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精英计划 | 天工所多肽与蛋白质工程研究中心招聘启事
研究所人才招聘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多肽与蛋白质工程研究中心招聘助理研究员和博士后 主要聚焦蛋白质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研究 涵盖酶工程 酵母人源化改造 无细胞蛋白表达体系等领域 [3][4][7][13] - 应聘者需具备蛋白质工程/酶工程 合成生物学 代谢工程 结构生物学或相关专业背景 优先考虑有自律性 团队协作能力和优秀分析写作能力的候选人 [7][13] 薪酬福利与支持政策 - 博士后年薪最高可达研究所副研究员标准 优秀者可一事一议 并享受社保和住房公积金 [8] - 天津港保税区提供30万元分两年资助 天津市"博士后创新岗位"提供20万元奖励资助 研究所基础薪酬与资助累加支持 [8][11] - 福利包括解决本人及新生子女落户 租住周转住房 健康体检 带薪年假 对科技成果转化贡献给予额外奖励 [13][14] 职业发展路径 - 出站博士后优先留所工作 可申请副高级或中级专业技术岗位 纳入事业编制 [10] - 取得突出成果的博士后可申请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和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 享受高层次人才待遇 [15] - 留津工作的博士后享受天津市支持政策 包括20-30万元奖励资助 [11][15] 研究背景与方向 - 多肽与蛋白质工程研究中心聚焦合成生物学源头技术开发和绿色低碳生物制造应用 整合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等多学科 [4] - 研究中心致力于应对资源 环境 健康 生物制造领域的挑战 运用工程生物学策略改造基因 蛋白质 细胞器等 [4] - 研究组长张燕飞发表论文38篇 申请专利23项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 [5]
2025(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将于11月杭州启程!
论坛背景与定位 - 国家已发布一系列关于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的方案 致力于打造基于大宗农作物秸秆 竹子等非粮生物质资源利用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体系[2] - 论坛将探讨非粮生物质利用产业未来3-5年发展趋势 可商业化路径 值得关注的技术团队和企业 以及产业链和技术角度的挑战和解决方案[2] - DT新材料旗下生物基能源与材料平台拥有5万多产业上下游数据 是行业最重要的资源和信息枢纽之一[2] - 论坛由DT新材料联合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举办 将于2025年11月27-29日在杭州举行 旨在推动非粮生物质大规模应用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2]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和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3] - 论坛共同主席为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李正龙和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张兴宏 李正龙是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浙江省顶尖人才 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航油负责人 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生物基化学品研究所所长 张兴宏是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辽宁大学校长助理 浙江省高值化学品低碳合成全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浙江省粘接技术协会理事长[3] - 支持单位包括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 浙江省全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林产化学与工业》编辑部 《生物质化学工程》编辑部 《中国化学快报》编辑部[4] - 承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4] 论坛议程与内容 - 11月27日进行签到注册 并举办非粮生物基青年论坛和纤维素纤维产业闭门交流会[5] - 11月28日举行开幕仪式 论坛特邀报告和主题论坛一:非粮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 包括生物质绿色预处理 非粮糖 生物基化学品 非粮生物基材料四个专场[5] - 11月29日举行主题论坛二:非粮生物质能源 包括生物质甲醇 燃料乙醇 