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LP1减重宝典
icon
搜索文档
速递|发现GLP-1的生物化学家,荣获2026年金伯利奖
GLP1减重宝典· 2025-10-07 20:23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西北大学授予科学家Svetlana Mojsov 2026年度金伯利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奖,奖金高达25万美元,以表彰其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开创性贡献 [4][7] - GLP-1是一种在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肠促胰岛素激素,其发现促进了GLP-1受体激动剂的研发,彻底改变了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治疗 [4][10] 奖项与荣誉 - 金伯利奖设立于2023年,由金伯利·奎里颁发,是美国大学颁发的金额最高的生物化学奖项,旨在表彰研究成果与临床应用直接关联以改善人类健康的杰出生化研究 [7][11] - Svetlana Mojsov因其在GLP-1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方面的工作获得该奖,其科研成就还包括拉斯克-德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突破奖等多项国际荣誉 [7][9][10] GLP-1的科学发现与影响 - Svetlana Mojsov的研究促成了GLP-1作为一种强效肠促胰岛素激素的鉴定,其研究表明GLP-1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并降低血糖水平 [4][10] - 该发现促进了GLP-1受体激动剂(包括利拉鲁肽和司美鲁肽)的研发,这些药物通过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并能够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减少进食量 [10][20] 科学家背景 - Svetlana Mojsov在洛克菲勒大学R. Bruce Merrifield(因开发固相肽合成技术获诺贝尔化学奖)实验室完成博士及博士后研究,开创了胰高血糖素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策略 [10] - 其在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任职期间的研究成果为治疗2型糖尿病奠定了基础,数十年来致力于肽科学和葡萄糖代谢研究 [10]
替尔泊肽转换司美格鲁肽,将进一步改善减重降糖疗效?
GLP1减重宝典· 2025-10-07 20:23
研究核心观点 - 基于模型的模拟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从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或度拉糖肽)转换至GIP/GLP-1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后,血糖控制和体重减轻效果均获得进一步改善 [4][7] - 转换至替尔泊肽治疗第66周,预计HbA1c降低范围为1.95%至2.46%,体重减轻范围为6.50kg至12.10kg,显示出优于原有GLP-1单药治疗的潜力 [6] - 即使在最低维持剂量(替尔泊肽5.0mg)下,从司美格鲁肽或度拉糖肽转换也显示出进一步改善HbA1c和体重的潜力 [6] 模拟研究设计与方法 - 研究团队根据临床试验数据开发模型,用于预测不同治疗方案的血糖控制和体重减轻效果 [5] - 模型预测了从司美格鲁肽(基于SUSTAIN 1-10试验)或度拉糖肽(基于AWARD-11试验)转换至替尔泊肽(基于SURPASS 1-5试验)的疗效影响 [5] - 通过模拟药效时间进程,观察从每周一次的GLP-1受体激动剂转换至替尔泊肽对疗效的影响 [5] GLP-1受体激动剂基线疗效数据 - 司美格鲁肽0.5mg、1.0mg和2.0mg剂量在第26周时,HbA1c基线均值降低范围为1.22%至1.79%,体重降低范围为3.62kg至6.87kg [6] - 度拉糖肽1.5mg、3.0mg和4.5mg剂量在第26周时,HbA1c基线均值降低范围为1.53%至1.84%,体重降低范围为2.55kg至3.71kg [6] 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比较 - 替尔泊肽是GIP/GLP-1双靶点激动剂,在减重效果上力压司美格鲁肽 [10] - 司美格鲁肽是GLP-1的长效类似物,半衰期约为165-184小时;替尔泊肽半衰期为116.7小时,两者均可实现每周注射给药一次 [9] - 司美格鲁肽存在停药后体重反弹问题,停止使用后患者有可能在大约5年内恢复到原来的体重 [10] - 一项回顾研究表明,司美格鲁肽受试者减掉的体重中近40%为肌肉,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风险 [10] 行业竞争格局与研发趋势 - GLP-1赛道竞争激烈,礼来和诺和诺德最具代表性,高盛预计到2030年两家公司将合计占据肥胖药物市场80%的份额,形成双寡头垄断 [8][12] - 多家公司正在布局GLP-1降脂增肌组合疗法,为GLP-1药物“打补丁” [11] - 诺和诺德开发CagriSema(司美格鲁肽和卡格列肽的复方制剂),II期临床结果显示其具备比司美格鲁肽单药更有效的减重降糖效果,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11][12]
GLP-1明星药物再显神威!口服司美格鲁肽显著降低房颤风险
GLP1减重宝典· 2025-10-07 20:23
以下文章来源于内分泌早知道 ,作者关注内分泌的 内分泌早知道 . 深度分享内分泌用药经验、病例剖析、指南专业解读并紧跟国内外内分泌领域前沿进展,「每医健」旗下内容平台。 《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最新发布的一项重磅研究揭示:降糖明星药物司美格鲁肽在心血管保护方面又添新证。这项涵盖多项临床研 究的荟萃分析显示,该药物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和减重,更能显著降低患者新发房颤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数据特别指出,相较于注射剂型,口服司美格鲁肽在预防房颤方面展现出更优异的临床效果。这一发现为2型糖尿 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用药选择。 口服剂型表现亮眼,风险骤降5 2% 亚组分析显示,14mg每日一次的口服司美格鲁肽效果尤为突出,房颤风险降低5 2%。相比之下,1. 0mg/周和2.4mg/周的皮下注射剂型 对新发房颤无显著影响,提示给药方式可能影响疗效。 特定人群获益更明显 - 超重/肥胖患者:房颤风险呈下降趋势(OR=0.80,P=0.06),但未达统计学显著水平。 - 2型糖尿病患者:司美格鲁肽组与对照组相比,房颤风险无显著差异(OR=0.86,P=0.27)。 ▍ 重磅研究:司美格鲁肽降低房颤风险17%, ...
