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搜索文档
WAIC 2025观察:算力竞赛升维,模型寻路落地
经济观察报· 2025-07-28 21:36
行业趋势 -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规模创纪录,展区超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800余家,单日票价一度炒至3000元[2] - 行业呈现"一体两面"发展路径:硬件厂商聚焦算力性能提升,模型厂商转向商业场景落地[2] - 模型厂商集体转向产业"深水区",从参数比拼转向商业价值转化[1][14] 算力基础设施 - 华为展出昇腾384超节点,单集群算力达300PFLOPS(每秒30京次浮点运算)[4] - 芯鑫租赁累计向集成电路产业投放2100亿元,其中80亿元专项用于AI数据中心和算力租赁[4] - 神州数码发布业界首款鲲鹏技术路线大模型训推一体服务器KunTai R624 K2,计算效能提升2倍[6][7] - 曙光存储与中国移动联合落地国内首个全局统一文件存储系统,覆盖四大国家级枢纽节点[8] - 超云数字发布全栈液冷智算服务器R8429 L13,解决单机柜功率超20kW的散热问题[10] 模型与应用落地 - 商汤科技提出AI需通过"具身智能"与"世界模型"实现与现实世界交互进化[15] - 阶跃星辰发布Step 3模型,国产芯片推理效率达DeepSeek-R1的3倍,并联合10家芯片厂商成立"模芯生态创新联盟"[17] - 百望股份基于953.5万亿元交易数据构建"业务大脑",与阿里通义千问等合作推进开源模型+行业场景落地[18][19] - 数字王国发布"AI DOMAIN"影像创作平台,集成七大AI功能,联合成立"数字视觉创新联盟"[21] - 出门问问推出TicNote AI录音笔,内置"Shadow AI"实现记录、总结等复杂功能[23]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采用全对等UB总线和无阻塞Clos架构,实现384颗NPU与192颗鲲鹏CPU高效互联[4] - 曙光存储通过GDS技术实现数据直达GPU,将AI处理速度从每秒数百tokens提升至2000-3000[8] - 存算协同效益显著,存力投入1元可节约算力成本10元[9] - 神州数码产品兼容国内外主流AI加速卡,打破硬件兼容壁垒[7]
中国首富们的赌局与饭局
经济观察报· 2025-07-28 17:53
电商与实体商业的竞争格局 - 2012年王健林与马云赌局的核心是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的份额能否超过50%,但2022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 [2][3] - 尽管电商份额未达50%,但线下实体商业如万达等仍全力应对电商冲击,并未感受到"赢"的轻松 [4] 即时零售大战的影响 - 美团、阿里、京东三家合计投入超千亿元预算进军即时零售行业,但尚未改变行业座次 [1][5] - 即时零售的大额补贴主要流向餐食和饮料,导致购物中心餐饮客流明显下降 [6][7] - 餐饮业态占购物中心约一半面积,是客流主要引擎,因此购物中心对餐饮客流变化极为敏感 [7] 购物中心的业态调整 - 2012年后购物中心大幅增加体验和餐饮业态面积,零售类业态被压缩至三成左右 [8] - 购物中心的品牌汰换率基本在30%,即每隔三年品牌会全换一遍 [8] - 当前购物中心两大趋势:年轻人主要逛B1(小型零售和餐饮店),一层靠潮玩、新能源汽车、户外运动、茶饮品牌四大金刚镇场 [9][10] 购物中心的未来方向 - 兴趣型体验或消费渐成风气,如户外、骑行、二次元相关产品、脱口秀、小剧场等,可能成为购物中心的新业态 [11] - 这些兴趣型体验是即时零售巨头无法提供或抢走的独特优势 [12]
低佣金在中国: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经济观察报· 2025-07-28 17:53
中介行业价值与现状 - 中介能为厂家和用户创造价值,商家支付给中介的佣金并非越少越好[1][19] - 中国中介行业佣金比例显著低于欧美发达国家[3] - 中国房屋中介佣金费率在0.5%至2.7%之间,美国最高达5%至6%[4] - 中国借记卡费率0.35%,信用卡0.45%,欧美VISA和MasterCard费率1.5%至3%或更高[4] OTA行业分析 - 欧美OTA巨头如Booking和Expedia综合佣金费率12%至15%,国内携程综合费率约4.4%[8] - 中国机票费率极低,酒店佣金费率超过4.4%,但综合佣金仍低于国外同行[9] - 酒店业营收下降主因是供需变化而非OTA佣金,万豪2024年Q4大中华区RevPAR为79.52美元,较2019年下降4.8%[11][13] - 酒店业供给增加导致ADR和RevPAR持续下降,万豪大中华区酒店数从2019年375家增至2024年530家[13] 中介行业竞争格局 - 低费率格局由市场竞争、政府限价、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及低人力成本共同塑造[20] - 持续低费率可能阻碍行业创新,引发恶性竞争和"内卷"[24] - 中介行业未来需平衡创新与低费率,通过技术升级和服务优化提升效率[25] 传统观念与现实差异 - 比尔·盖茨曾预言"无摩擦的资本主义",但现实中中介机构反而增多[16][17] - 厂家选择经销商因自建销售网络成本高,经销商可降低分销成本并提升专业化[17] - 中介通过规模效应为厂家和用户创造价值,而非仅增加成本[18]
