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排排网
icon
搜索文档
税优保障如何成为私募精英的“隐形铠甲”?
私募排排网· 2025-08-04 11:36
市场表现与量化私募业绩 -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上涨,量化私募成为最耀眼的投资力量,全市场私募证券产品平均收益达8.32%,股票策略私募以10%的平均收益率领跑五大策略 [1] - 量化多头策略表现尤为突出,1243只产品中93.32%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高达15.42%,显著领先其他股票子策略 [1] - 行业分红浪潮显现,上半年558只私募产品进行分红,占比14.09%,合计分红金额达56.55亿元 [1] 私募行业风险管理 - 私募管理人面临的核心风险包括合规监管风险、投资风险、运营操作风险、流动性错配风险、声誉风险及道德风险等,贯穿"募投管退"全流程 [3] - 职业责任险被视为风险管理战略中最基础核心的一环,能有效应对法律诉讼、监管措施及投资者赔偿请求等风险 [3] - 挑选职业责任险时重点关注保障范围是否匹配核心业务风险,包括管理责任、专业责任及犯罪防护等,同时关注赔偿限额、免赔额设置及保单回溯期等条款 [3][4] 核心团队保险配置策略 - 关键人物保险配置聚焦四类核心保障:重疾险(保额设为三倍年薪)、定期寿险(保障至60岁)、高端医疗险(全球覆盖)及储蓄型保险(用于债务隔离与现金流规划) [4] - 团体商业保险被纳入员工福利核心配置,包括团体意外险和雇主责任险,既能提供全面保障又能优化税务 [5] - 可税前列支的险种配置以税优合规为基石,补充医疗保险在工资总额5%内可税前扣除,同时满足员工医疗保障需求 [6] 不同岗位保险配置建议 - 投研岗位建议配置高端医疗险、高额定期寿险、意外险、重疾险、定额终身寿险及职业责任险,重点覆盖健康风险与职业责任风险 [10][12] - 市场人员建议配置中高端医疗险、意外险、高额定期寿险、重疾险及职业责任险,侧重应对出差频繁带来的风险 [13][14] - 其他岗位人员建议配置中高端医疗险、意外险、重疾险及长期现金流类保险,提供基础健康与收入保障 [15][16] 保险代理选择与战略价值 - 选择保险代理人时首要考量其对私募行业的专业理解,确保能精准覆盖行业特有风险,同时注重代理人职业道德 [7][8] - 保险被视为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财务防线,能有效覆盖低频高损的尾部风险,在风险降临时发挥关键作用 [8][18]
中国私募人才流动图谱揭晓!人才变动创新低!梁力、葛陈亮、陈水祥等成立新私募!
私募排排网· 2025-08-04 11:36
行业人才流动概况 - 2024年证券类私募离职人员共409位,较2023年的761位大幅减少46.3%,创近十年新低,反映行业人才流动趋于稳定[2] - 离职人员中244位仍任职于证券类私募行业,占比59.7%,显示行业内部流动为主[4] - 50亿以上规模私募离职13位,全部留在证券私募行业,其中6位选择创业成立0-5亿私募[4][5] 头部私募人才动向(50亿以上) - 宽远资产原副总经理梁力创立云脊私募,管理规模0-5亿,其强调长期跟踪调研和商业模式重要性[5][6] - 天演资本原研究总监葛陈亮成立正合私募,管理规模0-5亿[6] - 金戈量锐原合规风控罗钰瑶跳槽至百亿私募上海睿量私募任风控总监[5] - 一村投资原风控总监崔轶加入百亿私募千衍私募[6] 中小型私募人才流动 - 20-50亿私募离职13位,其中钧富投资原部门负责人陈水祥创立玮博私募,专注固收+策略[7][8] - 10-20亿私募离职13位,钜融资产原合伙人梁国栋加入准百亿私募禅龙资产[11][12] - 5-10亿私募离职14位,宁涌富私创始人周庭佐转任盈怀私募投资总监[15][16] - 0-5亿私募离职153位,其中24位跳槽至更大平台,如集元资产原基金经理朱彦頔加入20-50亿私募南土资产[18][20] 注销私募人员再就业 - 2024年37位从业者因原私募注销而流动,28位加入0-5亿新私募[23] - 上海量安私募原投资经理夏良超创立远和私募,3个月内规模突破20亿,专注量化选股策略[24][25] 行业趋势特征 - 资深从业者创业集中出现在0-5亿规模区间,占比达46.2%(50亿以上离职者)[4][5] - 固收+策略成为新私募主流方向之一,如玮博私募采用债券+可转债组合[8][9] - 量化领域持续吸引人才,远和私募快速成长反映市场对量化策略需求[24][25]
债市为什么跌?结束了吗?怎么办?有危险吗?有机会吗?