68%患者术后体重减半!《柳叶刀》子刊披露:三种主流减重手术比拼,这项术式表现最优
GLP1减重宝典· 2025-10-07 20:23
以下文章来源于肥胖世界ObesityWorld ,作者欢迎订阅 肥胖世界ObesityWorld . 《肥胖世界》Obesity World - 同步传真肥胖及代谢国际新学术进展,为医学减重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每医健」旗下内容平台。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发表By-Band-Sleeve研究结果,表明在减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合并症方面,Roux-en-Y胃旁路术、 袖状胃切除术优于可调节胃束带术。Roux-en-Y胃旁路术在减重效果方面又优于袖状胃切除术。 By-Band-Sleeve研究在英国12家医疗中心展开,针对重度肥胖患者,系统比较了Roux-en-Y胃旁路术、袖状胃切除术和可调节胃束带术的临床 疗效与安全性。所有受试者在手术前2至4周均接受了低热量饮食,同时根据个人健康状况,研究团队为部分患者配备了抗血栓药物和抗生素。 三种手术均采用腹腔镜微创方式进行。研究共招募了1346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剔除未实际接受手术及术式交叉的患者后,最终405人接受了 Roux-en-Y胃旁路术,342人接受了袖状胃切除术,383人接受了可调节胃束带术 ...
别再纠结空调费电!Nature重磅发现:低温竟能抑癌,还助力燃脂减肥!
GLP1减重宝典· 2025-10-06 17:55
肥胖世界ObesityWorld . 《肥胖世界》Obesity World - 同步传真肥胖及代谢国际新学术进展,为医学减重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每医健」旗下内容平台。 以下文章来源于肥胖世界ObesityWorld ,作者欢迎订阅 癌症是一种极度消耗身体能量的疾病,晚期患者常常出现严重消瘦,身形如同骷髅。 肿瘤细胞为了不断生长、扩散和转移,需要大量摄入葡萄糖,通过有氧糖酵解来获取能量。因此,直接阻断糖酵解通路、减少肿瘤细胞能量供 应,也是一种治疗思路。 不过,今天要介绍的这种方法更加简单、方便且经济(相较于药物治疗),而且在家中就可以实现。 最近,《自然》杂志发表了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华人科学家曹义海教授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低温刺激,可以激活体内棕色脂肪细胞,加 快能量消耗和产热,与肿瘤细胞"争夺"葡萄糖资源,让肿瘤细胞因"缺糖"而受限。实验显示,这一方法不仅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还能延 长患癌小鼠的生存时间。在人体试验中,22℃的低温疗法同样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潜力。 此外,如果在低温治疗期间,给肿瘤小鼠额外补充15%的葡萄糖溶液,尽管棕色脂肪仍会持续大量消耗葡萄糖,但当体内葡萄糖过 ...
