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
搜索文档
大同—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天津段首塔组立!
中国电力报· 2025-10-23 11:32
项目概况 - 项目名称为大同—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线路工程(津5标),是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工程,计划于2027年6月投运 [1] - 项目定位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能源基础设施,旨在提升华北地区电网接纳外部电力能力 [1] - 工程建成后每年可输送超过146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相当于替代标准煤44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81万吨 [1] 施工进展与技术细节 - 项目正在进行天津境内基铁塔的组立工作,首基铁塔为全高119.3米、总重约198吨的钢管塔 [2] - 现场采用2台200吨和600吨吊车协同作业,通过分段组立方式完成吊装,最后一段横担塔材重达4.3吨,吊装至120米高空 [2] - 施工前已完成详细现场勘查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全程驻守监督关键工序 [3] - 天津段工程共分为六个标段,2024年主要目标是完成全线的基础施工,为后续大规模组塔作业奠定基础 [3] 项目意义与影响 - 该工程对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 首基铁塔的顺利组立对后续施工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2]
国家能源局发布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中国电力报· 2025-10-23 11:17
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数据 - 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为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3] - 第一产业用电量1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 [3] - 第二产业用电量57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 [3] - 第三产业用电量17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 [3]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8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6% [3] 1-9月累计全社会用电量数据 - 1-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7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3] - 1-9月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72557亿千瓦时 [3] - 第一产业累计用电量11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 [3] - 第二产业累计用电量490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 [3] - 第三产业累计用电量150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 [3] - 城乡居民生活累计用电量123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 [3]
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直击!这些细节值得关注
中国电力报· 2025-10-22 15:52
行业发展规划与目标 - 《风能北京宣言2.0》提出“十五五”期间风电年新增装机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不低于1500万千瓦,2030年累计装机达13亿千瓦,2035年不少于20亿千瓦,2060年达50亿千瓦 [1] - 中国离岸300千米范围内海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27亿千瓦 [1] - 海上风电发展面临用海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待提升、开发运维成本高、海风利用模式待探索等短板,水深超50米且离岸超70千米的深远海开发难度大 [1] 海上风电技术创新 - 金风科技与三峡集团联合研发的漂浮式风电机组成功吊装,能依托浮体漂浮于海面,突破固定式机组近海安装约束,可摊薄开发成本、节约用海面积、降低工程和运维成本 [2] - 中国中车展出的“启航号”20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设计风速下年满发小时数约3500小时,每年可节约燃煤约2.5万吨 [2] - 中国中车发布26兆瓦海上固定式风电机组,为全球单机容量最大机组之一,单机每年可输出高达1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满足5.5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 [2] 核心设备国产化与智能化 - 深远海风电送出核心设备面临进口功率器件产能受限、换流平台成本高、无人值守可靠性要求高等挑战 [1] - 特变电工与中车、清华合作开发国产化IGBT和IGCT换流阀,研制6.5千伏高压换流阀并探索低频输电技术,通过在线监测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可预测运维 [2] - 行业专家认为应发展“适网型”技术装备,全方面引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金风科技新风机搭载智能控制模式,可在电价高峰时多发电、低谷时进行寿命管理,从而延长风机寿命五年 [3] - 中国中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发电机组,通过AI进行功率预测以增加发电量,并借助故障预测和寿命预测降低全生命周期运维成本,提升可靠性 [3]