私募排排网· 2025-08-02 11:47
债市回调原因分析 - 育儿补贴政策出台引发债市担忧:国家针对3岁以下儿童家庭推出每人每年3600元补贴,部分投资者担忧财政支出增加可能影响债券利率,但实际补贴力度未超预期且财政可持续性可控[4] - 反内卷政策导向影响市场情绪:政治局会议提出防止行业恶性竞争,光伏行业去产能传闻导致多晶硅期货价格上涨,债券投资者担忧经济复苏信号减弱债券吸引力[6] - 房地产政策调整预期冲击市场:一线城市限购放松猜想加剧债券投资者对地产政策冲击债市的担忧[8] 债市长期表现与配置价值 - 短期回调或为情绪驱动:3-5bp的长债收益率调整难以完全由基本面解释,更多反映情绪恶化导致的"踩踏式"回调[10] - 债基长期收益稳定:2015-2025年数据显示,短期/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每年均实现正收益,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累计收益达33.4%[14][15] - 股债配置优势显著:近十年上证指数与中证全债指数存在跷跷板效应,债市长期波动率低于股市,多元化配置可提升风险收益比[11] 当前市场环境与投资机会 - 债市调整创造布局窗口:历史数据显示每次债市大跌后往往出现配置机会,2025年长债端短期波动或为长期投资者提供入场时机[10][15] - 股市基本面支撑流动性:当前股市涨势未脱离基本面,市场流动性整体可控,经济基本面仍具韧性[16] - 行业政策影响分化:光伏去产能与地产政策调整对债市影响有限,需关注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的综合作用[6][8]
东方港湾调研股大涨30%!冠军私募调研多只AI算力股!私募7月调研多只创新药股!
私募排排网· 2025-08-02 11:47
市场表现 - 7月A股市场表现亮眼,上证指数涨3.74%,深证成指涨5.20%,创业板指涨8.14% [1] - 私募主观多头策略今年来收益均值为14.86%,大幅跑赢同期大盘(6.61%)[1] - 市场成交额维持较高水平,融资余额创年内新高 [1] 私募调研行业分布 - 7月共有651家A股公司被机构调研,参与机构累计11554家,其中私募调研306家公司,参与私募1142家 [1] - 全部机构调研最多的4个行业:电子(1478家机构)、医药生物(1413家)、计算机(1324家)、机械设备(1173家)[2][3] - 私募调研最多的4个行业:计算机(194家私募)、医药生物(135家)、电子(121家)、电力设备(111家)[2][3] - TMT和医药生物是机构和私募集中调研方向,7月创新药、算力概念股走势强劲 [2] 热门调研公司 - 被机构调研最多的20家公司中12家获超百家机构调研,7月涨幅中位数11.93% [5] - 新易盛(通信设备)获179家机构调研,7月涨48.96%;中际旭创(通信设备)获145家调研,涨49.19% [5][6] - 被10家以上私募调研的27家公司7月涨幅中位数10.81%,其中7家获超20家私募调研 [6] - 新易盛获27家私募调研,高毅资产、景林资产等知名私募参与 [7] 热点板块 - AI算力(9只)和创新药(10只)是私募重点调研方向,9家公司7月涨幅超40% [9] - AI算力链中铜冠铜箔获复胜资产、聚鸣投资调研,7月涨幅107.99% [9][10] - 创新药板块联环药业等被多家私募共同调研 [9] 百亿私募动向 - 高毅资产7月调研19家公司,医药生物(5家)、机械设备(4家)为主,调研公司涨幅中位数11.08% [12][13] - 收益前10的百亿主观私募中复胜资产、和谐汇一资产等5家7月有调研动作 [14] - 复胜资产调研10家公司,其中5家为AI算力产业链公司,2家为稳定币产业链公司 [17] - 东方港湾调研PCB公司鹏鼎控股,该股随后上涨超30% [18]
私募策略也有周期性?股票多头上半年反攻!主观期货领衔近三年!
