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下V

搜索文档
刚刚!IPO审1过1
梧桐树下V· 2025-08-11 18:09
公司IPO审核通过 - 浙江科马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获得北交所上市委审核通过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干式摩擦片及湿式纸基摩擦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3] - 2024年营收24,902.80万元,净利润6,871.57万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前身成立于2009年11月,2011年3月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4] - 发行前总股本6,276.00万股,拥有3家控股子公司、1家参股公司 [4] - 截至2024年末,员工总计474人 [4] 股权结构 - 科马实业持有公司65.87%股份,系控股股东 [5] - 王宗和、廖爱霞、徐长城、王婷婷四人合计控制公司84.40%股份,为实际控制人 [5] - 实际控制人之间存在夫妻、翁婿等亲属关系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215.85万元、19,896.43万元、24,902.80万元 [6] - 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95.24万元、4,426.86万元、6,871.57万元 [6] - 2024年毛利率达47.39%,较2022年提升12.48个百分点 [7]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68%,同比提升3.22个百分点 [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2年6.77%降至2024年5.51% [7] 上市委问询重点 - 要求说明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公司的合理性及贸易商终端销售真实性 [8] - 需披露产品市场空间及干式摩擦片下游需求情况 [8] - 需说明T2产品客户拓展和订单最新情况及毛利率变动趋势 [8] - 需披露与中邦建设及关联方的资金往来情况 [9]
又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被罚1250万!
梧桐树下V· 2025-08-10 14:17
公司财务造假情况 - 2021年度报告虚减营业收入1.80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2.25%,虚增利润767.50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13.51% [3] - 2022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2257.72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0.47%,虚减利润总额1.02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7.84% [3] - 公司及7名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1250万元 [3] 财务造假具体行为 - 销售和采购返利、供应商索赔补偿、期间费用的会计核算不准确、不规范 [7][8] - 未实际交付货物但开具发票并依据发票确认收入,导致虚构收入和跨期确认收入 [9][10]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应收账款信用减值不准确、未计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 [10][11] 造假金额明细 - 2021年销售返利核算错误导致虚减营业收入1629.31万元,虚减利润总额1629.31万元 [7] - 2021年采购返利核算错误导致虚减营业成本4319.37万元,虚增利润总额4319.37万元 [8] - 2022年收入确认错误导致虚增营业收入7651.18万元,虚增利润256.57万元 [9] 相关责任人处罚 - 公司被处以600万元罚款 [16] - 时任董事长杨波被处以200万元罚款 [18] - 时任总经理代云辉和宋国富分别被处以80万元罚款 [18] - 时任财务总监屠建国被处以90万元罚款 [18] 公司后续措施 - 公司将对相关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差错更正和追溯调整 [17] - 公司将在满足条件后申请撤销股票交易其他风险警示 [17] -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18]
又一主动退市!至今未披露2024年年报,实控人为刘益谦
梧桐树下V· 2025-08-10 14:17
