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报告征集中!聚焦科技成果对接,8月20-22日宁波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同期将举办特色专场"生物制造青年论坛",旨在发掘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科研团队创新成果,促进科研工作者成果交流和产业对接 [2] - 论坛将于8月20日在浙江宁波举办,采用15分钟快速了解一个研究方向的形式,重点阐述研究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解决思路、成果、放大可行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3] - 论坛设置两场报告时间:第一场13:30-17:30,第二场19:00-20:30,席位仅限30席 [6] 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 - SynBioCon 2025将设置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专场,公开征集100个从0到1到100的合成生物和生物制造领域创新成果和项目 [6] - 活动采用现场展示科技成果推介墙的形式,促进科研院所和企业对接 [6] 会议背景 - 由DT新材料主办的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已连续三年(2022-2024)在浙江宁波成功举办 [13] - 2024年第三届大会由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协办,上海宝山合成生物学转化研究院(筹)、广州合成生物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等机构支持 [13]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11] - 协办单位为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1]
柯泰亚母乳低聚糖通过美国 FDA GRAS安全认证!
柯泰亚生物科技2'-FL产品获FDA GRAS认证 - 公司自主研发的母乳低聚糖(HMO)核心产品2'-岩藻糖基乳糖(2'-FL)通过美国FDA的GRAS认证,确认其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婴儿配方奶粉、儿童食品及传统食品饮料[1] - 2025年初提交申请,2025年6月18日收到FDA的"No Question Letter",成为国内少数获得该认证的本土企业[1] - 认证标志着公司研发创新、生产质量与安全管控体系获国际权威认可,打破欧美企业对HMO供应链的长期垄断[1] 2'-FL产品价值与市场前景 - 2'-FL是母乳中含量最高(约30%)的人乳寡糖,具有显著营养与医学价值: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认知能力、增强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平衡[3] - 应用已覆盖多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是极具潜力的新型营养强化剂[3] - 公司已向多国监管部门提交2'-FL安全认证申请,并规划布局其他HMO产品线以拓展全球市场[1] 公司技术实力与战略规划 - 成立于2021年9月,团队汇聚Amyris、梅花生物、德国赢创等企业的海内外专家,平均拥有超十年行业经验[4] - 依托全流程数据化、自动化的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在三年内完成2'-FL的菌株研发、工艺优化及安全评估审批[4][5] - FDA GRAS认证是公司国际化战略关键一步,未来将持续以创新技术推动HMO及其他生物基产品的全球化应用[5] 行业动态与活动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及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6] - 大会旨在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品规模化[6]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生物制造行业趋势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是我国继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后推进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 [1] - 各地政府正结合自身优势推动合成生物"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 [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聚焦"1+4"方向:AI+生物智造赛道及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四大应用领域 [1] 大会核心内容 - 大会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革新技术与产品生命力,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规模化应用 [1] - 