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大讲堂
icon
搜索文档
“技术标兵”一步到位!给你工厂“稳稳的幸福”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05 21:59
文章核心观点 - 节卡机器人通过全新振动抑制技术实现精度、效率、适配性三维度升级 有效提升自动化生产质量与效率 满足精密制造领域高良品率与零缺陷需求 [1][5][11] 振动抑制技术性能提升 - 启动阶段XYZ轴振动幅度优化最高达90% 停止阶段定位误差优化最高达96% 无需二次修正 [2] - 负载适应性显著增强:5kg至10kg负载切换时振动幅度波动从超40%降至≤5% [2][8] - 启停响应速度提升16% 缩短从静止到稳定耗时 [2][9] 精密装配场景应用 - 实现微米级稳定性:启动振动幅度优化至0.05mm 定位误差<0.02mm 满足01005芯片等精密元件装配要求 [3][5] - 消除人工复检需求 避免振动导致的物料损耗与经济损失 [3][5] - 拓展高要求搬运场景应用 如液态物料转移 [5] 混线生产柔性提升 - 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痛点 适应汽车电子/医疗器械/3C模组等行业负载频繁切换需求 [6][8] - 振动波动控制在5%以内 保障FPC压接等作业良品率 避免接触不良问题 [6][8] - 提升机器人利用率与生产连续性 支持产品微型化与多样化趋势 [8] 实际生产效率改善 - 3C行业视觉装配环节单工位节拍加快 小时产能提升约10% [9] - 相机拍摄稳定性提升 视觉识别精度升级 装配返工率下降 [11] - 减少等待稳定时间与图像模糊损耗 实现时间效率与质量双提升 [11] 行业技术发展定位 - 技术从满足行业标准转向创造质量竞争优势 为零缺陷生产提供保障 [11] - 深化千行百业柔性自动化应用 推动工业制造领域产业升级 [11]
82位用户访谈结论:家用人形机器人或许还远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05 21:59
人形机器人进家庭的行业悖论 - 近期多家估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将人形机器人进家庭炒成新风口,例如Figure AI演示放碗碟、特斯拉Optimus叠衣服打鸡蛋、1X Technologies擦窗吸尘 [1] - 但华盛顿大学教授Maya Cakmak的研究指出人形机器人进家庭存在悖论,其团队调研显示用户更倾向专用机器人而非人形方案 [1][3][4] 用户偏好调研结果 - 对76位英美普通用户的调研显示,大部分人认为专用机器人比人形更靠谱,偏好集中在安全顾虑(担心绊倒故障、接触高温尖锐物体)、隐私焦虑(摄像头数据上传、远程控制、黑客入侵)和空间压力(笨重占地) [6] - 6位有运动障碍的精准用户全部拒绝人形方案,认为其"令人毛骨悚然"且要求100%安全性,并比喻为人形机器人开车是绕远路 [8] - 仅当专用替代方案更难实现(如穿衣助手)且安全可靠、价格不高于替代方案时,部分用户会接受人形机器人 [7] 人形机器人的设计缺陷与替代方案 - 人形机器人黑色面罩设计引发恐怖谷效应,被用户吐槽怪异且像被监视 [7] - 带基本夹爪的轮式机器人成本更低、实现难度更小,通过适度家居改造(如留插座、腾墙面)即可胜任取物等高频任务 [11] - 研究显示高度模仿人类的机器人易引发负面情绪,而设计简单、卡通化或无人类特征的机器人更易被用户接受 [11] 行业方向反思 - 家居场景需要通用机器人但不必须人形,目前简单设计已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9] - 行业需减少技术炫技并增加用户洞察,例如公开分享客户调研数据,并关注非人形通用机器人的开发 [12] - 用户核心选择标准是"好用、安全、不添堵",而非取代人类护理员的"伙伴"定位 [11][12]
助力机器人产业突破,协创数据FCloud OmniBot赋能具身智能开发者沙龙圆满落幕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05 21:59
活动概况 - 2025年9月4日协创数据主办FCloud OmniBot赋能具身智能开发者沙龙在上海张江机器人谷展厅举办 聚焦物理仿真与数据合成技术 汇聚高校 科研机构和产业界专家[1] - 活动得到张江机器人谷 立德机器人 华勤技术等单位支持[1] 公司战略与资源 - 协创数据经过两三年转型 从存储到算力积累大量算力资源 计划未来三年持续战略投入为机器人训练平台提供强大算力支撑[3] - FCloud在张江建成2000卡规模算力中心专门服务本地企业 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展[7] - OmniBot平台于2025年4月正式推出 专门面向具身智能板块服务张江机器人企业[7] 区域产业生态 - 张江科学城汇聚超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 其中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企业超过90家 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研发完整产业链[5] - 张江科学城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 以精准政策供给赋能技术研发 以高效服务体系加速成果转化[5] 技术平台架构 - OmniBot平台针对具身智能开发三大挑战 仿真环境搭建 合成数据生成和算力需求 提供仿真服务 数据服务 训练模型到云端服务的全链路解决方案[9] - 仿真服务集成NVIDIA Isaac Sim和Isaac Lab在云端 通过高性能计算平台提供仿真计算能力 支持跨平台访问和Mac用户运行[11] - 数据服务通过少量真机采集数据批量生成高质量仿真合成数据 1条真机数据生成100条泛化数据 