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

搜索文档
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起施行,南京各界热议
南京日报· 2025-05-22 10:20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正式施行 具有里程碑意义 [1] - 法律构建全面法治保障体系 破解民企经营难题并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1] - 26处"平等""公平""同等"表述 将平等原则贯穿全过程 打破行业壁垒和地域限制 [2] - 第七章"权益保护"重点规范公权力侵害民企权益问题 禁止违法异地办案和趋利性执法 [2] 法律对民营企业的实际影响 - 满帮集团表示法律提供制度性方案 助力技术型民企破解发展瓶颈 未来将聚焦AI大模型和自动驾驶重卡技术应用 [3] - 南京金鑫投资集团称法律形式确定政策连续性 为企业转型升级打开新空间 [4] - 东屋世安物联科技认为法律构建"市场竞争公平 法治保障有力 创新生态完善"体系 激发民企投资信心 [4] - 诺唯赞生物科技指出法律对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需通过规范化经营保障可持续发展 [4] 地方政府配套措施 - 南京仲裁委员会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十条举措 包括降低仲裁成本 提升案件管理质效 聚焦新经济领域仲裁保护 [5] - 2024年南京仲裁委受理涉民企案件1648件(占比66.7%) 争议金额35亿元(占比49%) [5] - 南京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工作要点提出十大任务 包括活跃市场 科技赋能 融资对接等 [6] - 南京银行推出13条举措支持民企 2025年一季度民企贷款余额2270亿元(较年初增8.46%) 客户数增2519户(增幅9.95%) [6] 行业典型案例 - 满帮集团通过数字货运平台实现高效匹配 司机找货时间从2-3天缩短至几分钟 [3] - 运满满App显示雨花台区至全国货源订单实时推送 案例显示汽车零配件整车运输需求活跃 [3]
江宁开发区建设“低碳园区”有新进展 全市首个公共机构全场景微电网项目投运
南京日报· 2025-05-22 10:14
低碳园区建设进展 - 全市首个公共机构全场景微电网项目在江宁开发区管委会投运,包含光储充放一体化场站[1] - 场站配备600千瓦全液冷超充桩,实现5分钟充电续航300公里[1] - 站内设置4台V2G充放电一体充电桩,支持车网互动运营模式验证[1] 新能源设施部署 - 办公楼部署屋顶光伏、廊道柔性光伏、发电玻璃等,总面积3810平方米,总装机容量714kW[1] - 发电玻璃储存的能源可供地下室照明使用[1] - 项目每年可发87.52万千瓦时绿电,节约标准煤267.12吨,减少碳排放667.8吨[1] 楼宇节能管理 - 制定楼宇节能制度,包括电梯分时段动态管理、办公室照明优化等措施[1] 能碳虚拟电厂应用 - 能源资源接入江宁开发区能碳虚拟电厂,实时监测714kW屋顶光伏、1645kW光储充超充站等设施[2] - 虚拟电厂调控光、储、充等资源,灵活参与电网互动调节[2] 低碳发展体系构建 - 智能微电网建设涵盖能碳平台、光伏发电、光储充场站等多领域[2] -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效提升[2]
推动科技供给和产业需求“双向奔赴” 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走进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日报· 2025-05-22 10:14
校企合作活动概况 - 南京市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走进南京农业大学,51家精密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领域企业与高校科研人员对接 [1] - 活动聚焦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双向奔赴",推动高校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 南京农业大学科研与产业合作 - 南京农业大学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特色,下设食品科技学院、工学院等4个学院,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 [1] - 与华为共建"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与温氏集团、中粮集团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支撑食品与农业装备产业升级 [1] - 工学院展示生物质利用技术、农机先进制造等6项科研成果,食品科技学院推介食品加工新技术与智能育种成果 [1] 企业需求与政府规划 - 专精特新企业南京乐惠芬纳赫提出高速灌装设备的高精度部件、耐腐蚀材料等校企合作需求,旨在提升产品竞争力 [2] - 南京市工信局通过"千校万企"行动组织企业对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 - 下一步将聚焦产业攻坚方向,推动校企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质量发展瓶颈 [2]
深圳文博会22日启幕 南京近30家文化科技领军企业将亮相
南京日报· 2025-05-22 10:14
