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青年报
icon
搜索文档
食尚端午 粽享健康
北京青年报· 2025-05-27 09:07
粽子市场创新趋势 - 传统粽子已突破节日限定和地域口味限制,呈现"万物皆可包"的多元化创新趋势,通过多样内馅和搭配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味蕾享受和情绪价值的需求 [1] - 榴莲冰皮粽采用冷链运输(-18℃储存),需解冻10分钟食用,保质期较短需即买即食,但榴莲含硫化物(150千卡/100克)与酒精同食影响代谢 [2] - 姜汁桂圆红枣粽以江米黑米为主料,添加生姜驱寒散湿,能中和糯米黏性预防胃胀反酸 [3][4] 高端食材应用 - 虾米鱿鱼粽含鲍鱼(102毫克嘌呤/100克)、虾米、鱿鱼(244毫克嘌呤/100克)等海鲜,干贝鲍鱼粽等同类产品受年轻群体追捧 [5] - 黑松露云腿蛋黄粽使用名贵黑松露(含松露酸、甾醇等活性成分)和云南宣威火腿,建议选择黑松露含量8%以上的酱料 [16][17] - 赤松茸排骨粽含"菌中之王"松茸(蛋白质20.3克/100克,膳食纤维47.8克/100克),搭配排骨形成高营养组合 [8][9] 健康功能定位 - 黑椒牛柳玉米粽用玉米(110千卡/100克)替代部分糯米(350千卡/100克),牛肉提供优质蛋白(22.2克/100克),适合健身人群 [6][7] - 五彩杂粮粽混合黑米(GI 55)、荞麦(GI 54)、绿豆(GI 27)等低升糖食材,膳食纤维含量高 [18][19] - 椰香紫米青稞粽含紫米(B族维生素丰富)和青稞(β-葡聚糖控糖),适合糖尿病人群 [24][25] 特殊人群适配 - 阿胶芝麻核桃粽含阿胶补血滋阴,搭配芝麻核桃(不饱和脂肪酸丰富),适合经期女性 [14][15] - 黄米酸奶双拼粽用大黄米替代糯米,添加酸奶(含益生菌),适合老人和儿童 [26][27] - 陈皮桂花山楂粽含山楂(黄酮类降血脂)和陈皮(挥发油促消化),适配慢性病患者 [28][29] 传统品类升级 - 蛋黄肉粽采用咸蛋黄和黑猪肉(脂肪35.3克/100克),但热量达350千卡/100克 [11][12] - 板栗肉粽含板栗(70克糖及淀粉/100克)与猪肉,饱和脂肪酸含量需注意 [23] - 斑斓粽通过香兰叶赋予糯米特殊香气,建议搭配杂粮提升营养 [13]
旅途中这样吃 营养美味两手抓
北京青年报· 2025-05-27 09:07
饮食健康建议 - 豆制品营养丰富 蛋白质含量高且胆固醇含量远低于鱼肉类 建议旅游饮食中至少点一种豆制品 [2] - 新鲜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 深色蔬菜维生素含量更高 黄瓜西红柿生吃可减少维生素C损失 [3] - 蔬菜颜色鲜艳能促进食欲 建议餐桌上搭配翠绿蔬菜 [4] 饮酒与饮料选择 - 白酒主要含酒精缺乏营养 建议每日不超过38度白酒50毫升 相当于葡萄酒150毫升或啤酒450毫升 [5] - 饮料含糖量高易摄入过多能量 建议选用茶类如绿茶红茶或菊花茶大麦茶等 [5] 肉类摄入建议 - 动物性食物过量不利健康 应选择低脂肪低能量食物 猪肉脂肪含量超30%建议少吃 [6] - 鱼虾贝类脂肪低且富含优质蛋白质 可适量多吃 内脏胆固醇高应少吃 [6]
具身智能为什么能?
