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置业集团(00119)

搜索文档
保利置业集团发盈警,预期中期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跌 40%至 50%
智通财经· 2025-08-01 16:49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跌40%至50% [1] 利润下降原因 - 利润减少主要由于期内结转的部分项目土地增值税偏高 [1] -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销售费用上升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比例下降 [1]
保利置业集团(00119)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44
公司信息 - 公司名称为保利置業集團有限公司,证券代号为00119[1][2]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及总数均为3,821,183,118股,库存股份为0股[2] 报表日期 - 公司呈交证券变动月报表的日期为2025年8月1日[1]
保利置业集团(00119) - 盈利警告
2025-08-01 16:39
业绩总结 - 保利置业集团预计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跌40%至50%[3] - 溢利减少原因含部分项目土地增值税偏高、销售费用上升等[3]
房企前7月销售数据出炉,这7家逆势上升→
第一财经· 2025-07-31 23:4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7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0730.1亿元,同比下降13.3%,降幅较1~6月扩大1.5个百分点 [1] - 7月单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8.2%,楼市供求呈现季节性回落 [1][2] - 各阵营房企销售规模均下降: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1010.3亿元(同比-13.6%),TOP11~30(-15.2%)、TOP31~50(-7.8%)、TOP51~100(-13.5%) [2] 房企分化格局 - 仅7家前20房企实现销售同比增长:中建东孚(307亿元,+25.3%)、国贸地产(236亿元,+24.86%)、中国金茂(618亿元,+23.1%)增幅超20%,越秀地产(677亿元,+11.9%)等增幅为个位数 [2] - 头部房企普遍下滑:金地集团、新城控股跌幅超50%,万科(821亿元,-43.95%)、龙湖集团(410亿元,-30%)、碧桂园(239亿元,-36.26%)跌幅超30% [3] - 保利发展(1632亿元)、中海地产(1319亿元)等跌幅10%~20%,业绩调整与行业趋势一致 [4] 排名变动情况 - TOP20房企中9家排名上升:绿城中国、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中建东孚从去年第14升至第15 [4] - 6家排名下滑:中海地产、万科、碧桂园等,保利发展以1632亿元保持行业第一 [4] - 千亿房企数量减少至5家(保利发展、绿城中国等),500亿~1000亿房企6家(万科、建发房产等) [4] 后市展望 - 政策或继续加力推动市场止跌回稳,聚焦已出台政策的落实 [5] - 8月新房成交或维持低位波动,二线城市可能阶段性复苏,高得房率产品将带动部分市场热度 [5] - 城市与项目分化加剧,核心区域优质项目将保持高热 [5]
杭州成交3宗涉宅地块 华丰地价短时间内出现回涨
每日商报· 2025-07-31 06:30
土地出让总体情况 - 杭州成功出让3宗涉宅地块 总成交金额50.346亿元[1] - 地块分别位于西湖三墩 临平星桥和拱墅华丰板块[1] 板块分化现象 - 板块间冷热分化持续 华丰地块溢价率28.13% 星桥和三墩地块低价成交[1] - 分化从板块间蔓延至板块内部 地段配套条件差异导致地块热度不同[1] 华丰板块地块详情 - 杭政储出[2025]94号地块位于板块中心 距地铁3号线华丰路站300米[2] - 地块面积51304平方米 容积率1.9 可建面积97478平方米[2] - 伟星以总价19.1317亿元竞得 楼面价19626元/平方米 溢价率28.13%[2] - 上周西北面300米地块仅以15295元/平方米成交 反映区位差异影响[2] 星桥板块地块详情 - 杭政储出[2025]95号地块为低密宅地 容积率1.1 紧邻上塘河[4] - 杭州广大房地产以4.368亿元总价竞得 楼面价10621元/平方米 溢价率1.16%[4] - 相比7月8日西南1.8公里地块11007元/平方米楼面价略低[4] 三墩板块地块详情 - 杭政储出[2025]93号地块为地铁4号线莲池路站上盖项目[4] - 华润 杭地发展和杭铁开发联合以底价26.8463亿元竞得 楼面价13092元/平方米[5] - 相比3月5日南面600米地块22890元/平方米和21965元/平方米楼面价显著降低[5] 市场趋势分析 - 华丰地块高溢价成交暂时稳住石桥地价连续下跌势头[3] - 郊区地块延续无人竞争情况 低价成交成为常态[1]
