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icon
搜索文档
两家能源电力龙头央企,正式迁驻雄安新区
事件概述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于10月9日举行升旗仪式,标志着两家央企总部正式迁驻雄安新区 [2][4] - 两家公司是雄安新区首批疏解的央企,此次迁驻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阶段性进展 [2][8] 中国华能迁驻详情 - 中国华能总部及直属单位已有1000余名员工在雄安新区进入常态化办公状态 [5] - 公司将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在雄安新区统筹推进“四板块一中心”战略布局 [6] - 公司定位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个排头兵”,将持续做好能源保供、经营提效、绿色发展等工作 [6] 中国中化迁驻详情 - 中国中化总部已步入常态化办公阶段,近1000名总部及相关配套单元员工已在新办公场地有序开展工作 [5] - 公司视迁驻雄安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是全面融入国家战略大局的关键一步 [8] - 公司将以雄安为新的战略支点,发挥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绿色转型等领域的优势 [8] 对雄安新区的影响 - 两家龙头央企落地将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雄安新区集聚,促进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8][9] - 央企员工大规模入驻将为新区带来人才、技术等优质资源,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和城市活力提升 [9] - 雄安新区为央企提供了从办公场地规划建设到员工生活配套的全方位支持与保障,确保了搬迁过渡平稳有序 [5]
粤港澳大湾区单体容量最大调频调峰独立储能电站投运
项目概况 - 项目名称为韶关曲江马坝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由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以EPC总承包模式建设,于10月1日正式投运 [3] - 项目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占地约48.99亩,由70套磷酸锂铁电池仓组成,是粤港澳大湾区单体容量最大的调频调峰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 [4] - 该项目被列入广东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 [4] 技术规模与性能 - 项目单体电池仓容量达6兆瓦时/套,总建设规模为208兆瓦/416兆瓦时电化学储能系统及12千米外送输电线路,配套建设一座220千伏升压站 [8] - 电站满载最高可储存41.6万千瓦时电能,年输送电力约2.98亿千瓦时,可满足近14万户居民用电需求 [8] - 项目投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8万吨 [8] 功能与战略意义 - 电站将有效平抑风、光新能源发电波动,缓解区域电网调频调峰压力 [8] - 项目依托“储能+算力”协同模式,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广东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提供稳定电力支持,助力国家“东数西算”工程 [11] - 项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能源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粤北地区电力消纳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并为广东省打造新型储能万亿级产业集群增添动力 [3][11]
全版日程+参会指南发布!第五届储能安全研讨会将于天津召开
会议基本信息 - 第五届储能安全研讨会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际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评价关键技术合作研发"研讨会将于2025年10月16-17日在天津召开 [2][5][24][25] - 会议开幕式定于2025年10月16日上午09:00-12:00举行 [5][26] - 会议采取预报名方式 报名成功不收取参会费用 食宿自理 [42] 主办与支持单位 - 会议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共同主办 [2][33] - 协办单位包括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储能安全专业委员会 [33] - 支持单位涵盖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33][34][37] 主要参会机构 - 参会单位包括国家能源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能源主管部门及头部行业组织 [34] - 科研机构与高校包括天津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等 [35] - 发电集团与电网公司包括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等 [36] - 储能产业链企业包括科华数能 远景能源 天合储能 融和元储 中创新航 特斯拉 壳牌 阿里云等 [37] 会议核心议程与议题 - 开幕式设院士报告 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主讲深部地下空间储能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金华主讲电化学储能火灾防控基础与技术研究进展 [26] - 主旨报告涵盖锂离子储能系统核心保护技术 本质安全的智能电池技术 储能系统安全评价技术 储能电池安全技术研究及评价等方向 [26] - 分论坛一聚焦储能安全技术与应用创新 议题包括全栈式高安全储能技术方案 工商业储能安全 浸没式冷却液 储能系统极限燃烧测试等 [27] - 分论坛二聚焦储能故障诊断与安全运维 议题涵盖锂电池储能电站故障辨识与保护关键技术 电化学储能防火安全标准解读 电池诊断与运维闭环管理等 [28][29] - 分论坛三聚焦AI赋能储能安全 议题包括AI赋能储能电池状态感知 电化学储能系统监测预警技术 数据驱动安全 智能化液冷散热技术等 [30] 行业专家与院士参与 - 会议汇聚多位院士及资深专家 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 张来斌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等 [7][9][11][26] - 分论坛圆桌对话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 天合储能 阳光电源 远景储能 UL美华认证等机构专家参与讨论 [27][28][29][30]
小部件大作为!第十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电气设备赛道火热征集中!!!