宁德时代单季净利再创新高
中国电力报· 2025-10-22 11:48
公司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创下单季历史新高,达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21% [1][3]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41.86亿元,同比增长12.90%,利润增速为营收增速的3倍 [1][3] - 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为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0%,接近去年全年507.45亿元的盈利水平 [1][3] - 第三季度相当于日赚2.016亿元 [1] - 前三季度总计营收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扭转了2024年营收负增长的局面 [3] 产能与市场需求 - 第三季度出货量约180吉瓦时,其中储能电池占比约20%,动力电池占比约80% [3] - 上半年总体产能利用率保持在约90%的较高水平,第三季度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 [3] - 1~9月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产量为1121.9吉瓦时,销量为1067.2吉瓦时,同比增幅分别达51.4%和55.8% [3]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29.8% [3] - 1~9月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493.9吉瓦时,累计同比增长42.5% [4] 市场地位与竞争 - 1~9月公司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为210.67吉瓦时,市占率为42.75%,虽较去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但仍位列第一 [4] - 公司产品竞争力强,预计随着明年产能释放将受到更多客户欢迎 [4] 产能扩张计划 - 公司正全力推进全球产能建设以应对激增的订单需求 [4] - 国内山东济宁、广东瑞庆、江西宜春、福建厦门、青海、福建宁德等基地均有大幅扩产,仅山东济宁基地预计2026年新增储能产能就超过100吉瓦时 [4] - 海外布局提速:德国工厂已于去年投产并盈利;匈牙利工厂一期首条产线预计今年底建成;西班牙工厂即将启动筹建;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预计明年上半年投产 [4] 原材料成本管理 - 碳酸锂期货价格近期上涨,主力合约一度触及76840元/吨 [6] - 公司可通过价格联动机制传导大宗商品涨价影响,并借助上游供应链布局优势抵消部分材料上涨压力 [6] - 公司认为其上下游供应链布局是行业中最完备的,有能力化解上游供应紧张和价格影响 [6] 新业务布局 - 公司重点提及钠电池业务,认为其在低温、安全、低碳方面优势显著,并减少对锂资源的依赖 [7] - 钠离子电池品牌"钠新"性能卓越,乘用车版本在零下40摄氏度能量保持率可达90%,续航约500公里;商用车版本使用寿命突破8年,全生命周期总成本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低61% [7] - 换电业务仍是关注重点,公司与京东集团合作建立巧克力换电直销渠道,并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共建全国换电生态网络 [7] 行业前景与业绩预期 - 第三季度公司电池单瓦时利润维持在8~9分,价格盈利稳定 [7] - 考虑到下游需求超预期,预计公司全年排产同比提升40%,达到730~750吉瓦时 [7] - 全年盈利预期增至690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36个百分点,业绩持续高增可期 [7]
中国能源传媒集团作品入选全国主流媒体新闻摄影展
中国电力报· 2025-10-22 11:41
摄影展览概况 - 全国主流媒体新闻摄影展于10月18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展览将持续10天至10月27日结束 [1] - 中国能源传媒集团的1个摄影专题版面和4幅摄影作品在本次展览中展出 [1] 特高压电网建设进展 -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重庆段于2025年4月8日完成走线验收,标志着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取得进展 [4] - 四川阿坝州1000千伏阿坝—成都东特高压交流工程于2025年5月完成首次直升机双机协同混凝土浇筑,两架直升机经过5小时33分钟作业完成53.25吨塔位基坑混凝土浇筑 [5] 电力保障与技术创新 - 《中国电力报》摄影专题版面《保障能源电力稳定供应影像》在展览中展出 [3] - 电力行业应用无人机进行除冰作业,2025年2月2日在湖北十堰市220千伏十房线开展无人机除冰作业以保障供电 [5]
中国中煤与中国铁建高层会谈
中国电力报· 2025-10-21 19:25