楼市早餐荟 | 深房中协:二手房周录得1436套,环比增长4.2%;保利置业6月合同销售金额48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7-08 09:58
二手房市场 - 2025年第27周深圳二手房录得1436套,环比增长4.2%,录得量两连涨,维持相对高位水平 [1] - 同期深圳新房成交量下降明显,二手房市场表现优于新房 [1] - 截至2025年7月7日,深圳有效二手房源75169套,较上周增加1311套 [1] 房企销售数据 融信中国 - 6月合约销售额2.51亿元,合约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平均售价9066元/平方米 [2] 雅居乐 - 6月预售金额9.3亿元,对应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平均价格9187元/平方米 [3] 绿城中国 - 6月自投项目销售2845套,销售金额142亿元,销售均价3.47万元/平方米 [4] 保利置业 - 6月合同销售金额48亿元,销售面积16.5万平方米,销售均价2.92万元/平方米 [5]
保利置业集团(00119.HK):6月,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48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人民币29,157元/平方米。
快讯· 2025-07-07 12:22
保利置业集团销售数据 - 6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48亿元 [1] - 6月合同销售面积约16.5万平方米 [1] - 6月合同销售均价约人民币29,157元/平方米 [1]
楼市“半年考” | 央国企主导+民企回归,上半年土拍热度回升:百强房企拿地额增超三成,热点城市“地王”频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17:04
土地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全国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额同比增幅超两成 平均溢价率超10% [11] - TOP20城市土地出让金占比达66% 较2024年全年提升15个百分点 [12] - 一、二线城市住宅用地出让金额同比分别增长47.3%和36.5% 三四线城市同比下降1.1% [12] 房企拿地动态 - 百强房企权益拿地总额5065.5亿元 同比增长33.3% [3] - 10家房企权益拿地金额超百亿元 保利发展(414亿元)、中海地产(393亿元)、绿城中国(385亿元)位列前三 [3][4] - 百强房企全口径新增货值门槛值50亿元 同比提高28% [10] - TOP10房企全口径新增货值6019.9亿元 占TOP100企业的41.8% [9] 企业属性与区域分布 - 央国企拿地金额占比58% 北京/上海/厦门占比均超70% [6] - 民企拿地金额占比21% 较2024年提升4个百分点 滨江集团(313亿元)表现突出 [6] - 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470亿元 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12] - 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888亿元 中西部422亿元 粤港澳232亿元 [12][13] 核心城市土拍热点 - 杭州上半年土拍揽金1160亿元 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多宗地块溢价率超50% [15][16] - 上海虹口地块楼面价达117474元/平方米 郊区地块溢价率最高达41.7% [16] - 成都住宅用地出让总金额415亿元 建发房产地块楼面价41200元/平方米创纪录 [16][17] - 北京涉宅用地出让金额超千亿元 中海地产以171亿元权益拿地金额居首 [5][12] 房企战略调整 - 头部房企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 保利发展在沪京杭、绿城中国在沪杭苏宁均进入拿地前十 [5] - 民营房企重返土拍市场 敏捷集团(33.2亿元)、海成集团(14.3亿元)等区域型民企活跃 [6][16] - 外资房企参与上海土拍 中国金茂联合新加坡庆隆集团89.64亿元竞得虹口地块 [16]