北京青年报· 2025-05-27 02:17
具身智能产业政策与战略地位 - 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并列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1] - 工信部2024年初出台方案明确开展具身智能等领域"揭榜挂帅"政策,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已成立[3] - 北京市2025年发布《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目标三年突破百余项技术、落地万台机器人、培育千亿产业集群[4] 技术发展与行业现状 - 具身智能核心在于通过物理实体实现"感知-决策-行动"闭环,优必选WalkerS1已实现全球首例多台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1] - 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全球150家通用人形机器人公司中中国占80家(2024年末数据)[3] - 硬件层面需突破成本与稳定性问题,软件层面复杂环境感知和任务处理算法仍待完善[3] 商业化应用场景 - 银河通用Galbot人形机器人已应用于商超取货、医疗康养(阿尔茨海默症早筛等)领域[1] - 工业场景中优必选WalkerS1在车企总装车间实现协同分拣、精密装配等多任务作业[1] - 未来市场空间或堪比汽车产业,预计工厂/家庭将大规模配备智能机器人[3] 技术突破方向 - 需研发具身大模型实现物理世界交互,但训练数据获取难度远高于图文大模型[3] - 北京计划突破多模态融合感知技术,包括跨模态学习算法、交互式感知等关键技术[4] - "一脑多能"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已发布,实现任务理解到执行全流程智能化[4] 产业发展驱动力 - 老龄化社会将推动具身智能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可能缓解"年轻人不愿进厂"现象[3] - 北京依托高校资源和企业集聚优势,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4] - 赛迪顾问预测中国机器人产业"十五五"规模将达4000亿元,稳居全球首位[3]
从肠计议 这可不是普通的闹肚子
北京青年报· 2025-05-26 09:12
炎症性肠病(IBD)流行病学现状 - 中国大陆地区IBD发病率为1.96-3.14/10万且呈快速上升趋势 [1] -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 克罗恩病为18-35岁 [2] - 约30%克罗恩病患者首发症状为肛周脓肿或瘘管 [3] 疾病特征与诊断误区 - IBD包含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核心病理为肠道免疫系统失控 [2] - 常见症状包括持续腹泻(带血/黏液)、腹痛、体重下降等 易与普通肠胃炎混淆 [2] - 40%患者需接受至少一次手术 但术后复发率高需终身随访 [7] 治疗与管理方案 - 生物制剂可快速控制炎症 但突然停药会引发反跳性炎症 [4] - 规律用药可使溃疡性结肠炎5年无复发率提升至60%以上 [5] - 肠镜监测每1-2年一次 早期癌变可通过内镜切除 [6] 辅助治疗手段 - 低强度运动(散步/瑜伽)可改善肠道蠕动 减轻疲劳感 [8] - FODMAP饮食方案可缓解症状 需个性化定制 [3] - 中药/针灸/营养支持等非药物手段可作为辅助治疗 [9] 行业研发动态 - 全球IBD研究涵盖粪菌移植/CAR-T细胞疗法等前沿领域 [10] - 中国已有多个创新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10] - 未来十年可能迎来突破性治疗进展 [10]
古人的驱蚊养生神器你值得拥有
北京青年报· 2025-05-26 09:12
中药香囊的历史与文化 - 中药香囊是传承千年的中医外治法"衣冠疗法"的智慧结晶,以天然草本为芯、锦缎为衣,兼具雅趣与健康功能 [1] - 香囊雏形可追溯至楚辞《离骚》中描述的香草佩戴习俗,历史上盛行于宫廷与民间,贵族使用金银玉翠材质,平民采用布帛绣制 [2] -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杨贵妃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是著名文物代表,明清时期香囊应用更广泛且文化寓意丰富 [2] 中药香囊的医学原理与功效 - 通过嗅闻香囊芳香之气,药物成分作用于口鼻、肌表,经气血经脉流动调节阴阳平衡、疏风散邪、畅通诸窍,达到预防疾病效果 [2] - 现代研究证实香囊能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小环境,兴奋神经系统并提高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抑制致病菌生长并增强抗病能力 [3] - 具有驱蚊避虫功能,艾草挥发油成分桉油精可驱蚊,菖蒲挥发油含β-细辛醚和α-细辛醚,兼具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 [3][4] 核心药材与配方应用 - 艾草香囊形成"驱蚊场",兼具杀菌除湿效果,可改善潮湿季节的室内空气质量 [3] - 菖蒲叶片含特殊香气,端午习俗中用于"斩千邪",其驱蚊功效经现代研究验证 [3] - 雄黄需谨慎使用,未经炮制易生成剧毒砒霜,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加工 [4] - 防治呼吸道感染配方含山柰、苍术、藁本等,流感防治配方含藿香、丁香、白芷等 [7][8] - 安神助眠配方采用合欢花、薰衣草,提神醒脑配方含冰片、檀香,驱蚊避暑配方以艾叶、薄荷为主 [9][10] 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 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香囊兼具装饰、驱虫、避瘟、防病多功能 [5] - 中医香囊被称为"会呼吸的处方",草药通过芳香走窜之性经口鼻皮肤渗透入体 [6] - 过敏体质者、孕妇等特殊人群不建议使用,且香囊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10] - 需避免潮湿或阳光直射环境,气味散尽后需及时更换药粉以保持功效 [10]
这些习惯正给你的血管添堵
北京青年报· 2025-05-26 09:12
高盐高糖饮食对血管健康的危害 - 高盐饮食导致血压升高 钠使身体存更多水分 血液量增加 心脏需超负荷泵血 长期可致血管变脆 胆固醇沉积形成动脉狭窄 心脏可能衰竭[1] - 高糖饮食促使脂肪在血管内壁堆积 造成动脉硬化 血糖波动损伤血管内皮 炎症因子持续破坏 血液黏稠度增加 心脏负担加重[1] - 盐糖协同作用加剧危害 盐分滞留水分影响血糖控制 高血糖促进肾脏回收盐分 形成恶性循环 中风和心梗风险比普通人高3倍[1] 高脂及反式脂肪酸的影响 - 高脂肪 高胆固醇及含反式脂肪酸食物对血管健康构成显著威胁 建议减少摄入[2] 久坐不动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 每日久坐超8小时者心脏病风险比普通人高47% 腿部血流减缓导致心脏代偿性加强泵血 可能引发心肌缺血[3] - 久坐导致血液中脂肪糖分堆积 血管狭窄硬化 坐1小时以上血液黏稠度显著上升 高血压糖尿病风险增加[3] - 连续静坐12小时肺栓塞风险翻倍 小腿血流淤积易形成血栓 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致命性肺栓塞[3] - 久坐加速血管老化 30岁人群血管年龄可能达40岁水平[3] 熬夜与心理压力的心血管影响 - 连续熬夜3天血管年龄老化10岁 心脏长期超负荷运转 可能出现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甚至心梗[4] - 熬夜压力促使胆固醇甘油三酯堆积 血管壁硬化加速 年轻人熬夜一年血管硬度比同龄人高30%[4] - 熬夜引发肾上腺素分泌激增 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常见头痛心慌为血压异常信号[4] - 40岁以下猝死案例中60%与熬夜相关心血管问题有关 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下肢血栓[5]
孙颖莎女单成功卫冕 助国乒实现16连冠伟业
北京青年报· 2025-05-25 20:34
#孙颖莎冠军#【#孙颖莎女单成功卫冕# 助国乒实现16连冠伟业】经过9天激烈角逐,多哈世乒赛在5月 25日迎来收官日。女单决赛中,赛会前两号种子选手孙颖莎和王曼昱继2021年休斯敦世乒赛后再次展开 巅峰对决,经过7局鏖战,最终孙颖莎4比3战胜王曼昱,成功卫冕,也为中国队实现了世乒赛女单16连 冠。#孙颖莎vs王曼昱# 赛场上,孙颖莎以凌厉的球风和极具侵略性的打法著称,她的进攻犀利果断, 技术动作干净利落,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与霸气,被球迷们称为"小魔王"。赛场外,她则展现出截然 不同的另一面,天真烂漫的笑容和率真可爱的性格,赢得了无数球迷的喜爱。正是这种场上霸气、场下 软萌的反差魅力,使她成为中国乒乓球队最具人气的选手之一。 作为目前中国女乒的头号主力,孙颖 莎每天的训练时间长期保持在四五个小时。大赛前的封闭训练更是强度加倍,每天要练六七个小时,从 早到晚专注于技术打磨和体能储备。自进入省队以来,训练和比赛已成为她的日常。但即便面对如此高 强度的训练,孙颖莎依然保持着对乒乓球纯粹的热爱。正是这份坚定的信念和由衷的热爱,支撑着她在 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不断突破,并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她认为,想要成为顶尖运动员肯定 ...