并支持大模型视频增强改变场景光照和物体材质[11] - 模型服务提供通用大语言模型API和专用视觉语言动作模型 支持主流模型云端训练和部署 实现云端训练到边缘部署完整工作流[11] 应用案例与效能 - 通过OmniBot平台可在云端完成模型训练 通过边缘计算盒子部署到机器人本体 实现云边端协同一体化开发流程 降低开发门槛和成本[12] - 使用FCloud硬件进行训练相比消费级显卡缩短约30%训练时间[16] 产学研合作成果 - 机器人领域训练数据量与大语言模型相差6500倍 凸显物理仿真和合成数据重要性[13] - 上海科技大学团队提出生成式强化学习方法首次实现对经典PPO算法大幅超越 提升机器人复杂任务处理能力 研究成果得益于FCloud算力支持[15] - 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创新提出图文交错指令表达方式 相比纯文本指令具有更高表达效率和泛化能力 与FCloud在数据生成和模型训练深度合作[15] 生态建设与推广 - OmniBot平台采用开放生态 欢迎机器人本体厂商 算法开发者 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伙伴 支持主流机器人描述格式并提供开源本体资源[18] - 华勤技术为FCloud提供服务器产品 同时作为拥有全球8个制造工厂和34000名制造员工的企业 有大量机器人应用需求 期待与生态伙伴深入合作[18] - 平台已开放试用 采用SaaS模式开箱即用 随需购买 为高校学生和个人开发者提供优惠政策[18] - 活动通过多轮抽奖送出价值2万元和5万元算力券降低开发者使用门槛 并预告10月将在张江举办AI+算力+生命健康系列主题活动[18] 行业趋势与前景 - 仿真优先开发理念成为主流 通过高保真仿真环境和合成数据生成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完成机器人训练和测试[20] - 云边端协同成为技术架构必然选择 云端算力支撑训练仿真 边缘设备负责实时推理 实现算力资源优化配置[20] - 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技术突破 学者研究成果得益于平台支持 创新成果又反哺平台技术能力形成良性循环[20] - 具身智能有望在未来3-5年内实现规模化应用[20] 参会企业名录 - 活动汇集工业机器人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 具身智能企业 核心零部件及教育机器人等领域超100家企业[23][24][25][26]
仿真王者,实操青铜?不存在的,逐际动力新方案为具身大脑训练“开外挂”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04 19:23
具身智能训练范式突破 - 逐际动力推出LimX DreamActor方案 融合仿真数据和真机数据 实现Real2Sim2Real与真机强化学习深度融合[3] - 采用四步训练流程:手机采集现实环境数据→三维重建赋予物理参数→仿真环境大规模训练→真机强化学习微调[7][9][11][13] - 显著降低训练门槛 使用消费级设备替代高精度专业设备 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7][16] 多元数据策略优势 - 突破单一数据局限:真机数据昂贵 仿真数据真实性不足 视频数据缺乏物理属性[3][17] - 实现数据效率最大化 通过优化数据配比提升"数据-性能ROI" 不以数据量而以性能提升为评价标准[21][23] - 支持跨平台泛化能力 机器人可适应不同桌子、杯子或房间等场景变化[11] 技术实现路径 - 三维重建技术实现几何、物理、尺度和坐标四重对齐 确保仿真环境与现实一致[9] - 真机强化学习(RL)技术保障部署可靠性 实现低样本高效学习和Sim2Real泛化[16][18] - 仿真训练阶段可大规模生成3D资产 低成本扩展数据量[22] 行业应用前景 - 为创新者、开发者和系统集成商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工具 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科研、制造和家庭场景[25] - 破解虚实数据协同平衡点 加速具身智能大规模应用进程[25] - 与早期视频数据方案LimX VGM形成技术互补 完善多元数据配方策略[21]
倒计时1天!「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最新议程来了!(含免费参会名额)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04 19:23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将于2025年9月5日在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万丽酒店举办 主题为"具身智能 产业智变新引擎" [3][6][7] - 主办单位为智友·雅瑞科创平台 联合主办包括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和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 - 大会采用"产业对接+资源赋能"模式 构建"三库四链"服务体系(产业库 项目库 人才库) [3] 大会核心议程 - 上午议程包含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具身智能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仪式 以及十大应用场景发布颁奖 [7] - 主旨报告包括意大利科学家Paolo Dario分享《ONEHEALTH: THE ROLE OF ROBOTICS》和北京大学教授黄铁军探讨《AGI之路:眼 身 心 脑》 [7] - 将发布《2025中国具身智能产业星图》由智友·雅瑞发起人王田草和广发证券总经理共同呈现 [7] - 下午设两场圆桌论坛 分别讨论产投视角下规模化落地问题 以及算力 数据与商业化的三重博弈 [11] 参会企业阵容 - 工业机器人领域聚集埃斯顿自动化 埃夫特机器人 非夕科技等16家企业 [16]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代表包括亿嘉和 晶品特装 普渡机器人等8家机构 [16] - 医疗机器人板块涵盖元化智能 天智航 精锋医疗等13家单位 [16] - 人形机器人企业达28家 包括优必选科技 宇树 云深处 逐际动力等创新主体 [16] - 具身智能专项领域列出跨维智能 银河通用 灵心巧手等21家技术公司 [17] - 核心零部件企业涉及绿的谐波 因时机器人 坤维科技等26家供应链企业 [19]