设置生物制造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邀请30位行业头部企业高层及专家探讨"十五五"发展趋势与增长点 [7] - 安排100+融资项目路演,覆盖合成生物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推动产业上下游合作 [4][10] 技术应用方向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聚焦生物基化学品(苹果酸、己二酸等)、一碳生物制造(CO2/甲醇转化)、生物基材料(PHA、尼龙)的低成本规模化开发 [11] - **AI+生物智造**:包括AI辅助酶发掘、合成生物大语言模型、工业发酵动态控制及菌株基因型与产量关联分析 [11] - **未来食品&农业**:涉及高值蛋白/油脂生物合成、功能糖/乳铁蛋白制造、非粮生物质转化技术 [11] - **美妆原料**:关注虾青素/类胡萝卜素绿色制造、功能蛋白质新原料开发及生物材料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11] 活动形式与参与方 - 设置青年创新论坛,发掘30+场科研团队创新成果报告,搭建人才与合作对接平台 [10] - 科技成果展示专场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领域从0到产业化的创新项目 [11] - 参会方包括头部企业、顶尖高校、园区资本及产业上下游代表 [4] 往届背景 - SynBioCon大会已连续三年在宁波举办,2024年第三届由DT新材料主办,宁波酶赛生物等协办 [15] - 大会定位为全球生物基与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覆盖技术转化至商业化全链条 [22]
北化史硕博组:定制酵母细胞工厂创新工具
酵母合成生物学创新工具 - 酿酒酵母作为平台细胞工厂已用于生产多种高价值化合物 合成生物学创新工具推动其快速发展 实现高效编辑遗传系统和重新编程基因、回路、途径及代谢网络 [1] - 北京化工大学史硕博团队提出前瞻性论文 系统介绍酵母合成生物学创新工具最新进展 包括基因组编辑工具、计算工具、适应性实验室进化和生物DNA元件标准化 为定制化酵母细胞工厂开发提供指南 [3] 基因组编辑工具 - 基因改造技术从单基因编辑发展到多基因同时编辑 CRISPR-Cas系统可精确高效修改酵母基因组 包括敲除、插入和替换 [6] - 新型CRISPR-Cas变体如碱基编辑和先导编辑 适用于单核苷酸变化场景 前者融合脱氨酶 后者结合逆转录酶与nCas蛋白 [6] 计算工具 - 代谢建模与组学技术整合可指导工程策略和通量调节 基因组规模代谢模型(GEMs)已在酵母代谢工程中广泛应用 [7] - 大规模动力学模型对代谢反应设计至关重要 代谢控制分析(MCA)理论具有动态视角和工程应用独特性 [7] 适应性实验室进化 - ALE通过选择性压力促使酵母菌株产生适应性特征 结合全基因组测序可识别有益突变 指导后续工程改造 [8] - 新型基因组进化策略在合成染色体酵母中引入loxP位点和Cre重组酶 实现快速基因重组 表型进化速度显著优于经典ALE [8] 生物DNA元件标准化 - 复杂酵母细胞工厂设计需要标准化生物组件 合成生物学提供可组装的标准元件 支持构建行为可预测的系统 [9] - 现有酵母元件集合包括SynBioHub和JBEI/ice等平台 为研究人员提供标准化资源 [9] 行业动态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在宁波举办 聚焦AI+生物智造与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 [11] - 大会将探讨非粮碳源突破路径、革新技术对产业生命力的影响 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化生产 [11]
新华医疗: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领军企业 | SynBioCon 2025推荐
公司概况 -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43年 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综合性领军企业 专注于实验科技 感染控制 放射诊疗 手术器械等九大核心领域 [10] - 公司是国内感染控制设备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参与制定百余项行业标准 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1] 核心技术产品 实验科技领域 - 聚焦细胞学与微生物学专业领域 以实验室自动化为突破方向 重点攻关"卡脖子"技术和"国产替代"仪器设备 [12] - 运用全自动细胞培养 AI算法自动识别 多轴协同机械臂 过氧化氢高效灭菌等技术实现细胞自动化培养 解决培养一致性差 传代成活率低 易交叉感染等问题 [13] 核心设备系统 1 **全自动微生物样本处理系统** - 运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 视觉定位 深度学习技术 实现微生物菌种的检测 分离 纯化 解决传统培养检测费时费力 误差率高 生物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15] 2 **二氧化碳培养箱** - 采用专利风道 智慧物联 多面加热 PID控制技术 提供温度均匀 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稳定的细胞生长环境 创新性结合过氧化氢灭菌技术 将灭菌时间压缩至1小时以内 [16] 3 **立式灭菌器** - 用于医疗器械 