生物沼气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两个专场[5] - 11月28-29日同期举行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活动 公开征集与筛选50个生物质利用领域具备商业化基础的创新成果和项目[5][9] - 11月30日举行第四届绿色复合材料论坛[5] 技术议题与方向 - 生物质绿色预处理专场涵盖蒸汽爆破技术与装备 组合型生物质绿色高效预处理技术 工业发酵菌株和酶(系)培育与非粮生物质利用[6] - 非粮糖专场涵盖纤维素葡萄糖开发 产业化实践与标准化 非粮工业用果糖开发及产业化实践 生物质功能糖开发及产业化实践[10] - 生物基化学品专场涵盖木质素解聚及高值化学品转化 非粮大宗醇类(乙二醇 丁二醇 丙二醇等) 非粮有机酸类(木醋液 丁二酸 柠檬酸 苹果酸 乳酸 富马酸等) 非粮氨基酸及其下游产品(赖氨酸 戊二胺等) 非粮呋喃类/芳香族化学品[10] - 非粮生物基材料专场涵盖竹基开发和利用 纤维素微纳米功能材料 纤维素纤维技术及产业化案例 木质素高值化利用与产业化实践 生物质基聚氨酯泡沫材料 生物质基碳材料[10] - 非粮生物质能源专场涵盖生物质制甲醇技术路径及产业化实践 纤维素乙醇开发核心挑战及产业化实践 生物沼气项目案例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 "秸秆变航油"关键技术与醇喷和PtL技术路线创新 生物废弃物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新工艺和新技术[10] 参与群体与产业分布 - 论坛汇聚生产企业包括生物质能源与化学品开发企业 纤维素材料开发企业 石化能源企业 乙醇/SAF等企业 绿色复合材料/环保材料等相关企业 拥有非粮原料/工业废弃物资源及产业转型企业(糠醛厂 造纸厂 酒业 食品厂等)[14] - 高校科研院所参与方向包括生物质化学与工程 生物质基先进催化及功能材料 农林废弃物资源利用 生物质高效预处理工艺开发 合成生物学 生物炼制等[14] - 仪器设备与解决方案单位参与方向包括生物质粉碎解决方案 蒸汽爆破预处理解决方案 分离纯化技术与解决方案 检测分析 发酵优化控制 反应釜等[14] - 园区 政府 协会组织也参与论坛[14] 实验室背景 - 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由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浙江大学 郑州大学共同组建 于2023年通过战略重组并完成建设验收[17] - 实验室围绕国家能源安全与双碳战略 重点开展四大核心领域:纤维乙醇技术升级及产业化应用 生物醇基航油/柴油前沿技术开发 CO2基聚碳酸酯技术产业化 生物燃料技术评价标准体系建设[17]
茅台,又投了一家生物合成平台公司!聚焦大健康赛道
公司融资与业务发展 - 康维健生物完成B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普华资本 德联资本 鼎晖投资 东方嘉富及贵州茅台 [2] - 融资将用于扩大生产能力 优化研发并加速产品商业化进程 [3]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专注于生物合成技术平台 服务于食品 化妆品原料 保健食品原料 药用辅料及动物营养领域 [4] - 核心技术平台实现全流程绿色环保生产 设计产能达3000吨/年 惠州生产基地一期年产量已达1200吨 [4] - 核心产品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为高效抗氧化剂 覆盖食品 保健品 化妆品及医药领域 [5] - 持续推进植物甾醇酯 维生素A棕榈酸酯等新产品研发与生产 并通过ISO9001 US-FDA HALAL KOSHER等国际认证 [5] 行业与战略布局 -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酶技术与绿色合成等细分领域展现显著发展潜力 [5] - 公司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 深化产学研协同 [5] - 融资后将加强技术研发 拓展市场布局 巩固在生物技术与健康产品供应领域的竞争力 [5] 产业平台与活动 - 生物制造产业社群覆盖未来食农 绿色化工 大健康 美妆个护等上下游产业 [1] - 非粮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论坛包括生物质绿色预处理 非粮糖 生物基化学品 非粮生物基材料等专场 [8] - 非粮生物质能源论坛涵盖生物质甲醇 燃料乙醇 生物沼气及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8] - 特色活动包括非粮生物基青年论坛及100+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 [8]
山东大学钟耀华团队:144.5 g/L!高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木霉菌株制备木质纤维素糖