告别“三高”负担!司美格鲁肽降压降脂获益的突破性研究
GLP1减重宝典· 2025-10-06 17:55
文章核心观点 - 对STEP计划五项随机对照试验的分析表明,使用司美格鲁肽治疗肥胖的成年人比使用安慰剂的成年人更有可能减少或停止使用抗高血压和降脂药物 [4] - 司美格鲁肽作为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其带来的体重显著减轻与血压和血脂状况的改善一致,可能为肥胖相关心脏代谢疾病患者简化用药方案提供额外优势 [6] - 研究结果强调了2.4毫克司美格鲁肽除了减肥之外的益处,为超重或肥胖患者提供了更广泛的健康优势 [12]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研究分析了五项司美格鲁肽对肥胖人群的治疗效果试验的汇总数据,评估司美格鲁肽2.4毫克相比安慰剂在抗高血压和降脂治疗上的变化 [8] - 分析将超重或肥胖个体与超重或肥胖且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数据分开汇总,重点评估从随机分组到治疗结束期间药物治疗强度的变化 [8] - 在所有STEP试验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是最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他汀类药物是最常用的降脂药物 [13] 主要研究发现 - 与安慰剂组相比,司美格鲁肽2.4毫克组在治疗结束时经历抗高血压或降脂治疗强度降低的参与者比例更高,需要加强治疗的参与者更少 [9][10] - 在接受相关药物治疗的参与者中,司美格鲁肽组的体重下降幅度大于安慰剂组 [10] - 汇总数据显示,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的成年人在68周时降低或停止相关治疗的比例更高,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参与者增加治疗强度的比例更高 [12] 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变化 - 在肥胖无糖尿病人群中,司美格鲁肽组有17.7%的人在68周时停止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安慰剂组为9%;司美格鲁肽组16.5%的人减少了治疗强度,安慰剂组为4.8% [14] - 在肥胖伴2型糖尿病人群中,司美格鲁肽组有9.8%的人停止抗高血压药物,安慰剂组为7.3%;司美格鲁肽组14.7%的人降低了治疗强度,安慰剂组为5.7% [16] - 在高血压缓解方面,肥胖无糖尿病人群中司美格鲁肽组缓解率为13.7%,安慰剂组为6.2%;肥胖伴糖尿病人群中司美格鲁肽组缓解率为5.7%,安慰剂组为3.4% [19] 降脂药物使用变化 - 在肥胖无糖尿病人群中,司美格鲁肽组10.1%的成人在68周时停止了降脂治疗,安慰剂组为4.5%;司美格鲁肽组仅2.1%的人加强了治疗,安慰剂组为9.7% [17] - 在肥胖伴2型糖尿病人群中,司美格鲁肽组10.1%的人停止了降脂治疗,安慰剂组为5.4%;司美格鲁肽组降低治疗强度的比例为4.6%,高于安慰剂组的0.9% [17] - 研究人员指出,即使体重和血糖得到控制,也应继续使用他汀类药物以降低心血管风险 [19]
速递|韩美药业:GLP-1/GIP/GCG启动美国二期临床
GLP1减重宝典· 2025-10-06 17:55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2025年10月3日,韩美药业(Hanmi Pharmaceutical)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了其GLP-1/GIP/GCG三靶点受体激动剂 HM15275 用于 治疗肥胖的美国二期临床试验。 此次试验计划招募250名受试者,主要评估在治疗 36周后的体重减轻幅度,预计将在 2027年1月完成。 加入专家库与我们深度讨论 「GLP-1俱乐部」覆盖数百位专业人士,构建了围绕GLP-1产业链上下游、覆盖多个板块的专家库,成为了业内顶尖专业人士获取行业真知灼见的首要选择。加入 专家库请添加下方「运营负责人」微信,并提供名片和必要的个人信息。 作为韩美在代谢疾病领域的重要布局之一,HM15275旨在通过同时激活GLP-1、GIP和胰高血糖素(GCG)受体,以增强减重和代谢 改善效果。 除该项目外,韩美药业还将其 GLP-1/GCG双靶点候选药物授权给默沙东(Merck),目前该合作项目亦已进入二期临床阶段,显示出 公司在全球抗肥胖创新药赛道的持续投入与深度战略布局。 版权声明:所有「GLP1减重宝典」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 ...
GLP-1药物竟治愈20年顽固异食癖!ENDO大会揭秘"饥饿激素"新疗法
GLP1减重宝典· 2025-10-06 17:55
以下文章来源于内分泌早知道 ,作者关注内分泌的 2025年7月15日,美国旧金山——全球内分泌学界瞩目的2025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年会(ENDO 2025)传来惊人发现:一款新型GLP- 1 受体激动剂成功逆转持续20年的重度异食癖病例!这一突破性案例在莫斯康展览中心引发轰动,成为本届大会最受关注的研究成果之 一。 内分泌早知道 . 深度分享内分泌用药经验、病例剖析、指南专业解读并紧跟国内外内分泌领域前沿进展,「每医健」旗下内容平台。 ■ 700 0名专家见证医学奇迹 为期四天的ENDO 2025盛会汇集了全球7000余名内分泌领域顶尖专家。在壁报展示环节,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Br a n d o n Robe rt Be de ll团队发布的病例报告引发围观热潮。该研究首次证实,GLP- 1RA类药物可能通过调控大脑"进食奖赏机制",对顽固性异食癖产 生显著治疗效果。 ■ 二十年顽疾终现转机 研究团队披露的病例显示,一位长期受异食癖困扰的患者,在接受GLP- 1RA类药物治疗后,持续二十余年的异常进食行为得到显著改 善。这一发现不仅为异食癖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更揭示了GLP- 1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潜在作 ...
