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搜索文档
四问速冻西兰花:为何冻?如何冻?营养价值几何?谁在吃?
经济观察报· 2025-09-18 14:38
鲜菜为何要冻 - 西兰花从采摘到超市货架不超过48小时 但菜市场运输配送需3-6天 长途运输导致营养成分随时间下降[4][5] - 速冻技术通过零下低温环境降低酶活性和微生物繁殖速度 实现抑菌和营养保存 解决蔬菜季节性供应和价格波动问题[6] - 蔬菜采摘后维生素C等成分会快速流失 常温储存7天维生素C损失50% 而速冻保存能维持更稳定的营养价值[12][15] 如何冻 - 速冻流程包括当天采摘 切断处理 漂烫灭酶 零下20-30度快速冷冻 通过快速降温避免大冰晶破坏细胞结构[8] - 漂烫处理类似焯水工艺 能消灭氧化酶和大部分细菌 使蔬菜化冻后保持青绿色 安全性优于常温放置数天的蔬菜[9][10] - 工厂速冻需在零下20多度深冻状态 家庭冷冻效果差 建议1-2月内食用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速冻蔬菜专门标准[8][19] 冻菜的营养价值几何 - 研究显示速冻西兰花维生素C含量50.6毫克/100克 与新鲜产品50.2毫克/100克无显著差异 叶酸含量61.7微克/100克[13] - 速冻产品胡萝卜素损失较大 平均含量78毫克视黄醇当量/100克 低于新鲜的169毫克视黄醇当量/100克[13] - 速冻蔬菜营养价值优于常温储存3天以上的蔬菜 冷冻豌豆维生素C含量随储存时间会超过新鲜和冷藏产品[15] 谁在吃速冻蔬菜 - 速冻西兰花零售价较高 300克售价25元 而常温西兰花1斤不超过10元 主要客户为餐饮企业和健身人士 上班宝妈等家庭用户[18] - 速冻蔬菜可实现周年供应和价格稳定 对连锁餐饮企业非常重要 并能增加食物多样性 对膳食平衡有益[6][18] - 美国膳食指南推荐速冻果蔬与新鲜果蔬同等看待 国内学界看法统一 实验证实其安全性与营养价值[18]
黄金涨、美元跌,美联储年内首次降息来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9-18 09:45
美国当地时间9月17日下午两点(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两点),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宣 布,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4.25%。 这是美联储今年首次降息,也是继去年12月以来,重启降息步伐。 美联储降息的相关消息扰动国际金融市场,前几个交易日,美 元下跌,金价上涨。降息消息公布后,美元指数跌破7月初的 低点,至96.22,创2022年2月以来新低;现货黄金拉升,一 度升破3700美元/盎司。 作者: 胡艳明 封图:图虫创意 在本次降息结果落地之前,市场上关于降息的讨论热度空前:不仅关注9月降息的幅度,更关注今 年降息的空间还会有多少。另外,在议息会议中,美联储理事将会如何投票也是关注的焦点。 美联储降息的相关消息扰动国际金融市场,前几个交易日,美元下跌,金价上涨。降息消息公布 后,美元指数跌破7月初的低点,至96.22,创2022年2月以来新低;国际现货黄金价格拉升,一度 升破3700美元/盎司。 对于未来的降息节奏和幅度,保德信固定收益副主席、首席全球经济师兼全球宏观经济研究主管 Daleep Singh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预测美联储可能会先将利率降至约3%的中性水平,鉴 ...
碳酸锂多头大撤退:一场“白色石油”的博弈战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21:18
近三周来,碳酸锂期货市场的持仓量和资金流向发生变化。比 如多头合约悄然平仓,相当数额的资金正在离开这个曾经被称 作"白色石油"的"战场"。 作者:王雅洁 封图:图虫创意 期货交易所的电子屏幕上,红色数字不停跳动,一场无声的战役正在碳酸锂期货市场上演。 近三周来,碳酸锂期货市场的持仓量和资金流向发生变化。比如多头合约悄然平仓,相当数额的资 金正在离开这个曾经被称作"白色石油"的"战场"。 2025年9月16日,生意社最新数据显示,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基准价已跌至71,683元/吨,较上周下跌 3.07%,环比下跌11.94%,同比下跌8.33%。 数字背后,是一场持续数周的多头大撤离。 一名华东地区大型锂盐企业的期货交易主管李向东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我们上周已经将剩余的 多头头寸全部平仓。虽然亏损了约15%,但相比继续扛单的风险,我相信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9月10日,国内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大幅跳空低开,盘中最低触及68,600元/吨,逼近跌停板,尽管 此后跌幅略有收窄,但仍下跌超过5%。 这一波动背后,直接诱因之一,是市场对宁德时代旗下枧下窝锂矿即将复产的预期迅速升温。 李向东认为,尽管当前宁德时代暂未公开给出 ...