公司主动退市公告 - 天茂集团拟以股东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并申请转入退市板块转让,股东会召开时间为8月25日 [2] - 公司因业务结构调整面临重大不确定性,此举旨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2] - 公司控股股东为新理益集团(持股44.56%),实际控制人为刘益谦 [6][7] 财务与合规风险 - 公司未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导致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停牌,7月8日复牌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 - 若9月8日前仍未披露年报,深交所将终止其股票上市 [4] - 2023年及2024年1-9月合计亏损9.8486亿元(2023年亏6.5176亿元,2024年1-9月亏3.331亿元) [12][13] - 2024年1-9月净利润同比下滑56.4%,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8.43% [14] 股东保护机制 - 异议股东可行使现金选择权,行权价1.60元/股,较停牌前收盘价1.45元/股溢价10% [9] - 现金选择权由荆门市维拓宏程管理合伙企业提供,限售股或权利受限股份除外 [9] 其他关键信息 - 公司无主动退市后重新上市的具体时间计划,且无重大资产重组安排 [11] - 公司核心业务为保险,通过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开展 [2] - 2025年5月6日因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5] - 今年以来已有山东玉龙股份、中航产融等公司主动退市 [15]
IPO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上市规范、股改要点一览
梧桐树下V· 2025-08-10 14:17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政策效应 - 自2025年6月证监会宣布支持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后,7月新增受理1家、过会2家、注册生效1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的公司 [1] - 政策效应逐步扩散,预计更多科技企业将选择该标准上市 [1] 《境内IPO实操手册》核心内容 - 手册共254页12.3万字,涵盖上市准备、企业规范、股改要点、其他事项四大板块 [5] - 提供纸质手册、线上课程及定制笔记本三种形式 [3] 上市前准备 - 第一部分6章节覆盖上市基础工作、中介机构选择、IPO时间规划等 [8] - 申报期内策略需控制增量并梳理历史数据,申报期外策略仅需在基准日前整理资产负债余额 [9] - 上市可能性评估需关注突击入股、实控人稳定性等实质性障碍 [10] 企业上市规范 - 第二部分提出"五步法":股权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梳理、财务规范、ERP上线 [19] - 财务规范案例详解收入确认调整(如出口业务以提单日期为准)、应收账款对账等22项操作步骤 [22][23] 企业股改要点 - 第三部分重点指导股改基准日选择(避开3/6/9/12月末)、方案制定及成本控制 [25] - 详细解释不同日期选择的税务影响及合规要求 [27] 其他资本运作与行业案例 - 第四部分分析引入投资人、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的注意事项 [30] - 覆盖9个部门IPO分工及6个热门行业审核案例(含财务数据对比) [32][33] ERP实施关键节点 - IPO企业需提前1-2个月上线ERP,避免基准日数据混乱 [40] - MRP系统通过动态平衡物料需求实现交期与库存优化 [39] - 实施需与股权/组织架构调整同步,否则将引发后续问题 [42]
竞天公诚及2名律师被证监会处罚!
梧桐树下V· 2025-08-09 15:00
中国证监会对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的行政处罚 - 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在国美通讯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中出具的法律文件存在虚假记载,涉及虚假贸易业务收入数据 [3][4] - 竞天公诚作为法律顾问,未审慎核查重大业务合同及客户、供应商的工商信息,未发现客户与供应商之间存在同股东、同注册地址等异常关联 [5][6] - 竞天公诚工作底稿不完整,未归档贸易业务合同、发票等关键资料,导致法律意见缺乏底稿支持 [6][7] - 中国证监会决定对竞天公诚没收业务收入471,698.12元,并处以100万元罚款,对签字律师郑婷婷、邓宇分别处以40万元罚款 [3][9] 国美通讯非公开发行股票问题 - 国美通讯2020年通过虚假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和成本,导致非公开发行文件存在虚假记载 [4][5] - 竞天公诚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认为国美通讯符合非公开发行条件,但未发现其财务数据造假问题 [5] 竞天公诚的失职行为 - 竞天公诚未按照《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管理办法》要求对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查和验证 [6][7] - 竞天公诚未归类整理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工作底稿缺失关键内容,违反相关规定 [7][8] - 中国证监会认定竞天公诚违反《证券法》第一百六十三条,构成未勤勉尽责的情形 [8][9]