司美格鲁肽减重降糖这么猛,普通人减重使用会不会低血糖?
GLP1减重宝典· 2025-10-05 18:57
司美格鲁肽的作用机制 - 司美格鲁肽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通过模拟GLP-1的作用来降低血糖水平[4] - 其降糖作用是葡萄糖依赖性的,仅在血糖水平升高时促进胰岛素释放,在血糖正常或降低时作用减弱或停止,因此对血糖正常的健康人不会引起低血糖[4][6] - 除降糖外,司美格鲁肽还具有降低体重和心血管风险的额外好处[6] 司美格鲁肽的减重机制 - 中枢作用:司美格鲁肽作用于大脑下丘脑区域,激活GLP-1受体以减少食欲和饥饿感[7] - 具体通过促使POMC/CART神经元去极化,同时使NPY/AgRP神经元超极化并失活,从而降低食欲和能量消耗[8][9] - 胃肠道作用:减缓胃排空速度,增加饱腹感,从而减少食物摄入[11] - 改变食物偏好:使用后患者对高脂肪、油炸或甜食的偏好和摄入量会显著降低[13] - 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可实现每周一次给药,提高用药依从性[13] 口服司美格鲁肽的临床数据 - 在OASIS 1研究中,基线平均体重为105.4 kg,口服司美格鲁肽50mg组患者体重平均减轻17.4%(18.34 kg)[15] - 在最新的OASIS 4研究中,基线体重105.9千克,口服司美格鲁肽组的体重平均下降了13.6%(14.4 kg)[16] - 若OASIS 4研究中所有受试者完成治疗,减重幅度可达到16.6%(17.6 kg)[16] - 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16]
美国心脏病学会重磅发布:这两款药物成减肥"黄金标准"!
GLP1减重宝典· 2025-10-05 18:57
美国心脏病学会指南更新 - 美国心脏病学会最新发布的《心血管健康体重管理专家共识》首次明确将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列为肥胖症治疗的优选药物[7] - 该指南标志着肥胖治疗进入精准医学时代,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13] 肥胖症的健康风险 -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直接导致代谢异常、呼吸系统问题和心脏病变[11] - 肥胖显著增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风险,并与动脉硬化、心力衰竭、房颤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11] 新型药物疗法的突破 - 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为代表的营养刺激激素疗法不仅能显著减轻体重,更能为心血管高风险人群提供额外保护[10] - 这类创新药物可有效降低心血管死亡、心梗及中风风险,特别是对合并2型糖尿病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10] 减重效果数据对比 - 利拉鲁肽每日1次注射平均减重8%,司美格鲁肽每周1次注射平均减重14.9%[18] - 替尔泊肽每周1次注射平均减重20.9%,是目前数据显示最优的减重效果[20] 治疗方式选择变革 - 传统"先尝试生活方式干预"的治疗模式可能需要调整,无需强制患者先经历生活方式干预失败[15] - 药物治疗期间仍需配合健康饮食和运动,但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等新型减肥药并未因结合强化行为治疗获得额外减重效果[15] 药物疗法的独特优势 - 营养刺激激素疗法具有填补传统治疗空白、靶向调节食欲调控机制、个性化剂量调整实现最佳疗效三大独特优势[19] - 主要副作用如恶心、腹泻、便秘等通常可控,通过调整剂量或增加水分摄入即可缓解[17] 长期治疗的重要性 - 营养刺激激素疗法最长使用时间达3.8年,5年观察数据仍显示安全有效[21] - 肥胖是一种慢性病,一旦停药体重可能反弹,长期用药结合生活方式调整才是维持效果的核心[21] 个性化治疗目标 - 基础保护需减重10%-15%可降低一般心血管风险,心衰患者需减重超过15%才能显著改善预后[12] - 个性化治疗目标包括基础目标减重≥5%改善血糖血压,进阶目标减重≥10%改善心血管病和脂肪肝等并发症[23] 心血管保护效益 - 无糖尿病的肥胖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可降低心梗、中风风险[23] - 心衰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改善运动能力,替尔泊肽减少心血管死亡和心衰恶化风险[23] 中国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肥胖症诊疗指南》批准5种药物用于成人减重,包括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23][24] - 目前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的主要问题在于供应有限、价格较高,如果漏用≥3次可考虑降低剂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