私募排排网· 2025-08-01 18:00
市场环境与私募策略表现 - 近年来A股市场受地缘政治冲突和全球经济下行影响震荡走低,股票策略私募产品收益承压,但自"9.24"行情后市场回暖,结构性慢牛行情显现[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私募产品按投资标的和方法分为5个一级策略和16个二级策略,包括主观多头、量化多头、量化CTA、宏观策略等[1] - 2025年上半年A股总成交金额超160万亿元,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100多万亿元,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推动股票多头策略表现较好[4] 2025年上半年私募策略表现 - 量化多头策略以16.31%的平均收益领先,主观多头和宏观策略分别以10.55%和9.19%位列第二、第三[2] - 量化多头表现优异主要因持仓偏向小市值股票,中证2000指数涨超15%,微盘股板块涨超40%[4] - DeepSeek的崛起推动量化私募基金加大AI和大模型技术研发投入,量化投资策略热度提升[5] - 上半年量化多头TOP10产品中,百亿私募龙旗科技和稳博投资旗下产品上榜[6][7] 近1年私募策略表现 - 近1年量化多头、主观多头、其他衍生品策略平均收益分别为48.32%、32.00%、31.52%,量化多头断崖式领先[8] - 其他衍生品策略进入TOP3主要受益于黄金等贵金属价格大幅上行[10] - 近1年量化多头TOP3产品为"靖奇基石5号B类份额"、"量盈日升专享1号A类份额"、"汇瑾嘉平一号B类份额"[10] 近3年私募策略表现 - 近3年主观CTA以69.36%的平均收益成为最大黑马,其他衍生品策略和债券增强分别以69.29%和45.18%位列第二、第三[12] - 股票市场震荡下行使得股票多头策略承压,商品波动加剧和避险情绪推动主观CTA表现突出[14] - 近3年主观CTATOP3产品为"孚盈进取一号"、"旭冕景健B类份额"、"观理摘金成长1号A类份额"[15] 量化多头策略产品及管理人 - 上半年量化多头TOP10产品包括"沣收2号"、"量盈日升专享1号A类份额"等,涉及公司规模从0-5亿到100亿以上不等[5] - 龙旗科技创始人朱晓康具有22年金融从业经验,曾管理巴克莱国际投资人旗下对冲基金产品[6] - 稳博投资创始人殷陶创立初期使用自创高频交易方法,目前负责股票alpha策略[7] 主观CTA策略产品及管理人 - 主观CTA策略TOP10产品涉及公司规模多在0-10亿之间,如孚盈投资、旭冕投资等[15] - 孚盈投资专注于大宗商品黑色期货领域,核心团队具有深厚产业背景[15]
优美利投资:多因子量化优选多类美好资产,追求长期可持续盈利 | 一图看懂私募
私募排排网· 2025-08-01 16:10
公司概况 - 优美利投资2014年4月在深圳成立,定位为多资产多策略私募基金管理人,核心团队具备投资研究+IT技术复合背景,采用"估值、动量、风险平价"三维决策模型捕捉超额收益机会 [2]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管理规模40+亿元,员工52人,量化投资模式,在10-100亿规模私募中产品收益均值位列量化私募近三年收益榜Top10 [2][5] - 发展历程:2014年成立,2016年自营资金达2亿,2017年登记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2020年规模突破10亿,2023年超40亿,2024年布局海外市场 [6][8] 核心团队 - 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贺金龙拥有15年券商及私募经验,华南理工经济学学士+北理工硕士背景,擅长宏观量化指标应用及多策略模型研发 [10][12] - 投研团队具备多资产策略10年以上经验,采用"小组竞争+深度协同"机制,通过投研一体化平台动态优化组合 [11] 核心优势 - 多资产配置策略沉淀10年,代表产品连续8年正收益,历史年化收益超10% [13][14] - 