港城大等团队突破连续体机器人控制难题,让柔性臂实现毫米级精准定位!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04 19:23
连续体机器人控制技术突破 - 香港城市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卡尔曼滤波器应用于连续体机器人在线控制 显著提升控制精度 实现末端毫米级精准控制[1][2] - 该方法采用混合模型驱动与数据驱动策略 结合分段恒定曲率模型与实时误差补偿 在保持计算效率的同时将位置误差降低至毫米级[2][8][11] 技术实现原理 - 系统通过PCC模型计算雅可比矩阵 卡尔曼滤波器实时估计并补偿其误差 通过20Hz频率运行的闭环控制系统实现在线纠错[8][9][11] - 末端安装三个直径6毫米反光标记(总重0.6克) 通过30Hz红外摄像头捕捉位姿数据 采用衰减率γ=0.5平衡历史与当前数据影响[8][9][11] 实验性能数据 - 水平椭圆轨迹实验中X方向均方根误差从1.6毫米降至1.1毫米 Y方向从2.3毫米降至2.1毫米 姿态角度误差从1.4度降至1.1度[12] - 抗干扰测试中 机器人可承受17.5克负载(相当于自重两倍) 最大偏差X方向7.7毫米 Y方向66.8毫米 但能快速恢复稳定跟踪[14][15] 应用前景与局限性 - 技术具备即插即用特性 无需离线训练 计算效率高且抗干扰性强 适用于微创手术等精密场景[17] - 当前仅支持低速运动(轨迹周期低于5秒时误差显著增加) 未来需整合动力学模型并扩展至三维空间运动[14][17] 行业生态 - 研究涉及医疗机器人企业(天智航 精锋医疗 术锐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 宇树科技 傅利叶智能)及核心零部件企业(绿的谐波 思岚科技)[23][25][26]
快讯|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斩获2.5亿元订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项目公布;法国Mistral AI融资后估值达140亿美元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04 19:23
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 - 优必选获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 以搭载自主热插拔换电系统的Walker S2为主 计划年内交付 [1][3] - 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合同总额近4亿元 含已交付近5000万元订单 未包含"天工行者"科研教育机器人订单 [3] - 优必选与比亚迪、富士康、顺丰在新能源汽车制造、3C制造及智慧物流领域合作 Walker S系列已在多家工厂应用 [3] 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发展 - 工信部与民政部联合专家组遴选32个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项目 杭州3个项目入选 [4][6] - 试点项目涵盖智能情感陪护机器人、AI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及智能护理协作养老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6] - "结对攻关"模式旨在突破技术瓶颈 推动满足老年人精细化需求产品落地 产业从概念导入迈向规模化增长 [6] 人工智能企业融资与估值 - 法国Mistral AI完成20亿欧元投资 估值达140亿美元 成为欧洲最具价值科技初创企业之一 [7][9] - 公司由前DeepMind和Meta研究人员创立 专注开源语言模型及针对欧洲市场的AI聊天机器人"Le Chat" [9] - 欧洲AI初创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额同比增长55% 此次融资为Mistral自2024年6月以来首次重大融资 [9] 人形机器人企业投资与研发 - 首程控股旗下基金对松延动力追加数千万元人民币投资 用于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迭代 [10][12] - 松延动力核心人形机器人产品在手订单量居行业前列 应用于科研、教育、服务等多场景 [12] - 公司仿生人脸产品已落地博物馆、商超等场景 具备高还原度与交互性能 巩固人形机器人本体与仿生人脸领域领先地位 [12] 机器人技术研究突破 - 伦敦大学学院与Google DeepMind Robotics、Intrinsic合作提出基于GNN与强化学习的多机器人运动规划方法 [13][15] - 方法通过GNN模型在数百万合成场景训练 将机器人、任务及障碍映射为图节点与边 实现无碰撞轨迹自动生成 [15] - 技术可泛化至新环境布局 