台湾民意向大罢免说不,就是向“台独”说不
经济观察报· 2025-07-28 17:53
台湾大罢免事件分析 - 台湾大罢免结果显示民进党彻底失败 选民不同意罢免国民党籍24位"立委"和民众党籍新竹市长高虹安 [2] - 投票结果反映台湾主流民意对"台独"的否定 民进党高举的"抗中保台"口号本质是"台独"主张 [3][4][5] - 绿营担忧罢免失败可能削弱国际社会对台湾对抗大陆统一意志的认知 影响美台关系及国际支持 [6] 媒体与学者观点 - 日本学者小笠原欣幸预判若罢免未改变朝野席次 "抗中保台"主张将受严重冲击 [1][9] - 日本产经新闻指出罢免失败显示选民否定民进党"抗中保台"路线 [10] - 台湾《联合报》引述在野党观点 认为"抗中保台"议题无法引起共鸣 民众更关注经济发展而非政治斗争 [7] 大陆官方反应 - 国台办延迟至罢免次日回应 以"注意到了有关情况"展示轻松态度 未作政治延伸 [15][16] - 官方声明直指民进党"假民主真独裁" 强调投票结果违背岛内人心民意 [16] 后续政治影响 - 8月23日将举行第二波罢免 针对7位国民党籍"立委" 结果受关注 [19][20] (注:文档id 21-22内容与台湾政治无关 涉及科兴分红及非洲光储项目 按规则跳过)
第二个华为鸿蒙智行来了?探访“OPPO智行”版MG4首批店
经济观察报· 2025-07-28 17:53
全新MG4与OPPO智行合作 - 全新MG4是首款采用OPPO旗下"OPPO智行"车机互联系统的上汽车型[1][3] - 快闪店采用独立商超展位形态而非OPPO手机店内展示[5][6] - 店内工作人员全部来自上汽MG包括工程师团队[6] OPPO智行运营模式 - OPPO扮演技术赋能者角色提供手机投屏和无感融合功能[6] - 快闪店陈列三台OPPO手机展示车机互联功能[6] - 商场内OPPO店员可协助解答技术问题形成联动[6] MG品牌现状与战略 - MG品牌2024年全球交付超70万辆其中欧洲市场占24万辆[10] - 国内新能源车型占比仅10%1-6月零售销量维持在7000-10000辆水平[10][11] - 计划两年内推出13款新能源车型涵盖纯电插混增程三大类型[12] OPPO市场布局与需求 - OPPO手机2025Q1出货量2270万部同比下降9%市场份额8%[12] - 已积累比亚迪小鹏理想等车企客户资源[12] - 拥有11.5万件AI/物联网专利支撑车机互联技术[14] 双方合作动机 - MG需要OPPO的3亿月活用户和软件能力提升品牌声量[10][14] - OPPO寻求汽车场景拓展以应对手机市场增长瓶颈[10][14] - 合作模式为MG提供整车资质OPPO提供系统与用户资源[10] OPPO智行竞争策略 - 借势华为"鸿蒙智行"的市场认知降低教育成本[16] - 已与比亚迪零跑等车企展开类似合作[16] - 支持小米vivo手机通过互传联盟实现兼容[18] 产品与市场规划 - 全新MG4顶配版搭载半固态电池8月上市[7] - 快闪店紫色主题设计瞄准年轻女性消费者[8] - 计划8月在60+城市开设快闪店覆盖一二线城市[5] 技术发展路径 - 短期聚焦应用层互联和营销话题引爆[18] - 中期需突破舱驾一体和跨端算力共享技术[18] - 长期规划每年5-6款新车通过OTA订阅形成商业闭环[18]
WAIC直击:中国具身智能集体“找工作”
经济观察报· 2025-07-27 21:28
机器人行业动态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超过150台人形机器人同台亮相 创下国内最大规模展示记录 [2][3] - 机器人展区从静态展示转向动态演示 形成"机器人应聘会"的新形态 [1][2][3] - 行业上半年平均增长率达50%-100% 每天至少有一款新机器人发布 [15] 服务场景应用 - 智平方"爱宝"机器人具备长程柔性规划能力 可自主完成咖啡制作等餐饮服务 单杯咖啡制作时间1分半到2分钟 [6] - 擎朗智能双臂机器人XMAN-R1可模拟专业调酒师 精确识别酒瓶并混合酒水 [6] - 数字华夏仿生机器人"夏澜"拥有29个面部主动自由度 能模仿人类表情并进行歌舞表演 [7][8] - 傅利叶智能GR-3机器人采用柔肤软包覆材设计 专注于康养领域的陪伴服务 [8] 工业场景应用 - 宇树科技机器人展示格斗能力 在摔倒后数秒内可自主站立 体现动态平衡算法优势 [2][11][12] - 银河通用"Galbot"机器人可进行汽车零件分拣作业 具备抗干扰能力 [13] - 智平方"爱宝"实现全域全身搬运功能 突破传统机械臂局限 [13] - 乐聚机器人展示完整流水线作业流程 包括抓取、质检等环节 [13] 技术突破 - 视觉-语言-动作(VLA)大模型成为机器人"大脑" 实现端到端控制 [14] - "时空算力背包"技术解决室内外精确定位问题 支持自主巡检等任务 [14] - 端到端闭环控制架构减少延迟和信息损失 提升复杂环境响应速度 [14]
