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
搜索文档
打造合作新窗口 “链”接东盟大市场
广西日报· 2025-07-01 10:50
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发展概况 - 截至2025年5月底,广西沿边临港产业园区承接150家企业155个跨区域跨境产业链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元 [1] - 园区通过落地加工、新兴产业和共建模式三大方向推动发展,形成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1][4][6] 落地加工产业 - 东兴市落地加工企业从2015年6家增长至64家,覆盖海产品、农产品、中药材加工等领域,2024年新增11家企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9% [2] - 广西金姑坚果产业利用越南腰果原料加工零食销往国内市场,中越泰国际食品将荔浦芋制成零食出口越南并获市场热销 [2] - 防城港建设东盟中药材香料智慧产业园,整合149万亩种植基地,打造研发、加工、贸易全产业链平台 [3] 新兴产业布局 - 中科阿尔法在凭祥产业园生产手机充电器等电子产品,预计2024年产值达5000万元,瞄准东盟4万亿美元GDP市场 [4] - 北海铁山港海洋能源装备基地和崇左片区铆焊制造项目推动海工装备及精密制造产业,强化与东盟产业链合作 [5] - 广西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通过园区载体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产业转移 [4][5] 园区改革与共建模式 - 推行"一强化、两剥离"改革,实施岗位聘任制和竞聘上岗,提升招商引资效率 [6] - 创新"2+N""3+N"共建模式,引入中交集团、中国电子等央企及民企合作,已落地项目超90个,总投资2300亿元 [6][7] - 百色产业园与长三角共建先进制造产业园,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联合民企打造光伏产业集群 [6] 区位与政策优势 - 东兴口岸通关效率支撑企业稳定获取越南原材料,凭祥等园区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加工贸易枢纽 [1][2] - 广西设立上海、深圳产业合作中心,1-5月签约47个项目,投资总额超500亿元,加速产业资源对接 [5]
陈刚讲授专题党课,强调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让清风正气充盈八桂大地!
广西日报· 2025-07-01 10:5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广西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的专题党课展开,不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分析。因此,按照注意事项要求,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直接相关的内容要点。建议提供包含企业运营、市场动态或产业政策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针对性分析。
陈刚:聚力“十个一”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广西
广西日报· 2025-07-01 10:50
平安广西建设核心战略 - 自治区党委强调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系统思维和底线意识,完善平安建设体制机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守住祖国"南大门" [1] - 会议指出广西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突出,维护安全稳定的任务更为艰巨,需统筹建好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两个生态" [2] -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广西关键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党对平安建设的绝对领导体制机制等十项机制 [3] 平安广西建设具体举措 - 重点抓好"十个一"工程,包括开展思想共识"总动员"、明确工作"指挥棒"、打赢边疆维稳关键战等 [3] - 开展一批专项整治行动,着力防范化解政治、经济、社会、生态、食药、网络等领域安全风险隐患 [3] - 构建平安建设信息化体系,强化人工智能基础支撑,推进社会治安智能治理和公共安全智能应用 [3] 平安广西建设保障措施 - 强调良好作风是平安建设的基石,要敢抓敢管、担当尽责,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4] - 锻造平安建设"主力军",提升政治能力、法治能力、专业能力 [3] - 深化与东盟国家执法司法合作,加强智能卡口建设,筑牢稳边固边人民防线 [3]
25项国家级硬核技术在广西“变现”
广西日报· 2025-06-30 09:47