南京展区亮点 - 南京展区以"数字金陵"为主题 携近30家文化科技领军企业亮相 展示AI交互 具身智能 全息显示等前沿技术 [1] - 南京达斯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全息炫屏展示"金陵风华数字矩阵" 呈现夫子庙 大报恩寺 玄武门 中山陵等历史地标与现代科技结合 [1] - 世界文学之都品牌展示区设置互动活动 包括与曹先生AI智能体对话 机器人演奏《茉莉花》 "南京小咖"机器人制作咖啡等 [1] 文化科技企业创新 - 南京文投集团开发曹先生AI智能体 基于《红楼梦》数据库和大模型训练 可生成专属"命运判词" [2] -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研发"南京小咖"机器人 以90秒/杯效率制作金陵特调咖啡 支持移动端下单配送 [2] - 南京功夫豆科技股份公司"PADA纪念门票定制"系统 3分钟生成个性化文旅打卡照 已服务全国超200家景区 [2] 非遗技艺与现代融合 - 南京云锦博物馆展示经典纹样与色彩重构的文创产品 包括手机包 香囊 云锦胸针 丝巾等 [2] - 南京云锦博物馆推出非遗+科技典藏卡 手机碰触可实现文物"悬浮"掌心 [2] - 金箔锻制技艺展示产业化应用 观众可参与贴金箔互动 购买金箔团扇 冰箱贴 胸花等文创产品 [2] 南京企业技术展示 - 洛普展示全球首创全透声LED电影屏 [3] - 原力数字科技展示全球领先3D数字内容全流程技术 [3] - 中科创达展示为LV定制开发的智能音箱 [3] - 高淳陶瓷展示"春华"系列茶具 "盛世如意"冰箱贴 高档骨瓷摆件等产品 [3] - 南京金文云锦艺术研究院展示《如意之旋》《凤凰之翼》等云锦创新作品 [3] 南京文化产业现状 - 南京文化企业已超过5.5万家 [3] - 累计38家企业入选江苏省民营文化企业30强 45家获评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 [3] - 沉浸式文旅 智慧教育等新业态年均增速高达28% [3]
南京大学科技创新大会昨举行
南京日报· 2025-05-22 10:07
南京大学科技创新大会 - 南京大学首次颁发"南京大学优秀科技成果奖" 共设置5类奖项包括"科学前沿突破奖""重大科技任务奖""重大平台建设奖""产业科技创新奖""国际科技合作奖" [1] - 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团队在量子科技领域实现"从0到1"突破 首次观察到凝聚态物质中的引力子模 自主研发全球首台实验装置 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 [1] - 杜灵杰团队研究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南京市十大科技成果" [1] -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沈树忠团队整合多学科数据 建立全球高分辨率海洋生物多样性曲线 揭示25亿到2.5亿年前生物演化过程 [2] - 沈树忠团队202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成果被编入国际地层标准和美国大学教材 [2] 789科技攻关计划 - 南京大学发布"789科技攻关计划" 包含7个世界科学前沿问题 8个重大科技攻坚任务 9个重大创新技术转化集群 [2] - 该计划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经济主战场 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 由领军科学家和相关学院提出 [2] - 科研人员可围绕攻坚目标自行组建攻关团队申请承担任务 [2]
南京大学科技创新大会在宁举行
南京日报· 2025-05-22 09:41
名校名城双向奔赴,共谋科技创新发展。5月21日,南京大学科技创新大会在宁举行。副省长赵 岩,市长陈之常,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出席。 赵岩对南京大学长期以来为江苏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希望南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 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勇攀科学高峰,勇闯更多科技创新无人区;践行责任 担当,以破冰精神开辟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路径;坚守育人初心,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全 面融入江苏,为经济大省挑大梁贡献南大力量。他表示,江苏将一如既往支持南京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 界一流的"第一个南大",全面深化校地合作,共同谱写协作发展的创新华章。 陈之常说,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南京的发展始终与南大同频共振。期待双方各扬所 长,携手往"高"攀登、向"新"奋进、以"诚"聚才,合力锻造创新链、建强产业链、壮大人才链,不断开创 校地合作新局面。南京将持续为南大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在政策支持、平台打造、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 扶持力度,努力为建设"第一个南大"营造最优发展环境。 谭铁牛表示,南京大学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把准把牢高水平研 究型大学在科技自 ...