技术突破 - 山东大学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钟耀华教授课题组挖掘出具有超高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里氏木霉工程菌株SCB18 [2] - 该菌株粗纤维素酶液中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达到2169 IU/mL 为里氏木霉中报道过的最高产量 [7] - 通过优化补料分批发酵使FPase活性最高达61.8 IU/mL [7] 工艺创新 - 研究团队建立底物负荷为35%的玉米秸秆高固糖化体系 获得144.5 g/L的木质纤维素糖 [2][9] - 通过柠檬酸缓冲液 表面活性剂吐温80和带菌渣粗纤维素酶优化体系 将纤维素酶用量降至3 FPU/g DM [9] - 利用粗纤维素酶液进行转糖苷反应合成β-二糖诱导剂 并建立诱导物合成与纤维素酶生产的循环系统 [7] 行业意义 -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可再生资源 可作为生物燃料及生物基化学品的理想原料 [4] - 该技术突破降低了纤维素酶生产成本 解决了木质纤维素糖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行业难题 [4][9] - 高浓度木质纤维素糖制备技术有助于提升木质纤维素生物精炼的经济可行性 [4][9]
西北农林徐凌飞组:利用梨属不同种资源揭示苯乙酮的完整生物合成途径
苯乙酮生物学功能与分布 - 苯乙酮及其衍生物在植物界和微生物界广泛分布 具有多样生物学功能 是茶花和可可豆的主要特征香气物质之一 [2] - 苯乙酮类物质piceol和pun genol是云杉抵御云杉卷叶蛾危害的关键化学防御物质 [2] - 植物转基因实验常用乙酰丁香酮提高农杆菌侵染效率 该物质是从烟草中鉴定的苯乙酮类化合物 [2] - 人类和哺乳动物皮肤微生物群落能合成苯乙酮类物质 这类物质被证明能显著吸引蚊虫 是蚊虫更青睐某些人群的关键原因之一 [2] - 苯乙酮及其衍生物在药物研发中扮演重要角色 如针对关节炎的AP-PA疗法已在临床获得应用 [2] 苯乙酮生物合成途径研究空白 - 尽管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学功能已被充分报道 但其生物合成途径仍待阐明 [4] - 虽有研究指出苯乙酮可能通过β-氧化途径生成 也有研究通过同位素标记证实肉桂酸是苯乙酮合成前体 但具体酶促反应步骤和涉及的酶尚不明确 [4] 西北农林科大研究成果 - 2025年9月5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徐凌飞教授团队在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研究论文 揭示了苯乙酮类化合物的完整生物合成途径 这是梨领域首篇相关论文 [4][5] - 研究首先从砀山酥梨叶片中分离鉴定出对羟基苯乙酮的糖基化衍生物云杉苷 [7] - 研究发现云杉苷主要在亚洲梨叶片中积累 在西洋梨和新疆梨中几乎检测不到 [7] - 研究人员利用梨属种间杂交F1代群体 发现云杉苷积累符合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遗传分离比 由此定位到β-氧化途径中关键酶KAT的编码基因 [8] - 研究揭示当KAT活性受限时 β-氧化途径被重新导向苯乙酮合成途径 [8] - 研究解析了β-氧化途径中其他两个核心酶CHD和TE的功能 发现CHD可将4-香豆酰-CoA转化为4H3O3PP-CoA 再经TE催化水解并自发脱羧生成云杉素 [10][12] - 通过同源进化分析发现自然界中苯乙酮的生物合成模式与人类利用代谢工程生产甲基酮类化合物的策略不谋而合 [12] - 研究还筛选出负责催化云杉素糖基化生成云杉苷的糖基转移酶PiGT 揭示了云杉苷生物合成完整路径的最后一步 [12] 研究团队与支持机构 - 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翟锐副教授 博士生张红娟和谢银鹏教授 通讯作者为徐凌飞教授和李鹏民教授 [1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锋旺教授 管清美教授 张静研究员和新西兰生物产业科学院Ross Atkinson博士与深圳大学杜璇教授对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12]
领取!8月「 生物基」和「 生物制造」全球产业报告
文章核心观点 - DT产业研究院发布《全球生物基产业月度报告》和《全球生物制造产业月报》系列报告 旨在助力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提供全球最新情报和大厂动态帮助行业上下游洞悉趋势并发现商机 [1][2] 政策发布 国内生物基产业政策 -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公示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第一批 包含9个项目 纤维素乙醇和生物质醇项目入选 [7]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第一批 涉及15家企业和1家科研院所 [7] - 四川省发改委发布专项管理办法 重点支持可降解塑料、可循环快递包装和"以竹代塑"产品生产等项目 [7] 国内生物制造产业政策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征集食品加工领域生物制造创新技术应用方向 [19] - 广东省发改委批复广东省合成生物制造中试平台项目 概算总投资2.1733亿元 建设四大中试子平台和购置365台套仪器设备 [19] 行业动态 全球生物基化学品行业动态 国内篇 - 河南生物产业集团与乌兹别克斯坦农业部签订合作备忘录 共同规划建设生物制造与农业科技产业园区 [9] - 