020年增长5倍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较2020年增长34倍 [2] - 中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 - 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带动集成电路、通信网络设备、计算机等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3] - "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中5个位于西部 [3] - 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的1000亿增长至2024年6月底的30万亿,增长300多倍 [3] 数据产业发展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 [4] - 2024年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4] - 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年均增速15.7% [4] - 长三角地区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22.6%,集聚数据企业超过10万家 [5] 数字服务普及 - 中国网民数量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9.7% [6] - 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6] - 全国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 [6]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6] - 全国10.7亿人领取电子社保卡,覆盖75%以上人口 [7] - 全国5A级旅游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 [7]
民生教育发盈警 预计中期净利润同比减少约56.4%
智通财经· 2025-08-06 12:12
民生教育净利润预期下降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的净利润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1.13亿元减少约56.4% [1] - 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国营运学校加大办学投入导致成本大幅增加 [1] - 在线教育主体受市场影响导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 [1] 成本与投入分析 - 公司中国营运学校在本期间持续加大办学投入 [1] - 相关成本较2024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加 [1] 在线教育业务表现 - 公司旗下在线教育主体净利润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1] - 下滑主要受市场因素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