实验室器皿 培养基等灭菌 具备自动排水 排汽冷凝 生物安全设计 脉动干燥 数据追踪等功能 国内感染控制设备市场占有率第一 [17] 4 **过氧化氢消毒器** - 单台最大灭菌体积500立方米 过氧化氢每立方米用量4ml 杀灭程度达log6灭菌级别 具有安全可靠 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 [19] 5 **细胞计数仪** - 结合智能图像识别及先进光学成像技术 可精准识别活/死细胞并快速成像 一键获取细胞总数 活率 直径等信息 [21] 6 **单细胞悬液制备仪** - 30分钟内完成单细胞悬液制备 支持多通道独立运行 内置加热系统 为单细胞测序 CTC检测 CAR-T细胞质控等提供关键样本支持 [22] 7 **全自动培养基分装系统** - 实现无菌 精确定量 无人值守的培养基分装 提高细菌营养琼脂 真菌沙氏固体培养基等分装效率 [23] 8 **厌氧制备系统** - 用于厌氧菌 微需氧菌等微生物培养 满足生物制药 食品检测 环境保护等领域对氧/二氧化碳浓度的极高要求 [26] 9 **实验室清洗消毒机** - 对试管 移液管 培养皿等实验器皿进行标准化清洗 消毒和干燥 [27] 行业活动参与 - 公司将出席2025年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的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 大会聚焦AI+生物智造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未来食品 未来农业 美妆原料四大应用领域 [1][29] 产业平台合作 - 公司已入驻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新品库(bio-basedlink) 展示品牌技术产品 [8][33]
新型非粮碳源!青岛碧沃德突破10000升工业规模发酵运行
发酵行业碳源成本问题 - 传统碳源依赖粮食作物,价格高昂且波动频繁,与民争粮矛盾突出 [1] - 以PHA生产为例,碳源成本占比高达40%-50%,每千克生产成本达2-8美元 [3] 非粮生物基产业政策与趋势 - 工信部发文推动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2]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等四大应用领域 [5][8] 青岛碧沃德新型非粮碳源技术突破 - 开发滤膜碳源和合生甘霖碳源,以乙酸钠和丙三醇为主要成分,含小分子有机酸和维生素 [3] - 新型碳源通过10000L工业规模发酵验证,适用枯草芽孢杆菌、解脂耶氏酵母等多种微生物 [3] - 符合RED Ⅲ欧盟先进生物燃料标准,具有更高减排值 [3] 商业化合作模式 - 提供定向研发和委托加工合作模式,助力企业降低碳源成本 [4] - 合成生物创新展览将展示生物基材料等科技成果 [9][10] 行业活动信息 - 8月20-22日宁波举办SynBioCon 2025大会,涵盖绿色化工、未来食品等分论坛 [5][8] - 同期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和优质项目路演 [8]
南工副校长郭凯:生物基材料工作思考,团队已实现50余万吨/年产业化!
生物基材料性能优势 - 结构可实现精准调控:植物基聚氨酯通过分子设计实现多样化聚合物网络构建,保留天然大分子共价键结构,避免传统工艺对生物质的"切割-重组"损耗 [4][5] - 原料天然禀赋优异:生物质富含氨基酸、糖类、木质素等活性官能团,显著优于石化原料,可直接参与高效聚合 [6] - 资源循环闭环:盐碱地种植耐盐碱植物提取原料用于生产,形成"盐碱植物→生物基材料→土壤改良"循环模式 [7] K&k团队产业化成功经验 - 贯通式科研模式:基础研究探索微尺寸效应机制,发表SCI论文300余篇,突破工程化技术瓶颈 [7] - 共性技术创新:构建微流场工程化技术与装备,授权国际专利20余件,完成60余件专利应用转化 [8] - 工程转化成果:通过多元组分过程和聚合过程技术创新,降低65%以上生产成本 [9] 生物基材料产品体系 - 完整产品矩阵:基于植物油、二元酸/醇/羟基酸、赖氨酸、糖、柠檬酸、木质素等原料构建 [10][11] - 产业化规模:生物基材料总产能超50万吨/年,包括聚氨酯(5+15万吨/年)、增塑剂(17万吨/年)、氨纶(6万吨/年)等 [10][15][16][17] - 国际认证:首款通过德国DIN、欧盟OK Biobased、日本BP、美国UL/USDA五大认证的聚氨酯产品 [13] 典型应用案例 - 生物基聚氨酯:应用于一带一路铁路、川藏线等重大工程,包括600万㎡建筑结构胶、900万只软泡等 [13][14][15] - 生物基增塑剂:采用植物油/柠檬酸原料,量产环氧植物油(5万吨/年)、柠檬酸酯(6万吨/年)等产品 [16] - 生物基氨纶:生物碳含量达76%,开发"奥美南Omina"品牌,获USDA/GRS认证 [17] 产业合作与影响 - 商业合作网络:与中石化、英国VT等70余家企业开展合作 [18] - 行业活动参与:团队负责人郭凯教授在2025生物有机合成与生物制造产业大会发表主题演讲 [1][19] - 技术奖项认可:第一完成人获中国专利金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9][10]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报告征集中!聚焦科技成果对接,8月20-22日宁波