科技类企业赴港IPO,小心这12个问题
梧桐树下V· 2025-08-09 15:00
港交所"科企专线"新政核心要点 政策背景与市场动态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新政,为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保密上市通道并降低门槛,吸引科技企业赴港上市 [1] - 2025年6月单月有15家新股在香港上市,7月初出现单日5家公司同日挂牌,当前在审申请约200家 [1] 适用对象与核心门槛 - 适用对象包括特专科技公司(如AI、芯片、新能源等)和生物科技公司(创新药、医疗器械等),尤其早期阶段或未商业化企业 [3] - 行业属性需符合港交所定义的"特专科技"(18C章)或"生物科技"(18A章)领域 [3] - 研发投入要求:特专科技公司过去三年研发开支占总成本≥15%,生物科技公司需核心产品通过临床Ⅰ期 [4] - 允许未盈利、无收入,但需证明技术可行性及市场潜力(如专利、合作意向书) [5] 自测与初步反馈 - 公司可通过港交所官网下载《18A/18C资格自评表》进行自测 [6] - 不确定是否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填写"科企专线-查询表格"发送至港交所邮箱,1周内获初步反馈 [7] 保密提交申请流程 - 与港交所签订NDA(保密协议),确保材料仅限审核团队可见 [8] - 提交PDF加密文件,包括公司简介、财务数据、法律文件等,敏感信息可保密至上市聆讯前 [9][10][18] - 港交所专线团队在30天内反馈意见,重点审核技术可行性和合规性 [11] 专属服务与特权 - 可预约港交所专家团队获得免费一对一辅导,包括上市规则解读和募资策略建议 [13] - 符合条件的企业(如A股已上市公司、估值超百亿)可申请快速通道,审核周期缩短至30天(常规流程90天) [14] - 允许同股不同权(WVR)设计,创始人可保留控制权,无需额外证明"创新性" [15] 常见坑点与应对 - 技术描述需避免空洞,应附第三方技术认证或合作方背书 [17] - 关联交易需透明化,提前切割关联业务或提供公允性证明 [19][20] - 投资者关系需引入至少2家"资深独立投资者"(管理规模≥10亿港元)并披露关键条款 [21][22] 上市后持续合规 - 需公开技术商业化进展、研发里程碑等信息,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细节可申请豁免 [22] - 建议发布季度研发简报并定期与分析师沟通,每年至少2场路演 [23] - 18A/18C企业增发新股可走"简易程序",最快1周获批 [24] 与其他市场对比 - 港股(科企专线)审核周期3-6个月,估值水平中等(PE 20-30倍),信息披露要求较低 [25] - A股(科创板)审核周期6-12个月,估值较高(PE 30-50倍),信息披露要求高 [25] - 美股(纳斯达克)审核周期4-8个月,估值高(PE 50-100倍),信息披露要求极高 [25] 课程与专业服务 - 课程《科技类企业港股IPO通关》涵盖18C上市条件、Pre-IPO融资策略及12类审核雷区应对 [26][27][28] - 主讲嘉宾为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卢晴川律师,专注半导体行业资本市场服务 [28]
律师出海业务三步走:定位→获客→创收
梧桐树下V· 2025-08-09 10:38
出出海海 ,是一个金矿,如何挖,是一个大事。 我们到底可以做什么? 没有留学背景,是否无法开展? 对于绝大部分律师而言,有很多疑惑, 比如: 在出海问题上,我们的价值在哪里? 这个业务方向是否值得投入? 这事可否挣钱? 如果要挣钱,该如何重新规划,需要了解哪些? 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律师们,阻碍了大家探索的脚步。于是,我们上架了课程 《《《《《律律律律律师师师师师业业业业业务务务务务出出出出出海海海海海 11100讲讲》》 ,拆解这些高频难题, 让出海不再困难,可以为更多人所用,在实现律师们的社会价值之 外,还可以为自己创造新的价值。 想知道具体怎么破局?往下看 —— 律师 业务 出海 10讲 3大维度,10节课程 扫码试看课程 PART ONE 课程亮点 内容全面: 从底层逻辑到业务模型,10讲打通出海 "认知-方法-落地" 全链路。 实战导向: 结合大量真实案例,拆解出海业务设计、营销及价值最大化路径。 跨界思维: 跳出法律框架,融合商业视角讲出海,教你用案例反向设计服务。 课程大纲 重新理解出海的价值与意义 从市场定位到资源整合的思维框架解读 目标设定、用户选择、市场规划 目标设定、用户选择、市场规划 ...
刚刚!致同所及两名注会收警示函!