数字化建设投入显著,拥有多项软著及专利技术 [15] - 聚焦中低波动策略,长周期显示复利韧性较强,客户持有体验良好 [16] 产品线 - **低波系列**:2018年6月成立,配置低波可转债、信用债及套利策略,采用多因子量化选债模型+TO交易增厚收益,最大个券持仓≤4% [17][18][21] - **中波系列**:代表产品"优美利金安长牛2号"2020年4月成立,股票多头策略为主 [19] - **复合对冲系列**:2022年8月成立,通过股票/ETF/转债组合与衍生品空头对冲,日均换手率超70%,灵活控制多空敞口降低波动 [21][22] 市场表现与荣誉 - 旗下产品"优美利赢胜价值1号"等6只产品业绩数据经托管复核(具体收益数据未披露) [24] - 2024年获长江证券"领航管理奖"及证券时报"卓越风控私募基金奖(三年期)" [25][26]
共34万亿元!2025年二季度末公募机构规模30强出炉!另类投资基金规模半年接近翻倍
私募排排网· 2025-08-01 11:34
公募基金行业规模概览 - 截至2025年6月30日,162家公募持牌机构总管理规模达34.05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64万亿元,其中非货基金管理规模20.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3万亿元 [3] - 非货管理规模前30的公募机构合计规模14.63万亿元,占行业总非货规模的72.75%,头部效应显著,易方达基金(1.52万亿元)和华夏基金(1.33万亿元)为仅有的两家规模超万亿元的机构 [3][4] 头部公募机构表现 - 易方达、华夏、广发基金连续三个季度稳居非货管理规模前三,2025年二季度末规模分别为1.52万亿元、1.33万亿元、8946亿元 [4][6] - 兴业基金、中欧基金等7家机构半年增幅超10%,其中富国基金以847亿元净增长额居首,广发基金(720亿元)、汇添富基金(632亿元)紧随其后 [4][10][11] - 东财基金(48.18%)、海富通基金(39.41%)、华泰保兴基金(39.14%)半年增幅领先行业均值(7.58%) [10][11] 非货基金分类表现 - 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合计规模18.82万亿元,占非货总规模的93.58%,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最大(10.89万亿元),股票型(4.74万亿元)和混合型(3.19万亿元)次之 [13][14] - 另类投资基金规模半年增长97.62%至2759亿元,主要受黄金等贵金属投资推动;FOF基金(25.32%)和QDII基金(11.43%)增幅亦显著 [13][14] 股票型基金专项分析 - 华夏基金(7400亿元)、易方达基金(7194亿元)、华泰柏瑞基金(4849亿元)股票型规模居前三,永赢基金以111.37%的半年增幅位列第一,规模从91亿元增至146亿元 [15][16][17] - 股票型基金30强门槛为123.24亿元,南方基金(10.55%)、建信基金(11.92%)等10家机构半年增幅超10% [15][16]
对冲成本骤降!曾被幻方“放弃”的股票市场中性策略即将强势逆袭? | 资产配置启示录
私募排排网· 2025-08-01 11:34
股票市场中性策略表现 - 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场中性策略收益中位数为6%,均值5.98%,在16个私募二级策略中分别位列第5和第9 [2][3] - 近五年"排排网·股票市场中性策略指数"收益率为25.76%,高于主观多头策略的2.18%和股票多空策略的11.8% [7] - 该策略通过量化模型筛选股票组合获取α收益,同时做空股指期货对冲市场β风险,保持±10%的风险头寸 [6] 股指期货基差变化 - 4-5月IC、IM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分别达-18.7%、-22.14%,6-7月收敛至-8.06%、-11.19% [12] - 