中国科学院与广西科技合作 - 中国科学院与广西首次开展大规模科技合作,30多家院属单位参与,240项硬核技术亮相 [9] - 双方合作基础深厚,1999年首次签署协议,近年续签四轮战略协议,涵盖平台共建、技术攻关等领域 [9] - 合作成果显著:环江喀斯特站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泰东盟创新港成科技合作高地 [9] 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 活动促成25个项目合作意向,签约总金额8875万元,21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8] - 中国科学院展示65项科技成果,覆盖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五大领域 [10] - 广西9个设区市副市长带队参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踊跃参与对接 [10] 重点合作项目 - 康盈红莓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签约,开发木质纤维降解酶技术,利用广西2500万吨农作物秸秆 [14] - 广西纵览线缆集团与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合作5000万元项目,研发海洋线缆防污技术 [13] - 前期对接达成25项合作意向,意向投资超5亿元 [14] 广西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 实施"智果"行动,鼓励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成果产业化,技术合同交易额2024年超800亿 [15] - 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近三年高校院所转化合同金额年均增长32% [15] - 出台专家服务项目,吸引百名院士专家服务广西产业,重点对接中国科学院资源 [16]
广西成功研发物探数据处理软件系统
广西日报· 2025-06-30 09:46
在广西某岩溶区找水打井项目实地测试时,新系统表现出色。原本被二维反演软件"忽略"的岩石裂 隙发育异常,很快就被新系统准确识别出来。"这就像在沙堆里找金粒,传统方法可能会漏掉微细金 粒,但新系统能精准辨识。"技术人员兴奋地说。 "该系统借助先进算法,数据细节上局部异常更突出,深度上较二维反演更深,能大幅提升数据解 译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它破解了传统物探行业的技术瓶颈,实现了物探数据处理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的 新跨越。"广西二七二地质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AI+地质'融合,打造更多的可 复制的智能勘探解决方案,为全国同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唐广生 杜小品 颜菊) "有了这个系统,就像给勘探人员配了一副'智能眼镜',能让地下原本难以分辨的异常体变得清晰 可见。"研发团队成员王晓龙说,传统二维反演技术就像用普通相机拍照,遇到小型或电性差异不明显 的目标体时总是"对焦不准"或无法有效识别。而新系统利用电阻率测深法纵向分辨率高的优势进行优化 反演,就像把普通相机升级为高清智能相机,能够自动优化成像质量。 据介绍,研发过程中,技术团队创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直流电法勘探相结合,借助AI模拟生 成近百 ...
陈刚会见越南司法部部长阮海宁一行
广西日报· 2025-06-30 09:46
中越司法合作 - 广西与越南司法部举行首次边境会晤 旨在深化地方法治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1] - 广西提出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南宁国际商事法庭、中国—东盟国际民商事调解中心等平台 加强边民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商事仲裁等合作 [1] - 越南司法部高度评价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地位 认为双方在法治建设、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2] 区域经济合作 - 广西强调从地方层面落实中越领导人共识 推动经贸、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 助力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 [1] - 越南表示将发展对华关系作为对外政策头等优先 近期出台多项决议支持对外合作发展 [2] - 双方同意以2024年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为契机 打造法律和司法领域合作新样本 [1][2] 跨境平台建设 - 中国—东盟自贸区南宁国际商事法庭和中国—东盟国际民商事调解中心被列为重点合作平台 [1] - 越南边境省份与广西将通过现有机制加强边境地区矛盾纠纷调解等实务合作 [1] - 合作领域涵盖人工智能发展、商事仲裁等现代化建设项目 [1][2]
陈刚:广西全力支持科大讯飞作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顶级合作伙伴和东博会特别合作伙伴,持续深化双方务实合作
广西日报· 2025-06-30 09:46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自治区政府与科大讯飞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发展 [1] - 签约仪式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与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共同见证 [1] - 科大讯飞将积极参与广西人工智能发展,双方将深化务实合作 [1] 广西人工智能发展定位 - 广西定位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桥头堡",正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 [1] - 协力打造"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1] - 