储能行业宏观发展 - 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目标至2027年达到180GW以上,创造巨大市场需求[3] - 国内外市场对高质量储能设备需求快速增长,为电气设备供应商带来巨大机遇[3] - 储能电站规模扩大和运行环境复杂化对电气设备可靠性、安全性及智能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4] 电气设备赛道技术焦点 - 连接设备创新聚焦于实现更低阻抗和更高可靠性,作为高效能源传输与系统协同的基础[5] - 保护设备需确保系统在过流、短路等故障情况下快速可靠动作[6] - 电能计量设备需精准测量电池充放电量及系统效率[7] - 新型电气材料与智能化组件从微观层面提升设备耐压等级、载流能力、散热效率与寿命[8] - 集成化电气解决方案通过系统化设计将分散部件整合为高密度、高效率、易维护的标准化模块[9] 大赛平台价值与影响力 - 大赛已成功举办九届,吸引全球超过900个参赛项目申报,成为储能领域极具公信力的年度公益赛事[19] - 获奖项目将入驻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6创新大赛展示专区,直接触达超200,000名全球专业观众[12] - 往届参赛项目中约30%在赛后成功获得融资,高达40%顺利与应用市场完成对接[13] - 大赛颁奖盛典吸引超1,000位行业精英现场参与,并通过线上平台创造超230万人次观看曝光[14] 大赛赛程与申报范围 - 项目征集时间为2025年7月1日至10月31日,材料审查于2025年11月进行,预选赛及网络投票在2025年12月至2026年1月开展[15][23] - 决赛于2026年1月举行线上答辩,获奖公示在2026年2月,颁奖典礼定于2026年4月1日ESIE 2026期间举办[15][23] - 申报范围涵盖技术创新组、应用创新组、卓越产品组、专利创新组、软科学类创新组、年度新锐企业、明日独角兽及年度人物等多个维度[26][30][32][34][36][38][41] - 明日独角兽企业定义为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约70亿元人民币),拥有独特核心技术或颠覆性商业模式[38] 参赛者权益与支持 - 大赛提供近百家合作媒体全程跟踪报道,并在ESIE 2026设置专属展示专区面向20,000+专业观众[43] - 决赛获奖项目可获得价值5,800元的ESIE 2026三天通票一张[43] - 超30家风投机构与基金公司为入围项目提供免费金融顾问咨询服务及优先种子基金支持[43] - 参赛项目可参与联盟组织的园区对接会、资本对接会等优先活动[44]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重要突破!
技术突破 - 研究团队开发出阴离子调控技术 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2] - 新技术在电解质中引入碘离子 在电场作用下形成富碘界面 主动吸引锂离子并自动填充缝隙孔洞 使电极和电解质始终保持紧密贴合[2] - 基于该技术制备的原型电池经历数百次循环充放电后性能依然稳定 远超现有同类电池水平[3] 技术优势与影响 - 该新设计制造更简单 用料更省 电池更耐用[3] - 该技术未来有望为人形机器人 电动航空 电动汽车等领域带来更安全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3] - 专家评价该研究解决了制约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关键瓶颈问题 为实现其实用化迈出了决定性一步[3] 行业背景 -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2] - 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电极的界面接触问题一直是制约其产业化的难题[2]
10月10日 深圳 | CNESA储能生态对接会:储能+智能制造(珠三角专场)日程发布
会议概况 - 会议主题为储能生态对接会-储能+智能制造(珠三角专场)[2] - 会议将于2025年10月10日举行[2] - 会议地点位于深圳的欣旺达光明研发基地[2] - 主办单位是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协办单位包括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网、新华社智能零碳[2] 会议议程与核心议题 - 会议议程包括参观欣旺达展示大厅以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工作介绍[3] - 主题演讲涵盖锂离子电池储能的技术发展趋势[3] - 主题演讲涉及构网型储能在新能源以及离网市场中的应用[3] - 主题演讲包括储能系统优化创新与安全设计[3] - 主题演讲聚焦于降本增效双引擎驱动储能行业升级转型[3] - 主题演讲关注发那科机器人助力新能源锂电池智能制造[3] - 主题演讲探讨TM Al Cobot协作机器人技术[3] - 主题演讲分析自适应机器人如何重塑制造生产力[3] 参会企业与生态构建 - 参会集成类企业包括禾望、科陆、东方日升、鹏程无限、特变电工、卧龙、首航新能源、三晶、永泰等[5] - 参会智能制造类企业包括发那科、西门子、FESTO、川崎机器人、ABB机器人、节卡机器人、达明机器人、新时达机器人、非夕科技等[5] - 会议旨在深化储能与智能制造融合创新,推动产业链协同突破[1] - 目标是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储能制造生态,助力企业实现从技术应用到价值创造的跨越[1]
