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电力报
icon
搜索文档
烟威特高压线路工程首基铁塔组立
中国电力报· 2025-10-31 16:08
烟威、海阳辛安核电送出特高压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是烟威地区核电、海上新能源基地电力送出 的主要通道,建成投运后将助力山东电网建成国内首个省域特高压"双环网"结构,对未来有效服务新能 源接入、构建高可靠性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0月26日,在烟威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6标01S138号铁塔组立现场,随着最后一颗螺栓紧固到位, 全线首基铁塔顺利完成组立。 01S138号铁塔全高148米,总重235.2吨。首基铁塔的顺利组立,不仅验证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而且为 全线铁塔安全、快速、高质量组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打造了一个"实体样板"。 01S138号铁塔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属于01S134~01S139区段。由于该区段线路需要跨越既有的 500千伏乐亭Ⅰ、Ⅱ线,为确保工程整体建设进度和施工安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综合500千伏乐亭 Ⅰ、Ⅱ线停电计划安排,将该区段作为提前架线段率先开展了组塔施工。 自首基铁塔开始组立以来,山东电力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全面筑牢工程安全质量根基。业主单位国网 山东建设公司统筹协调,联合湖南送变电、诚信监理等参建单位协同推进现场工作。负责属地工作的国 网山东潍坊供电 ...
中国首份央地共建新型电力系统省域示范实施方案发布
中国电力报· 2025-10-31 09:33
10月30日,在第六届新型电力系统国际论坛暨第二十一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上,海南省政府会 同南方电网公司研究制定的《海南清洁能源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对外发布,这也是全国首份 央地共建新型电力系统省域示范实施方案,全力推动海南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先行地,支撑海南自贸 港、清洁能源岛建设。方案提出,力争到2030年基本建成清洁能源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省,助力全省碳 达峰目标实现。 "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拥有全国独特的岛屿型省域电网,新能源开发潜力大、发展快,高 温高湿高盐雾、强风强雨强雷暴特征显著,电网在长期相对独立运行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新型电力系 统应用场景,具备率先建成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条件,可为全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重要范例。"南 方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鲁万坤说。 海南将实施清洁低碳电力供应、数字电网韧性提升、绿色电力消费升级、灵活调节能力提升、智能调控 体系建设、市场体制改革深化、关键技术创新驱动、陆海多元集成应用等八大工程,重点推进28项具体 任务,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电力供应更绿色 截至今年10月底,海南省新能源装机已突破1200万千瓦,稳居第一大电源地位。海南将大力 ...
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推动国际化经营与品牌建设一体推进、同频共振
中国电力报· 2025-10-30 14:12
"中国能源企业需要深刻理解并尊重东道国的差异性,实施高度定制化的本土化战略,推动国际化经营 与品牌建设一体推进、同频共振。"在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召开期间,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 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 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领域。近年来,中国中煤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项 目建设,深化与各国在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新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协同创新,致力将合作项目打造 成环境友好、资源高效利用的典范,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能传媒: 作为煤炭全产业链央企,中国中煤如何统筹传统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的关系?未来还将采取哪些举措进 一步推进绿色发展步伐? 王树东:中国中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推行"产炭不排碳"发展理 念,在确保煤炭作为燃料的同时,加速向高价值的材料领域延伸,大力推动"煤-电-化-新"产业深度融 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探索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通过煤炭开采领域"少人无人",煤 炭消费领域"少人少碳",实现"提效降碳、过程减碳、末端用碳"的目标。 第一,提效降碳,聚焦"减能耗、减排放" ...
刷新纪录!首超30%
中国电力报· 2025-10-30 06:10
7 点击蓝字 关注" 中国电力报 " 2025年10月30日 Halva ▲ 图为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 王威康 摄 01 ●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开发70年累计产原油4.7亿吨。据新华社消息,10月29日,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中国石油新疆油田迎来勘探开 发70周年。统计显示,70年来,新疆油田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4.7亿吨、天然气1121亿立方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油"增"气"。 行业新闻 ●2025年1~9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7.2%。10月29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2025年9月,全国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57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9.8%。从交易范围看,省内交易电量43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跨省跨区交易电量14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5%。从交易品种看,中长期交易电量 5331亿千瓦时;现货交易电量401亿千瓦时。绿电交易电量2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9%。查看详情→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发布。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报告》总结了2024年全国与沿海 地方海洋经济发展情况,20 ...
