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京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南京首家智能汽车产业园“闯关记”
南京日报· 2025-06-26 07:40
南京智能汽车产业园项目概况 - 南京首家智能汽车产业园由南京中科创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8亿元,2019年初启动至2024年底竣工投用,成为5A级园区[1][5] - 产业园包含3座大楼,定位为中科创达华东区域总部,是其在中国范围内首次拿地自建的自有大楼[1][5] - 园区以"一个园就是一条链"为目标,带动南京智能汽车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5] 项目建设挑战与解决方案 - **地铁轨道线问题**:地块中部有4条地下地铁轨道线贯穿,需在轨道线上方建设"盖板",通过抬高地面建筑4米、布设监测探头(隧道位移超5毫米/10毫米即预警)等方案保障安全[2] - **高压线塔问题**:园区绿化道路临近高压线塔,采用"护坡桩+锚杆"复合加固技术解决管廊间距不足问题[3] - **文物发掘问题**:施工中发现古代遗存,通过"考古+施工"双轨并行方案将停工时间从3个月压缩至21天[3] 政府服务支持成效 - 中国(南京)软件谷管委会协调中铁一院、南京地铁专家等召开6次会商,推动地铁安全方案审批[2] - 市、区档案部门48小时内完成1000余页图纸核验,雨花台区多部门"并联审批+联合验收"使整体验收时间压缩50%以上[4] - "竣工即备案,备案即装修"模式使产业园从竣工备案到装修进场仅用26天,节省成本1500万元[4] 企业技术背景与产业影响 - 中科创达拥有全球领先的智能视觉、智能物联网及整车操作系统技术,南京子公司为其规模最大的全资子公司[5] - 产业园更名后强化产业链整合,从单一企业载体升级为创新集群,推动区域智能汽车产业发展[5]
探访魅力港口·2025南京港口开放日活动举行
南京日报· 2025-06-25 10:21
港口运营数据 - 南京港1—5月完成铁水联运量5 85万标箱 同比增长6 13% [1][2] - 南京港龙集公司1—5月完成集装箱量142 35万标箱 同比增长3 23% [1] - 南京港集装箱业务自2005年开展以来 年吞吐量已超300万标箱 [1] 港口设施与业务升级 - 龙潭港区实现从传统装卸港到"中国绿色港口"(五星级)和"中国智慧港口"(四星级)的转型 [1] - 建成投用长江首艘4000马力纯电动拖轮 [2] - 成功接卸11 6米和11 8米吃水海轮 落实"大船深水"战略 [2] 航线拓展与业务突破 - 开通南京至俄罗斯和南美东航线 实现集装箱远洋航线重大突破 [2] - 首开"南京—墨西哥"滚装外贸航线 508辆上汽汽车通过该航线出口 [2] - 铜精矿转运量和出口化肥作业量保持全国第一 [2] 多式联运发展 - 南京港多式联运箱量同比实现翻番 [2] - 龙潭港区配备进港铁路装卸设施 铁水联运能力持续提升 [1] 港口活动与形象展示 - 南京港举办开放日活动 展示集装箱作业场景(红色岸桥 多色集装箱堆场) [1] - 龙潭港区801泊位配备远控中心及调度指挥中心 体现智慧化运营 [1]
无人机当“水质侦探”,AI化身“环保管家”——
南京日报· 2025-06-25 10:14
南京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应用 - 南京市委提出完善融合创新生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1] - "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1] - 生态环境部门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1] 低空经济赋能环境监测 - 无人机水质采样仅用时4分52秒完成,采样到送达监测中心全程5分45秒[2] - 无人机采样相比传统人工方式具有快速响应、高效侦察和精准采样优势[2] - 南京首个"生态环境低空监管平台"上线,实现秒级预警和全自动化流程[2] - 平台包含生态环境一张图、低空监控、任务规划等智能化功能模块[2] 智慧执法系统建设 - 执法装备库拥有上百件智能设备,包括水污染物检测仪、热成像无人机等[3] - 智慧平台实时监控全市3976家排污单位、235个加油站等污染源数据[4] - 平台实现自动预警,执法人员可与企业环保专员远程对话[3] - 非现场执法使现场执法频次下降,取证次数从3-4次减少至1次[4] 排污许可智能管理 - 智能初审工具自动解析排污许可证材料,生成浓缩版关键信息[4][5] - 工具将数百页材料简化为数字表单,标注排放限值和监测频次[5] - 已在加油站和工业企业广泛应用,审核效率提升80%以上[5] - 形成"智能化审核+精准化监管"的新型生态环境管理模式[5]
扩大利用外资领域、提升引资稳资水平、强化企业服务保障
南京日报· 2025-06-25 10:07
扩大利用外资领域 - 制定产业招商图谱吸引外资企业参与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1] - 扩大增值电信医疗康养商贸文旅等领域对外开放加强外商独资医院招引 [1] - 推进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试点争取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准入改革 [1] - 深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引导非企业科研机构引进外资开展科研活动 [1] 提升引资稳资水平 - 参与商务部"投资中国年"活动提升"金洽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活动能级促进资源集聚 [2] - 开展"走进跨国公司总部"和"跨国公司南京行"系列活动搭建对接合作平台 [2] - 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 [2] - 支持外资通过上市公司定向发行新股协议转让要约收购等方式实施战略投资 [2] - 鼓励设立投资性公司创业投资企业QFLP项目及扩大再投资 [2] - 鼓励民营企业以跨国并购境外上市返程投资方式引进境外资本 [2] 外资研发支持 - 支持外资设立研发中心承担国家及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3] - 鼓励外资研发机构申请省跨国公司功能性机构认定 [3] - 推动外资研发机构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创新设立开放式创新平台孵化器 [3] 企业服务保障 - 推动重大外资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 [3] - 支持外资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参与"两重""两新"项目 [3] - 鼓励外资企业主导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 [3] - 强化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市场开拓与产品创新 [3]
周红波检查防汛工作
南京日报· 2025-06-25 09:54
防汛工作部署 - 市委书记周红波强调要增强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强化防汛责任落实,确保城市安全度汛 [1] - 今年夏季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总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多 [2] - 防汛工作进入关键期,需警惕长江来水和本地降雨叠加影响,防范突发强降雨导致城市内涝 [2] - 隐患排查整治要深入,重点关注河湖、水库岸堤巡查和水位调控,做好易积淹水点、铁路涵洞、桥隧、地铁等重点部位排水清疏 [2] - 应急处突准备需加强,细化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完善快速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前置抢险救援力量和物资装备 [2] - 各级防汛责任要压实,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科学高效调度 [2] 气象服务与信息共享 - 需落实"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要求,滚动分析研判天气变化 [3] - 加强信息共享,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 [3] 秦淮河治理与防汛 - 秦淮河是南京水环境治理和防汛的重点 [3] - 需压紧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做好沿线环境保护和防汛工作 [3] - 精准治污、系统治水,建设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河畅景美的母亲河 [3]
1—5月南京港完成铁水联运量5.85万标箱
南京日报· 2025-06-25 08:39
港口运营数据 - 南京港1—5月完成铁水联运量5.85万标箱,同比增长6.13% [1][2] - 南京港龙集公司完成集装箱量142.35万标箱,同比增长3.23% [1] - 南京港吞吐量已超300万标箱 [1] 港口业务发展 - 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从传统装卸港升级为五星级"中国绿色港口"和四星级"中国智慧港口" [1] - 南京港开通南京至俄罗斯和南美东航线,实现集装箱远洋航线重大突破 [2] - 南京港江盛汽车滚装码头开通"南京—墨西哥"滚装外贸航线首航,508辆上汽汽车出口墨西哥 [2] 港口设施与技术 - 南京港建成投用长江首艘4000马力纯电动拖轮 [2] - 南京港成功接卸11.6米、11.8米吃水海轮,"大船深水"战略落地见效 [2] - 龙潭港区801泊位、进港铁路装卸现场、远控中心及调度指挥中心展示现代化港口运营 [1] 行业地位与成就 - 南京港铜精矿转运量、出口化肥作业量保持全国第一 [2] - 南京港多式联运箱量同比实现翻番 [2] - 龙潭港从"长江新港"转变为"国际枢纽" [1]
帮农户找农机 帮农机找农活
南京日报· 2025-06-25 07:55
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 - 由国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为农业生产注入"智"力 [1] - 平台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覆盖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业全过程 [1] - 具有技术融合性强、兼容性突出、数据体量大、轨迹精准化等特点 [2] 平台接入与覆盖范围 - 已接入各品牌农机超105万台 [2] - 服务范围覆盖全国3.39亿亩夏粮小麦重点地区 [2] - 今年"三夏"期间每日数据量超过10亿条 [2] 平台功能与应用 - 为农户和农机手提供高效流转效率,支持"云上"接单和作业调度 [2] - 接入黄淮海地区8省超2100家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约1070家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和4500余支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 [2] - 与中国气象局数据打通,实时接收灾情预警数据,支持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应急调度 [2] 农业和机械行业大模型与数据集 - 发布"农业和机械行业大模型"和"农业机械及作业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后者入选首批央企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 [3] - 数据集可打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间的"数据壁垒",加速科研成果产出 [3] - 依托数据集打造数智化生产场景,如重庆"北斗+智慧油菜示范区"、海南智慧农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等 [3] 玄武区数据产业发展 - 玄武区打造江苏国际数据港,集聚数据企业千余家 [3] - 去年全区数据产业营收达783亿元,占GDP比重近20% [3] - 今年将有30万平方米数据产业载体投入运营,目标打造千亿级数据产业 [3]