匹克董事长内部谈降薪:直营公司前七月亏损1.3亿 对内销形成拖累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21:15
许景南在会议中就降薪事宜作出解释:本次调薪并非全员降 薪,而是针对直营亏损部门和部分高薪岗位。 作者:叶心冉 封图:图虫创意 9月16日,不少自称匹克公司的员工在社交媒体发帖称,公司出现大面积降薪,降薪幅度在10%— 50%,并且事先未获得书面通知。 一位福建地区的匹克员工透露,9月15日为公司常规发薪日,员工们普遍发现薪酬较以往下降;此 前的9月11日,在其部门,仅内部相关人士向部分员工口头提及可能降薪,并未出具任何书面通知 文件。 9月17日上午,匹克召开内部会议。据经济观察报获取的内部录音内容,许景南在会议中就降薪事 宜作出解释:本次调薪并非全员降薪,而是针对直营亏损部门和部分高薪岗位。比如,月薪5000 元至10000元的岗位,薪资下调10%;10000元至20000元的岗位,下调20%;20000元以上的岗 位,薪资下调30%。亏损的部门,有的岗位调整幅度在50%。 许景南继而表示,调薪后,薪酬低于3000元以下的,公司会补贴至3000元。许景南说:"这个是不 影响他们的生活工作,给他们再一次的机会,鼓励他们去努力发扬公司精神。" 许景南同时指出,调整的只是固定工资,绩效并未调整。 上述福建地区员工 ...
“特斯拉车顶维权案”立标:行车数据须给消费者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19:50
法院判决与车企数据义务 - 北京大兴区法院判决特斯拉需在10日内向车主提供事故前30分钟完整行车数据 [2] - 法院明确行车数据属于消费者知情权范畴 车企具有提供完整数据的法律义务 [4] - 判决将行车数据定性为个人信息 受民法典保护 车企不得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提供 [3]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影响 - 行车数据重要性日益凸显 法院判决为行业树立规范化和以人为本的发展风向标 [4] - 消费者有权知悉车辆性能真实情况 车企拒绝提供数据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精神 [4] - 行业需将行车数据视为个人信息 数据包含车速、制动踏板信号、制动主缸压力、ABS信号、加速踏板位置、方向盘转向角等关键参数 [3] 特斯拉维权案件细节 - 2021年2月21日特斯拉Model3发生事故 车主主张"刹车失灵"问题 [2] - 特斯拉曾公开事故前1分钟数据称制动系统正常介入 车速降低 [2] - 根据特斯拉数据 事故前30分钟车辆有超过40次制动踏板记录 多次车速超过100千米/小时 多次刹停情况 [2]
61岁北京退休女“青年”勇闯香港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19:50
个人背景与职业经历 - 61岁德国生物医学与人工智能博士 曾任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 完成4部学术专著并获专利[2] - 担任27本国际期刊主编或编委 包括Cell Proliferation和Computational Biology 曾任第十一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副主席[2] 赴港决策与生活安排 - 2024年7月独自赴港 3个月后购置香港长沙湾60年楼龄房产 面积50平方米 含三间独立房 自住一间并出租两间以维持生活[2][6] - 每周参加社区聚会 分享生物医学知识 同时积极参与展览会/研讨会/校友会等活动以拓展社交网络[5] - 凭借内地人才签注赴港 该签注允许杰出人才凭证明申请1-5年无限次港澳签注 每次停留不超过30天[6] 香港优才计划申请历程 - 2024年初通过中介申请香港优才计划 首次申请因缺乏专业成果证明及证书/推荐信等材料被拒[5][7] - 2024年7月得知长期不在港者申请难度大 遂决定移居香港 2025年8月重新提交完整申请材料 目前仍在等待审批结果[7][12] - 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指出50岁以下申请者更具优势 因年龄可加分 61岁申请者面临较大挑战[10] 专业领域与事业规划 - 专注生物医学人工智能交叉领域 该领域获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认可 成为行业明确风向标[9] - 计划在香港设立公司转化科研成果 但因无香港身份证无法注册公司或工作 导致团队赴港计划暂缓[3][12] - 多名内地硕士/博士研究生因内地"35岁危机"希望跟随赴港 但受限于身份问题无法实现团队转移[12] 香港环境适配性分析 - 香港提供前沿学术研究环境与简单人际模式 有利于专注科研 相比北京更易形成广泛交流圈子[9][10] - 部分香港居民存在学历偏低(未上大学或仅高中学历)/英语薄弱现象 为生物医学知识普及提供社会需求空间[10] - 香港国际化特质与内地文化相近 避免德国等国家缺乏生活气息的问题 成为退休后最优选择地[9] 替代方案与生活保障 - 若优才计划再度被拒 拟通过丈夫申请或子女亲属政策留港 体现强烈扎根决心[13] - 无香港身份证需全额自费医疗 费用高昂 但可通过深圳公立医院开药并凭北京任职单位公费医疗报销[13] - 购房流程与内地居民相同 基本衣食住行不受身份限制 仅事业开展与医疗福利存在显著差异[13]