梧桐树下V· 2025-08-09 10:38
深圳证监局对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措施 - 深圳证监局于2025年8月8日对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蒋晓明、胡新出具警示函 因长亮科技2023年年报审计项目存在多项执业质量问题 [2][3] - 监管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要求事务所15个工作日内提交整改报告 [9] 审计执业质量问题 控制测试缺陷 - 未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关键控制点"合同变更"实施恰当控制测试 缺乏充分审计证据证明控制有效性 [4] 营业收入审计缺陷 - 未充分关注个别项目暂估收入差异:2022年末暂估收入与实际结算金额存在较大差异 2024年1月实际结算金额较2023年末暂估数大幅减少 [5]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审计缺陷 - 未评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中前瞻性调整系数大幅变动的合理性 迁徙率计算关键参数复核程序缺失 [6] 研发费用审计缺陷 - 未核查部分无形资产摊销确认为研发费用的合理性 [7] 错报评估缺陷 - 对高于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的未更正错报 未汇总评价其单独或汇总后的重大性 [8] 审计底稿缺陷 - 收入细节测试和截止测试记录缺失 未说明收入截止性测试样本选取范围的合理性 [9] 监管依据 - 违规行为涉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多个条款 包括第1231号、第1101号、第1301号、第1321号和第1251号等审计准则 [4][5][6][7][8]
一上市公司9年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被重罚!第三方配合造假者被罚700万
梧桐树下V· 2025-08-09 10:38
核心观点 - *ST高鸿因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及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3] - 公司通过虚假贸易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涉及金额巨大,最高虚增营业收入占比达49.38% [4][5][6] - 多名高管及关联人员参与违法行为,证监会拟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处以罚款和市场禁入措施 [7][8][9][10][11][12][13][14][15][16] 虚假贸易业务详情 - 2015年至2021年通过子公司高鸿科技参与笔记本电脑虚假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累计达170.48亿元,虚增利润总额累计达5,179.76万元 [4] - 2018年和2020年通过子公司高鸿数据和高鸿恒昌开展IT系统等产品虚假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1.99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285.88万元 [5] - 2022年和2023年通过子公司高鸿数据、高鸿鼎恒、高鸿鼎远开展服务器、笔记本电脑虚假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11.29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158.95万元 [5] 财务造假规模 - 2015年至2023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189.76亿元,占各期披露营业收入比例最高达49.38% [6] - 虚增利润总额累计达7,624.70万元,占各期披露利润总额比例最高达64.88% [6]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2.50亿元,相关文件引用虚假数据构成欺诈发行 [7] 主要责任人及处罚 - 董事长付景林被处以750万元罚款及10年证券市场禁入 [13][15][16] - 财务总监丁明锋被处以600万元罚款及5年证券市场禁入 [8][13][15][16] - 董事曹秉蛟被处以500万元罚款,其配偶江庆被处以700万元罚款及10年市场禁入 [9][12][14][15][16]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处以1.35亿元罚款 [15]
IPO审1过1
梧桐树下V· 2025-08-08 20:14
公司IPO审核通过 - 珠海市南特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获得北交所上市委审核通过 [3] - 公司简称南特科技 主营业务为精密机械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4年营收103,08641万元 净利润9,46906万元 [4] - 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 律师事务所为广东精诚粤衡 审计机构为立信 [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精密机械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长期专注于空调压缩机零部件领域 [5] - 产品覆盖气缸、轴承、活塞、曲轴等压缩机核心零部件 [5] - 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 发行前总股本为11,1549986万股 拥有7家控股子公司 无参股公司 [5] - 截至2024年末 员工总计2,497人 [5] 股权结构 - 蔡恒直接持有公司54,458,574股股份 占发行前总股本的4882% 且担任公司董事长 [6] - 蔡恒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能产生重大影响 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6]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 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3,36761万元、93,83431万元和103,08641万元 [7] - 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9608万元、8,21866万元和9,46906万元 [7] - 2024年资产总计141,67142万元 股东权益合计66,92840万元 [8] - 2024年资产负债率3419% 较2023年的4677%有所下降 [8] - 2024年毛利率2265% 较2022年的1951%有所提升 [8]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89% 扣非后1532% [8]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88元 稀释每股收益088元 [8]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32% [8] 上市委问询问题 - 关于经营业绩真实性 要求说明精密件产品毛利率低于可比公司联合精密的原因及合理性 [9] - 关于向海立股份子公司采购铸件加工后销售给海立股份并采用总额法核算收入的原因及合理性 [9] - 关于经营业绩可持续性 要求说明对格力电器的销售增长率高于美的集团的原因及合理性 [9] - 要求对比主要竞争对手的差异化情况 说明公司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是否存在被替代风险 [9] - 关于募投项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要求结合现有产能和营业收入年化增长率进行分析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