城市更新既需要“面子”也需要“里子”
北京青年报· 2025-05-24 14:18
5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有关情况。 在组织实施上,《意见》提出,要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确保把实事 办实、好事办好。 这也提醒我们,在城市更新行动中,既要从思想观念上纠正错误认知,也要建立健全适应城市更新的实 施机制。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体制机制,抓体检、抓规划、抓落实,确保行动科学 有序推进。比如凡是涉及城市更新工程项目,加强项目论证和审批,做好提示、引导和把关工作,确保 工程科学有序推进。再如,在工程规划阶段充分做到知民意、汇民智、聚民力。实践证明,让民意参与 把关,是防止"面子工程"浑水摸鱼的有效办法。这既要公开重大项目信息,也要通过座谈会、听证会, 听取专家学者、民意代表的意见建议。 另外,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必不可少。既要总结推广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经验,完善全链条政策机 制,也要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设立城市更新专项;既要探索可持续投融资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 与,也要出台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满足金融需求。为其提供更多政策保障,将会有力推 动城市更新行动的落实。 原标题:城市更新行动, ...
魏建军亲临,长城再战环塔
北京青年报· 2025-05-21 10:38
赛事参与与技术验证 - 公司携哈弗、坦克、长城炮三大子品牌以原厂量产车型征战2025环塔国际拉力赛T2组别,覆盖柴油、新能源、汽油动力[1][3] - 赛事地形涵盖沙漠、戈壁、雅丹等极限环境,成为产品耐久性与全动力矩阵的终极验证场[3] - 采用"以赛验车"策略,通过实战积累数据优化技术,形成赛事与量产的技术闭环[6] 动力技术突破 - 柴油动力:2.4T发动机最大扭矩490N·m,VGT增压技术提升热效率至41%,兼具低油耗与高耐久[3] - 新能源混动:Hi4-T架构实现油电双擎协同,坦克500 Hi4-Z搭载59.05kWh电池包,WLTC纯电续航201km,"真4L模式"使前后桥扭矩放大20倍[4] - 大排量引擎:自研4.0T V8发动机与水平对置8缸摩托引擎填补中国品牌技术空白[4] 技术路线与研发投入 - 坚持Hi4混联技术路线,效率较增程式提升13%-20%,适配全场景需求[7] - 专利布局:公司专利公开量达6888件,新能源领域专利公开量1838件,智能化专利1131件居民营车企第一梯队[7] - 质量验证体系:积累超120亿公里行驶数据,2.4T柴油发动机通过30余次极端工况测试无衰减[7] 全球化战略 - 构建燃油、柴油、混动全场景动力矩阵,为全球市场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9] - 目标2030年实现海外百万辆销售规模,推动品类、品牌、产品全面全球化[9] 企业理念与行业定位 - 通过极寒、高原、沙漠等极端环境测试验证产品可靠性,强调"马拉松式"技术积累[6][7] - 以全动力自主研发重构越野价值体系,打破"新能源车不越野"偏见[3][6] - 技术护城河:35年坚持全动力、全场景、全球化技术布局,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9]
为什么古代铜钱大多是孔方兄
北京青年报· 2025-05-21 09:29
铜钱形状的演变历史 - 古代铜钱被称为"孔方兄",源于《鲁褒传·钱神论》的描述"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1] - 铜钱形状并非一直是外圆内方,历史上曾出现刀形、裤子形和钥匙状等多种形态 [1] -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币制起,方孔铜钱开始流行并沿用至1900年清朝末年,历时两千余年 [1] 外圆内方设计的实用考量 - 铸造技术需求:方孔便于将多个钱币穿在方形木棍上固定,方便用锉刀修整边缘使其光滑平整 [2] - 圆形设计优势:无棱角不易磨损,方便携带,可用绳子穿起计数,"腰财万贯"由此而来 [2] - 日本、朝鲜等地的古代铜钱也延续了这一"外圆内方"的传统设计 [2] 外圆内方的文化象征意义 - 与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相关,方孔代表中央政权,外圆象征王权统御四方 [3] - 契合儒家"外柔内刚"的处世理念:圆形象征灵活变通,方形象征正直原则 [3] - 强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政治观念,具有皇权象征意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