仅需CAD文件与高级任务描述即可生成运动计划 减少人工编程与调试需求 [15] 机器人产业生态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等17家代表企业 [20][21]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涵盖亿嘉和、晶品特装、七腾机器人等8家 医疗机器人企业包含元化智能、天智航等12家 [22][23] - 人形机器人企业涉及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等24家 具身智能企业包含跨维智能、银河通用等26家 [24][25] - 核心零部件企业覆盖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坤维科技等28家 教育机器人企业包含硅步机器人等3家 [26][27]
快讯|宇树科技预计第四季度申请IPO;中国人形机器人亮相上合组织峰会;苹果要求供应商具备自动化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03 12:19
中国人形机器人亮相上合组织峰会 - 高仿真人形智能机器人亮相上合组织峰会新闻中心 能以中、俄、英三语互动并提供信息咨询和场地指引服务 [3] - 送物机器人、8K技术交互机器人、制作冰淇淋机器人、写书法机器人、自动充电机器人及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等科技设备集中展示 [3] 宇树科技IPO计划及产品结构 - 公司计划2024年第四季度(10月至12月)向证券交易所提交IPO申请 [7] - 2024年四足机器人销售额占比65% 人形机器人销售额占比30% [7] 苹果供应链自动化要求 - 将"具备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设为供应商获得制造合同的前提条件 要求供应商自主投资自动化升级 [11] - 新政策覆盖iPhone、iPad等主要产品品类 旨在减少劳动力依赖、稳定产品质量并降低长期成本 [11] - 苹果将继续协助供应商升级节能设备及采用可持续材料 以实现2030年供应链碳中和目标 [12] 快仓智能香港IPO计划 - 已秘密申请香港IPO 最快2025年上市 预计募资至少1亿美元(约7.25亿元人民币) [16] - 公司为全球第二大智能仓储机器人系统供应商 获阿里巴巴、软银中国资本等机构投资 [16] - 南山控股旗下宝湾物流为快仓智能子公司提供3.5亿元人民币银行授信担保 [16] Recirculate电动车电池拆卸机器人系统 - 欧盟资助490万欧元(约3870万元人民币)开展AI驱动电池拆解项目 已完成第一阶段测试 [20] - 系统采用库卡KR10工业机器人搭配深度摄像头 可自主检测并拆卸高压包组件 [20] - 机器学习模型能近乎完美识别福特和特斯拉电池组 目前正扩展训练数据集以推向工业应用 [20] 机器人行业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含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等15家主要厂商 [25][26]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涵盖亿嘉和、晶品特装、普渡机器人等8家代表企业 [27] - 医疗机器人企业列出元化智能、天智航、精锋医疗等12家专业机构 [28]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含优必选科技、宇树科技、逐际动力等24家创新公司 [29] - 核心零部件企业涵盖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思岚科技等27家关键技术供应商 [32]
最高1000万元扶持!广州黄埔“人工智能 + 机器人”产业闭门研讨会邀请您参加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03 12:19
政策发布背景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湾区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服务中心将于9月18日举办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优质项目供需与政策交流座谈会 推动机器人产业链需求侧与供给侧深度协同 [1] - 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于7月3日推出"人工智能+机器人"系列政策 包含4大政策近40条措施 最高给予1000万元扶持 以政策创新激活产业动能 [2] - 黄埔区积极抢抓人工智能机遇 充分发挥产业链完备 算力资源充沛 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着力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6]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细节 - 发放"算力券""模型券""场景券""数据券" 对符合条件企业每年最高可享受1000万元成长支持 1000万元算力券 1000万元场景券 100万元模型券 [11] - 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最高100万元 数据资源入表按服务费用30%每家企业年最高10万元 数据交易所交易按金额3%最高20万元 [8] - 支持工业软件集聚区企业根据营收情况每家每年最高1000万元 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最高500万元 产业级开源矩阵最高100万元 [8] - 对研究开发费用200万元及以上科技型企业按研发费用最高1%分档扶持 