中粮科技3万吨年丙交酯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计划2025年12月底试车 2026年上半年产品投入市场 [9] - 香驰健源2万吨赤鲜糖醇车间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可年产生物基新材料1.3-丙二醇2万吨和副产品2.3-丁二醇5千吨 [9] 国内生物制造公司动态 - 丰原集团与内蒙古开鲁县签订合作协议 总投资155亿元建设绿色零碳生物制造产业基地 涵盖氨基酸系列产品、生物材料和生物能源项目 [22] - 华熙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1亿元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 [22] - 元大生物调整产品方案 新增4种食品添加剂产品生产 包括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钙、谷胱甘肽及酪胺 [22] - 伊品生物45万吨氨基酸及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29.49亿元 年产各类氨基酸45万吨和副产品约51万吨 [22] 资本事件 国内生物基领域投融资 - 利夫生物完成B2轮融资 融资金额数亿元 由新凤鸣领投 纪源资本及老股东跟投 主营产品为FDCA和PEF [11] - 普丽妍完成C轮融资 融资金额近5000万美元约合3.5亿人民币 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 老股东雅惠投资和华泰紫金追加投资 主营产品为聚乳酸面部填充剂 [11] 国内生物制造领域投融资 - 砺博生物完成Pre-A轮融资 融资金额近亿元 由天士力资本和磐霖资本共同领投 元生创投等跟投 核心技术为RNA三级结构发现和预测 [24] - 芝诺科技完成Pre-A轮融资 融资金额数千万元 由青岛国资青创投领投 拙朴投资跟投 主营产品包括母乳寡糖、微生物色素和药食同源功能成分 [24] - 思威博完成B轮融资 融资金额数千万元 由深圳嘉道绿色低碳投资基金投资 井贤栋继续跟投 核心技术包括微生物菌株挖掘和高通量筛选 [24] 科研进展 生物基材料科研突破 - 东华大学开发双层织物Foam-TEX 实现导热系数0.039 W/m·K优于羊毛的0.055 W/m·K 透湿率超过4000 g/m²·24h 耐受温度范围-196°C至100°C [13] - 湖南大学开发电化学-化学串联催化系统 用于电氧化2-苯氧基-1-苯乙醇 实现苯酚收率99.2% 苯甲酸收率80.2% 转化率达到74.7% [13] 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科研突破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开发阿维菌素B2a组分柏威霉素 发酵产量达到8.4 g/L [25] - 韩国科学技术院和北京化工大学开发空间解耦电生物系统 将CO₂电解与微生物发酵结合 CO₂到乙醇的选择性达到44.5%法拉第效率 电流密度提高到400 mA cm⁻² [25]
聚焦痛点!黄和院士领衔,南京智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启动
智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建设 - 南京鼓楼区政府与南京师范大学共建智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 以合成生物学底层技术为核心 打造1+1+N创新模式 依托科研平台攻克核心技术并联动企业推动成果落地 破解实验室突破难转化为产业产品的痛点[2] -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和担任中心管委会主任 带领团队聚焦生物制造前沿领域 依托新科学与新技术 推动中心成为合成生物学科研高地 为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支撑[4] - 中心为微康益生菌 纽邦生物 迪必尔生物工程 北极光等企业负责人颁发产业顾问聘书 构建产业生态[5] 合成生物产业链生态布局 - 微康益生菌拥有亚洲最大益生菌菌种研发智能制造基地 产品获评拜耳制药全球最佳供应商 并成功孵化益一科技 康科生物 修喵修勾科技 玖明医疗等企业 覆盖医疗健康 膳食营养 宠物健康等细分领域 补全鼓楼合成生物产业链条[5] - 签约海尔生物 德悦普惠医疗 量准科技等项目 覆盖细胞库建设 创新药筛选 生物芯片研发等关键环节 推动产业链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协同[5] 非粮生物质产业发展规划 - 国家发布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方案 致力于打造基于大宗农作物秸秆 竹子和一碳资源等非粮资源利用的能源与材料体系[6] - 2025年11月27-29日在杭州举办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 聚焦生物质清洁预处理 非粮糖 化学品 材料 生物甲醇 燃料乙醇 SAF等重要方向 推动非粮生物质能源与材料技术开发及商业化应用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6]
官宣 | 2025(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将于11月杭州启程!