台湾地位未定论,老调重弹为哪般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19:50
中美围绕台湾地位问题的外交博弈 - 美国在台协会于9月12日公开质疑《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二战文件对台湾地位的法律效力 声称这些文件"未决定台湾最终政治地位" [4] - 中国外交部于9月15日明确反驳 强调《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书》具有国际法效力 并指"旧金山和约"为非法无效文件 [4] - 美国国务院于9月16日表态支持在台协会立场 指责中国"虚假法律叙事" 并重申以《与台湾关系法》及"六项保证"为指导的"一个中国"政策 [4][5] 台湾岛内政治势力对地位未定论的回应 - 台湾绿营势力积极呼应美方立场 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称1954年《共同防御条约》与主权无关 《自由时报》社论鼓吹"台湾国家意志" [5] - 台湾蓝营通过《中国时报》社论反驳 指出联合国官方文书中台湾名称为"中国台湾省" 且119国支持一中原则 89国支持中国统一目标 [6] 美方战略动机与时间关联性分析 - 作者分析美方举动是预防性战略安排 旨在为未来可能的两岸统一冲突预留"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反制手段 [7] - 台湾"远景基金会"执行长赖怡忠于9月6日提出"战时吓阻"设想 建议通过国际承认台湾独立威慑大陆 与9月12日美方表态形成时间关联 [7][8] - 上述动作发生在中国9月3日大阅兵之后 显示阅兵促使美方与"台独"势力产生战略紧迫感 [9]
10万亿基金代销江湖 银行系且战且退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19:5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市场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历史性突破10万亿元 达到10.2万亿元 环比增长6.95% [2][5] - 权益类基金规模攀升至5.14万亿元 环比增长5.89% [2][5] - 股票指数基金规模激增14.57% 逼近2万亿元 [5] 渠道竞争格局 - 银行、券商、独立销售机构形成三足鼎立态势 但势力范围重构 [9] - 银行权益基金保有量占比40%以上但持续下滑 环比减少0.14个百分点 [9] - 券商权益类基金市占率提升至27.41% 增加0.15个百分点 [9] - 三方平台稳住28.54%的市场份额 [9] 头部机构表现 - 蚂蚁基金在权益、非货、指数三类基金规模中均稳居第一 [6] - 蚂蚁基金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8229亿元 较第二名高出67.29% [6] - 招商银行与蚂蚁基金非货规模合计占全市场25%以上 [6] - 券商在股票指数基金领域以55%保有量占据半壁江山 [9] 产品结构变化 - 规模增长主要来自被动型产品和固收类基金推动 [7] - 主动权益类产品表现疲软 尽管市场环境好转 [7] - 投资者偏好转向更透明、费率更低的产品类型 [7] 银行渠道转型 - 银行代销指数基金规模同比增长99.2% 环比增长38.7% [11] - 多家大行代销指数基金规模增量超200亿元 农业银行实现近1.7倍增长 [11] - 银行客户风险偏好偏低 "回本赎回"行为抑制规模持续增长 [9] 券商渠道优势 - 券商凭借ETF销售和场内交易优势占据指数基金主导地位 [11] - 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等头部券商位列指数基金代销前五 [11] - 券商客户对市场波动更敏感 交易特性与指数产品高度契合 [11] 特色机构发展 - 以机构客户为主的第三方销售平台(如基煜基金、汇成基金)通过深耕To B业务排名提升 [7] - 基煜基金上半年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增加607亿元 [7] - 这类代销机构以固收类产品见长 但在费率改革背景下可能面临压力 [7] 政策与行业影响 - 证监会将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纳入券商分类评价体系并作为加分项 [14] - 公募基金第三阶段费率改革将冲击代销机构佣金收入 [14] - 机构投资者直销平台推出可能冲击以机构业务为主的三方销售模式 [14] 未来竞争方向 - 代销市场将更倾向两类机构:拥有庞大C端客群的平台型公司和专注B端或细分产品的特色机构 [7] - 代销机构需从销售驱动转向服务驱动 通过投顾服务创造价值 [14] - 行业需要在逆周期布局与顺周期销售、长期功能性与短期盈利性间寻找新平衡点 [14]