每个企业最高1500万元 [20] 具身智能产业政策细节 - 对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重大项目最高给予5000万元 新引进核心零部件与整机制造项目按投资额5%最高500万元 [8] - 提供最高1000平方米办公研发生产场所补贴 年度服务收入超500万元平台按收入10%最高100万元 [8][13] - 对连续两年整机产品销售额超1000万元企业按销售额5%最高100万元扶持 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最高300万元 [9] - 开放不少于50个应用场景 遴选不超过10个案例按投入50%最高200万元 行业交流活动按费用20%最高50万元 [9] 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细节 - 提升高端芯片设计能力 按流片费用40%分档最高500万元 核心设计工具国产化替代按采购金额30%最高100万元 [10] - 推进材料 设备和零部件强链补链 对新引进产业化项目按设备投资额15%分档最高1000万元 [10] - 推动集成电路产业构建自主可控生态 对符合条件企业最高1000万元扶持 [14] 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政策细节 - 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按技术服务收入10%最高100万元 高增长配套企业每个最高200万元 [11] - 应用场景创新项目按终端设备和软件购置费用10%最高100万元 自主品牌建设最高100万元 [11] - 支持特色产业园发展 对示范特色产业园区每年最高300万元扶持 [11] 产业基础与发展规划 - 新型显示产业2024年产值超1500亿元 面板产能占全市超76% 集聚华星光电 视源 创维等龙头企业 [16] -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近300亿元 集聚粤芯 新锐光 广芯封装等优势企业 上下游企业超150家 [16] - 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领域集聚高新兴 凌度智能 华工超级机器人研究院等企业 依托每年超2000亿元固投体量提供场景动力 [17] - 大力聚集风投创投机构 为人工智能 具身智能等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 [22] 企业反馈与支持措施 - 政府发放算力券直接降低心理大模型训练成本 场景券加速AI技术在医疗健康 教育等领域规模化应用 [13] - 政策在研发支持上提供真金白银帮助 覆盖算力 生态 场景 数据等多方面补助 帮助企业渡过初创期资金问题 [20] - 做好政策画像与企业画像精准匹配服务 让好政策持续滴灌好企业 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 [17] - 结合细分产业领域特色优化营商环境 把政策发布开在一线 政务服务送到一线 企业咨询答在一线 [22]
【9月9日直播】大模型复杂推理技术:如何重塑AI推理逻辑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03 12:19
大模型“慢思考”技术趋势 -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正从“快思考”模式转向注重推理深度与逻辑连贯性的“慢思考”范式[2] - 以DeepSeek-R1为代表的新型大模型通过强化学习机制强化长思维链推理能力,在复杂任务处理上展现出更强的理解力和决策能力[2] - “慢思考”技术在数学、编程等高阶任务中表现优异,并以开源架构和成本优势推动技术普及,成为推动大模型迈向更高智能水平的关键路径[2] 技术研讨会核心内容 - 研讨会主题为“AI慢思考:大模型复杂推理技术”,由中国人民大学赵鑫教授分享DeepSeek-R1等模型在“慢思考”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2] - 赵鑫教授将聚焦大模型慢思考的基础技术与实现方法,系统性讲解以强化学习为主线的关键技术路径,并探讨技术挑战、科学价值及未来发展趋势[9] - 施普林格·自然计算机科学图书编辑总监常兰兰博士将介绍该机构计算机科学和2025年全新人工智能图书资源,分享学术图书出版价值[11] 专家背景与研究成果 - 赵鑫教授为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已发表论文20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3万余次,曾主导研发玉兰系列大语言模型[8] - 赵鑫教授曾荣获2020年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ECIR 2021时间检验奖,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并组织编写《大语言模型》中文书[8] - 赵鑫教授与文继荣教授领衔主编的新书构建了系统化的大模型技术框架与路线图,内容凝练经典论文、开源代码与前沿论文精华[19] 行业资源与生态 - 施普林格·自然推出人工智能电子图书合集,涵盖从基础知识到前沿研究的广泛学科主题,包括专著、会议论文集、教科书和手册等资源类型[21] - 该电子图书合集收录预测人类行为的机器学习算法到影响医疗保健行业的神经网络等丰富内容,为科研与学习提供一站式资源[21] - 机器人大讲堂社群汇集工业机器人、服务与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及核心零部件等领域的众多企业,共享前沿科技及产业动态[26][27][28][29][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