国兴家和,月圆人安!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祝大家中秋快乐
ESA、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 Storage Alliance 中关 村 储 能 产 业 技 术 联 盟 国兴家和 月圆人安 8 扫码咨询展位 扫码关注公众号 ZHONG JUNIE C ESIE 2026 第十四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THE 14TH ENERGY STORAG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PO 北京 ·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 2026年4月1-3日 参展热线 010-6566 7066 峰会官网 www.esexpo.org ...
国庆快乐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NES An 中国能源研究会 储能专委会 ergy Storage Alliance 中 关 村 储 能 产 业 技 术 联 盟 参展热线 010-6566 7066 峰会官网 www.esexpo.org 扫码关注公众号 C ESIE 2026 第十四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THE 14TH ENERGY STORAG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PO 扫码咨询展位 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 2026年4月1-3日 举国同庆 · 盛世华诞 庆 祝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7 6 周 年 ...
光伏0.33元/kWh、风电0.332元/kWh!云南机制电价竞价结果出炉!
竞价基本情况 - 昆明电力交易中心于2025年9月29日组织了云南省2025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全容量并网增量新能源项目的机制电价竞价 [2] - 共有218家项目主体、529个新能源项目参与申报,最终中标项目509个 [2] - 光伏项目出清机制电价为0.33元/千瓦时,风电项目出清机制电价为0.332元/千瓦时 [2] 竞价主体与执行期限 - 竞价主体范围为已完成核准或备案,并承诺在2025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全容量并网且未纳入过机制执行范围的新能源项目 [3] - 2025年6月1日起全容量并网的增量项目,其机制电价执行期限为12年,到期后上网电价将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3] 机制电量与电价参数 - 光伏项目的机制电量规模需求比例为60%,单个项目申报电量比例上限为75%,申报电价区间为0.22至0.3358元/千瓦时 [5][6] - 风电项目的机制电量规模需求比例为50%,单个项目申报电量比例上限为65%,申报电价区间为0.18至0.3358元/千瓦时 [5][6] - 竞得机制电量的项目将执行出清结果,若后期被认定为在2025年6月1日前并网,其机制电量和电价将不再追溯调整 [6]
张剑辉:新型储能投资收益属性逐步凸显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8亿千瓦以上,较2024年底实现翻番以上增长 [4] - 储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包括光储融合项目加速落地、算力中心对绿电比例要求提升、绿色矿山与油田的能源改造需求释放,这些新兴场景成为推动装机规模增长的重要力量 [4] - 政策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力市场,加快价格机制建设,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多地正探索多元化增加储能参与市场的收入,以提升储能电站运营效益 [4] 公司经营与市场表现 - 公司从二季度开始进入满产满销的状态,订单已排到明年 [2][4][6] - 公司全方位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基于海量数据基础和人工智能分析,多维度提升储能电站的效率、寿命、可靠性,以发挥其在电力现货交易中的价值 [5] - 公司针对储能电站后期的运维服务和电力交易进行布局 [5] 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吸引力 - 储能系统获得独立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资格,其投资收益属性逐步凸显,吸引越来越多资金涌入储能电站建设领域 [5] - 随着新能源需求增长以及峰谷价差、容量电价等模式推进,储能呈现出“低波动、可预期”的收益特性,契合长期资本对风险可控、回报稳定的需求,推动社会资本持续入场 [5] - 多元化收益模式将为储能产业打造“储得进、放得出、能盈利”的健康发展生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