公司会晤概况 - 中国中煤董事长王树东与中国铁建董事长戴和根于10月21日在中国中煤总部举行会晤,双方就深化合作进行交流 [1] - 两家公司均有高级管理层团队成员参与会见 [1][5] 中国中煤发展战略 - 公司介绍其发展历史、产业结构、生产经营与科技创新等基本情况 [3] - 公司正加快推进“两个联营+”并构建“两个对冲”机制 [3] - 煤炭开采领域聚焦“少人无人”发展思路 [3] - 煤炭消费领域聚焦“少人少碳”发展思路 [3] - 煤基新材料领域聚焦“少人无碳”发展思路 [3] 合作基础与前景 - 中国中煤认为双方合作基础扎实、前景广阔,希望加强对接与交流,延伸合作领域 [3] - 中国铁建期待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矿山、深部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新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5] - 合作目标为共同推动央企间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3][5]
中国华能首家抽水蓄能公司揭牌成立
中国电力报· 2025-10-21 16:27
公司动态 - 华能(永新)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在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揭牌成立,为华能首家抽水蓄能公司 [1] - 项目是华能江西分公司的"一号工程",也是中国华能首个抽水蓄能项目 [3] - 华能江西分公司将举全区域之力推动项目建设,旨在将永新打造成江西重要的"风光水储一体化多能互补型清洁能源基地" [3] 项目概况 - 永新抽水蓄能项目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坳南乡,总投资78.23亿元 [4] - 项目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4×30万千瓦),设计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连续满发时长6小时,工程等级为一等大(I)型 [4] - 项目建成后,电站年发电量将达12.96亿千瓦时 [4] 战略意义 - 永新抽水蓄能项目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 [3] - 项目建设是华能践行"双碳"目标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江西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部署的重要举措 [3] - 项目建成后可节约标准煤约4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6万吨,对提升电力消纳利用水平、优化电源结构、改善电网运行条件具有积极作用 [4]
福建能源监管办排查输供电企业执行许可管理情况
中国电力报· 2025-10-21 16:18
福建能源监管办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许可服务规范化长效机制,进一步督促问题企业落实整改,限期 补办登记事项变更手续,持续提升资质许可管理工作质效。(杨懿) 责任编辑:于彤彤 为维护电力市场准入秩序,提升资质许可管理工作质效,按照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开展输 供电(含增量配电)企业执行电力业务许可管理制度情况排查工作的统一部署,福建能源监管办精心组 织、有序推进,顺利完成福建省输供电(含增量配电)企业执行许可管理情况排查工作。 本次排查主要针对省内输供电企业依法持证经营情况、登记事项及许可事项变更情况开展监管,重点排 查市、县级(含市辖区)供电企业经许可的供电营业区域范围与实际供电区域是否一致;持证企业是否 及时办理基本信息、主要供电设施、供电营业分支机构等登记事项变更申请,以及供电营业区域发生变 更后是否及时提出许可事项变更申请等问题。 福建能源监管办以此次排查工作为契机,加强与输供电企业的沟通联系,明确不同变更事项的责任主 体、申报频次、方式及时限,确保后续变更事项申报及时、准确。截至目前,累计排查1家输电企业、 79家供电企业和11家配售电企业,形成《输供电(含增量配电)企业执行许可管理制度情况排查 ...
中国海油周心怀辞任执行董事等职务
中国电力报· 2025-10-21 15:53
人事变动核心信息 -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周心怀先生辞任,自2025年10月20日生效 [1][2] - 辞任原因为“任职变化”,周先生确认与董事会无意见分歧,无其他事项需提请股东及交易所注意 [2] - 董事会以8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审议通过辞任议案,周先生未参与表决 [2] 辞任相关职务 - 周心怀先生辞任后,将不再担任公司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 [1][2] - 董事会对周先生为公司及海洋石油事业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3]
中企海外首个地热电站EPC项目移交
中国电力报· 2025-10-21 15:44
项目里程碑 - 印度尼西亚卢穆特巴莱二期地热电站EPC项目正式获得业主签发的运营验收证书 标志着项目顺利完成移交并进入质保期 [1] - 该项目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完成的首个成功移交的地热电站EPC项目 具有行业里程碑意义 [1] - 项目按期实现了投入运营(SLO) 商业运营(COD) 15天可靠性运行和完工证书(CC)等关键节点 [1] 公司执行能力 - 公司项目团队通过科学筹划 严格管控 精准执行 克服了工期紧张 环境复杂 资源受限等多重挑战 [1] - 项目高质量推进设计 采购 施工与调试各环节 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1] - 项目性能试验结果优于合同指标 充分彰显了公司的优质履约能力和卓越执行力 [1] 行业与市场影响 - 该项目作为中印尼能源合作的重要示范工程 展现了公司在复杂环境下的工程实力与技术水准 [1] - 项目为印尼清洁能源发展注入新动能 对当地能源结构优化有积极影响 [1] - 公司将继续发扬高严细实的工作原则 扎实做好质保期运行保障 确保最终履约目标圆满实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