论坛背景与定位 - 国家正推动基于大宗农作物秸秆、竹子等非粮生物质资源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体系发展 [2] - 论坛聚焦非粮生物质产业未来3-5年发展趋势、商业化路径及技术团队与企业分析 [2] - DT新材料拥有超过5万产业上下游数据 是行业重要资源与信息枢纽 [2] 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与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3] - 论坛共同主席包括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李正龙(生物航油负责人)和求是特聘教授张兴宏(实验室副主任) [3] - 支持单位涵盖浙江大学多个院系、重点实验室及行业期刊编辑部 [4] 核心议程与技术焦点 - 主题论坛一覆盖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基化学品和非粮生物基材料四大专场 [5][6][7][8] - 绿色预处理专场重点包括蒸汽爆破技术、组合型预处理技术及工业发酵菌株培育 [6] - 非粮糖专场涉及纤维素葡萄糖、工业用果糖及功能糖的产业化实践 [10] - 生物基化学品专场聚焦木质素解聚、大宗醇类、有机酸类、氨基酸及呋喃类化学品 [10] - 非粮生物基材料专场涵盖竹基开发、纤维素微纳米材料、木质素高值化及生物质基聚氨酯/碳材料 [10] - 主题论坛二专注非粮生物质能源 包括生物质甲醇、燃料乙醇、生物沼气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专场 [5][9] - SAF专场讨论产业发展现状、秸秆变航油关键技术及生物废弃物新工艺 [10] 特色活动与产业参与 - 论坛设置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活动 将公开征集筛选50个具备商业化基础的生物质利用创新成果 [9] - 参会群体覆盖生产企业(能源/化学品/材料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设备解决方案单位及政府园区 [14] - 同期举办第四届绿色复合材料论坛及纤维素纤维产业闭门交流会等特色活动 [5] 实验室背景与战略方向 - 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由河南天冠企业集团联合浙江大学、郑州大学组建 2023年完成验收 [17] - 实验室聚焦纤维乙醇技术升级、生物醇基航油/柴油开发、CO2基聚碳酸酯产业化及生物燃料标准体系建设 [17]
精英计划 | 天津工生所张以恒团队博士后招聘启事
研究所概况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立科研机构 整建制从事生物制造和工业生物技术研究 肩负创新生物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发展生物制造重大颠覆性技术的使命 [5] - 研究所围绕可再生碳资源替代化石资源 清洁生物加工方式替代传统化学加工方式 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产业水平三大战略主题 重点开展工业蛋白质科学与生物催化工程 合成生物学与微生物制造工程 生物系统与生物工艺工程三个领域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5] 研究团队与学术成就 - 张以恒研究员担任低碳合成工程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是体外合成生物学奠基人之一 开创了体外生物转化(ivBT)工程技术体系 Web of Science引用次数超过15000 H指数66 [6] - 团队在糖氢电循环新能源体系 纤维素到淀粉定向催化及秸秆制粮技术 淀粉制肌醇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 其中秸秆制粮技术相比秸秆饲料化提高原料转化率及收益三倍以上 淀粉制肌醇成为首个万吨级产业化案例 [6] - 张玉针研究员创新开发微流控技术用于微生物群体定量研究 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发表论文 目前正开发丝状真菌微流控工具用于工业酶高通量筛选 [7][8] 人才招聘与待遇 - 招聘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2-3名 助理研究员(科研助理)1-2名 要求具有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酶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博士学位 [9][10] - 博士后年薪最高可达研究所副研究员标准 享受天津市20万元奖励资助及保税区30万元资助资金 对科技成果转化贡献者给予额外奖励 [11] - 助理研究员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 享受海外名校访问深造机会及地方人才政策 [12] - 出站博士后可优先留所工作 优秀者可申请副高级或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留津工作者可获得天津市20-30万元奖励资助 [13][14] 行业活动与平台 - 2025年11月27-29日在杭州举办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 聚焦生物质清洁预处理 非粮糖 化学品 材料 生物甲醇 燃料乙醇等技术方向 [20] - 生物制造产业社群整合上下游资源 覆盖未来食农 绿色化工 大健康 美妆个护等产业领域 [4] - 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通过www.bio-basedlink.net提供产业服务支持 [24]
肆芃科技千吨级合成生物柔性生产线顺利落成,加速合成生物制造跨越式发展
公司项目进展 - 肆芃科技在江苏南通如皋投产千吨级合成生物柔性生产线 股东代表及政府、学术机构领导参与仪式[2] - 如皋基地承担生物制造技术放大与规模化生产使命 定位为合成生物制造平台创新引领者[2] - 肆芃科技构建负碳智能制造平台 产品涵盖负碳新材料、聚合物单体及高附加值化合物[2] 技术合作与产品开发 - 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发以甲醇为原料的大宗生物基材料单体产品[4] - 合作旨在突破传统生物制造对粮食碳源的依赖 推动一碳生物制造工业化落地[4] - 肆芃科技一代碳源产品正推进商业化 二代非粮技术已成熟并处于工程化阶段 同时布局三代技术[4] 行业政策与活动 - 国家发布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方案 重点利用秸秆、竹子和一碳资源等非粮资源[7] - 2025年11月将举办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 聚焦生物质预处理、化学品、生物甲醇及燃料等技术方向[7] - 论坛旨在推动非粮生物质能源与材料技术开发及商业化应用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