重磅突破!我国构网型双馈风机首获认证
中国电力报· 2025-10-29 18:26
"跟跑"到"领跑" 我国风电电机实现国产化进阶创新 国产化风机替代的规模效应初步显现后,一场以深度创新为引擎、以全产业链协同为战甲的高质量跃升,正在中国风电电机的血脉中澎 湃涌动。 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 我国风电产业起步初期,关键部件尤其是高端风电电机长期依赖进口。不仅成本高昂,供应周期也受制于人,严重制约了行业自主发 展。尤其是在兆瓦级以上风电机组的设计与制造中,电机、轴承、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更是被国外巨头垄断。 转变始于政策推动与市场觉醒。"十二五"以来,在国家新能源战略指引下,一批中国企业开始向上游核心部件领域拓展布局,力图打破 技术壁垒。伴随着风电"抢装潮"和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降本压力倒逼整机企业加速核心部件自研进程。 "我们从2008年起便布局电机自研,从最初百台级的试制,到如今预计2025年自产电机将达2400台,国产电机产能和成熟度已经实现快速 提升。"三一重能电机公司总经理孔令江告诉中能传媒记者。 从最初百台级的试制,到如今实现批量生产,国产电机成熟度已经实现快速提升。业内专家指出,国产化不仅是产线转移,更是技术能 力的内化。如今,国内头部企业已实现从材料选定、电磁设计到制造工艺的全 ...
中国石化成立首家售电公司!
中国电力报· 2025-10-29 06:14
点击蓝字 关注" 中国电力报 " 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企业新闻 ▲ 截至10月24日,国家电投五凌电力五强溪水电厂连续 安全运行11012天,持续保持国内大中型水电安全运行时 长纪录,为湖南省累计提供清洁电能逾1500亿千瓦时,相 当于节省标准煤约379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100 01 行业新闻 ● 建设能源强国!"十五五"规划建议中的能源部署。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建议提出,加 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推进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强国。更多详情→ ● 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标准研究项目公示。10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了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标准研究项目公示。为充分发挥 标准引领作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经有关部标准化委托机构和部标准化工作组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2025年 度工业节能降碳标准研究项目,现予以公示。更多详情→ ● 我国太赫兹探测钙钛矿光伏技术登上权威期刊《自然》。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南京大学谭海仁 ...
中电联预计,四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将继续提升
中国电力报· 2025-10-28 19:07
万亿之后 又见新高 ——中电联预计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10.4万亿千瓦时 用电量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折射出今年新动能发展持续向好。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创历史新高,7、8两月连续突破万亿千瓦 时,背后是各行业产能加速释放。 展望四季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预计,用电量增速将高于三季度,全年全社会用电量有望达10.4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左右。同时,新增发电装机规模在年内将超过5亿千瓦,再破纪录。 四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将高于三季度 根据中电联于10月27日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 量7.7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其中,一、二、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幅分别为2.5%、4.9%、6.1%,逐季回升;第二产业用电量在前三个季度中分别同比增长1.9%、 2.9%、5.1%,逐季回升态势一致,对全社会电力消费形成显著拉动作用。 就核心产业看,前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2%。细分产业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前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5.9%,高于同期制 造业平均增长水平2.7个百分点,延续转型升级趋势。 单看三 ...
广东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正式启动实施
中国电力报· 2025-10-28 16:27
政策核心内容 - 广东省发布两份关键文件,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标志着新能源电力交易进入全电量、全方式、全周期新纪元 [1] - 政策核心是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并区分存量与增量项目开展差价结算 [4] - 对于存量项目,机制电价按0.453元/千瓦时执行,为项目收益提供锚点保障回报 [4] - 对于增量项目,通过竞价获取差价结算电量和电价,价低者得以激活新动能 [4] 市场参与方式 - 新能源项目可单枪匹马报量报价,可组团化身虚拟电厂参战,也可作为价格接受者参与市场 [1] - 2025年11月1日起全面放开风光电价,绿电彻底由市场定价 [2] - 海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可在投产前12个月申报竞价,中标者可锁定14年或12年的机制电价 [4] - 未中标者则在市场中自由竞争,等待下次政府开放机制竞价窗口 [4] 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9月底,广东省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达7743万千瓦,同比增长50.5% [2] - 