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服务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1] 合作重点领域 - 共同推进东盟语料库建设、智慧医疗、智慧教育、跨境电商等方面合作 [1] - 科大讯飞将作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顶级合作伙伴和东博会特别合作伙伴 [1] - 科大讯飞将加快推进东盟总部等项目建设,开展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应用合作 [2] 科大讯飞战略布局 - 科大讯飞看好广西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发展前景,认为应用场景丰富、发展空间广阔 [2] - 公司将充分发挥技术、人才、资金、资源等优势,深度参与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 [2] - 计划共同举办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携手开拓东盟市场 [2] 政府支持 - 广西政府将全力做好服务,支持科大讯飞在广西的发展 [1] - 自治区领导对科大讯飞与广西会谈后的高效率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1] - 政府希望双方落实好合作协议,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1]
红树林,“金”树林
广西日报· 2025-06-29 11:02
红树林生态保护 - 广西红树林湿地面积达1.06万公顷 在全国排名第二 [1] - 红树林能防风消浪 被海边人视为"保护神" [2] - 1980年到2000年全球35%红树林消失 平均每年损失近15万公顷 [3] - 我国红树林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约5万公顷锐减至2000年2.2万公顷 [3] 法规与制度建设 - 2018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施行 2025年3月修订 [1] - 广西成为全国第二个专门为红树林资源保护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省区 [3] - 实施网格化智慧监管 设立红树林林长 实施生态修复 [6] 生态修复与科研 - 北海投入约24.8亿元开展冯家江流域综合治理 [7] - 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种植红树林300多亩 修复红树林3000多亩 [7] - 利用青蟹清除固着动物 在1.09亩试验区收获55只高经济价值青蟹 [8] - "虾塘红树林蓝碳生态农场"入选《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国履约成功案例 [8] 经济效益与旅游发展 - 钦州孔雀湾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培育约400万株红树苗 创造直接经济价值超1000万元 [9] - 2024年北海接待游客6120.6万人次 同比增长16.6% 旅游收入783.9亿元 同比增长18.1% [11] - 北海海鸭蛋在全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并出口澳洲 [11] 生态旅游与品牌价值 - 防城港开展旅游年活动 实施"引客游边海"计划 [11] - 北海推出红树林赶海耙螺比赛等特色活动 [11] - 红树林生态效应持续释放 区域海鲜、养殖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 [11]
平陆运河风物志㉝ | 忠门赤染萍塘红
广西日报· 2025-06-29 11:02
历史文化与建筑特色 - 萍塘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融合岭南风骨与西洋风情,成为红色文化旅游胜地 [1] - 邓氏古宅建筑群占地约2.3万平方米,由清朝中期邓廷纬所建,包含五座四进庭院,青砖墙体厚如壁垒,兼具家园与堡垒功能 [2] - 村内"榨油屋"小洋楼展现异域风情,体现萍塘早年的开放胸襟 [2] 红色革命历史 - 邓冠山祠曾是中共灵山县特别支部委员会秘密诞生地,现为萍塘革命史馆 [3] - 邓业懋等10位邓氏家族成员投身革命,被称为"一门二杰八巾帼",邓济宜作为开明地主倾尽家财支援游击队 [3] - 抗战与解放战争期间,萍塘村共有20人加入中国共产党,26人投身抗日武装,67人加入外围组织,多人献出生命 [4] 经济发展与产业现状 - 萍塘村千余亩荔园年产荔枝逾3000吨,年产值4350多万元,香葱年产值超2000万元 [6] - 村内"稻—菜—葱"四季轮作模式孕育灵山半城蔬菜 [6] - 萍塘村以"历史红、荔枝红、政策红、日子红、民心红"特色,每年吸引逾800批、15万人次参观研学 [6] 未来发展规划 - 平陆运河工程建设将带动萍塘产业集群沿河崛起,红色文化将吸引更多游客 [6]
广西烟火 | 七洞传家粉蒸鸭
广西日报· 2025-06-29 11:02
传统美食文化传承 - 七洞乡粉蒸鸭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6] - 粉蒸鸭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友谅时期,后由覃氏先祖结合本地中元节习俗改良推广 [5][6] - 制作工艺包含炒米、石磨研磨、腌制、柊叶蒸制等传统工序,强调力道和技巧 [5][7] 原材料与地域特色 - 使用北之江上游溶洞活水滋养的七洞大米和江畔散养鸭,形成独特风味组合 [6] - 七洞大米颗粒饱满营养丰富,散养鸭因啄食鱼虾小蟹而肉质紧实无腥味 [6] - 蒸制时采用新鲜柊叶垫底,赋予食物清香 [7] 市场需求与情感价值 - 中元节前后新米、嫩柊叶、肥鸭组合被视为最佳食用时节 [7] - 成为当地送兵宴必备菜肴,承载游子乡愁情感 [7][8] - 在外游子尝试用现代设备复刻但难以还原传统石磨工艺的口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