元迈细胞生物科技获耐心资本支持
南京日报· 2025-06-24 10:28
公司概况 - 南京元迈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9月 注册地为南京江北新区 由南京大学沈萍萍研究团队与资深药企高管共同组建 专注于细胞免疫治疗药物研发 [1] - 公司依托四大核心技术平台:CAR-T模块设计 序列筛选 高效基因递送和iPSC分化衍生 从事自体CAR巨噬细胞 通用CAR巨噬细胞等细胞免疫治疗药物研究 [1] - 创始人沈萍萍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担任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团队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团队等多项基金资助 [1] 融资动态 - 公司获得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和未来产业天使基金联合投资 标志着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正式启航 [1] - 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总规模5亿元 由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 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等共同出资 是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基金中首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2] 行业影响 - 投资落地彰显政府引导基金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关键作用 加速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提升南京在基因与细胞治疗产业链的集聚度和影响力 [2] - 基金将重点支持生物医药与信息通信领域项目 聚焦未来网络通信 第三代半导体 前沿新材料 未来能源等领域 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3] 技术优势 - 沈萍萍教授团队是全球巨噬细胞工程化改造技术领军力量之一 公司为典型的高校成果转化项目 [2] - 公司核心技术涉及CAR-T和iPSC领域 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在细胞免疫治疗药物研发方面具有竞争力 [1]
旅游电商平台发布暑期出游趋势预测报告
南京日报· 2025-06-24 10:28
2025暑期旅游市场趋势 - 途牛暑假团期旅游产品预订出游人次同比增长超35% 其中出境游预订出游人次同比增长60% [1] - 小众及新兴目的地如比利时、卢森堡、赞比亚、希腊等预订出游人次同比增长翻番 [1] - 出境长线游率先迎来预订热潮 短线游预订周期缩短 热门目的地包括马尔代夫、日本、意大利等 [1] 境内游市场表现 - 南京在暑期境内游热门目的地TOP10中排名第八 在毕业游热门目的地TOP10中排名第九 在亲子境内游热门目的地中排名第十 [1][2] - 传统文化游、避暑游及海滨休闲游是境内游热门主题 [1] - 同程数据显示南京在暑运亲子出行热门目的地TOP10中排名第六 [2] 客群特征分析 - 毕业游市场呈现"短途高频 长短结合"特征 用户注重情绪价值及个性体验 [2] - 亲子客群是暑期出游主力军 偏好草原、沙漠、海滨及主题乐园等产品 [2] - 暑运亲子旅行需求以亲子游为主 其次为亲子跨城探亲 [2] 出境游市场趋势 - 2025暑期出境游将延续去年热度 日韩及东南亚仍是游客偏好集中地 [2] - 游客对小众化、深度化旅游产品需求大幅增长 [1]
南京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南京日报· 2025-06-24 10:12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新增30个枢纽,南京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 [1] - 南京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占地4264亩,分为南北两片区:北片区1883亩依托尧化门铁路货场、新港粮油食品交易市场等,南片区2381亩依托苏宁华东物流中心、深国际万纬冷链物流园等 [1] - 枢纽功能包括铁路干线运输组织、区域分拨配送、多式联运转运、国际物流、冷链物流五大基础功能,以及供应链集成服务、贸易分销等五大延伸功能 [1] 枢纽定位与规划 - 南京枢纽定位为“一枢纽两基地一中心”,包括链接“一带一路”的公铁联运枢纽、内陆开放产业供应链协同组织基地、宁镇扬分销分拨与应急保供基地、南京都市圈枢纽经济创新要素配置中心 [2] - 国家物流枢纽分为6种类型,南京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城市之一,华东唯一布局5种类型枢纽的承载城市,目前已列入港口型、生产服务型、空港型、陆港型4种枢纽建设名单 [2] 建设方向与目标 - 南京将依托“四型”国家物流枢纽协同效应,从补齐设施短板、发展通道经济、促进互联成网、整合数据资源四个方面推进建设 [3] - 目标是将国家物流枢纽打造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协调发展和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