会议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举办特色专场"生物制造青年论坛",聚焦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领域的创新成果交流与产业对接 [2] - 会议时间为8月20日在浙江宁波举行,包含两场报告时段(13:30-17:30和19:00-20:30),席位限制30个 [6] 会议内容 - 青年论坛采用15分钟快速分享模式,重点展示研究领域的科学问题、解决方案、成果转化可行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3] - 同期设置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专场,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领域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创新项目进行现场展示 [6] 会议背景 - 该系列会议已连续三年(2022-2024)在宁波成功举办,2024年第三届会议获得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机构支持 [13] - 主办方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是生物基与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运营商 [11][20] 参与方式 - 高校和科研院所可申报青年论坛分享或科技成果展示,需通过扫码报名并选择参会形式 [4][5][6]
4200万!上海将资助18个合成生物项目!有哪些单位和专家?
上海市2025年度合成生物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立项 - 上海市科委资助18个合成生物学项目,总金额4200万元,其中2025年拨款3210万元 [1] - 项目涉及领域包括高通量核酸合成、AI驱动的细胞工厂设计、生物基材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 [3][4][5][6][7] - 项目实施周期均为3年(2025年8月-2028年7月) [4][5][6][7] 重点立项项目 - 迪赢生物承担"基于喷墨打印微阵列芯片的高通量高精度低成本长片段核酸合成"项目 [4] -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承担"高通量长片段DNA酶促合成系统研发"项目 [4] - 柯泰亚生物承担"AI驱动的微生物细胞工厂智能设计与敏捷验证"项目 [5] - 肆芃科技承担"高价值细胞工厂智能设计系统的创建与应用"项目 [5] - 璞然维生物承担"农林废弃物生物合成菌丝体皮革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5] 参与单位 - 企业参与方包括迪赢生物、百福安生物、柯泰亚生物、肆芃科技等14家企业 [3][4][5][6] - 高校及科研机构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等 [6][7] 行业动态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 [7] - 大会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绿色化工、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四大应用领域 [7]
1个亿,力挽狂澜?ST宁科拟实施年产11.09万吨生物发酵产品技改项目,布局长链二元酸、氨基酸等
项目概况 - 宁夏中科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计划建设年产11万900吨生物发酵产品技改项目,总投资10008.90万元,建设周期9个月,预计2025年7月开工[2] - 项目利用现有厂区387309.18m²土地,其中120982.04m²为现有生产线改造,新增建筑面积9211.50m²[2] - 技改内容包括4条柔性生产线:年产18000吨长链二元酸、5100吨生物发酵功能性产品、63000吨生物食品、24800吨氨基酸产品[2][3][4][5][6] 生产线细节 - 长链二元酸生产线:年产10000吨十碳二元酸、1000吨十一碳二元酸、2000吨十三碳二元酸、2000吨十四碳二元酸,以及十五/十六/十八碳二元酸各1000吨[3] - 生物发酵功能性产品线:年产800吨D-手性肌醇、300吨辅酶Q10、4000吨DHA藻油[4] - 生物食品生产线:年产3000吨丙酸钙、60000吨L-苹果酸[5] - 氨基酸产品线:涵盖L-精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各3000-5000吨,以及羟脯氨酸/组氨酸盐酸盐/脯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等[6] 公司背景 - 宁夏中科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13亿元,主营生物基材料、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等业务[8] - 2024年公司营收3.45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39亿元,子公司中科新材营收1.24亿元,净利润亏损2.44亿元[9] - 长链二元酸业务2024年营收1.22亿元,营业成本2.13亿元,毛利率-74.85%[10] - 2025年Q1营业总收入9382.16万元,同比增长74.08%,归母净利润亏损6407.66万元[11] 行业动态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等四大领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