“长江流域精品文物绘画展”亮相南航
南京日报· 2025-05-22 07:34
展览概况 - 南京博物院"长江文明万里流韵——长江流域精品文物绘画展"首次进入高校,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砚湖美术馆开展 [1] - 展览以传统中国书画、油画等形式展现,是全国首次尝试以绘画形式再造"文物" [1] - 展览以"长江文明"为主题,通过6位创作者的70余件作品链接历史与时代、文博与绘画 [1] 核心展品 - 百米国画长卷《长江文明 万里流韵》由嵇亚林和白鹤携手创作,涵盖长江流域19个省、区、市60多个遗址出土的160多件代表性文物 [1] 展览意义 - 展览为南航师生提供校园内深度感受文物艺术魅力的机会,是培育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的实践场域 [2] - 首次将长江沿线博物馆收藏的重要文物绘制在单一画卷上,突破地域限制展示长江文明 [2] - 数字媒体设计专业学生认为展览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生机,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学习价值 [2] 合作背景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南京博物院合作引入展览,体现高校对传承长江文化的使命担当 [2]
“南京长安订单班”走进企业总装车间 入学即入职,学生毕业可“丝滑”就业
南京日报· 2025-05-22 07:23
校企合作模式 -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与南京长安合作共建"南京长安订单班",定向培养汽车制造工程师,首届41名学生来自新能源汽车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3个专业 [1] - "订单班"打破专业限制,学生每周二到企业实践,学习技术标准、生产工艺,课程涵盖理论知识、实操训练、企业文化、行业趋势等内容 [1] - 公司为学生安排岗位导师,实践课设在总装车间,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工作场景,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上岗" [1] 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 - "订单班"不仅解决用工需求,还将围绕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智能网联、轻量化材料等核心技术领域设立攻关课题 [2] - 学生作为公司储备人才,未来将成为技术研发的"前哨站"和工艺革新的"试验田" [2] - 首批学员将于今年暑假开始实习,明年毕业时通过考核即可入职南京长安 [2] 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 南京长安是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企业,作为深蓝S07生产基地,去年产值突破140亿元,入选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录 [1] - 溧水已集聚3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和200多家核心零部件企业,正加速迈向"新能源汽车千亿产业集群"目标 [3] - 目前全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缺口超3000人,"订单班"有助于解决"人才供需错位"问题 [3]
稳坐亚洲AIGC赛道头把交椅,出门问问研发总监孙鹏飞: “先声夺人”,叩问人工智能未来
南京日报· 2025-05-22 06:58
公司发展历程 - 出门问问成立于2012年,先后开发语音助手、智能硬件、多模态大模型及多款AIGC产品 [2] - 2020年推出配音工具"魔音工坊",成为AIGC技术在中国首个商业应用 [3] - 2024年4月登陆港交所,成为"AIGC第一股" [5] - 已构建AI配音助理、AI数字分身、AI数字员工平台和AI短视频生成平台的AIGC产品矩阵 [6] 核心产品与技术 - "魔音工坊"在国内短视频平台覆盖超过70%的AI配音作品 [3] - 产品实现16种语言转换能力,支持数字分身批量制作多语言带货视频 [5] - 技术能精准提取语音参数,实现嘴型与声音完美同步,处理多人同框复杂场景 [6] - 全球首款AI智能体硬件TicNote具备智能录音、即时聊天、深度思考等功能 [7] 市场表现与用户数据 - AIGC产品累计服务用户超过1500万,注册用户超1000万,付费用户超百万 [6] - 智能硬件产品95%以上面向海外市场销售 [7] - "魔音工坊"用户社群推动产品从单一配音工具进化为AI创作平台 [4] 行业趋势与战略 - AI智能体被视为行业下一个风口,出门问问已发布全球首款相关硬件 [7] - 通过技术创新精准对接用户需求,验证AI技术商业化落地潜力 [4] - 持续迭代升级建立技术壁垒,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打造爆款应用 [6] 典型案例 - "小帅""小美"虚拟角色推动"魔音工坊"破圈,形成短视频解说领域固定叙事符号 [3][4] - 赋能义乌2万家商户数字分身,实现跨时区全球贸易 [5] - 助力义乌老板娘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展示"中国制造"数字化能力 [5]
“宁工有力量”行动走进产业园
南京日报· 2025-05-21 10:28
数智化创新服务 - 市总工会联合市委网信办推出"宁工有力量"行动,以数智化创新服务为核心,在紫荆航空科技园和柳树湾数创科技园推出职工服务新场景 [1] - "宁工悦读"数字阅读服务平台上线,整合100余万册电子图书、3000种电子期刊、2万小时有声读物及十余种少儿亲子阅读资源 [1] - 南京熊猫电子通过"数智工会"年均完成200余个改善项目,16个项目获省市奖项,创造效益超数十亿元 [1] - 华能江苏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自主研发综合能源监管平台与虚拟电厂平台,接入1002座光伏电站、6座储能项目,聚合容量超1400MW [1] 职工技能培训与产教融合 - "宁工尚学·家门口的工匠小课堂"整合南京开放大学资源与劳模工匠经验,开展32场培训覆盖11个行政区近千名职工 [2] - 南京机电学院与航天企业共建实训基地,首创卫星通信专业并孵化教研成果 [2] - 南京工艺装备制造公司设置"首席技师"岗位构建技能人才梯队,完成多项重大课题 [2] - 江苏宝庆珠宝、南京金线金箔总厂的劳模工匠现场展示非遗技艺传承 [2] 产业园协同发展 - 秦淮板块产业园联盟发布共建共享方案,提供"四季关爱"服务、劳动争议解纷平台及技能资源互通 [2] - 联盟联合举办技能大赛、"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通过党建带工建助力企业成长 [2] - 打造"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建立劳资纠纷联动调解机制,通过联席会议与线上平台实现长效协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