在WAIC 2025看到AI的明天:六个变化,正在发生
经济观察报· 2025-07-27 20:06
核心观点 - AI正从底层能力展示阶段转向高频应用场景,重构个体能力与生产力[2] - 具身智能从拟人展示迈向真实场景协作,银河通用等公司融资超24亿元进入第一梯队[4][5] - AI成为个人效率"隐性搭档",华为昇腾384超节点开辟芯片传输高速通道[9] - AI智能体从聊天工具进化至任务执行,百度数字人平台NOVA实现5500万元GMV[18][19] - 创业公司路径加速分化,"AI六小龙"中4家参展,面壁智能与车企合作量产端侧模型[23][27][29] - AI从工具转向情感化伙伴,商汤科技推出毫秒级情绪反应陪伴机器人[32] - 新锐公司Flowith凭借"无限画布"交互设计吸引数十万用户,48小时生成1420万创造物[41][43] 具身智能进展 - 银河通用机器人Galbot实现货架商品精准抓取,公司累计融资24亿元[4] - 擎朗智能商用机器人全球出货超10万台,覆盖60多国端茶倒水等任务[5] - 智元机器人展演敲锣打鼓等复杂动作,展位达300平方米为全场最大[5] - 人形机器人公司展示分拣流水线应用,具身智能从"能动"升级至"能干活"[5] 个人效率增强 -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实现系统级优化,训练速度提升能耗降低[9] - 阿里巴巴夸克AI眼镜集成导航支付比价功能,成为人机交互中枢[10][12] - 百度"秒哒"平台支持零代码开发,累计生成20万个应用覆盖多场景[13][15] AI智能体进化 - 百度NOVA数字人平台支持多模态同步,预计10月全行业开放[18][19] - MiniMax Agent展示全栈开发能力,可交付网页电商应用[20] - 智谱AutoGLM模型实现抢红包/淘宝下单等复杂任务链执行[20] 创业公司分化 - 阶跃星辰开源多模态模型Step 3,联合吉利推出拟人车载智能体[23] - MiniMax聚焦生产力工具转型,强调AI对社会能力的系统性增强[24] - 面壁智能端侧模型落地长安马自达等车型,8月量产上市[27] 情感化AI伙伴 - 商汤科技AI陪伴产品实现毫秒级情绪反应,覆盖心理教育场景[32] - 金山办公WPS灵犀助手提供写作润色/图表生成等模块化能力[33] - 蜜度模力通2.0提升60%公文效率,未来将实现多Agent协同办公[36] 新兴公司突破 - Flowith"无限画布"支持非线性思维交互,48小时吸引数十万用户[41] - 第二代产品Neo上线后生成1420万创造物,强调交互创新优势[43] - 团队聚焦思维辅助器定位,通过快速创新应对大厂竞争[43][44]
27.5亿美元海外大单之后,eVTOL继续“探路”
经济观察报· 2025-07-27 18:4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正从技术攻坚转向系统性难题破解,包括航路网规划、运营法规摸索和空域申请协调,这是从"能飞"到"常飞"的关键障碍 [2] - 海外市场表现强劲:沃兰特航空获美国17.5亿美元订单(全球eVTOL领域公开采购纪录),时的科技获阿联酋10亿美元订单 [2] - 适航取证周期长导致技术迭代受限,例如亿航智能EH216-S仍使用4年前电池技术,因更换核心部件需补充审定 [6] 企业战略分化 - **亿航智能**:全球首家"三证齐全"企业,但商业运营限于低空文旅观光(如合肥骆岗公园环线飞行),新航线需逐条审批 [4][5] - **沃飞长空**:依托吉利汽车供应链,提出"二八定律"(80%供应链与新能源车重合),聚焦"低空头等舱"体验,AE200预计2026年取证 [8] - **峰飞航空**:采用"由物到人"路径,V2000CG货运机型已获TC,为载人机型"盛世龙"积累数据 [9] - **小鹏汇天**:瞄准C端市场,开发分体式飞行汽车解决存放难题,呼吁立法赋予公民飞行权 [9][10][11] 外部约束 - **适航审定**:全国700余家无人机企业仅400名审定人员,标准缺失导致一事一议,周期长 [13][14] - **空域管理**:军方主导审批权,地方政府仅协调角色,上海等超大城市因建筑密度和电磁干扰更复杂 [15] - **法规体系**: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模糊,深圳等地立法超前导致区域复制困难 [16] 生态建设进展 - 法律层面:77家单位发起"中国低空经济法律服务协同机制平台",推动制度建设 [18] - 资本层面:科创板将低空经济纳入第五套上市标准,吸引"耐心资本" [18][19] - 商业化探索:美团无人机在深沪开通64条航线完成60万单,工业领域如电力巡检已实现成本回收 [19][20] - 供应链:传统航电企业(如昂际航电)技术降维,宗申航发等突破动力源技术 [21]
特斯拉推“中国特供”Model Y L,大六座SUV市场将变天?