基差收敛原因包括A股市场回暖减弱空头情绪,以及管理人通过降仓位、融券对冲等方式管理成本 [12] - 基差成本公式为期货价格减现货价格,贴水率=(期货价格-现货价格)/现货价格×100% [11] 当前市场环境分析 - 小市值溢价为策略多头端贡献超额收益,基差收窄降低对冲成本 [15] - 7月A股日成交维持在1.2-1.9万亿元区间,高于6月日均1.3万亿水平 [16] - 机构认为当前对冲成本快速收敛,策略参与性价比显著提升 [16] 头部管理人表现 - 上半年221只中性策略产品中,30强上榜门槛数据未披露 [18] - 中邮永安资产、上海道衍私募、衍盛资产旗下产品位居收益前3 [19] - 规模0-5亿私募产品在30强中占比最高(10只),50-100亿规模次之(6只) [18]
闲钱也能滚大雪球?解锁6个让闲钱变"金库"的小技能
私募排排网· 2025-07-31 11:43
投资产品专区 - 纳斯达克100指数IC成立1.3年来涨幅达25.24% [4] - 宏利印度机会股票IOD聚焦印度成长机会 [4] - 中欧货币D七日年化收益率1.3950%,万份收益0.4871 [8] - 南方收益宝货币B七日年化收益率1.4820%,万份收益0.4039 [8] - 东方臻宝纯债债券A成立来年化收益25.88% [11] - 嘉实双季兴享6个月持有期债券A连续13个月正收益,累计涨幅10.22% [11] - 创金合信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产品近一年收益2.00% [16][17] 基金榜单与社区 - 工业机器人概念基金表现突出,中航趋势领航混合C近一年收益111.78% [21] - 华夏智造升级混合A近一年收益96.65% [21] - 嘉实制造升级股票C近一年收益87.37% [21] - 社区功能提供基民实时热聊和收益分享平台 [22][23] 市场动态 - 2025上半年量化基金10强中小盘指增产品包揽前10 [30] - 权益类QDII基金上半年20强均跑赢全球主要股指 [30] - 医药主题基金成为上半年大赢家 [30] - 混合型及股票型基金上半年表现优异,葛兰、谢治宇等基金经理业绩突出 [30]
A股站上3600!主观私募大反攻!梁宏、王文创新高!但斌年内收益回正!
私募排排网· 2025-07-31 11:43
市场表现 - A股在经历4月7日关税风波后持续震荡上行,上证指数一度站上3600点,市场热点包括AI、新消费、创新药等[1] - 截至7月25日,北证50和中证2000指数今年涨幅领先,分别达40.58%和21.00%,但市盈率和市净率也处于历史高位[2] - 小微盘股表现亮眼,私募股票量化成为上半年最耀眼的存在[1] 指数估值 - 科创综指市盈率达236.22,处于98.39%历史百分位,市净率4.31处于99.19%历史百分位[2] - 北证50市盈率68.42(93.38%历史百分位),市净率4.94(98.15%历史百分位)[2] - 中证2000市盈率140.53(98.52%历史百分位),市净率2.61(99.58%历史百分位)[2] - 创业板指市盈率35.06(20.16%历史百分位),今年涨幅9.27%[2] 私募业绩 - 主观私募近一个月表现突出,2303只主观私募产品近1个月收益均值5.74%,高于1231只量化私募的4.74%[3] - 25家管理规模50亿以上的头部主观私募年内收益全部为正[3] - 希瓦私募梁宏旗下"希瓦小牛1号"产品净值创四年半新高[6][7] - 但斌旗下东方港湾78只产品中仅2只小幅负收益,其余均实现年内正收益[13] - 日斗投资王文旗下14只产品今年来收益均值表现优异,多数产品净值创历史新高[19] 投资策略 - 希瓦私募持仓结构为红利+科技,包括油气股、保险、消费电子、传媒和创新药[8][9] - 但斌坚持看好英伟达护城河,认为人工智能前景远大,英伟达估值合理[12] - 但斌二季度美股持仓市值达11.26亿美元,英伟达为第一大重仓股,新增Coinbase等标的[15] - 日斗投资王文坚信A股将迎来大牛市,预测可能涨至8000点,目前处于牛市第二阶段[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