2025年4月起,风光新能源超越煤电成为省内装机容量最大的电源类型 [2] - 广东自2022年12月启动新能源试点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至2025年实现全面入市 [2] 电网支持与服务 - 广东电网构建高效协同的数字化并网服务体系,推广光伏电量日历线上查看等便捷服务 [2][3] - 创新构建省级集中核算+地市分散复核的购电结算模式,打通全链条数据线上化交互以加速电费结算 [3] - 国庆假期结束后3天内,已有5444个增量新能源项目在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竞价登记 [5] 绿电消费与交易 - 电力用户可选择的绿电项目数量变多,绿证核发同步推动全覆盖 [5] - 广东电网配合政府建立绿证核发、交易、应用、核销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5] - 企业参与绿电绿证交易,目前度电仅多支付几厘钱的绿色环境价值,品牌溢价可轻松覆盖成本 [5]
雅砻江流域两座大型水电工程实现同步截流
中国电力报· 2025-10-28 09:56
项目开发里程碑 - 雅砻江中游的孟底沟水电站(装机240万千瓦)和牙根一级水电站(装机30万千瓦)实现同步大江截流,总装机270万千瓦,项目进入主体工程施工新阶段 [1] - 这是雅砻江流域首次实现两座水电站同步截流,标志着国家首个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1] - 两座电站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合计约115.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00万吨 [1] 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战略 -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是国家首个示范基地,规划总装机7800万千瓦,计划到2035年全部建成,目前清洁能源装机约2100万千瓦,在建项目装机约1400万千瓦 [2] - 基地以水电为核心,最大程度带动风光新能源规模化开发,探索构建100%可再生能源供应体系 [2] - 孟底沟水电站是雅中项目群的支撑电源,占其水电规划装机的40%,可带动自身规模1.6倍的风光新能源开发 [3] - 牙根一级水电站作为两河口水电站的反调节电站,能充分释放上游水库的多年调节能力,提高流域整体水能利用效率 [3] 水电行业趋势与作用 - 水电正从传统的电量供应者向电力系统调节中枢转变,其“基石”作用在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转型中愈发凸显 [4] - 实施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有利于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提升水电保供能力和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是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模式 [4] - 两座水电站的建设将进一步挖掘雅砻江梯级水电调节潜力,强化水电在电网中的顶峰兜底作用,促进风电和光伏大规模开发 [4] 工程建设与技术创新 - 通过“一条江”联合调度,利用上游两河口水电站控制下泄流量,形成有利的“低流量窗口期”,实现“一次控泄、两站截流”,提升效率并降低建设成本 [6] - 截流施工中采用创新工法,如孟底沟水电站的“丁字坝进占挑流”将导流洞分流比从50%提升至90%以上,两座电站总共抛填石料约9万立方米,历时不到30小时 [7] - 孟底沟水电站依托智能建管平台与数字孪生技术,实行全生命周期数据贯通管理,推进“全业务、全要素、全流程”智能化管控 [10] - 牙根一级水电站整合人工智能“AI+”技术,提升工程管理效率40%以上,并为高海拔水电工程建设提供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11] 经济社会影响 - 孟底沟水电站总投资约347亿元,建设期间将带来约10.5亿元的税收贡献,年均带动就业约5000人,投产后每年可继续贡献税费约3.8亿元 [13] - 牙根一级水电站总投资约58.8亿元,建设期间将缴纳税费约1.4亿元,年均带动就业约3000人,投产后每年可贡献税费约1.1亿元 [13] - 项目建设新建、改建大量交通路网,成为民族地区交通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13]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将继续发挥水电开发主体优势,通过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在调度运行、市场消纳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并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 [14] - 公司计划在基地规划布局绿电制氢、算电融合等战新产业,拓展清洁能源产业链,打造水风光储氢全要素清洁能源大基地 [14] - 公司将以工程项目开发带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增进民族文化认同与情感交流 [14]
中沙能源合作项目,实现首次产水!
中国电力报· 2025-10-27 16:16
项目里程碑 - 沙特贾富拉海水淡化项目于当地时间10月21日顺利实现首次产水 [1] - 项目采用世界先进的反渗透工艺,设计日产水规模达8万立方米 [1] - 首次产水标志着主工艺系统运行取得实质性突破,验证了系统设备的整体匹配性和运行稳定性 [1] 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 该项目是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在沙特东部非常规气田地区重点投资的配套基础设施工程 [1] - 项目建成后将为贾富拉天然气田提供稳定可靠的工业淡水资源 [1] - 项目对保障沙特能源产业链运行、促进中沙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公司执行能力与行业地位 - 公司在施工中面对高温、风沙、施工周期紧、交叉作业多等挑战,通过统筹推进施工组织、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环节实现目标 [1] - 公司已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施工企业之一,具备设计、生产制造、设备安装调试等全产业链管理能力 [3] - 公司拥有EPC核心竞争力,将继续发挥行业领先优势,为缺少淡水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