“小布平替”大行上市,折叠车赛道藏着五个趋势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17:17
核心观点 - 大行折叠车作为英国品牌BROMPTON的平价替代品在中国市场快速增长 公司通过产品多元化和渠道创新抓住骑行热潮机遇 [2][4][8][10]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2024年销量达370万辆 超过2021年310万辆的峰值 中国内地零售量占全球市场22% [4][5] - 折叠自行车占全球自行车市场零售额5.3% 远低于公路车41%和山地车15-17%的占比 [5] - 通勤上班族是核心目标人群 但休闲骑行场景正在成为新增长点 [5][6][7]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大行科工2022年营收2.54亿元 2024年增至4.51亿元 两年实现77.6%增长 [4] - 中端车型(2500-5000元)收入占比从2022年50.6%提升至2024年69.5% [8] - 产品平均售价从2022年1593元/辆升至2024年1927元/辆 涨幅21% [8] - 线上直销收入从2022年1414.5万元增至2024年约1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超166% 占比从2%升至35.4% [10] 产品战略与创新 - 推出70余种车型覆盖城市通勤/休闲出行/越野等场景 包括电助力折叠自行车等细分品类 [5] - 2024年7月推出竞速车型P18 Ultra 巡航速度35公里/小时 售价5798元 瞄准专业竞速人群 [7] - 通过配件生态(如承重5-10公斤的猪鼻扣)增强用户粘性和二次消费 [6] 渠道变革 - 线上渠道在京东/天猫大促期间以3-7%折扣多次登顶品类销售榜首 [10] - 2025年前四个月线上直销占比进一步升至44.8% [10] 潜在挑战 - 全球自行车行业存在库存压力 经销商积压库存可能影响销售和财务状况 [11] - 公司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产能扩张 需警惕供需失衡风险 [11]
华能信托17亿元“信保贷”资金被骗幕后
经济观察报· 2025-09-16 23:31
案件核心事实 - 迟金龙通过伪造保单、冒用借款人信息从华能信托"信保贷"项目套取资金 高利转贷给下游资金用户赚取差价 涉及未收回资金超17亿元 [2][8][15] - 邵恒实际控制的中拓保理公司通过冒用人头方式骗取贷款12.68亿元 造成金融机构损失4.21亿元 [2][14] - 案件涉及华能信托、徽商银行、深圳人保三家金融机构 信托资金通过徽商银行APP销售的金盈系列信托计划募集 [2][4][11] 业务操作模式 - 华能信托与徽商银行2019年6月签署协议开展"信保贷"业务 由徽商银行作为资产管理服务方发放个人消费贷款 [4] - 业务要求第三方保险机构担保 深圳人保作为担保增信方参与合作 [5] - 迟金龙通过行贿徽商银行员工张川、刘成辰伪造保单 推送虚假借款人信息至徽商银行系统获取批量借款 [8] - 徽商银行员工在未核实借款人身份真实性和借款意愿情况下开立账户并关闭短信通知 [8] 资金流向与成本 - 迟金龙获取资金成本为年利率7.5% 额外收取0.5%-3%手续费转贷下游用户 [11] - 首笔业务向广北融资租赁放款2512万元 资金归集后转至曾向璇控制账户 [12] - 信托资金通过徽商银行"徽常有财"APP销售金盈系列信托计划募集 部分产品预期年利率5.35% [11] 涉案人员处理 - 迟金龙2025年7月认罪认罚 检方建议以骗取贷款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两罪并罚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 [2][19] - 邵恒2025年7月获相对不起诉处理 退赃4亿元至公安机关 华能信托已获发还1.5亿元 [24] - 徽商银行张川受贿76万元 刘成辰受贿400余万元 [9] - 案件重要参与者许浩强、邓椿在案发前均已死亡 [19] 金融机构影响 - 华能信托金盈30号第49期项目2021年11月爆雷 未能按期兑付 导致投资者起诉 [16] - 安徽地区法院判决华能信托和徽商银行分别赔偿2位投资者本金130万元和200万元 [17] - 华能信托2023年2月向贵阳警方报案 2024年对迟金龙移送起诉 [18][19] - 华能信托负责该业务的两名工作人员已离职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