头部房企,哪家拿地最少
36氪· 2025-07-01 18:52
行业整体趋势 - TOP100房企上半年土拍耗资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为2022年以来首次正增长[1] - 住宅用地成交面积持续缩量,金额增长主要依赖核心区优质地块供应[1] - 房企进一步向一二线城市聚焦,TOP20城市出让金占比超65%[1]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仅20家房企具备多城市群深耕能力[2] 头部房企表现 - 保利发展以414亿元权益拿地金额位列榜首,超出去年TOP1中海地产[3][4] - 保利旗下两家平台同时进入前十,在长三角和京津冀拿地金额超去年全年[5][6] - 中国金茂上半年拿地261亿元,超去年全年187亿元,新增货值749亿元[8][10] - 金茂通过组织架构调整聚焦核心区域,溢价55.91%竞得杭州地块[9][11][12] - 建发房产拿地强度达64.22%,在杭州以115.39%溢价率创楼面价8.8万/平米记录[13] 区域市场特征 - 长三角区域:绿城中国以314亿元拿地金额居首,滨江集团313亿元紧随其后[7] - 京津冀区域:中海地产196亿元领先,保利发展108亿元位列第二[7] - 中西部区域:建发房产71亿元拿地金额最高,邦泰集团137万平米拿地面积最大[7] 战略调整企业 - 华发股份权益拿地金额仅20亿元,拿地强度6.27%,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5][16] - 华发因上海项目销售不畅和口碑问题,从2023年开始大幅收缩拿地规模[17][18] - 万科上半年未进入拿地金额TOP10,显示战略调整迹象[16] 竞争格局变化 - 11-20位房企呈现三级分化:滨江集团拿地强度达122.84%,龙湖等企业拿地低迷[24][25] - 一线城市销售贡献率增至40%,二线城市占47.8%,合计达87.8%[26] - 非头部房企需在二线城市寻找生存空间,避免被挤出市场[26] 数据说明 - 房企销售和拿地数据来源于克而瑞地产研究院和中指研究院[27]
【房地产】核心城市土拍热度延续,1-5月光大核心30城宅地成交均价同比+24%——土地市场月度跟踪报告(5月)(何缅南/韦勇强)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26 21:28
百城宅地成交情况 - 2025年1-5月百城住宅类用地成交建面6,991万平,累计同比-3.4%,成交楼面均价7,466元/平,累计同比+26.2% [3] - 分能级城市表现: - 一线城市:成交建面305万平(同比-12.6%),楼面均价42,605元/平(同比+50.6%) [3] - 二线城市:成交建面3,197万平(同比+7.1%),楼面均价8,735元/平(同比+19.1%) [3] - 三线城市:成交建面3,489万平(同比-10.6%),楼面均价3,233元/平(同比+14.1%) [3] TOP50房企土储动态 - 2025年1-5月TOP50房企新增土储价值4,218亿元(同比+42%),前三名为保利发展(413亿元)、绿城中国(394亿元)、中国金茂(360亿元) [4] - TOP50房企新增土储面积3,092万平(同比-1.2%),前三名为绿城中国(185万平)、保利发展(184万平)、中海地产(164万平) [4] 核心30城土拍热度 - 2025年5月光大核心30城宅地成交溢价率9.2%(同比+7.1pct),15宗宅地溢价率超20% [5] - 单月数据:成交宅地91宗(同比+89.6%),总建面667万平(同比+64.3%),总价623亿元(同比+78.3%),楼面均价9,342元/平(同比+8.5%) [5] - 1-5月累计数据:成交宅地491宗(同比+34.5%),总建面3,440万平(同比+15.6%),总价4,317亿元(同比+43.2%),楼面均价12,548元/平(同比+23.9%),整体溢价率16.0%(同比+10.2pct) [6] - 核心30城宅地成交建面占百城比重达49.2% [6] 重点城市高溢价案例 - 温州永嘉县地块:楼板价5,484元/平,溢价率72% [6] - 成都郫都区地块:楼板价7,250元/平,溢价率59.3% [6] - 杭州西湖区地块:楼板价21,965元/平,溢价率51.4% [6]