经济观察报· 2025-07-27 12:41
特斯拉业绩低迷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25亿美元同比减少12%净利润11.7亿美元同比下降16% [2] - 2025年上半年全球交付量72.08万辆同比下滑13.3%中国市场销量26.34万辆同比下降5.4% [5] - 2024年全球交付量178.92万辆较2023年下降1.1%为2015年以来首次年度销量下滑 [5]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净利润下滑53%2025年一季度下滑71%二季度下滑16% [6] - 毛利率从2023年25.6%降至2025年一季度12.5% [6] - 2025年一季度汽车业务营收139.67亿美元同比下滑20%剔除环保积分收入后实际亏损 [6] 产品结构问题 - Model 3及Model Y自2016/2019年发布后改款缓慢二季度交付量37.37万辆同比下降15.8%占总量97.3% [6] - 高端车型Model S/X/Cybertruck/Semi合计交付仅1.03万辆 [6] - 上海工厂一季度产能利用率降至60% [6] 中国市场战略调整 - 推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Model Y L车型长度增加179mm高度增加44mm轴距增加150mm预计售价40万元 [2] - 中国市场贡献特斯拉全球销量34%二季度交付12.9万辆 [7] - 打破统一研发全球供货模式首次采用"中国特供"策略 [2] 大六座SUV市场机遇 - 2021-2024年国内大三排SUV市场三年复合增长率超40% [7] - 2024年大型/中大型SUV销量164.6万辆同比增长52.5%新能源渗透率超80% [8] - 该细分市场当前由理想问界等新势力主导2025上半年理想L6销量近10万辆 [10] 市场竞争挑战 - 六座SUV市场用户需求聚焦功能性特斯拉在座舱智驾补能等方面存在差距 [10] - 理想L8/L9蔚来ES6问界M7/M8等将成为Model Y L直接竞争对手 [10] - 纯电大六座SUV赛道玩家增多蔚来将推乐道L90理想i8即将上市 [12] 行业格局变化 - 特斯拉入局可能引发"鲶鱼效应"加速细分市场洗牌 [11] - 市场容量有限竞争加剧或导致价格战 [13] - 车企需精准把握家庭用户需求才能在红海市场中脱颖而出 [13]
谁在“挖走”公募明星基金经理?
经济观察报· 2025-07-27 12:41
公募基金经理"奔私"现象 - 2025年公募行业正经历显著人才流动变局,多位知名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并转投私募,包括张翼飞、鲍无可、周海栋等管理规模超百亿的绩优基金经理[2][3][4] - 今年以来离任基金经理达196人创历史峰值,较2024年、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11.4%、20%[11] - 行业已历四轮"奔私"潮,本轮特点是多数基金经理选择加入成熟私募平台而非自主创业[6][8] "奔私"驱动因素 - 私募机构提供更高比例业绩分成、更大投资自由度及个人品牌价值最大化机会[7][8] - 公募行业薪酬改革与"去明星化"政策削弱明星基金经理激励空间[5][10] - 市场上涨行情与"奔私"潮存在周期性关联,牛市时绩优基金经理更易带走稳定客户群[5][6] 行业影响与应对 - 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导致产品规模短期承压,中小基金公司受影响更显著[12] - 公募行业正推进团队化投研体系建设,监管政策明确要求淡化个人标签[13] - 建议通过导师制培养、股权激励、长周期考核等机制留住人才[12] 私募行业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863位私募基金经理有公募背景,仅36人任职百亿私募[10] - 私募平台存在研究覆盖缩减、风控差异等潜在适应性问题[10] - 当前私募创业门槛提高,监管与募资环境趋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